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风波公开课定风波 教学设计【教学 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诗词。2赏析词句,把握人物形象。3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4. 拓展阅读,深入体会苏轼的人格魅力。【教学重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 体会作者旷达的胸襟。【教学方法】 诵读法、小组讨论法 、互动探究法、拓展阅读法、写作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堂方案一: 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人们激赏他的文采之美,更赞 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林语堂说他“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 他就 是苏轼。屡遭贬谪, 一生历任八州,他却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 。 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他却
2、说:“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可见,苏轼是潇洒超俗的,乐观开朗的,是旷达的。定风波正充分体现了他 这一精神特质。板书:定风波苏轼方案二:请同学们谈谈你所认识的苏轼,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们会很积极活跃,背出苏轼的许多诗词、赋文,对他的评价也是丰富多彩: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有才华;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多情;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爱国;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伤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乐观;师:是啊,苏轼就是这样一个有魅力的人。千百年来,人们陶醉在他的才情里, 更折服于他于困苦艰难中的旷达的人生智慧里。 定风波正充分体现了他这
3、一人生智 慧。板书:定风波苏轼二、反复诵读,读出“旷达”。(一)学生自由读,学生点评,提出自己的诵读建议。教师指导诵读:如: “谁怕”应该读降调;“归去”中“归”应该重读;“一 蓑烟雨任平生”中的“任” 应该读得豪迈; “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两个“无” 要读的洒脱;朗读时应该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二)名家诵读(也可教师示范诵读)。【多媒体展示】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 无晴。(三)学生分
4、小组自由诵读,并选出小组中的优秀诵读代表。(四)学生代表深情诵读(配乐),小组之间竞赛。(五)学生齐读(配乐),再次感受诗词的情感。【设计意图】 诗歌重在朗诵,通过充满感情地朗读,触发学生的的情感体验,为学 生搭建了一个“体验”的平台。学生在朗诵中自觉地整体把握词意,感悟词作意境,为 下面对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分析打下情感基础。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环节,学生应该是 喜欢的。三、鉴赏品味诗词,把握人物形象。【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讨论,结合具体词句谈一谈: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抒情 主人公形象用一个或两个词概括,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先板书词语,然后解释原因)全 班分享。学生展
5、示如下:1.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作者在疾风骤雨中“吟啸徐行”, 可见作者 泰然从容 ,视风雨为无物。“莫听” “何妨”也能看出作者的 从容 不迫。2.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从“轻胜马”“谁怕”看出作者的 乐观旷达 的 心态。教师追问:“ 竹杖芒鞋”与“马” 各自代表怎样的生活学生思考回答:“ 竹杖芒鞋” 代表隐士般自由自在纵情山水的生活; “马” 代 表身心都受束缚的官场生活。3. “ 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说“ 披着一袭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 一个“任”极有表现力突出了作者 乐观自信、洒脱豁达 的态度和 无惧风雨 , 勇敢前 行的意志品质。学生总结苏轼
6、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见板书:泰然从容、乐观旷达自信洒脱、无惧无畏【设计意图】 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适时的启发性问题,培养学生抓住文中的 关键词和关键句鉴赏诗歌的能力。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 识,让“学”的活动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当中,生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凸现,学习 的自主性得到了体现。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促成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感悟。及时 归纳学习方法,以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主动运用。学生能谈得很好,总结出了苏轼的 人物形象旷达,就是本课的亮点。四、探究诗词的“风雨”与“晴”的含义,进一步深入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1. 小组讨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
7、无晴。”其中“风雨”与“晴” 的含义是怎样的谈谈自己的理解。背景提示: 元丰五年( 1082 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偏居荒野,躬耕 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学生回答 :“晴”喻人生顺境, “风雨”喻人生逆境。2. 学生独立思考: 作者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表达什么 学生回答 :无论是顺境逆境都一样坦然面对,从容接受。 板书 :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 雨后东坡看破人生晴雨的智者3. 学生独立思考: 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学生展示:(答“任”“无”的,只要言之成理就好)“归” 。全词思想情感
8、的核心就是 :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 变 , 一心渴望退隐 , 归去。4. 学生独立思考: “归去”,让我们想到谁(1)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表现了诗人旷达心态和归隐意向。( 2)陶渊明的退隐躬耕,是词人所仰慕的,据统计,苏轼现存词作中,“归” 字出现了一百余次,但终其一生,苏轼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退隐。他一生宦海 沉浮,刚直如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3)宦海沉浮,却并未真正退隐,支撑他的是什么力量 儒家入世思想和为民请命的道义担当。 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
9、所谓“大 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 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又像庄 子一样 , 要逃离这个社会。5. 学生谈人生感悟: 从这首词中你得出最大的感悟是什么你以后准备怎样对 待你的人生学生展示示例: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 , 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 , 也要乐观自 信, 不能沮丧沉沦。庄子说:“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是啊,生命因脆弱而宝贵,既 然上苍在又一个早晨让我们又一次睁开了眼睛,那么我们就应该像苏轼一样用 一种乐观旷达的心态去坦然接受和面对睁开眼后看到的一切,无论是晴天,还 是风雨天。(也可拓展到“直面挫折”
10、的话题,让学生谈谈那些典型的人和事及感悟) 【设计意图】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引导学生深入发掘文本。五、再读诗词,体悟旷达情怀,感受词人人格魅力。(小组之间,比赛背诵)六、重温苏轼的豪放旷达,感受苏轼的人格魅力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 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 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 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 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渴望杀敌
11、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壮志难酬的悲愤,但豪放不消极)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 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祝愿,乐观情怀)中国古代最可爱,
12、最高贵,最有魅力的文人。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七、当堂训练:【多媒体展示】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 注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荦(lu )确:山多大石。1这首诗叙写了什么事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答案参考: 记叙了作者在清明幽静的雨后东坡悠然自得行吟一事。抒发了自己对 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不屑,洋溢着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2.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与定风波中那些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 简要分析。答案参考: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 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强烈感情
13、对比中凸现出来了。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 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与定风 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可谓异曲同工。【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拓展阅读, 进一步感受苏轼那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 态度。八、作业:拓展写作。【多媒体展示】以“旷达”为话题,以苏轼为论据,写一段不少于 60 字的片段,谈 谈你对苏轼人生的感悟。写作片段示例:1. 人有意气, 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惟江上之清风, 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 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
14、, “侣鱼虾而友麋鹿” ,心胸豁 达可见一斑。2.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 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 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征;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 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3.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 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 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 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 “夜饮东坡醒复醉” ,在黄州“倚杖
15、听江声” ,在黄州写 下“大江东去”。他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 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 ,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 人”的旷达与豪迈4. 孟德在赤壁低吟悲歌,周瑜在赤壁谈笑风生,而真正带给赤壁完美壮烈的是苏轼。 官场上的险恶风波并没有消沉他高昂的意志,生活上的清贫并没有销蚀掉他那乐观 向上的心。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古风,故园神游中,苍银白发与皎洁月光交相 辉映。一尊还酹江月,多么豪迈的举杯,淡逝了多少哀伤及生活磨难纪念苏轼, 让我懂得了在困难逆境中应保持有奋勇向前的心5. 一枝一叶一世界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明月,放射
16、出悲天悯人的光辉; “料得年 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一排短松,守候着生死离别的深情。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一杯浊酒,凝结着壮志难酬的感慨;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一片沙洲,见证了孤苦 无依的飘零;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一只小舟,带走了蝇营狗苟的烦懑; “竹杖芒鞋轻胜 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袭蓑衣,织就了风吹雨打后的宁静一枝一叶一世界,一词一 句总关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片段写作, 进一步感受苏轼那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从而观照自己的人生;同时也能增强文字表达能力。定风波 教学反思教授苏轼的词,最重要的是在鉴赏的基础上理解苏轼旷达的情怀。 通过品词品句,完成对苏轼词的鉴赏后,我就带领学生了解理解苏轼的豪迈。我先 教授的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后教定风波。在上定风波之前,我让学生总结 苏轼豪放词在写景、抒情上都有什么特点的特点,师生统一认识:一开头,词人便以千 钧之力,大笔挥洒,只用“大江东去”四个字,便绘画出万里长江波澜壮阔、浩浩东去 的雄伟气魄,然后用“乱”、“拍”、“卷”等字,有声有色地描绘出一幅雄壮奇美的 江山画卷。苏轼描写周瑜的建功立业,发出功业难成、花发早生的喟叹,但这不是哀婉 细腻的抒情,而是壮怀激烈的感慨。 从而得出结论:写景:博大壮阔、 气象恢弘;抒情: 豪迈奔放。正所谓苏轼的词“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卫浴维修合同范本
- 专业护栏安装合同范本
- 住建部合同范本0204
- 北京农村土地租赁合同范本
- 兼职app推广合同范本
- 交房质量纠纷合同范本
- 公司贷款抵押合同范本
- 全国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专题二第6课《阅读材料 滤镜》教学设计
- 包装木箱合同范本
- 剧团戏服赠与合同范本
- 合唱社团第二学期活动记录
- 264省道淮安段(原淮安楚州施河至涟水五港公路)环评报告
- 矢量分析和场论基础
- 进步粘滞流体阻尼器埋件的一次验收合格率
- (完整版)书籍装帧设计
- 第九章古典文献的检索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改革研究
- 初中物理实验全集-ppt
- 合作公司变更函范文(必备6篇)
- 创新收益占有文献综述
-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