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教学大纲--新_第1页
传染病教学大纲--新_第2页
传染病教学大纲--新_第3页
传染病教学大纲--新_第4页
传染病教学大纲--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染病及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传染病及性病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CommunicableDiseaseandVenereology课程f质:指定选修课总学时:32讲课学时:32期中考试:2学分:2适用又象: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先修课程:免疫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流行病学、诊断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传染病及性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易在人群中流行。虽然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许多传染病、性病仍然广泛存在,一些已消灭的传染病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一些国内没有的传染病随时都可以侵入。因此,传染病及性病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传染病及性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和性

2、病在人体内、外环境中发生、发展、传播和防治规律的科学,其重点在于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的研究,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见习两个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学习使学生获得(1)常见传染病、性病的流行病学特点;(2)发病机理;(3)临床表现;(4)诊断、鉴别诊断;(5)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了解传染病、性病的预防措施。通过本课程的临床见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常见传染病、性病防治的实际技能,为毕业后参加防治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教材选用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第2版本科教材,性病部分为自编教

3、材。传染病及性病的教学有大量的典型的症状和体征,需要有大量的临床病例的图片资料,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因此,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将所需要的图片插入课件,按照讲课的需要随时播放,可提高教学效果。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传染病部分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传染与免疫【目的要求】1 .掌握感染的概念2 .掌握感染过程的表现3 .了解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4 .了解感染过程中免疫反应的作用【教学内容】1 .感染的概念2 .感染过程的表现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体携带状态,隐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显性感染。7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毒力、变异性。8 .感染过程中免疫反应的作

4、用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第二节传染病的发病机制【目的要求】1 .掌握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共同特征。3 .掌握组织损伤的发生机理。4 .了解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教学内容】1 .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共同特征。2 .疾病发展的阶段性。3 .组织损伤的发生机理直接侵犯、毒素作用、免疫机制。4 .重要病理生理变化发热,代谢改变化。【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第三节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目的要求】1 .掌握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2 .了解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教学内容】1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社

5、会因素。【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第四节传染病的特征【目的要求】1 .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2 .了解传染病的临床特点。【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感染后免疫。流行病学的特征。2 .传染病病情发展的阶段性潜伏期、前驱期,病状明显期,恢复期,复发,再燃,后遗症。3 .常见的症状与体征发热:热型(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回归热);发疹:分布、顺序、形态、发疹日期;毒血症状:单核巨噬系统反应。4 .'临床类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第五节传染病的诊断【目的要求】掌握传染病的诊断方法【教学内容】1 .临床资料。2 .流行病学资

6、料。3 .实验室检查及其它检查资料一般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免疫学检查,内镜检查,影像检查,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第六节传染病的治疗【目的要求】1 .掌握传染病的治疗原则。2 .了解传染病的治疗方法。【教学内容】1 .治疗原则早期治疗,防治结合。2 .治疗方法一般及支持疗法:隔离,护理,饮食等;病原或特效疗法:化学疗法,抗生素疗法;血清疗法等;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康复疗法。【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第七节传染病的预防【目的要求】1 .掌握传染病综合预防措施的重要性。2 .了解传染病报告制度。【教学内容】1 .管理传染源法定传染病分

7、类,严格报告制度。病人接触者与病原携带者的处理。治疗在控制传染病中的重要性。动物性传染源的处理。2 .切断传播途径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讲卫生,做好粪管、水管与饮食管理。消毒、杀虫。3 .保护易感人群;主动及被动免疫;药物预防。【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第三章病毒感染第二节病毒性肝炎【目的要求】1 .掌握肝炎病毒种类、基因结构及抗原性。2 .掌握病毒性肝炎流行特点。3 .掌握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及病理。4 .掌握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及特点。5 .了解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包括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及病理学诊断。6 .了解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原则。7 .掌握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及慢性肝炎

8、抗病毒治疗方法。【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肝炎病毒种类及各型病毒的特点;各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系统及亚型、基因型,对诊断的意义。3 .流行病学传染源:甲型和戊型肝炎是急性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乙型和丙型主要是病人和病毒携带者及隐性感染者。隐性病例和抗原携带者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传播途径;各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及其意义;人群易感性。4 .发病机理各型肝炎的免疫发病机理、重型肝炎的发病机理;病理解剖:临床各型肝炎的病理变化;病理生理:黄疸、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不全、出血、腹水等的发生原理。5 .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及特点;小儿及老年人肝炎的特点;并发症与预后。6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检查:酶、蛋白

9、、胆红素代谢以及其他肝功能实验等;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各型肝炎病毒抗原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及病理学诊断。7 .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诊断;病原学诊断。8 .鉴别诊断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妊娠脂肪肝、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等鉴别。9 .预后各类型肝炎的预后。肝炎与肝硬化、肝癌的关系。10 .治疗病人的休息及饮食原则;保肝药物的应用原则及评价;免疫类药物的应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的应用;重型肝炎与合并症的治疗。11 .预防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乙肝疫苗、甲肝疫苗及丙种球蛋白的预防效果。【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第四节流行性感冒【目的

10、要求】1 .了解流行性感冒的发病机理、病理解剖并发症、鉴别诊断及治疗。2 .掌握流行性感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分型及其变异。甲、乙丙三型。甲型的亚型。3 .流行病学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经飞沫传播,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4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复制引起细胞变性与坏死和毒血症。单纯流感与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病变。5 .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流感;轻型流感;肺炎型流感。6 .并发症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与肺炎,脑病-肝脂肪变综合征.7 .诊断流感流行期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毒分离,抗原抗体反应。

11、8 .预后单纯流感者良好,流感病毒肺炎者或继发细菌感染者严重创严重。9 .治疗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继发细菌性感染。10 .预防病人的适当隔离,消毒,疫苗预防,全刚烷胺预防。【教学方法】学生自学附:禽流感病毒感染【目的要求】1 .了解禽流感的发病机理、病理解剖并发症、鉴别诊断及治疗。2 .掌握禽流感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3 .流行病学传染途径为与鸡鸭等的密切接触。流行特征。4 .临床表现潜伏期及禽流感的临床特点。5 .诊断有明确禽类接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毒分离。6 .治疗基本与流行性感冒相同。对症治疗。7

12、.预防加强对禽类的监测,如有禽流感流行及时销毁感染家禽。【教学方法】学生自学第六节、麻疹【目的要求】1 .了解麻疹的病原学'临床分型'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段、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2 .掌握流行特点、发病机理、病理解剖及典型临床表现。【教学内容】1 .病原学麻疹病毒特点及抗体系统。2 .流行病学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具有持久免疫力、冬春季流行高峰、发病年龄后移现象。3 .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侵入途径及发病过程。两次病毒血症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特征性的组织病变一多核巨细胞的形成。呼吸道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4 .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的临床三期过

13、程。不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重要并发症:支气管肺炎、脑炎、心肌炎及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5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特异性抗体检查、早期鼻咽及颊粘膜处涂片查多核巨细胞,鼻咽分泌物及血液作病毒分离。6 .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靠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表现,与风疹等发疹性疾病及药疹鉴别。7 .预后单纯麻疹良好。有并发症者较差。8 .治疗以一般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为主。配合中医中药治疗。9 .预防麻疹减毒活疫苗及丙种球蛋白的应用。【教学方法】学生自学第七节水痘和带状疱疹【目的要求】1 .了解水痘病原学特点流行特征、发病机理及病变部位及特征。2 .掌握水痘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讲授内容】1 .概述2 .病

14、原学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的特征。3 .流行病学患者是唯一传染源,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易感性及病后免疫力。4 .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首次感染及潜在性感染。病变部位及特征。5 .临床表现潜伏期。水痘皮疹的形态及分布特征。带状疱疹的部位及形态特征。6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疱疹怕刮片查多核巨细胞及核内包涵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及病毒分离。7 .诊断流行病学资料。皮疹的特点。鉴别诊断:天花、脓疱疹、丘疹样尊麻疹。8 .治疗对症及支持疗法。局部皮损的处理。9 .预防隔离患者,接触者被动免疫。【教学方法】学生自学。第九节肾综合征出血热【目的要求】1 .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形态,血清学分型及特性;流行病学

15、特点、预防。2 .掌握其发病机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讲授内容】1 .病原学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形态,血清学分型及特性。2 .流行病学自然疫源性。传染源;主要为鼠类;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虫媒传播(蛾类)垂直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依血清型不同而异。流行特征:地理分布、流行类型(农村型、城市型、混合型)、人群分布及季节、周期性。3 .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发病机制包括病毒直接作用及免疫作用,病理改变为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中毒性损害;休克、出血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原因:中毒性、失血浆性、低血容量性休克,血管壁脆性增加及血小板量和质

16、的变化,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肝、脑及其他脏器的病变。4 .临床表现潜伏期,病程中各期(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的症状和体征,临床类型,并发症。5 .实验室检查血象(异常淋巴细胞增加),尿变化,血生化检查,凝血功能,免疫学检查。6 .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三大主症、五期经过)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应与急性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及肾脏疾病等鉴别。7 .预后病死率高。与临床类型、治疗迟早及措施得当与否有关。8 .治疗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休息及就地治疗的重要性。各期治疗的基本原则。各种疗法如液体疗法、免疫调节剂及透析疗法等的应用时机的评价。9 .预防灭鼠、防鼠

17、、灭蛾及个人防护。【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第十节流行性乙型脑炎【目的要求】1 .了解乙脑病毒的特性、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分型及预防措施。2 .掌握乙脑流行病学特点、典型临床表现、脑脊液改变及治疗原则。【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乙脑病毒的特性,抗体系统与临床、流行病学的关系。3 .流行病学为自然疫源性。猪是主要传染源,。蚊为储存宿主及传播媒介。人群普遍易感,病后获持久免疫力。流行特征:流行地区、季节性、高度散发性、年龄分布及传播媒介。4 .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病毒侵入及散布的途径及血脑屏障和细胞免疫与发病的关系。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部位的广泛性,由大脑皮层至脊髓,以中脑、基底核

18、、脑干及小脑为多。基本病变为神经细胞变性、肿胀与坏死,形成坏死灶。血管病变。血管周围胶质细胞增生。5 .临床表现潜伏期。病程各期(初期、极期、恢复期)的表现。临床类型: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暴发型)。老年人乙脑。6 .并发症及后遗症。7 .实验室检查血象,脑脊液。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特异性igM抗体检查,其意义和应用。病毒分离。8 .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季节性、儿童多见。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应与中毒型菌痢、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其他病毒性脑膜炎等相鉴别。9 .预后影响的因素。死亡原因分析。10 .治疗一般及对症治

19、疗。高热抽搐、呼吸衰竭、脑水肿的处理。中医中药治疗。11 .预防防蚊、灭蚊。隔离病人,动物传染源的管理。预防接种。【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第十一节登革热【目的要求】1 了解登革热病毒特点、流行特征、发病机理、病理解剖、预防。2 掌握登革热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讲授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登革病毒的分类、致病能力、血清型。3 .流行病学患者的传染期,轻型和隐性感染者的意义。埃及伊蚊和白蚊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新老疫区各年龄人群的易感性,病后免疫力。地区性和季节性。4 .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两次病毒血正病毒血症,各脏器的病理改变。5 .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登革热临床经过,轻型及重型

20、登革热。并发症6 .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血常规,血清学检测,病毒核酸检测及病毒分离。7 .鉴别诊断与流感及其它发疹性疾病鉴别。8 .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退热药的选择。静脉输液的指征。出血和脑水肿的治疗。9 .预防隔离患者。防蚊灭蚊,预防接种的展望。【教学方法】讲授,学生自学附登革出血热【讲授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引起登革出血热的常见血清型。3 .流行病学登革出血热的好发人群和年龄、性别。4 .发病原机理与病理解剖免疫作用。,出血和休克的发生。全身毛细血管损害。5 .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前驱期和极期,登革休克综合征。6 .诊断临床诊断的依据。实验室诊断。7 .鉴别诊断与黄疸出血型

21、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和流行性出血热的鉴别。8 .治疗支持撩法为主,出血和休克的处理。【教学方法】学生自学第十二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目的方法】1 .了解EB病毒的特点、流行特征、预后。2 .掌握发病机理、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EB病毒的特点。3 .流行病学传染源为病人及隐性感染者,通过密切接触和经口鼻传播。人群易感性和病后免疫力。4 .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免疫病理损伤。淋巴组织良性增生的病理特征。5 .临床表现发热,淋巴结肿大、触痛、咽痛,肝碑肿大及皮疹。病程及并发症。6 .实验室检查血象特点,嗜异性凝集试验,抗EB病毒抗体的

22、测定。7 .诊断和鉴别诊断典型临床表现,血象,嗜异性凝集试验。与白喉及各种咽峡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等的鉴别。8 .治疗对症为主。抗病毒治疗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指征。【教学方法】学生自学第十四节狂犬病【目的要求】1 .了解狂犬病的病原学、发病机理、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及治疗。2 .掌握狂犬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病毒的特征。3 .流行病学病犬为主要传染源。狂犬咬伤,染毒唾液污染各种创伤为主要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咬伤后的发病率。国内流行情况。吸血蝙蝠作为传染源。家畜狂犬病的重要性。4 .发病原机理与病理解剖病毒对神经系统的

23、亲和力,其入侵和排出途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发生原理。脑及脊髓的主要病理变化。嗜酸性包涵体(内基氏小体)的重要意义。5 .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临床经过,各期(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的主要临床表现。6 .诊断与鉴别诊断被狂犬或病畜咬伤史和典型症状。病毒分离、内基氏小体及抗原检测。与破伤风、脊髓灰质炎、其他病毒性脑膜脑炎、狂犬疫苗接种后反应等的鉴别。7 .治疗病死率100%。以综合对症治疗为主。8 .预防正常犬的管理。咬人犬及猫的观察。狂犬疫苗及高价免疫血清联合应用的指征。伤口合理处理的重要性。预防接种的适应症。【教学方法】学生自学第十五节艾滋病【目的要求】1. 了解爱滋病病毒特点流行病学特征&#

24、39;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原则。2. 掌握发病机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预防.【教学内容】1 .概述艾滋病的概念2 .病原学HIV的特点,分型,主要感染细胞。3 .流行病学传染源为病人及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高危人群,人群易感性。4 .发病原理及病理解剖HIV特异性破坏CD4+T细胞,其他免疫细胞的改变,使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条件致病菌机会感染及恶性肿瘤的发生。5 .临床表现潜伏期。临床经过(急性感染、ARGPGL及AIDC),AIDC各系统临床表现。6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细胞免疫功能GD4+T细胞/GD8+T细胞及血清学检测。特意性抗体检测,核酸检测及病毒分离.7 .

25、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诊断及实验室诊断.主要靠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血清学确诊实验。与原发性GD4刑巴细胞减少症,继发性GD4名田胞减少及一般感染,慢性腹泻等疾病鉴别。8 .预后预后差,病死率高。9 .治疗对症?a疗,抗病毒治疗,免役治疗,并发症治疗及预防性治疗.【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第十六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目的要求】1 .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原学特点、病理解剖、治疗及预后。2 .掌握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教学内容】1 .概念2 .病原学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特点。3 .流行病学病人为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特征。4 .发病机理与病

26、理解剖病原体侵入所致的主要病变。5 .临床表现潜伏期及其临床特点。6 .实验室检查血象;血清学检查;病原体分离。7 .诊断及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8 .预后自限性疾病。9 .治疗一般治疗;氧疗;糖皮质激素;对症治疗。10 .预防早期发现及隔离治疗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教学方法】学生自学第四章立克次体感染第一节流行性斑疹伤寒【目的要求】1.了解流行性斑疹伤寒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理、病理解剖、实验室检查及预后。2.掌握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教学内容】1 .概念2 .病原学普氏立克次体的特点。3 .流行病学病人为传染源。动物储存宿主。人虱为传播媒

27、介。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特征。4 .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病原体侵入途径及所致的主要病变。5 .临床表现潜伏期。临床类型及其临床特点。并发症。6 .实验室检查血象。血清学检查。病原体分离。7 .诊断及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与伤寒、其他立克次体病回归热肾综合怔出血热的鉴别。8 .预后影响预后的因素。9 .治疗病原治疗。对症治疗。10 .预防早期发现及治疗传染源。灭虱、疫苗接种。【教学方法】学生自学第二节地方性斑疹伤寒【目的要求】1. 了解地方性斑疹伤寒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2.掌握地方性斑疹伤寒发病机理、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治疗。【教学内容】1

28、.病原学莫氏立克次体的特点及与普氏立克次体的区别。2 .流行病学传染源为家鼠。鼠蚤为传播媒介。3 .发病原理与病理解剖、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预后、治疗均参照流行性斑疹伤寒。指出其异同点。4 .预防灭鼠灭蚤。【教学方法】学生自学第三节恙虫病【目的要求】1 .了解恙虫病立克次体的特点,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实验室检查及预防。2 .掌握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恙虫病克次体的形态、抗原性及血清型.3 .流行病学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恙虫幼(恙蛾)为传播媒介。易感性与免疫。流行特征:地区分布,流行季节。4 .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致病因素,局部皮肤损害、毒血

29、症,及全身器官的损害。5 .临床表现潜伏期。病程经过特点(热程、焦痂与溃疡、淋巴结肿大、皮疹等)。6 .并发症中毒性肝炎,脑膜脑炎,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心力衰竭及急性肾衰,偶见播散性血管内凝血。7 .实验室检查血象;血清学检查:外斐氏反应;特异性抗体检测;基因检测及病原体分离.8 .诊断与鉴别诊断典型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是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病原分离和血清学检查对确定诊断的意义。应与流行性斑疹伤寒、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相鉴别。9 .治疗氯霉素、四环素的应用及对症治疗。10 .预防以灭鼠为主。【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第五章细菌感染性疾病第一节伤寒与副伤寒【目的要求】1 .了解伤寒

30、杆菌的特点、伤寒流行病学特点、预后及预防。2 .掌握伤寒杆菌抗原特点、发病机理、病理解剖、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治疗。【讲授内容】1 .概念2 .病原学伤寒杆菌的特征性、抗原抗体特点及意义。3 .流行病学病人和带菌者为传染源。慢性带菌者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粪-口传播途径。人群的普遍易感性。病后持久的免疫力。流行特点。4 .发病原理与病理解剖两次菌血症及肠道病变与临床表现的关系。5 .临床表现潜伏期。典型病例临床经过。轻型、逍遥型、顿挫型及不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幼儿及老年伤寒的特点。复发与再燃。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等。6 .实验室检查血象、血、骨髓、

31、粪便培养病原体的时间及其诊断价值。血清凝集试验(肥达氏反应)意义和应用。7 .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特点与实验室检查,参考流行病学资料。与其他发热疾病的鉴别。8 .预后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9 .治疗一般治疗。饮食和护理。病原治疗:唾诺酮类抗生素、氯霉素、头抱菌素、复方磺胺甲恶吵、羟氨芳青霉素的剂量、疗程、评价等。对症治疗:高热、便秘等处理。并发症治疗。慢性带菌者的治疗。10 .预防采取综合措施,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知识。早期隔离病人,预防接种。【教学方法】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附:副伤寒【目的要求】了解各种副伤寒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与伤寒的异同。【教学

32、内容】副伤寒甲、乙、丙的临床特点。【教学方法】学生自学第二节细菌性食物中毒【目的要求】1, 了解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病原体种类及特点2, 掌握其流性病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常见致病菌及各种致病菌的特征。3 .流行病学传染源是动物和人。通过消化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流行病学特征。4 .发病机理感染型与毒素型。5 .临床表现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均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并各有其临床特点。肉毒杆菌食物中毒则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其主要表现。6 .诊断与鉴别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

33、实验室检查。对可疑食物及吐泻物作细菌培养或动物实验。鉴别诊断:与其他细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腹泻相鉴别。7 .治疗一般与对症治疗。病原治疗:抗生素的作用,多价肉毒杆菌毒素血清的应用。8 .预防认真做好食品的卫生管理,包括食品的制造、加工、贮存、运输等过程。【教学方法】学生自学第五节霍乱【目标要求】1、掌握:典型霍乱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确诊依据。霍乱的治疗原则和补液疗法。2、熟悉: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办法。发病机理和病理生理。3、了解:霍乱流行的历史和现状。霍乱弧菌的病原学特点。【教学内容】1、概述:定义、流行的历史和现状。2、病原学:形态、分类、培养、抗原结构和毒素、变异和抵抗力。3

34、、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2)传播途径:经水传播是主要途径,常呈爆发流行。食物传播的作用仅次于水。(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4)流行特征:夏秋季为流行季节。地方性与流行扩散,O139霍乱流行特征。4、发病机理和病理解剖:5、临床表现:潜伏期1-3天。强调典型霍乱的临床表现(吐泻期、脱水期、反应或恢复期)。6、实验室检查:血液浓缩,粪便检查(常规、动力试验及制动试验、涂片、培养),血清学检查。7、并发症:急性肾功衰竭和急性肺水肿。8、诊断和鉴别诊断9、治疗及预防。【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第五节细菌性痢疾【目的要求】1 .了解细菌性痢疾病原学特点、流行特征、发病机理、病理解剖、治疗及预防。2 .掌握中毒型痢疾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普通型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教学内容】1 .概述2 .病原学痢疾杆菌的分型与其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3 .流行病学传染源是人和带菌者。传播途为粪-口途径,普遍易感,流行特征。4 .发病机理与病理解剖病原体侵袭力的作用。乙状结肠和直肠的病变特征。急性期及慢性期病变。中毒性菌痢与慢性菌痢的发病原机理。5 .临床表现潜伏期。急性菌痢包括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