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使用说明:使用说明:1.1.每章一般由两讲组成,每章第一讲包括该章的知识每章一般由两讲组成,每章第一讲包括该章的知识体系导航、考纲解读定位、高考命题预测和本讲的破体系导航、考纲解读定位、高考命题预测和本讲的破疑解惑点亮明灯、考点解读命题诠释、回味真题仿真疑解惑点亮明灯、考点解读命题诠释、回味真题仿真预测三个部分。预测三个部分。2.2.每章的后一讲包括破疑解惑点亮明灯、考点解读命每章的后一讲包括破疑解惑点亮明灯、考点解读命题诠释、回味真题仿真预测三个部分和本章智慧背囊题诠释、回味真题仿真预测三个部分和本章智慧背囊归纳总结、原创经典先人一步。归纳总结、原创经典先人一步。3.3.课件设计按照上课顺序
2、依次展现,中间加有链接便课件设计按照上课顺序依次展现,中间加有链接便于前后联系。于前后联系。第五章第五章 陆地环境陆地环境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交通交通聚落聚落河流地貌河流地貌的发育的发育侵蚀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堆积地貌山岳的形成山岳的形成褶皱山褶皱山断块山断块山火山火山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表形态的塑造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能量来源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地壳物质循环地壳物质循环陆地环境陆地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垂直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非地带性非地带性一、知识体系导航考点考点高考
3、定位高考定位地壳内部物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质循环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物质循环过程1 1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岩石组成的,理解岩石的分类知道地球内部是由岩石组成的,理解岩石的分类2 2阅读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阅读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营造地表形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态的力量1.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素2.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危害1.1.知道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含义以及相应的主要表现知道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含义以及相应的
4、主要表现形式形式2.2.知道内力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质构造,解释地表高低不知道内力作用形成的主要地质构造,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平的原因3.3.板块构造学说和六大板块板块构造学说和六大板块4.4.理解流水、风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流水、风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5.5.阅读景观图片,用内外力相互作用的知识分析常见地阅读景观图片,用内外力相互作用的知识分析常见地貌的主要成因貌的主要成因6.6.以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为例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以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为例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诱发、加剧作用,理解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灾害的诱发、加剧作用,理解防灾减灾的主要措施山岳和河流山岳和河流
5、地貌的发育地貌的发育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1.举例说明不同地表形态,如山岳、河谷对交通线路分举例说明不同地表形态,如山岳、河谷对交通线路分布、走向和结构的影响布、走向和结构的影响2.2.举例说明不同地表形态,如山岳、河谷对聚落分布的举例说明不同地表形态,如山岳、河谷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影响 3.3.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水、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水、地表形态的影响二、考纲解读定位自然地自然地理环境理环境的整体的整体性性1.1.举例说明某些举例说明某些自然地理要素在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演变中
6、的作用2.2.举例说明地理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环境的整体性1.1.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说明某些自然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说明某些自然要素,例如生物、土壤、地形、气候、河流等要素,例如生物、土壤、地形、气候、河流等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2.2.在认识大气循环、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的在认识大气循环、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的基础上,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基础上,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说明某一要素和其他要素的相互的相互作用,说明某一要素和其他要素的相互关系,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作为一个整体
7、存关系,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在的3.3.举例说明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举例说明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具有素的影响,理解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牵一发动全身”的整体性效应的整体性效应自然地自然地理环境理环境的差异的差异性性运用地图分析地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异规律1.1.通过阅读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分析,分析由赤道向两极,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向两极,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2.2.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3.掌
8、握区域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理解自然环掌握区域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理解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知道自然环境是有规律的境的差异性,知道自然环境是有规律的本章可分为七个部分:一部分是三大类岩石形成、特点和代表性岩石;二本章可分为七个部分:一部分是三大类岩石形成、特点和代表性岩石;二部分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及其意义;三部分是板块构造学说和六大板块;四部部分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及其意义;三部分是板块构造学说和六大板块;四部分是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五部分是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六部分是有分是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五部分是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六部分是有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其体现;七部分是有关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
9、关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其体现;七部分是有关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含义及其地域分异规律与影响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及其地域分异规律与影响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1.1.考查内容上看,内、外力作用及板块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自然带的考查内容上看,内、外力作用及板块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和地表景观特征是高考重点内容。分布规律和地表景观特征是高考重点内容。2.2.从考查形式看:多以图表形式从考查形式看:多以图表形式来提供相关地理信息为背景材料进行考查,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来提供相关地理信息为背景材料进行考查,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3.3.从考查从考查能力看:注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读图
10、能力、综合判断能力、能力看:注意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读图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20102010年高考第一轮复习中注意以下几点:年高考第一轮复习中注意以下几点:1 1关于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关于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灾害的知识,还将渗透到国土整治和开发中;地质灾害的知识,还将渗透到国土整治和开发中;2 2综合运用板块学说,综合运用板块学说,分析地表形态的形成,能辩证地看待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理解岩石圈的分析地表形态的形成,能辩证地看待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影响;物质循环及影响;3 3利用模式图或区域图,考查气候、生物、水文
11、、土壤利用模式图或区域图,考查气候、生物、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4. 4. 阅读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和景和景观图,理解、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规律。观图,理解、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及其规律。 三、高考命题预测第第9讲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表形态的塑造破译解惑 点亮明灯考点解读 名题诠释回味真题 仿真预测1.1.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吗?为何多选在每年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吗?为何多选在每年5 5月等珠峰月等珠峰? ?【明灯指路明灯指路】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
12、隆起而成的,地势较低的印度洋板块俯冲到块相碰撞隆起而成的,地势较低的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包括之下,俯冲的地区形成雅鲁藏布江河谷地,亚欧包括之下,俯冲的地区形成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印度洋板块褶皱形成了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的俯印度洋板块褶皱形成了喜马拉雅山,印度洋板块的俯冲迫使北边的亚欧板块隆起形成了青藏高原,所以亚冲迫使北边的亚欧板块隆起形成了青藏高原,所以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分界线不是喜马拉雅山,而是雅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分界线不是喜马拉雅山,而是雅鲁藏布江谷地,因而喜马拉雅山不在亚欧板块上,而鲁藏布江谷地,因而喜马拉雅山不在亚欧板块上,而在印度洋板块上。在印度洋板块上。5 5月登峰的原因:是人
13、们一般是南坡月登峰的原因:是人们一般是南坡登峰,这时太阳高度角较大,气温较高,而且降水较登峰,这时太阳高度角较大,气温较高,而且降水较少,从少,从6-106-10月就是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雨季。月就是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雨季。破译解惑 点亮明灯2.2.东欧平原由什么作用形成?东欧平原由什么作用形成?3.3.安第斯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相碰撞挤压而形成?安第斯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相碰撞挤压而形成?【明灯指路明灯指路】在划分六大板块时,是将东太平洋海岭作在划分六大板块时,是将东太平洋海岭作为太平洋板块的东南边界的,东太平洋海岭以东的东南为太平洋板块的东南边界的,东太平洋海岭以东的东南太平洋板块应属于南极洲板
14、块,所以安第斯山脉是由南太平洋板块应属于南极洲板块,所以安第斯山脉是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而不是太平洋板块和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而形成,而不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相撞挤压形成。美洲板块相撞挤压形成。 【明灯指路明灯指路】东欧平原为冰东欧平原为冰碛平原,东欧平原曾遭到四碛平原,东欧平原曾遭到四次冰川侵袭次冰川侵袭, ,冰川活动是形成东欧平原现代地貌的主要冰川活动是形成东欧平原现代地貌的主要原因之一。原因之一。北部和西北部以冰川侵蚀地貌为主,地表起北部和西北部以冰川侵蚀地貌为主,地表起伏不平,多湖沼;中部为主要冰碛区,冰碛丘陵间夹有伏不平,多湖沼;中部为主要冰碛区,冰碛丘陵间夹有沼泽
15、低地;南部为冰水沉积区,多泥沙质平原,地势较沼泽低地;南部为冰水沉积区,多泥沙质平原,地势较平坦,冲沟、坳沟、阶地较发育。平坦,冲沟、坳沟、阶地较发育。4.4.滑坡、泥石流的成因的相同吗?滑坡、泥石流的成因的相同吗?5.5.我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地区基本一致我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地区基本一致? ?【明灯指路明灯指路】滑坡和泥石流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主要发生在山区,滑坡和泥石流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主要发生在山区,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人类活动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运动,人类活动可诱使其发生,破坏力极强。不同点在于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可诱使其发生,破坏力极强。
16、不同点在于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同,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由于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包含泥整体下滑的现象;泥石流是由于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包含泥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沙、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和环境造成
17、很大的危害,此外,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和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此外,泥石流的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明灯指路明灯指路】泥石流的形成有三个条件:一是陡峭的沟谷,二是泥石流的形成有三个条件:一是陡峭的沟谷,二是大量松散的堆积物,三是充足的水源。地震多分布在现代地壳活大量松散的堆积物,三是充足的水源。地震多分布在现代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区。地震频繁的地区,山体中断裂发育,造成岩石破动强烈的地区。地震频繁的地区,山体中断裂发育,造成岩石破碎,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一旦有暴雨因素诱发,就碎,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一旦有暴雨因素诱发,就容易形成泥石流,因此,在我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图上,二
18、者容易形成泥石流,因此,在我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图上,二者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考点一考点一 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典型例题典型例题1 1】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觉察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觉察B B地壳运动是地壳运动是内外力作用的体现形式内外力作用的体现形式C 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D D地质作用可引起地形变化,而地壳的内部结构与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可引起地形变化,而地壳的内部结构与地质作用无关无关【答案答案】C C【标准解析标准解析】地质作用有极
19、其缓慢的(如青藏高原的抬升),也是地质作用有极其缓慢的(如青藏高原的抬升),也是瞬间发生的(如地震),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其瞬间发生的(如地震),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其造成岩石的变形、变位,即地壳运动的遗迹称为地质构造,地质作造成岩石的变形、变位,即地壳运动的遗迹称为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可引起地形变化,与地壳的内部结构关系密切。学习过程中一方用可引起地形变化,与地壳的内部结构关系密切。学习过程中一方面理清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对地表形面理清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质作用态的影响(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内力作用地壳
20、运动地壳运动地壳岩石变形、地壳岩石变形、变位变位地质构造)同时注意从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地质构造)同时注意从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方面对内外力作用进行比较。影响等方面对内外力作用进行比较。考点解读 名题诠释考点二考点二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典型例题典型例题2 2】读下图判断回答下列读下图判断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意义:)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意义: , , , , 。A A , B B , C C , D D ,E E 。(2 2)图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图中字母)图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图中字母 ,其能量来源是,其能量来源是 。内力
21、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 作用。作用。【标准解析标准解析】这里最关键的区分岩浆、岩浆岩与变质岩。其这里最关键的区分岩浆、岩浆岩与变质岩。其中无论是沉积岩、还是岩浆岩、下降遇到高温岩浆后都可以中无论是沉积岩、还是岩浆岩、下降遇到高温岩浆后都可以变成变质岩,即图中的,然后再依次根据地壳物质循环运变成变质岩,即图中的,然后再依次根据地壳物质循环运动判断出其它。动判断出其它。【答案答案】(1 1)岩浆、变质岩、沉积岩、喷出岩、侵入岩。侵入)岩浆、变质岩、沉积岩、喷出岩、侵入岩。侵入和喷出,重熔再生、地壳上升,外力的侵蚀、搬运和沉积,变和喷出,重熔再生、地壳上升,外力的侵蚀、搬运
22、和沉积,变质作用。(质作用。(2 2)A A、B B、C C、E E、F F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放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放出的热量出的热量 主导。主导。考点三考点三 内力作用与地表地貌形态内力作用与地表地貌形态【典型例题典型例题3 3】读下读下图,回答:图,回答:(1 1)ABCD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 。(2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原因是 ;向;向斜在地貌上是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原因是 。(3 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找油气应在图中的 处,找地下水应在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处。(4 4)如果修建
23、地下隧道,应选择在)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处,原因是 。【标准解析标准解析】地质构造的判读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要注意背斜地质构造的判读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要注意背斜和向斜、断层和断裂、地质构造类型与地貌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另一方和向斜、断层和断裂、地质构造类型与地貌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要注意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背斜和向斜的区别:从形态上面要注意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背斜和向斜的区别:从形态上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但因背斜顶部受张力,易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但因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
24、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这种情况称地形倒置。因此背斜和向斜不能依据地形特征来判断,而因这种情况称地形倒置。因此背斜和向斜不能依据地形特征来判断,而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断层和断裂的区别是:形成断层,岩石必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断层和断裂的区别是:形成断层,岩石必定断裂,但岩石发生断裂,未必一定断层,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定断裂,但岩石发生断裂,未必一定断层,关键在于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另外了解地质构造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显的位移。另外了解地质构造对于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帮助。例如,石油、
25、天然气一般储存在背斜构造中;向斜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例如,石油、天然气一般储存在背斜构造中;向斜构造利于储存地下水,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量较小,可降低成本。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成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量较小,可降低成本。断层地带岩石破碎,因此水库和其它工程建筑地基应避免建在断层带上,否则水库会漏水,因此水库和其它工程建筑地基应避免建在断层带上,否则水库会漏水,坝基或地基不牢固;但断层地带,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坝基或地基不牢固;但断层地带,易被风化侵蚀,沿
26、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出现泉和湖泊,所以断层对寻找地下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谷,有时出现泉和湖泊,所以断层对寻找地下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答案答案】(l l)D C D C (2 2)谷地)谷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影响,容易被侵蚀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影响,容易被侵蚀成谷地成谷地 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 (3 3)D C D C (4 4)D D 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成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生产成本较低程难度较小,生产成本较低考点四考点四 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主要的外
27、力作用及其地貌【典型例题典型例题4 4】以下地理事物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以下地理事物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是: A.A.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 B.B.北美洲的五大湖北美洲的五大湖 C. C.黄土高原面黄土高原面 D.D.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答案答案】BCBC【标准解析标准解析】东非大裂谷与青藏高原都是由于地壳东非大裂谷与青藏高原都是由于地壳的水平运动而形成的,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都是的水平运动而形成的,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都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北美洲的五大湖和黄土高原面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北美洲的五大湖和黄土高原面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例题典型例题5 5】下图下图表示的是
28、四种地貌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景观。读图,回答(1)(1)(2)(2)题。题。(1)(1)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A Aa a图图 B Bb b图图 C Cc c图图 D Dd d图图(2)a(2)a图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图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A河流沉积作用河流沉积作用 B B湖泊沉积作用湖泊沉积作用 C C冰川侵蚀作用冰川侵蚀作用 D 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流水溶蚀侵蚀作用【标准解析标准解析】(1)(1)从图中从图中可以看出,可以看出,a a是石灰岩受是石灰岩受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地貌;b b是火山喷发形成是火山喷发
29、形成的火山地貌;的火山地貌;C C是花岗岩是花岗岩基底,出露地表的岩石球基底,出露地表的岩石球状风化明显;状风化明显;d d为砂岩,为砂岩,在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了在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了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答案答案】(1)C (2)D(1)C (2)D(2)(2)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喀斯特地貌的塑造作用主要是流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喀斯特地貌的塑造作用主要是流水溶蚀侵蚀作用。认识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主要是水溶蚀侵蚀作用。认识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主要是增加感性认识,除了到大自然中亲身考察外,从图像资料增加感性认识,除了到大自然中亲身考察外,从图像资料上获得间接感受也是重要途径(如图)。上获得间
30、接感受也是重要途径(如图)。考点五考点五 外力作用的表现与河流地貌的发育外力作用的表现与河流地貌的发育【典型例题典型例题6 6】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列问题:(1 1)某港务局拟在)某港务局拟在A A、B 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 A处还是处还是B B处好?理处好?理由是。由是。 (2 2)某勘探队在)某勘探队在C C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访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访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 ,其理由是,其理由是 。【标准解析标准解析】(l l)建港需要水深,
31、在河流两侧要考虑地转偏向)建港需要水深,在河流两侧要考虑地转偏向力和凹岸对其侵蚀作用的区别,并且要知道河流凹岸侵蚀作用力和凹岸对其侵蚀作用的区别,并且要知道河流凹岸侵蚀作用要强于地转偏向力的侵蚀,所以建港口应布局在要强于地转偏向力的侵蚀,所以建港口应布局在A A处。(处。(2 2)流)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起来。流水在搬运途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起来。流水、风力的沉积作用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是颗粒大、比重大水、风力的沉积作用都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是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答案答案】
32、(l l)A A 因为因为A A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显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水的侵蚀作用显著,河床深著,河床深 (2 2)粘土、粉砂、砂、砾石颗粒大,比重大的物)粘土、粉砂、砂、砾石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3 3)小岛)小岛D 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相连?为什么?。(4 4)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和特征)河流的下游常常造成什么堆积地形?其成因和特征如何?如何?【标准解析标准解析】 (3 3)由图可知该河流是长江,小岛)由图可知该河流
33、是长江,小岛D D位于长江入海口,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而侵蚀河流的南岸,最终将与河流的北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而侵蚀河流的南岸,最终将与河流的北岸相连。(岸相连。(4 4)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在河流)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沉积,形成山麓冲积扇;在河流中下游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中下游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答案答案】(3 3)与北岸(即左岸)相连)与北岸(即左岸)相连 因为该河位于北半球,因为该河位于北半球,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河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因而南岸侵蚀,北
34、岸则泥沙堆积侵蚀,北岸则泥沙堆积 (4 4)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堤等)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沙堤等 它们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的情况下以及海潮的顶托下它们是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流速减缓的情况下以及海潮的顶托下泥沙沉积形成的,其地形特征是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泥沙沉积形成的,其地形特征是地势低平,河汊纵横交错。考点五考点五 外力作用的表现与河流地貌的发育外力作用的表现与河流地貌的发育【典型例题典型例题6 6】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列问题:考点六考点六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典型例题典型例题7 7】根据下面材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
35、一:20052005年年1111月月2626日日8 8时时4949分,江西九江分,江西九江瑞昌瑞昌间发生间发生5.75.7级地震。级地震。材料二:九江附近地区和贝材料二:九江附近地区和贝加尔湖地质构造示意图。加尔湖地质构造示意图。(1 1)、关于九江)、关于九江瑞昌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瑞昌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受长江和鄱阳湖影响地壳不稳定受长江和鄱阳湖影响地壳不稳定 B B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不稳定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地壳不稳定C C地处断层构造带上,地壳不稳定地处断层构造带上,地壳不稳定 D D由于三峡水库的畜水引发地震由于三峡水库的畜水引发地震(2 2
36、)、庐山和贝加尔湖成因构造特征比较)、庐山和贝加尔湖成因构造特征比较: :A A成因相同成因相同 B B地质时期两者都有火山活动地质时期两者都有火山活动C C构造相同构造相同 D D前者为褶皱山脉前者为褶皱山脉, ,后者由断层陷落积水而成后者由断层陷落积水而成(3 3)、与地震有密切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与地震有密切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A A滑坡、泥石流滑坡、泥石流 B B火山喷发、台风火山喷发、台风 C C洪涝、海啸洪涝、海啸 D D泥石流、火灾泥石流、火灾 考点六考点六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标准解析标准解析】(1 1)根据地质构造图考查主要的地质)根据地质构造图考查主要的地质灾害灾害地震
37、。根据材料二地震。根据材料二庐山地质构造示意庐山地质构造示意图可以看出,九江图可以看出,九江瑞昌位于断层构造带上,所瑞昌位于断层构造带上,所以地壳很不稳定,地壳活动活跃,多地震。(以地壳很不稳定,地壳活动活跃,多地震。(2 2)根)根据地质构造图考查主要的地形成因。从材料可以看据地质构造图考查主要的地形成因。从材料可以看出出庐山是地处断层的上升岩块形成的地垒(块庐山是地处断层的上升岩块形成的地垒(块状山地或高地),贝加尔湖是地处断层的下降岩块状山地或高地),贝加尔湖是地处断层的下降岩块形成的地堑(谷地或低地),所以构造相同(同属形成的地堑(谷地或低地),所以构造相同(同属于断层)。(于断层)。
38、(3 3)考查地质灾害)考查地质灾害地震的关联性,地震的关联性,由于地震引起的相关灾害很多(滑坡、泥石流、海由于地震引起的相关灾害很多(滑坡、泥石流、海啸、火灾等),但是属于地质灾害的只有滑坡、泥啸、火灾等),但是属于地质灾害的只有滑坡、泥石流等。石流等。【答案答案】(1 1)C C (2 2)C C (3 3)A A【真题例真题例1 1】(20082008上海卷)读上海卷)读“某地地质剖面某地地质剖面图图”,回答下列,回答下列1-31-3题。题。1.1.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地质剖面图上,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图中,陡崖出现在处。甲、。图中,陡崖出现在处。甲
39、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处成为谷地的主要原因是:。【标准解析标准解析】1 1、此题注意对地质构造与地貌类型的区别,地质构造、此题注意对地质构造与地貌类型的区别,地质构造包括背斜、向斜、断层等,地貌类型有山岭、谷地,从剖面图中的底层包括背斜、向斜、断层等,地貌类型有山岭、谷地,从剖面图中的底层岩层弯曲可知,甲处是底层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乙处底层岩层向下弯岩层弯曲可知,甲处是底层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乙处底层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丙处出现明显断裂且两侧的岩层发生位移为断层;图中可知曲为向斜,丙处出现明显断裂且两侧的岩层发生位移为断层;图中可知陡崖出现在断层丙处;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在背斜顶部处容易形
40、成断陡崖出现在断层丙处;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在背斜顶部处容易形成断裂,岩石比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地势逐渐降低,而裂,岩石比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地势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形成山谷。【答案答案】1 1、背斜;向斜;断层;丙;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该处容、背斜;向斜;断层;丙;甲处地质构造为背斜,该处容易形成断裂,岩石比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地势易形成断裂,岩石比较破碎,因此更容易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地势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逐渐降低,而形成山谷 回味真题 仿真预测2.2.在图中数码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在图中数码所示地层中,有可能找到大量三叶虫化石的
41、地层数码是,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虫化石的地层数码是,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代表的层数码是,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数码代表的地层去寻找。地层去寻找。3.3.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性。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具有性。【标准解析标准解析】 2 2、对照图例和剖面图可知,三叶虫出现在古生、对照图例和剖面图可知,三叶虫出现在古生代早期,则对应的地层数码是,恐龙出现在中生代,则有可能代早期,则对应的地层数码是,恐龙出现在中生代,则有可能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早期人类遗迹应该
42、到新生代地找到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数码是,早期人类遗迹应该到新生代地层,即数码表的地层中去寻找。层,即数码表的地层中去寻找。3 3、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地球演化过程中,灭绝的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是不断向前恐龙等生物种属不可复生,这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演化是不断向前进步、进化,具有不可逆性。进步、进化,具有不可逆性。【答案答案】 2 2、;、; 3 3、不可逆性、不可逆性【真题例真题例1 1】(20082008上海上海卷)读卷)读“某地地质剖面图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回答下列1-31-3题。题。【仿真预测仿真预测】读读“某某地地质剖面图地地质剖面图”,回,回答下列答下
43、列4-64-6题。题。4 4、将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将图中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_。5 5、试判断乙处地貌类型和与、试判断乙处地貌类型和与图中主要地质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图中主要地质构造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原因。并说明原因。6 6、如果在该地修建地下隧道,则应从甲、乙、丙中选择、如果在该地修建地下隧道,则应从甲、乙、丙中选择_处。处。【答案答案】 4 4、 5 5、山岭、山岭 山岭后形成于该地主山岭后形成于该地主要地质构造褶皱要地质构造褶皱 从图中剖面图在乙处的弯曲情况,可知先从图中剖面图在乙处的弯曲情况,可知先有形成图中主要地质构造褶皱,再在外力作用下在乙处形成有形成图中主要地质构
44、造褶皱,再在外力作用下在乙处形成山岭。山岭。 6 6、甲、甲【命题意图命题意图】该题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地貌之间的判断和该题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地貌之间的判断和演化及其应用。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岩层沉积先后的规律,位演化及其应用。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岩层沉积先后的规律,位于下层的先沉积;能够在心中模拟该地区岩层形成演化过程,于下层的先沉积;能够在心中模拟该地区岩层形成演化过程,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明白不同地质构造背斜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明白不同地质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应用区别。和向斜的应用区别。【真题例真题例2 2】(20082008年北京卷)读右图回答年北京卷)读右图回答7-7-
45、8 8题题7.7.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A.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B.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C.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D.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8.8.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A.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B.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
46、节特点C.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D.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标准解析标准解析】7.D 7.D 地理景观图往往作为高考试题的情境或切人点考查地地理景观图往往作为高考试题的情境或切人点考查地理观察或观赏能力、描述或说明事物特征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正确理观察或观赏能力、描述或说明事物特征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正确评价的能力。景观图是传统地理用的最多的,也承载着更多功能。作为评价的能力。景观图是传统地理用的最多的,也承载着更多功能。作为高考用图,天津卷等做了有益探索。本题图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判断出来
47、高考用图,天津卷等做了有益探索。本题图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判断出来为喀斯特地貌。调动所学知识为喀斯特地貌。调动所学知识-其成因其成因-可溶性岩石和流水作用,可溶性岩石和流水作用,9 9 题正选题正选 D.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8 8C C 利用地理景观图进行区域空间定位和利用地理景观图判断、分析利用地理景观图进行区域空间定位和利用地理景观图判断、分析区域的环境特征,本图是喀斯特地貌无疑但认定是(我国)南方喀斯特区域的环境特征,本图是喀斯特地貌无疑但认定是(我国)南方喀斯特还是稍有疑义。但作为选择题其选项也有一定的指向性,故本区域为西还是稍有疑义。但作为选择
48、题其选项也有一定的指向性,故本区域为西南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南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C.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游览价值。20072007年,年,“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形地貌奇观通过第地形地貌奇观通过第3131届世界遗届世界遗产大会的审议,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产大会的审议,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答案答案】7.D 8.C7.D 8.C【仿真预测仿真预测】读下图,完成读下图,完成9-9-1010题题. .9.9.根据图根据图中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地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国家海该地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国家海岸地区的典
49、型景观?岸地区的典型景观?A A挪威挪威 B B新西兰新西兰 C C日本日本 D D西班牙西班牙10.10.图图中中海岸典型景观,形成原因是海岸典型景观,形成原因是A A海浪侵蚀海浪侵蚀 B B流水侵蚀流水侵蚀 C C冰川侵蚀冰川侵蚀 D D风力侵蚀风力侵蚀【答案答案】9.A 10.C 9.A 10.C 【命题意图命题意图】该题考查对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判该题考查对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判断。图中所示是峡湾地貌,四个国家中只有挪威海岸断。图中所示是峡湾地貌,四个国家中只有挪威海岸地区具有典型的峡湾地貌,峡湾地貌是冰川的侵蚀作地区具有典型的峡湾地貌,峡湾地貌是冰川的侵蚀作用所形成,属于外力作用
50、。用所形成,属于外力作用。【真题例真题例3 3】(20092009江苏卷)图江苏卷)图3 3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中、分别代表沉积环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图回答11-1211-12题。题。【标准解析标准解析】该题组以奥运金牌昆仑玉切入,通过岩石圈物质该题组以奥运金牌昆仑玉切入,通过岩石圈物质循环考查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的分类等,重点考查岩循环考查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的分类等,重点考查岩石圈,试题难度一般。石圈,试题难度一般。11.11.看起来是考昆仑
51、玉的形成过程,审题看起来是考昆仑玉的形成过程,审题可知考查的是大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可知考查的是大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是变质作用。12.12.化石是化石是“记录岩石年龄的文字记录岩石年龄的文字”,属于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属于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积岩。11112008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 A B B C C D D 1212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 AII B B C C D DI I 【答案答案】11.D 12.A11.D 12.A【仿真预测仿真预测】其它条其它条件不变,读件不变,读3 3图回答图回答13-1413-14题。题。13.13.下列数字代表固结成岩作用的是:下列数字代表固结成岩作用的是:A A B B C C D D 14. 14. 下列数字代表属于岩浆活动的是下列数字代表属于岩浆活动的是: :A A B B C C D D 【命题意图命题意图】该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和三大类该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和三大类岩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款委托扣款协议书
- 2025年03月浙江省绍兴市国信公证处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太仓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78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双鸭山“市委书记进校园”引才活动集贤县事业单位人才引进1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高频开关电源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三地市2025届学业水平测试及答案含解析
-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开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工程项目管理与建设法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钢芯铝绞线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DB15T 489-2019 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范
- 1.《郑人买履》课件PPT
-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探究“暖宝宝”的主要成分及发热原理
- 焊接过程记录表
- 急性心肌梗死PPTPPT
- 钢架桥搭设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 遵义会议ppt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3》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高教类课件:微电影创作教程
- 阿坝州果蔬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 2022年班主任育人故事一等奖两篇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