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二-上)》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国哲学史(二-上)》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国哲学史(二-上)》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国哲学史(二-上)》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国哲学史(二-上)》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哲学史(二-上)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The First)课程代码PHIL2006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程授课对象哲学专业本科生学 分3学 时42主讲教师 修订日期2021/6/21指定教材中国哲学史编写组,中国哲学史(上册),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二、课程目标(四号黑体)(一)总体目标:(小四号黑体)(以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式反映核心素养观念和内容,其中核心素养不仅关注学生“当下发展”,更关注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把知

2、识、技能和过程、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五号宋体)基本知识的掌握:中国先秦儒、道思想的演变过程,二家思想的思维特色、基本术语、核心观念。技能与方法的训练:专业性阅读古代思想原著的能力,客观理解古典思想的基本能力。学术品质及人格的培养:对中国优良传统思想的热爱,对高尚道德的追求,对健全高贵人格的崇尚。(二)课程目标:(小四号黑体)(课程目标规定某一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五号宋体)课程目标1:中国古代思想渊源与总体特色11中国古代思想观念渊源与特色12中国古代思想总体特色课程

3、目标2:孔子、孟子核心思想21孔子论仁及其与礼的关系22孟子性善论及其与仁政的关系课程目标3:老子、庄子核心思想31老子论道与自然无为32庄子论逍遥与齐物(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应各类专业认证标准,注意对毕业要求支撑程度强弱的描述,与“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一致)(五号宋体)(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小四号黑体)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五号宋体)课程目标课程子目标对应课程内容对应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1.1中国古代思想渊源把握中哲基本思想1.2中国古代思想总体特色把握中哲基本思想课程目标22.1孔子论仁及其与礼的关系

4、把握中哲基本思想,理解中哲基本经典2.2孟子性善论与仁政把握中哲基本思想,理解中哲基本经典课程目标33.1老子论道与自然无为把握中哲基本思想,理解中哲基本经典3.2庄子论逍遥与齐物把握中哲基本思想,理解中哲基本经典(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及开放选修课程按照本科教学手册中各专业拟定的毕业要求填写“对应毕业要求”栏。通识教育课程含通识选修课程、新生研讨课程及公共基础课程,面向专业为工科、师范、医学等有专业认证标准的专业,按照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填写“对应毕业要求”栏;面向其他尚未有专业认证标准的专业,按照本科教学手册中各专业拟定的毕业要求填写“对应毕业要求”栏。)三、教学内容(四号黑体)(具体描述

5、各章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实验课程可按实验模块描述)第一章 中国古代思想渊源及总体特色 (小四号黑体)1.教学目标 (五号宋体)1)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渊源2)把握中国古代思想总体特色2.教学重难点1)原初思想观念与哲学理论的差异2)如何确认中国古代思想的总体特色3.教学内容1)巫术、神话与原始宗教信仰中的天人关系、人神关系2)易经中的阴阳二爻、八卦和六十四卦3)尚书中的五行观念和天命靡常、敬德保民观念(包括诗经中的天命观)4)左传的论君民关系与治国之礼5)春秋中期作为“四民”之首之“士”的出现6)中国古代思想的总体特色4.教学方法 1)讲授法2)问答法3)讨论法5.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2)教材

6、勘误第二章 孔子核心思想 (小四号黑体)1.教学目标 (五号宋体)1)掌握孔子论仁及其与礼的关系2)掌握孔子正名的政治思想2.教学重难点1)孔子论仁及其与礼的关系2)孔子正名的政治思想3.教学内容1)孔子论仁2)孔子论礼3)孔子论仁与礼的关系4)孔子正名的政治思想5)孔子的其他思想4.教学方法 1)讲授法2)问答法3)讨论法5.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2)教材勘误3)小论文一篇(选取论语片段进行解读,全文不少于800字)第三章 孟子核心思想 (小四号黑体)1.教学目标 (五号宋体)1)掌握孟子的性善论2)掌握孟子仁政和民本的政治思想2.教学重难点1)孟子论心、性关心2)孟子性善论及其论证3)孟子论

7、性、命关系4)孟子论义、利关系3.教学内容1)孟子论善2)孟子论“四心”3)四心与性的关系4)性、命关系5)性善的论证6)论义利关系7)论仁政8)论民本4.教学方法 1)讲授法2)问答法3)讨论法5.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2)教材勘误第四章 老子核心思想 (小四号黑体)1.教学目标 (五号宋体)1)掌握老子道论2)掌握老子的自然和无为思想2.教学重难点1)老子之道的本原义、法则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2)老子论自然及其与道的关系3)老子论无为及其与道和自然的关系3.教学内容1)老子的本原之道2)老子的法则之道3)本原之道和法则之道的关系4)老子论自然及其与道的关系5)老子论无为及其与道、自然的关系6)

8、老子的社会政治观4.教学方法 1)讲授法2)问答法3)讨论法5.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2)教材勘误3)小论文一篇(选取老子片段进行解读,全文不少于800字)第五章 庄子核心思想 (小四号黑体)1.教学目标 (五号宋体)1)掌握庄子论逍遥2)掌握庄子论齐物2.教学重难点1)庄子道论与老子的差异2)庄子的逍遥、齐物思想及二者的关系3)庄子的天人观3.教学内容1)庄子论道及其与老子道论的差异2)庄子论逍遥3)庄子论齐物及其与逍遥的关系4)庄子论无用之用5)庄子论言、意关系6)庄子论天、人关系4.教学方法 1)讲授法2)问答法3)讨论法5.教学评价1)课堂问答2)教材勘误四、学时分配(四号黑体)表2:各

9、章节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五号宋体)章节章节内容学时分配第一章中国古代思想渊源及其总体特色3第二章孔子核心思想9第三章孟子核心思想9第四章老子核心思想9第五章庄子核心思想9五、教学进度(四号黑体)表3:教学进度表(五号宋体)周次日期章节名称内容提要授课时数作业及要求备注5中国古代思想渊源及其总体特色1.巫术、神话与原始宗教信仰中的天人关系、人神关系2.易经中的阴阳二爻、八卦和六十四卦3.尚书中的五行观念和天命靡常、敬德保民观念(包括诗经中的天命观)4.左传的论君民关系与治国之礼5.春秋中期作为“四民”之首之“士”的出现6.中国古代思想的总体特色3课堂讨论:原始观念与哲学理论的关系;如何认识中

10、国古代思想的总体特色要求:结合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提出疑问同学间可相互辩论6-8孔子思想核心1.孔子论仁2.孔子论礼3.孔子论仁与礼的关系4.孔子正名的政治思想5.孔子的其他思想9课堂讨论:孔子论仁与礼的关系要求:运用所学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提出问题,同学间可相互辩论小论文:选取论语片段进行解读,注意观点的论证,不少于800字9-11孟子的核心思想1.孟子论善2.孟子论“四心”3.四心与性的关系4.性、命关系5.性善的论证6.论义利关系7.论仁政8.论民本9课堂讨论:孟子论心、性关系即性善论的论证要求:运用所学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提出问题,注重对自己观点的论证,同学间可相互辩论

11、12-14老子的核心思想1.老子的本原之道2.老子的法则之道3.本原之道和法则之道的关系4.老子论自然及其与道的关系5.老子论无为及其与道、自然的关系6.老子的社会政治观9课堂讨论:老子道的两种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自然与道的关系要求:运用所学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或提出问题,注意观点的论证,同学间可相互辩论小论文:选取老子片段进行解读,注意观点的论证,不少于800字15-17庄子的核心思想1.庄子论道及其与老子道论的差异2.庄子论逍遥3.庄子论齐物及其与逍遥的关系4.庄子论无用之用5.庄子论言、意关系6.庄子论天、人关系9课堂讨论:庄子齐物与逍遥的关系,无用之用要求:运用所学内容,表达自己的

12、看法,或提出问题,注意观点的论证,同学间可相互辩论六、教材及参考书目(四号黑体)(电子学术资源、纸质学术资源等,按规范方式列举)(五号宋体)1纸质文献1、 杨伯峻:论语译注孟子译注(二书皆为中华书局出版)2、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二书皆为中华书局出版,且有最新版)3、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真正哲学意义上的第一部完整的中国哲学史)4、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5、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6、 馮友蘭:中國現代哲學史7、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8、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9、 陳榮捷:中國哲學文獻選編10、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11、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12、 李石岑:中國哲學十講1

13、3、 鐘 泰:中國哲學史(所谓的第一本按照中国哲学本来面目所写的中国哲学史,但未必是真正的“哲学”史)14、 孫叔平:中国哲学史稿15、 冯 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16、 胡 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真正哲学意义上的第一部中国哲学史,但只有上半部)17、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最早的一部以“中国哲学史”为名的著作,但其实写的并非哲学)18、 侯外廬:中國思想通史19、 常廼悳:中國思想小史20、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21、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22、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23、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24、 【美】郝大维、安乐哲:孔子哲学思微25、 【美】史华慈: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26

14、、 【英】葛瑞汉:中国古代哲学论辩:论道者 七、教学方法 (四号黑体)(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按规范方式列举,并进行简要说明)(五号宋体)1讲授法:讲授仁、义、性善、道、逍遥、齐物等观念2讨论法:讨论仁礼关系、义利之辨、心性关系、逍遥齐物关系等等。 八、考核方式及评定方法(四号黑体)(一)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 (小四号黑体)表4:课程考核与课程目标的对应关系表(五号宋体)课程目标考核要点考核方式课程目标1中哲基本思想课堂问答、讨论及期中、期末考试论文课程目标2中哲基本思想与基本经典课堂问答、讨论、小论文及期中、期末考试论文课程目标3中哲基本思想与基本经典课堂问答、讨论、小论文及

15、期中、期末考试论文(二)评定方法 (小四号黑体)1评定方法 (五号宋体)(例:平时成绩:1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60%,按课程考核实际情况描述)(五号宋体)平时成绩:4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40%2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 (五号宋体)表5:课程目标的考核占比与达成度分析表(五号宋体) 考核占比课程目标平时期中期末总评达成度课程目标16%2%2%(例:课程目标1达成度=0.3平时目标1成绩+0.2期中目标1成绩+0.5期末目标1成绩/目标1总分。按课程考核实际情况描述)课程目标247%98%49%课程目标347%0%49%(三)评分标准 (小四号黑体)课程目标评分标准90-10080-8970-7960-6960优良中合格不合格ABCDF课程目标1在问答、讨论和写作中能灵活运用中哲相关知识批判地思考问题在问答、讨论和写作中基本能灵活运用中哲相关知识批判地思考问题在问答、讨论和写作中能基本掌握中哲相关知识在问答、讨论和写作中能掌握部分中哲相关知识在问答、讨论和写作中,对中哲相关知识的理解出现明显错误课程目标2在问答、讨论和写作中,能灵活运用孔子、孟子核心思想批判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问答、讨论和写作中,基本能灵活运用孔子、孟子核心思想批判地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