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shui-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_第1页
kashui-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_第2页
kashui-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_第3页
kashui-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_第4页
kashui-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 关注安全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关爱生命 培训提纲培训提纲一 法律法规二 危险化学品类别三 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四 防火防爆五 职业危害及控制措施六 安全防护七 化学泄露应急处理八 废弃物处理一、法律法规一、法律法规2011年3月2日国务院重新修订发布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立法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一、法律法规一、法律法规第二十条 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根据其生 產储存的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和危险特性,在作业 场所设置相应的监

2、测、监控、通风、防晒、调温 、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防潮、防雷 、防静电、防腐 、防泄漏以及防护围堤或者隔 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行 业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安全设施、设备进行 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安全设施、设备的正常 使用。第七十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危险化学品事故 应急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 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 一、法律法规一、法律法规第七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责令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 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 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八)生产、储存危险化学

3、品的单位未在作业场所和安 全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或者 未在作业场所设置通信、报警装置的;(九)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未设专人负责管理,或者对 储存的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 的其他危险化学品未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 度的;一、法律法规一、法律法规第九十四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其主 要负责人不立即组织救援或者不立即向有关 部门报告的,依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 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罚。第九十六条负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 工作人员,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 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 ,依法给

4、予处分。二、危险化学品类别二、危险化学品类别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放射性等特性,会对人员、放射性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的化学品。什么是什么是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二、危险化学品类别二、危险化学品类别 第第1 1类类 爆炸品爆炸品 第第2 2类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1项 易燃气体第2项 不燃气体第3项 有毒气体第第3 3类类 易燃液体易燃液体第1项 低闪点液体第2项 中闪点液体第3项 高闪点液体第第4 4类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

5、湿易燃物品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1项 易燃固体第2项 自燃物品第3项 遇湿易燃物品第第5 5类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1项 氧化剂第2项 有机过氧化物 第第6 6类类 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1项 毒害品第2项 感染性物品第第7 7类类 放射性物品放射性物品第第8 8类类 腐蚀品腐蚀品第1项 酸性腐蚀品 第2项 碱性腐蚀品第3项 其它腐蚀 依据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和和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编号两个国家标准,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划分为两个国家标准,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划分为8 8类、类、2121项。

6、项。二、危险化学品类别二、危险化学品类别1、高氯酸鉀、氯酸鉀、硝酸鉀、2、甲烷、乙烷、乙炔3、天那水、乙醇4、硫磺、鬆香、鎂粉5、氯酸鹽、高氯酸盐、硝酸盐、高锰酸盐6、液氣、氰化鉀7、XY射線8、硫酸、硝酸、鹽酸9、氮氣、氬氣10、硝化棉、赤磷/紅磷三、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三、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我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按火灾危险性将全部物品分为甲 类、乙类、丙类、丁类、戊类等五大类,如某些化学品在其中的分类为: 1、甲类:闪点28的液体; 2、乙类:28闪点60的液体、自燃物品; 3、丙类:闪点60的液体、可燃固体; 4、丁类:难燃烧物品,如自熄性塑料及其制品; 5、戊类:非燃烧物品,如钢材、水泥

7、等。 分類分類特性特性第1项 低闪点液体指闭杯试验闪点-18的液体第2项 中闪点液体指-18闭杯试验闪点23的液体第3项高闪点液体指23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易燃性 易燃液体的燃烧是通过其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遇火源而实现的,实质上是液体蒸气与氧发生的氧化反应。由于易燃液体的沸点都很低,易燃液体很轻易挥发出易燃蒸气,其着火所需的能量极小,因此,易燃液体都具有高度的易燃性。蒸气的爆炸性 由于易燃液体具有挥发性,挥发的蒸气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所以易燃液体存在着爆炸的危险性。挥发性越强,爆炸的危险就越大。不同的液体的蒸发速度因温度、沸点、比重、压力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热

8、膨胀性 易燃液体和其他液体一样,也有受热膨胀性。储存于密闭容器中的易燃液体受热后,体积膨胀,蒸气压力增加,若超过容器的压力限度,就会造成容器膨胀,以致爆破。因此,利用易燃液体的热膨胀性,可以对易燃液体的容器进行检查,检查容器是否留有不少于5%的空隙,夏天是否储存在阴凉处或是否采取了降温措施加以保护。活动性易燃液体的粘度一般都很小,不仅本身极易活动,还因渗透、浸润及毛细现象等作用,即使容器只有极细微裂纹,易燃液体也会渗出容器壁外,扩大面积,并源源不断地挥发,使空气中的易燃液体蒸气浓度增高,从而增加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静电性 多数易燃液体都是电介质,在灌注、输送、活动过程中能够产生静电,静电积聚到

9、一定程度时就会放电,引起着火或爆炸。易燃液体的静电特性,在实际的消防监视检查中,可以确定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可以检查是否采取了消除静电危害的防范措施,如是否采用材质好且光滑的运输管道,设备、管道是否可靠接地,对流速是否加以了限制等。毒害性 易燃液体大多本身(或蒸气)具有毒害性。不饱合、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和易蒸发的石油产品比饱和的碳氢化合物、不易挥发的石油产品的毒性大。三、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三、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MSDS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一份关于危险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生態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国际 上称作化学品安

10、全技術說明書/安全信息卡,简称MSDS或SDS。MSDS MSDS / /SDSSDS三、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三、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安全技术说明书结 构1. 化学品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及企业标识2. 成分成分组成信息组成信息3.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概述4. .急救措施急救措施5. .消防措施消防措施6.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7.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与储存8.接触控制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个体防护9. .理化特性理化特性10.稳定性稳定性和反应活性和反应活性11.毒理学资料毒理学资料12.生态学资料生态学资料13.废弃处置废弃处置14.运输信息运输信息15.法规信息法规信息16.其他信息其他信息三、危险

11、化学品基本常识三、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稀释剂稀释剂 工业酒精工业酒精 液化石油气液化石油气 柴油柴油 脱模剂脱模剂三、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三、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职业危害告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稀释剂稀释剂稀释剂稀释剂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3.23.2类易燃液体类易燃液体3.23.2类易燃液体类易燃液体眼睛接触:可引起眼睛刺激、发红、流泪、视力模糊。吸入:吸入可引起鼻和呼吸道刺激、头昏、恶心、头痛 等,严重者意识丧失。皮肤:可引起皮肤刺激、皮炎、持续接触可引起皮肤皲 裂和脱脂。误服:可引起胃肠道刺激、恶心、呕吐、腹泻。外观性状:透明液体 燃 点:20 相对水密度:0.88 g/ml闪 点:12.5(闭口杯)

12、自燃点: 340 爆炸下限: 约0.8%溶 解性:不溶于水,可溶于 酮类,酯类等有机溶剂。应急处理 眼睛接触: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如仍感刺激,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和肥皂水或专用洗涤剂冲洗。误服: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灭火方法: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注意防护: 急救电话:急救电话:120急救电话:120公司内部电话1116三、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三、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化学性伤害紧急救护及处理流程:往下拉冲身体往后推冲眼睛紧急冲身洗眼器脱去污染衣物或隐形眼镜就医治疗冲水至少15分钟紧急

13、冲身洗眼器标示牌常见隐患常见隐患常见隐患常见隐患四、防火防爆四、防火防爆燃烧的定义燃烧的定义 物质发生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同时发出热和光的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它现象称为燃烧。它具有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三个特征。最常见最普遍的燃烧现象是可燃。最常见最普遍的燃烧现象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四、防火防爆四、防火防爆四、防火防爆四、防火防爆五、职业危害和控制措施五、职业危害和控制措施化学品进入人体的途径:呼吸道皮肤消化道预防化学品进入人体的预防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有效方法是有效方法是穿戴化学品防护用具穿戴化学品

14、防护用具五、职业危害和控制措施五、职业危害和控制措施 呼吸道呼吸道 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通过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浓度越高,吸收越快。 皮肤吸收皮肤吸收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酒精)易被皮肤吸收。 消化道消化道 毒物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 染的毒物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而进入 消化道。进入呼吸道的难溶性毒物被清除后,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入消化道。 五、职业危害和控制

15、措施五、职业危害和控制措施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常以气体、蒸气、烟尘雾和粉尘等形式存在。五、职业危害和控制措施五、职业危害和控制措施工程技术是控制化学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工作场所中化学品的危害或尽可能降低其危害程度,以免危害工人,污染环境。六、安全防护六、安全防护为了防止由于化学品的飞溅,以及化学粉尘、烟、雾、蒸气等所导致的眼睛和皮肤伤害,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防护用品或护具。六、安全防护六、安全防护作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消除和降低化学品危作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消除和降低化学品危害的一种有效方法。保持个人卫生的基本原则:害的一种有效方法。

16、保持个人卫生的基本原则:遵守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并使用适当的并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不直接接触不直接接触能引起过敏的化学品。能引起过敏的化学品。工作结束后、饭前、饮水前、吸烟前以及便后要充工作结束后、饭前、饮水前、吸烟前以及便后要充 分分洗净身体的暴露部分洗净身体的暴露部分。在衣服在衣服口袋里不装口袋里不装被污染的东西,如抹布、工具等。被污染的东西,如抹布、工具等。时刻时刻注意防止自我污染注意防止自我污染,尤其在清洗或更换工作服,尤其在清洗或更换工作服 时更要注意。时更要注意。防护用品要防护用品要分放、分洗分放、分洗。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身体。身体。七、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七、化学品泄

17、露应急处理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容易发生中毒或转化为火災爆炸事故。因此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要成功地控制化学品的泄漏,必须事先进行计划,并且对化学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有充分的了解。泄漏事故控制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1)泄漏源控制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容器发生泄漏后,应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七、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七、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泄漏被控制后,要及时将现场泄漏物进行泄漏被控制后,要及时将现场泄漏物进行覆盖收覆盖收容容、稀释稀释、处

18、理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止二次事故二次事故的发生。的发生。地面上泄漏物处置主要有以下方法:地面上泄漏物处置主要有以下方法:筑堤堵截或者引流覆盖低温冷却 吸收中和 固化法 七、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七、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1.地上发现泄漏物地上发现泄漏物2.用用PH试纸测酸碱度试纸测酸碱度酸酸:红红碱碱:蓝蓝2.用酒精试纸测用酒精试纸测七、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七、化学品泄露应急处理15确定是酸确定是酸/碱后,穿好防护装备碱后,穿好防护装备用吸酸棉进行处理。用吸酸棉进行处理。确定是酒精后,穿好防护装备确定是酒精后,穿好防护装备用吸酸棉进行处理。用吸酸棉进行处理。防酸碱服、防防酸碱服、防化手套、护目化手套、护目镜、活性碳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