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油罐闪爆事故案例分享_第1页
原油油罐闪爆事故案例分享_第2页
原油油罐闪爆事故案例分享_第3页
原油油罐闪爆事故案例分享_第4页
原油油罐闪爆事故案例分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台原油储罐闪爆平台原油储罐闪爆事故案例事故案例 2013年6.106.10事故调查报告大纲事故调查报告大纲? 事事 故故 概概 述述? 事故经过、事故损失情况事故经过、事故损失情况? 事故调查及原因分析事故调查及原因分析? 整改措施整改措施事 故 概 述时间: 4月08日08:12时气象:温度10,相对湿度62%,风速13.5米/秒(6级风),风向:东风地点:海上施工现场承包商:有限公司承包性质:外派劳务工事故性质:人员死亡:两人事 故 概 述 n施工队伍的工作内容是对平台储油平台罐顶涂敷环氧树脂以粘补玻璃钢加强。n办理完冷工作业许可证后,三位作业人员经由原油B罐到达了D罐罐顶,准备进行D罐

2、顶部涂环氧树脂作业。8:12,当前面两个作业人员到达D罐罐顶时,D罐发生了闪爆(现场突然出现较大的声音,D罐顶部鼓起,冒出黑烟)一位人员掉落在D罐和B罐中间的甲板上,头部旁边是一处凸出甲板面的电缆护管和B罐与D罐间的管线法兰连接处,所在甲板有一滩血迹;另外一名在附近蹲着受到轻伤;第三位失踪,直到13:00值班船在平台西侧约3海里处找到落水生亡的第三位作业人员。n经各方沟通协调,两位死者与一位伤者的家属人员及其诉求均得到妥善处理,未造成续发的群体性事件。事 故 概 述二、事故损失情况:二、事故损失情况:D人员死亡:两名。D事故直接经济损失为接近三百万元人民币:调查组通过现场勘查、人员问讯、拍照、

3、及取样物证调查组通过现场勘查、人员问讯、拍照、及取样物证分析,技术组专家还进行了包括静电电位差等现场测试。分析,技术组专家还进行了包括静电电位差等现场测试。物证收集及实验检测:事故调查组到达现场后,根据对事故调查的初步判断分别对罐内油气、原油罐呼吸阀、原油储罐沉积物、防静电工服、防静电鞋、现场压缩空气橡胶软管进行了取样;取样后送中国*大学(北京),公安部*消防研究所进行功能测试,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安全工程研究院(防静电功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罐内原油温加热后轻组分会不断挥发,在储罐内油液面以上的空间内,可燃气体不断富集,浓度逐渐升高,会逐渐达到爆炸极限。三

4、、事故调查及事故原因分析直接原因:直接原因:技术组认为事故最可能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硫化亚铁自燃引起罐内混合气体闪爆,但检验结果不足以完全排除静电火花引发闪爆的可能性:由于作业人员的工作服、工作鞋及使用的压缩风胶管均不具备防静电性能,其在移动时会摩擦产生静电,由于静电不能及时导除而积聚,在身体部位或手持的胶管前端的金属短管靠近或接触金属物件时,可能发生静电放电,引燃泄漏的可燃气体,进而通过破损点、呼吸阀(因阻火器失效)等进入事故储罐内。由于罐顶腐蚀较为严重,腐蚀物会形成结片,在施工人员经过时,可能由振动使结片剥离掉落,静电放电产生火花。三、事故调查及事故原因分析管理原因:管理原因:一是对硫化亚铁自

5、燃的风险认识不足。由于油品含硫量低,因此一直未充分认识到硫化亚铁的风险,也未系统地识别出硫化亚铁可能自燃导致储罐内混合气体燃烧和爆炸的风险,是导致事故发生最主要的系统管理原因之一。二是设备本质安全存在缺陷。由于设计年代较早,虽然该设计符合常压储罐的设计标准,但这种固定顶储罐加呼吸阀的模式可能导致罐内存在爆炸性混合气体,存在一定的隐患。而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对于老旧原油储罐操作及检修未做系统的检测和评估,导致长期腐蚀,罐内存在硫化亚铁。此外,经本次修复的罐顶粘接处可能仍然由于修补存在缺陷导致仍有破损,呼吸阀阻火器失效的情况下由于外部静电释放火花并与罐内少量外散的气体产生了较大火花,火花通过粘接处

6、的破损或呼吸阀阻火器返回罐内,引起罐内存在的可燃气体混合物闪爆。三、事故调查及事故原因分析管理原因:管理原因:三是个人保护设备和工具有缺陷。工人使用的工服和工鞋在事故发生时已不具备防静电性能。压缩空气胶管带钢制喷头不符合防静电要求;胶管本体不具备防静电性能。现场管理人员对于作业人员的劳保用品、工具等已经不具备防静电性能的状况缺乏判断和管理,且缺少有效的判断依据及管理手段。四是罐内存在爆炸性混合气体。由于该罐属于原油储罐,事故前一天外输作业后,空气由呼吸阀进入罐内,与原油挥发的可燃气体混合后,达到爆炸极限范围。但作业人员未能识别出油罐内的可燃气体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的爆炸风险,作业现场的管理制度执

7、行不到位。在各原油储罐内存有油气并实施倒罐、外输等作业,罐内存在可燃气体混合物的情况下,平台管理不严格,作业过程控制不到位,人员持续在罐顶作业,暴露于风险环境。三、事故调查及事故原因分析调查组认为本次事故属于未能有效识别风险、管调查组认为本次事故属于未能有效识别风险、管理制度现场执行不到位引起的一起两人死亡事故,按理制度现场执行不到位引起的一起两人死亡事故,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国务院令493号)号)的定义,属于一般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定义,属于一般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四、事故性质n1、加强现场人员使用的防静电劳保用品的管理,在检验手段和标准不明确的情况下,建立强制更换制度,确保现场使用的防静电工作服及工具有效。n2、针对静电和硫化亚铁的认识不足,组织全员培训。n3、规范和加强储罐(尤其是使用时间较长的)的检测和清理。按照行业标准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测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措施和设备管理制度。n4、加强储罐作业前的风险分析,尤其对储存含硫油品储罐要注意硫化亚铁自燃的风险分析和控制措施,要完善管理制度,补充相应的管理要求。五、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n5、加强人员资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