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基础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基础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基础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基础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础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学分:(其中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基础心理学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介绍正常成年人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包括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本课程介绍了心理学研究发展概况、心理的生理基础、人的信息加工、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等几个方面。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而且是一门应用学科。今天,它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因而具有多方面的实践意义。本课程的开设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心理学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

2、助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二、教学基本要求基础心理学作为学习心理学的入门教材,在阐述各章内容时,注意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并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阐述心理学知识在各个实践领域的应用,使学生牢固的掌握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后,能够顺利学习心理学的其它分支学科,提高心理学学习兴趣,为未来的学习与工作达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针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意识。在学习方法上,一方面鼓励学生主动性学习,课堂教

3、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性地主动学习,所以除了课堂讲述和讨论外,还安排了课后的实验研讨等;另一方面,逐渐养成学生批判性学习的习惯,心理学家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时是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的,即:分析情况以确定因果关系,提出假设,作出客观的决策,批判性地阅读综述文献,批判性地写作。在本课程中把这些活动中包含的思维技能与大量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和心理学理论一起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些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和方法。1/241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课时)主要内容: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

4、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普通心理学和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为以后分支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澄清一些不正确的心理观和心理学观。教学重点:掌握什么是心理学;熟悉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学难点:心理学的历史演进。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课时)主要内容: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及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系统;脑功能的各种学说;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明确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别是脑的功能。回顾并进一步掌握解剖学知识以及它们在心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了解和掌握神经系统的发生、发展,结构、功能和关于大脑的学说等等。教学重点:掌握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神经冲

5、动的电传导和化学传导方式。教学难点:鲁利亚的机能系统学说。第三章感觉(课时)主要内容:感觉的一般概念;视觉、听觉相关知识;了解其他感受。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心理活动一一感觉,进而了解和掌握具体感觉(视觉、听觉,其它感觉现象)发生过程,生理机制和相关的理论知识等。教学重点:常见的感觉现象;视觉的感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教学难点:视觉神经三级传导过程中的信息加工;听觉的编码。第四章知觉(课时)主要内容:知觉的一般概念;知觉的特性;空间知觉;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错觉。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知觉及其种类、现象、过程和相关的概念、原理,理论。教学重点:自上而下的加工

6、与自下而上的加工;知觉的特性;图形组织的原则。教学难点:深度知觉的线索;错觉理论。实验名称知觉的特性与观察力实验要求了解知觉整体性的组织原则,欣赏一些不可能图形;通过两可图形,2/241了解知觉的选择性;通过斑点图,两可对象等,了解知觉的理解性;以图片形式演示多方面的知觉恒常性。通过一系列图片任务,了解观察,锻炼观察力。实验学时课时第五章意识和注意(课时)主要内容:意识的一般问题;意识的几种不同形态;注意的一般概述;注意的认知理论;注意的生理机制。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意识是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行为主义除外),在不同的意识状态下,人们对周围的世界及自身变化的觉知和敏感

7、程度处在不同的水平,注意是与意识状态密切相关的心理现象,同时了解和掌握有关意识、注意的理论知识。教学重点:睡眠的阶段;注意的种类。教学难点:注意的认知理论第六章记忆(课时)主要内容:记忆的一般概念;记忆系统;内隐记忆。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记忆就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大脑这块特殊物质上留下的痕迹,只不过它在形式和内容上要复杂得多,并且了解和掌握记忆的相关研究。教学重点: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教学难点:部分报告法;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分离。实验名称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实验要求通过分别对有内在联系和无内在联系的汉字词对和实物图片对的识记,来了解目标任务对识记效果的影响。实验学时课时第七

8、章思维(课时)主要内容:思维的一般概念;表象与想象;表象和想象的脑机制;概念及推理;问题解决。教学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思维是在感觉、知觉、记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更复杂、更高级的认知活动,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并且了解和掌握思维的相关理论研究。教学重点:心理旋转;层次网络模型、推理中犯错误的常见原因。教学难点:问题解决的策略。实验名称问题解决的定势效应实验要求验证问题解决的定势效应实验学时课时3/241第八章语言(课时)主要内容: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语言的生理机制;语言的理解;语言的产生。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文明和个体智慧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心

9、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时了解或掌握语言的相关概念、原理和理论。教学重点: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表征和加工过程;影响语言理解的主要因素。教学难点:乔姆斯基的语言生成理论。第九章动机(课时)主要内容:动机的一般概念;需要理论;动机的理论;动机的种类;意志行动。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动机的一般概念和需要的基本理论;掌握人类行为的动力一一需要和动机以及由此衍生的信念、价值观;掌握动机的理论。教学重点:动机的概念;动机与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教学难点:动机理论(本能理论、唤醒理论、认知理论)第十章情绪和情感(课时)主要内容:掌握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述;情绪和脑;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情绪的理论;情

10、绪的调节。教学要求:使学生明确情绪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它是人的心理活动中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同时了解和掌握情绪的相关概念、原理和理论,并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教学重点:情绪的调节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教学难点:情绪理论。第十一章能力(课时)主要内容:能力的一般概念;能力的种类和结构;能力的测量;能力发展和个体差异。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能力的相关概念、原理和理论,以及能力的测量,并明确能力的发展与差异。教学重点:能力的理论(二因素说、三元智力、成功智力、多元智力、模型)。教学难点:能力的测量(智力测验中的标准化、信度、效度)。第十二章人格(课时)主要内容:人格的一般概

11、念;人格的理论;认知风格;人格测验;人格成因。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气质、性格、人格的相关概念、原理和理论以及性格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因素,了解和掌握人格的测量,掌握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格。教学重点:人格的概念;认知风格。教学难点:人格理论,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4/241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将在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涉及,故在此略过不讲。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年版参考书目:(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心理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年版(美)著:心理学导论一一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张春兴编:现代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年版

12、5/241教育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学分:(其中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课程类型: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程一、教学目的、任务本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必修课,是学生了解和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培养学生认识与领悟教育活动能力的重要课程。本课主要研究教育基本理论,探索当代教育教学实践的原理。通过本课程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教育基本原理的能力,为学生深入其他教育专业课程以及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了解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原理,为深刻认识教育与社会、教育与文化、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正确认识现代教育观的转变包含的确切含义,从教到学

13、,从学校教育到生活教育,从多元素质培养到完人的转变。理解人文主义教育兴起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掌握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文化、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教育的基础理论,掌握教育基本规律,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正确把握教师角色。结合教学计划中的先期课程有基础心理学、社会科学基础等,提高师范学生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素养,为他们进一步学习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史、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英语教学论、班级管理等。选择的教材,以突出理论性、科学性、应用性等特点,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教育基本原理的含义、研究对象、性质;了解教育

14、学的发展概况,掌握其中有代表性的人物及理论著作与主要理论观点。了解教育基本理论在教育6/241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他们对学习教育教育基本理论重要意义的认识,掌握学习教育教育基本理论的方法。教学重点:掌握教育基本原理的含义、研究对象、性质。以及教育基本理论在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学难点: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教育基本理论的方法。实践活动名称: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比较实践活动要求:通过安排学生课下阅读有关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文章或著作,让学生分析两人教育思想的异同,思考东西方教育的差异,初步感知教育原理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实践活动学时:学时第二章教育的本质(学时)教学要求:理

15、解和掌握教育的概念;了解教育的起源;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教育的历史发展状况,认清教育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共同特点,初步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掌握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一般规律。教学重点:教育的概念与本质;教育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教学难点:教育的本质;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一般规律。第三章教育的基本要素(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包括教育过程的结构及其矛盾;教育实践中主体地位的确证,教育主体间性,教育主体间的本质关系以及教育物资。教学重点: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教育物资及分类。教学难点: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及其矛盾;教育主体的分析;

16、课程理论。第四章教师与学生(学时)7/241教学要求:了解教师职业,教师的劳动特点和角色,教师专业发展;掌握学生的特征,师生关系的类型,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良好师生关系的建构。教学重点: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职能素养;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其身心发展的时代特点;影响师生的因素和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教学难点:教师的角色;教师的专业成长:多阶段的连续过程;学生的本质特点及其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师生关系的类型和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实践活动名称:认识教师与教师职业实践活动要求:通过阅读有关教育教学书籍,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对教师劳动的特点和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对从事教师以及教师角色定

17、位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实践活动学时:学时第五章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人的发展的含义、动力理论,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了解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搞清楚如何针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教学重点: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难点: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理论;如何针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实践活动名称:讨论分析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实践活动要求:通过讲授人的身心发展动力理论,展示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案例,让学生对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促使学生思考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实践活动学时:学时第六章教

18、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以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认8/241清教育对社会经济、对政治、对文化的能动作用。教学重点:社会生产力、政治、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教育对社会经济(主要是生产力)、政治、文化的作用。教学难点: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实践活动名称:经济先行,还是教育先行”讨论实践活动要求:通过讲授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社会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问题。实践活动学时:学时第七章教育目的(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教育目的概念,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教育价值观的区别与联系,教育目的的功能;明确和了解我

19、国的教育目的,中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和理论依据;明确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教学重点: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我国教育目的提出的客观依据和理论依据;素质的结构;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基本内涵。教学难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功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实践活动名称:素质教育是怎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要求:通过了解教育目的的功能和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确立的依据,讨论分析素质教育应该是怎样的教育,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教育目的。实践活动学时:学时第八章世纪的教育改革及未

20、来教育展望(学时)教学要求:了解世纪美国、前苏联和日本的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措施,尤其是美、日世纪年代及以后的教育改革;搞清楚全民教育、教育民主化、终身教育和教育9/241的可持续发展等当代教育思想;理清当代教育的发展走势。教学重点:美、日世纪年代及以后的教育改革;全民教育、教育民主化、终身教育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的内涵与基本内容;世纪国际教育的宏观走势教学难点:美、苏、日教育改革的背景和动因;全民教育、教育民主化、终身教育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等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与实质;世纪国际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第九章当代十大教育理论(学时)教学要求:掌握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主体性教育与合作教育、终身教育

21、与全民教育、科学教育与环境教育、人本主义教育与实用主义教育的概念,了解其产生的背景;弄清以上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能够对以上教育理论作出科学的评价;并能够与当前的教育实际联系起来。教学重点: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主体性教育与合作教育、终身教育与全民教育、科学教育与环境教育、人本主义教育与实用主义教育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教学难点:对以上教育理论做出科学的评价,了解其产生的背景。实践活动名称:学习体会实践活动要求:结合阅读的有关教育教学书籍和本门课程的学习,从某一个角度谈谈关于教育的问题(可以是学校教育,也可以是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学时: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冯军梅.教育基本原理,高等教

22、育出版社,年月。口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年月。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年月。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年月。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0/241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学分: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社会科学基础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开拓科学文化视野,逐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汲取社会科学的新成果、新方向,处理好小学教育中理科教育和文科教育的关系,认识社会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从而明确个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正确理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群体、个人与

23、家庭等方面的关系,为树立良好的社会行为,确立正确的社会生活方式打下认识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社会科学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现代社会科学的若干主干学科的发展概貌和总体发展趋势,以及社会科学发展与小学教育改革的关系;理解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和联系,初步确立完整的现代科学文化概念;学习运用社会科学的知识、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和教育问题,提高小学教育中理科文科互补互渗、开展综合性教育的理性认识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案例的应用,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学时)

24、教学要求:了解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意义,了解社会科学基础课程的内容的轮廓和学习的原则、方法。教学重点:社会科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学习原则与方法教学难点:无第二章社会科学概述(学时)教学要求:理解掌握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社会科学的特征与发展规律;理解当代社会科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东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补,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交融,分析综合走向系统化,注重应用研究和研究手段高技术化。教学重点: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特征与发展规律教学难点:社会科学的基本涵义、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第三章社会科学的演进规律(学时)11/241教学要求:理解人类三大实践与社会科学理论之间的相

25、互关系,理解社会科学认识主体的创造性、超越性、批判性,了解社会需要和社会科学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与社会科学的常规性发展和革命性发展。教学重点:社会科学的四大演进规律: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社会科学认识主体的能动创造、社会需要和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常规性发展和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教学难点:社会科学认识主体的创造性、超越性与批判性第四章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理解掌握社会科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教学重点:社会科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教学难点:观察提纲与调查问卷的编制第五章社会科学的社会功能(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社会科学的功能

26、定位及社会科学社会功能实现的特殊条件,理解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思想道德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等并能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运用。教学重点: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思想道德建设功能、文化建设功能、政治建设功能、经济建设功能教学难点:社会科学的功能定位及社会科学社会功能实现的特殊条件第六章哲学、史学、文学的发展与创新(学时)教学要求:了解哲学、史学、文学的历史发展,掌握当代哲学、史学、文学的理论流派及主要观点。教学重点:哲学、史学、文学的历史发展及理论流派教学难点:哲学、史学、文学的理论流派及主要观点第七章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学时)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的历史发展

27、,掌握当代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的理论流派及主要观点。教学重点: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的历史发展及理论流派教学难点: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的理论流派及主要观点第八章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学时)教学要求:了解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历史发展,掌握当代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及主要观点。教学重点: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及理论流派教学难点: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流派及主要观点12/241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曲庆彪.社会科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戴兆国.社会科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吴鹏森.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刘海燕.社会科学

28、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13/241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学分:(其中理论学时,实验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课程与教学论是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师教育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内容以及课程与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流程,增强学生课程教学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掌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基本知识;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与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为从事课堂

29、教学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二、教学基本要求教授和学习该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系统学习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加强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和设置问题情境,增强课程实施中的实践性;同时,加强课外阅读,开展扩展学习。通过阅读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书籍,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补充课程学习中的不足和增强本课程学习的伸缩性。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内容是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编制,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难点是课程目标的编制、课程开发、教学目标的编制、教学评价等内容。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及实践锻炼法等。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教育原理、基础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该

30、课程后续的课程有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英语教学论、班级管理等。选择的教材,以突出理论性、科学性、应用性等特点,力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学时)教学要求:阐述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发展历程,明确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本章主要运用讲授法。14/241教学重点: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教学难点: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学时)教学要求:分析课程的概念,了解课程发展的基本历程,在此基础上,阐明课程论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知识。本章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与案例法。教学重点:课程的概念,课程论的基本知识与问题。教学难点:课程

31、概念的内涵与课程观的建立。第三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学时)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的内涵,分析课程内容的取向与选择原则,了解当代小学课程的目标与内容。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教学重点:课程目标的内涵,课程内容的取向与选择原则。教学难点:课程内容的取向与选择原则。实践活动名称:初识小学课程目标实践活动要求:通过展示小学语文某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计,让学生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形式,思考课程目标编制的依据,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实践活动学时:学时第四章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课程开发的概念、机制与模式,在此基础上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初步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技术。本章采用讲授

32、法、案例法、实践训练法。教学重点:课程开发的概念,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与特征,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教学难点: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15/241实践活动名称: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实践活动要求:通过讲授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展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案例,让学生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与技术。针对某小学“地方传统手艺文化”这一课题,尝试编制校本课程。实践活动学时:学时第五章教学的基本理论(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教学和优化教学的概念,了解教学发展历程与现代化教学的特征,探讨教学的本质和优化教学策略。本章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教学重点:教学概念的内涵,教学的本质,优化教学的概念。教学难点:教学的本质。第六章教学

33、目标(学时)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标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分析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学会设计小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实践锻炼法。教学重点:教学目标的内涵,教学目标的表现形式,掌握小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难点:教学目标的表现形式,小学教学目标设计。实践活动名称:小学教学目标设计训练实践活动要求:选择小学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的某个单元或课题,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实践活动学时:学时第七章教学模式(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教学模式的概念,了解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掌握当前比较重要的几种教学模式。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教学重点:教学的内涵

34、,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16/241教学难点: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第八章教学方法(学时)教学要求:分析教学方法的内涵及其分类,掌握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分析教学方法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实践锻炼法。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的内涵,教学方法的分类与选择应用。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的应用。实践活动名称:选择教学方法及其运用实践活动要求:选择小学课程的某个课题,分析应该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并采用该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展示。实践活动学时:学时第九章教学组织形式(学时)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组织形式的内涵与意义,掌握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掌握并分析班级授课制。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实践锻炼法。教学重

35、点:教学组织形式的内涵,班级授课制及其分析。教学难点: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及其合理运用。实践活动名称:“马蹄型”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实践活动要求:进行一次小型教学实践训练,要求运用“马蹄型”教学组织形式,并分析该种教学组织形式的特点,与班级授课制的区别与利弊分析。实践活动学时:学时第十章教学评价(学时)教学要求:了解课程目标的内涵,掌握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本章采用讲授法、讨论法。17/241教学重点:教学评价的内涵,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教学难点: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第十一章课堂教学管理(学时)教学要求:掌握课堂管理理论,明确课堂规则的内涵与意义,掌握课堂管理的基本技术与方法。本章采用讲授法

36、、案例法。教学重点:课堂管理的内涵,课堂管理的技术。教学难点:课堂管理的技术。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学时)教学要求:掌握教学设计的内涵与特征,掌握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方法,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本章采用讲授法、案例法、实践锻炼法。教学重点:教学设计的内涵,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方法。教学难点:教学设计的方法。实践活动名称:教学设计小训练实践活动要求:选择小学课程的某一课题,进行教学设计,思考教学设计的理念、过程与方法,然后进行课堂展示并讨论。实践活动学时:学时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序号作者.教材名称(版本号).出版社,出版日期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第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年月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

37、,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年月发展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8/241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学分:(其中理论学时,课内实践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发展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生全程心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将系统介绍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影响心理发展的有关因素,个体的认知、语言、智力、情感、个性、道德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理论,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心理发展观,理解个体今天的心理特点是昨天发展的结果,又是明天心理发展的基础,并且了解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特别是儿童青少年阶段

38、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特征,并初步掌握个体毕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会从事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技巧,学习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包括:、学生应了解发展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发展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解释与描述个体发展的重要理论观点,以及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影响因素等,具备相关的知识与科学的发展观,对发展心理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学生应掌握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中心理发展的重要“课题”,理解发展的原因及其复杂性,并运用相关的理论对发展中的心理年龄特征与关键问题、儿童教育现状、老年文化等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和解释,培养开放的、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

39、将知识的运用与实践相联系的学习风格。、学生应掌握发展心理学研究中重要且独特的研究范式及方法,了解这些方法对于研究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并能运用于研究与实践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基本的研究技能和探究态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基本要求19/241任课教师要以教材基本知识为依据,精心组织教学,同时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补充有关的研究成果,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年龄特征,尤其是发展中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便于在教育教学中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本课程是在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为

40、后面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提供理论准备。在教学方法上注重:、课堂讲授与讨论法相结合,提倡课堂的参与和互动。主要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与自己的想法;也可针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学录像片与多媒体演示教学。教学过程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讲述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录像机、投影等设施,力求将大量的知识生动形象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形成个体发展历程的生动形象的图像,增进感性认识。、主动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因此留一些开放性的或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让学生去完成。在完成过程中,

41、需要学生自主查阅文献、自主进行实验等,概括出符合科学的结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最终形成一篇论文。在教材的选择上偏重理论体系严密、反映最新科研成果、语言文字简洁流畅的原则,同时兼顾学生将来教育教学及考研的多方需求。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学时)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二、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三、发展心理学的任务四、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演变二、从儿童发展到生命全程发展的研究(毕生发展观)三、我国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20/241教学要求:)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理解发展心理学的界定及其与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认识

42、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及其关系,掌握发展心理学的四个基本研究问题和年龄特征的划分与研究;)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主要学者、流派及其思想,了解中国化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及基本途径。教学重点: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任务;发展心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问题。教学难点:发展心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第二章发展心理学理论(课时)第一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一、华生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第二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第三节皮亚

43、杰的心理发展观一、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二、新皮亚杰主义论简述第四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观一、维果斯基与文化一历史学派二、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第五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一、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二、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三、提出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教学要求:)了解各位心理学家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对其理论作简要评价;)掌握各种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及其缘由。21/241教学重点:各心理学家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教学难点: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课时)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概述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功能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三、发展心

44、理学研究的原则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一、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二、纵向研究设计三、横向研究设计四、聚合交叉设计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观察法二、访谈法三、问卷法四、测验法五、实验法第四节发展心理学研究结果的分析与呈现一、发展研究结果的定性分析二、发展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三、对发展研究结果的解释四、发展研究报告的撰写第五节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一、研究思路的生态化二、研究方式的跨学科和跨文化特点三、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手段的现代化四、多元统计的大量采用22/241五、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教学要求:)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掌握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不同研究设计方式、数据收集方法、结果分析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能够结合本章内容,独立进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并实施;)了解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发展的新趋势。教学重点: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不同研究设计方式、不同研究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教学难点:聚合交叉研究的设计第四章胎儿的发展(课时)第一节胎儿神经生理和心理机能的发展、合子的形成、胎儿生长的阶段、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形成和发育、胎儿心理机能的形成、胎儿生理心理发展中主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