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渐 教学设计 2教材概述渐是丰子恺的一篇富有哲理性的议论散文,文章以自我的情感体验和观察为基础,抒写个人的见解和主张,作者观点非常独到、深刻,表达含蓄。文章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小事中来体味深刻的道理,并借助这些平常小事传达鲜明独特的个人见解,表达自己的愿望。渐通过对人的生命历程中“渐”变规律的描述和分析,揭示时间的隐秘性和欺骗性,告诫世人要用大时间观去面对世界,学会宏观地把握人生,以明达、 宽容之心待人接物,呼吁时代的谦让与和平。教授本课时可以引导学生鉴赏借鉴文章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就文章提出的命题展开讨论,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思路方法文章在内容上虽然是以
2、日常生活中事物“渐变”为写作对象,但作者的感情、 寄寓的哲理较隐晦, 学生较难理解,而作者对于所要表达的主题点到即止,并不赘言, 加之举了一些寓言性的事例,增加了学生阅读和理解的难度。因此教学中应由浅入深,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渐变事例:小孩老人,“纨绔子弟”“偷儿” ,季节转变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现象,让学生对渐先有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理解作者所说:“试看乘火车的旅客中就少有这样的明达之人。”理解作者所赞扬的“大人格”“大人生”,并从这些事例的寓意中归纳出文章的写作目的。最后则巧设讨论题,让学生通过讨论畅所欲言,把所学到的、所悟到的、 所收获到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充分体现新课标语文工具性和
3、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拟安排 1 课时。教具准备:制作部分多媒体课件。三维目标1培养学生从文中筛选有用的信息的能力,自主探究课文内容。2把握文章生动形象说理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在细碎的生活琐事中展现人生哲理的方法。3感悟作者的睿智,领悟作者对人生的感悟。4思考人生,确立“把握时间,开创未来”的积极人生观。导入设计图片导入(婴儿图片)童年的往事历历在目, 宛如昨天的片断,在不知不觉中, 时间如东去之水不复还, 生命也如流水般渐渐流逝! 我们该如何对待时间的渐变、 生命的渐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的渐 ,看能否给我们一些启示。文本解读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丰子恺先生是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
4、美术教育家。浙江桐乡人。1914 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曾受业于李叔同(弘一法师),后游学于日本。在东京学习绘画和音乐时, 受到了画家竹久梦二画风影响。回国后开始以漫画描绘故事意境、儿童生活等。丰子恺博学多才,除了漫画、散文、翻译,还在美术音乐理论、书法及艺术教育等诸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有子恺漫画 缘缘堂随笔等众多作品行世。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他的散文多为关于艺术、儿童和人生的感怀与颖悟。可分为三类:( 1)探究人生和自然的奥秘;(2)写儿童情趣; (3)写本人生活经历和社会世态炎凉。渐写于1928 年,收入缘缘堂随笔散文中,丰子恺先生后来又整理了一个集子命名为静观人生。渐这篇文章被放在“
5、人生咏叹”这个专题中,可知渐所写的内容与人生相关联。基础知识积累字音字形纨绔 子弟( wán kù)刑笞( ch)围炉拥衾 ( qn)牛犊 (dú)佣工( yng)倾轧 ( yà)合作探究1首先请大家读作品,把时间交给大家。请迅速轻声浏览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什么是作者所说的“渐”?作者是如何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渐”的?( 2)文中闪烁着作者哪些思想的火花?对于作者这些对“渐”的见解,你有何思考?(学生活动,与学生交流,给予指导。)明确:( 1)最能概括作者对“渐”理解的一句话(即“渐”是什么):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
6、的手段,也莫如“渐”。运用大量的实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渐”:孩子变老头,少女变老婆子;纨绔子弟变偷儿;季节轮换,昼夜推移,儿女成长,水仙开花;抱犊过河;时钟移针。这些大量生动形象的事例,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渐” 的存在。可见作者观察思考生活的细致。我们也要学会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生动形象的生活事例来使要阐释的道理深入潜出,易于理解。( 2)人生是由“渐”来维持的。人生阶段一步步地演变是靠渐来维持的,否则人就会痛不欲生了。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 “渐” 的助力。 人生境遇的巨变之所以能被接受,也是靠“渐”来实现的。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 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 “渐”是自然界的一条原则
7、,而且不容破坏。“渐”的作用,就是一大诡计!我觉得时辰钟是人生的最好的象征了。“渐”的本质是“时间”。这些思想的火花在每一段中起到一个总领的作用,即中心句。(这种写法考场作文中应该学会借鉴。因为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又能深化主旨,展示写作的思想深度。)2说到“渐”的本质是时间,最后两节的内容还比较难理解,但其中却包含着作者写论分析:( 1)文章在提出“渐”的本质是时间后,举了搭车乘船的例子。这个例子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意思呢?请用文中的语言来回答。明确:“一般人对于时间的悟性全体。 ” 用自己的话说,意思是什么呢?明确:搭车乘船的时间比较短, 人们能够支配、 把握,能有明达之人出现。 而对于乘
8、“社会”或“世界”的大火车的较长时间“人生”而言,人们就不能支配、把握了,就少有明达之人了,以至还出现“凶险残惨的争斗” 。( 2)“凶险残惨的争斗”是人们不能把握时间而作出的不明达的举动。那其实面对自己并不长的生命时间,即人生,人们还有哪些不明达的表现?(启发学生回答。)明确:浪费时间,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违背道德良心做坏事,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豁达。3作者的愿望,即作者写作此文的宗旨是什么呢?明确:(用书上的话回答。 )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即能够把握时间,把握人生,而成为“大人格” “大人生”的人。所以和朱自清先生匆匆中“珍惜时间,抓紧生活”
9、的思想相比,我觉得丰子恺先生的道理要更丰富些。所以对于时间而言, “把握”两字要比“珍惜”两字有更深刻的内涵。4你认为古今中外有哪些人物是具备了“大人格” “大人生”的人?他们又都具备了些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人物例子;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孔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努力让死亡成为一个“节日”的史铁生;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具备的内涵:智慧、明达的思维; 高瞻远瞩的目光;海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谦让、平和的人生态度;规律总结本文作者举了一些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来分析人生的发展变化是在
10、不知不觉中微妙进行的。“巨富子弟”的变化、昼夜季节的变化、儿女的成长、植物的花开、抱犊过沟等。把看不见的人生变化比喻成人们熟悉的走路、 音乐符号、 时钟等, 说理形象而到位。举例论证、比喻论证方法的恰当运用可以使议论文生色不少。写作鉴赏1本文从日常生活经验中感悟智慧,因而取材上具有以小见大、平易中显深刻的特点。人们往往容易为“渐”所迷,为了阐明这一陌生事理,作者所选事例材料皆来自日常生活。如为了说明“人之能堪受境遇的变衰,也全靠这渐的助力”的道理,作者举了巨富的纨绔子弟破产变为贫者,贫者做佣工, 佣工变为奴隶, 奴隶成无赖等际遇慢慢变衰的事例,通俗易懂而又形象生动。文章又惯用比喻来阐释道理,
11、而所设之喻皆来自日常生活。如第一段关于人生像山坡不像风琴的键板的两个比喻,即取自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形象生动而深入浅出地说明了观点。作者在表达哲理时, 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印证来比喻,这样就容易使读者产生心灵共鸣,进而由认同事实到接受作者的观点,使陌生的事理变得通俗,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生活化。2从日常生活中感悟智慧使本文语言呈现出通俗生动而又颇富哲理深意,耐人细读,启人心智。文章首段第二句即用一组排比句来印证首句观点,道出了生命总在逐渐衰老的事实,具有不可辩驳的气势,语言平易通俗而又颇富深意。第三段用季节的更替、 昼夜的推移、 孩子的成长、 花儿的开放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进一步印证观点,显得
12、气势充沛而又通俗易懂。至此,读者对“渐”的本质、作用已了然于心了。作者便再进一层, 谈到人们对于时间的悟性, 含蓄地呼吁人们追求 “大人格”“大人生”,使文章哲理意味更浓,因为有了上文的铺垫,这一深刻的哲理也变得通俗。拓展探究1比较阅读,学生阅读朱自清先生的匆匆。2讨论匆匆与渐在立意、写法、语言风格上各有何不同之处。课堂小结同学们经过认真讨论,思考了人生,认识了自我, 也发表了精辟见解。但是我们对人生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说的层面上,我们要努力地去实践人生。历史上任何一个取得成就的人都不是只说不做的懒汉,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到的、所悟到的、 所收获到的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文中布莱克说“一粒沙里
13、见世界”,渐就犹如一粒沙,却让我们见着了真的人生,它留给我们的思考应该还有很多,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让同学们继续去感悟渐,进一步丰盈我们的人生。作业设计1以“读渐感悟”为话题写一篇200 字左右的短文。2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板书设计渐人物孔子范仲淹苏东坡鲁迅史铁生贝多芬内涵智慧、明达的思维高瞻远瞩的目光海纳百川的气度与胸怀谦让、平和的人生态度不计较个人得失,对社会人生有所助益超越自我,执著于人生意义的追求习题解答一、命题意图:本题旨在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中心词“渐”的含意,进而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参考答案:文章中的“渐”是一个关于时间推移、事物变化的程度的修饰词,意谓“渐渐”。作者认为
14、事物的变化是在“渐渐”的过程中发生的,“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变迁的痕迹”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 唤醒人们的时间意识, 激励人们要把握好时间,把握好生命,做一个有“大人格” “大人生”的人。二、命题意图: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学习用形象生动的故事说明深刻道理的写作手法。参考答案:渐中列举了农夫抱犊跳沟一事来证明事物已渐变而人们仍不知不觉的事实,说明“人们每日在抱了日重一日的牛而跳沟,不准停止。自己误以为是不变的,其实每日在增加其苦劳”的道理,这种手法具体通俗,如拉家常,以浅显的事例说明深奥的道理。使“渐”这种无形的时间变化方式, 通过牛的不断长大这一有形的事实而变得可以把握,让人们明白“渐”的背后所蕴涵的时间概念。三、命题意图:本题在于培养学生锤炼词语的能力。参考答案:可以替换“渐”的词语有“变化” “发展”等,但都不如“渐” 。(学生可能有别的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四、命题意图:本题的命题意图是希望学生对“大人格” “大人生”的说法有所体会,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参考答案:“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是具有“大人格” “大人生”的人,作者在文中并未具体指出这样的人是谁,但从文中关于“乘火车的旅客”中的“明达的人”的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市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3月11的生物试题测试卷含解析
- 南阳理工学院《检验仪器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全真英语试题模拟试卷(4)含答案
- 烟台理工学院《医药大数据处理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课件
- 江苏省江阴市长泾二中学2025年中考语文试题一轮复习高中总复习含解析
-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微电子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文理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营口市盖州市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少儿体操与健美操》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安徽省亳州城建发展控股集团限公司招聘81人历年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形势与政策-特朗普2.0时代中美关系及国际形势变化-课件
- 市政工程道路专业监理实施细则
- 《影视照明技术》课件:照亮影视作品的灵魂
- 宜家员工手册
-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郗倩讲解
- 2025年上海杨浦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区管国企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省甘南州第二批引进急需紧缺人才93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盲盒行业研究报告:市场规模、供需态势、发展前景预测
- 2025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