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三河三中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劝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了解作者;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结构掌握1-2段的文言现象,如多义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 殊句式。一、走近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 1 3前2 3 8 ) 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 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 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 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 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 强调
2、“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 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 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 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二、写作背景荀子很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 ,又要重视教 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 大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他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 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 学习,把学习作为
3、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积善 成德”,成为君子。三、解题: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 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四、知识链接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用 比喻 来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即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浅显的事物恰当的比喻可使文章形象生动,深入浅有() 槁暴()、) 践()舟楫()锲( ) 镂( ) 螃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理解的事物或道理。出。五.整体感知1 .通读全文,确认以下字词的读音 修青()中() 舆()砺()参省() 须臾(S( )骐骥()驾()()螯()2 .本文
4、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围绕中心论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的?第一段:文章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 。第二段:论述。第三段:论述,强调君子之所以能够超过一般人, 并非先天素质优于别人,而是。第四段:论述。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3、熟读课文1-2段(1)指出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学不可以已:取之于蓝:木直中纯:筝申乎己:金就砺则利: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虽有槁暴:(2)指出下列通假字的意思和用法棘以为轮:_棘_通,释义:。虽有槁暴“ ”通“ ",释义: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通“",释义:(3)词类活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其日中规木直中绳,棘以为轮(4)古今异义1棘以
5、为轮古义:今义:认为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知识、学识渊博(5)翻译以下几个句子,注意其中的语言现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棘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棘使之然也。故木受纯则直,金就砾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问题探究:1、 课文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 意思?它与文章其他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 ,所以不能停止;二是_ 就是不能停止学习。中心论点与各部分之间是 一的关系。2
6、课文的第二段采用了怎么样的说理方式?它论证了什么问题?其内在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 。论述学习的意义。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 的意义在于。“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 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以为轮”,“木受纯则直,金就 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 的道理推论,人只有经过“博学”(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 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也起着决定作用。 荀 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 木要改造成为“中规”的轮,要
7、用;金要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 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劝学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2、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一、基础知识(1)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须叽之所学:嵯而望矣;闻者畛:而玫千里;绝江河;叫自得:圣心备焉;不积蚱步:用心慑也;君子生非异也:(2)指出“而” “焉”的用法;践而望矣吾尝终日而思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蟹六跪而二螯圣心备焉风雨兴焉:(3)指出活用现象并解释;非理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非能生也上食埃土,王饮黄泉用心也积且成德(4)指出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8、声非加 疾也:疾:古义,;今义,疾病,快。倡舆马者:假:古义,;今义,与“真”相对。蟹六跪而二螯:跪:古义,;今义,跪下的“跪”。爪牙之利:爪牙:古义,;今义,坏人的帮凶。(5)翻译以下几个句子,若有特殊句式请指出;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3)假舆 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6)故不积陛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二、合作探究1 .第三段采用了怎样的说理方式?它论
9、证了什么问题?其内在的层次结构是怎 样的?第三段作者用了五个 ,论证了 。先用”吾尝终日而 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说明学习的 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假舆马,假舟楫。这些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 河。这种效果的获得,并非人的本身固有条件有什么不同:臂非加长,声非加 疾,非利足,非能水;而是因为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也就是“善假于物”,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才取得的。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论,君子的 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 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种“学而后知”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 下是难能可贵的。2 .第四段论证什么问题?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之间有怎样的联系?第四段论述学习的。第四段可分为三个层次。从“积土成山”到“无以成江海”是第一层,论证学习要注重积累;从“骐骥一跃”到“金石可镂” 是第二层,说明学习要坚持不懈;从“蚓无爪牙之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单位公开招聘126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篆刻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井下多功能测振仪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图片摄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西方戏剧选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色彩静物及人物头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年3D打印耗材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学与美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投资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小学英语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一中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B卷)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年湖南省各市州湘能农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城区八校期中考试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英语试题(含答案)
- 手术工作流程课件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试行)
- 2025年辽宁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2023-2024学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 二零二五版产品推介会会务策划与执行协议3篇
- 慢性肾病5期护理查房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表(2024版)
- Nginx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