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伶官传序伶官传序作者简介教学目的字词注释课文朗读阅读指要课堂巩固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学习目的学习目的1、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了解欧阳修在宋代散文史上的地位和作者写作本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文给伶人立传的目的。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积累积累“原原 其其 莫莫”等文言词等文言词汇。汇。 4、体会本文选材和借古讽今,正反对比,深刻精、体会本文选材和借古讽今,正反对比,深刻精辟地阐明道理的特点。辟地阐明道理的特点。 3、背诵文中重点段落,准确记忆文中的名言名句。背诵文中重点段落,准确记忆文中的名言名句。认识并理解认识并理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
2、,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的道理。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理解文章的含义,把握作者总结的历史教训。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省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贫寒,刻苦自学,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 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欧阳修欧阳修:
3、字字 ,号号 ,晚年号晚年号 ,谥号谥号 ,北宋著名文学家、,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史学家,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 著有著有欧阳文忠公集欧阳文忠公集,并编写两部史书:并编写两部史书:新唐书新唐书(与宋祁等合写)、(与宋祁等合写)、新五新五代史代史。 他的文章,他的文章,叙事简约且富叙事简约且富有波澜,语言酣畅又自然凝有波澜,语言酣畅又自然凝练,练,伶官传序伶官传序就很好地就很好地体现了这样的风格特点。体现了这样的风格特点。作者简介:永叔永叔醉翁醉翁六一居士六一居士文忠文忠(1009-10721009-1072)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4、自号醉翁。既老而衰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居士曰:“吾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居士曰:“以吾一翁,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人生志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欧阳修的
5、人生志趣和追求趣和追求 。伶官传序伶官传序欧阳修欧阳修 时代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谏。 解题:解题: 伶,旧时指戏曲演员。伶官,后唐庄宗宠信伶人(乐工),许多伶人做了官。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言。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x)称帝后,迷 恋伶人,“常身与
6、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 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后叛乱四起,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 冠 以短序,是为了告戒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 序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内容多说明它的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等;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内容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比如呐喊自序、宽容序言、名人传序。伶官传序就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 古代另有一种序是惜别赠言的文字,叫作“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
7、质的文体。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即是作者写给同乡晚辈的赠序。还有一种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叫“诗序”,多交代所咏故事的有关内容或作诗的缘起。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白居易的琵琶行、姜夔的扬州慢,前面都有一段序。解读解读“序序”体体 n 新五代史新五代史即即五代史记五代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因有薛居正编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因有薛居正编纂的纂的旧五代史旧五代史在前,故称之为在前,故称之为新五代史新五代史。欧阳修认为旧史不。欧阳修认为旧史不宜宜“垂劝诫,示后世垂劝诫,示后世”重新编写了重新编写了五代史。写五代史。写伶官传伶官传是为了告诫是为了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伶
8、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幸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一是运用例证法、对比论证法来证明中心论点; 二是运用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历史事实来证明中心论点: 在叙述庄宗的史实时,写了晋王与梁、燕、契丹的交恶,写了晋王的临终遗言,写了庄宗灭燕梁之事,写了庄宗被伶人所困,“仓皇东出”,“不知所归”之事。这些事,按时间顺序叙述,按“成”和“败”安排,证明了“成”也由于人,“败”也由于人,从而有力的证明了盛和衰都是由于人事的道理,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2、 文章可分三部分
9、:文章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直接立论,提出盛衰由人的观点,并自然引出下文。第二部分(第二、三段):通过庄宗盛衰的鲜明对比,揭示成败之迹,由于“人事”的道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第三部分(第四段):总结上文,概括由盛而衰之规律: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附:板书设计伶官传序欧阳修总起提出论题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分说正面叙说后唐庄宗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分说反面叙说后唐庄宗失天下逸豫可以亡身启示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总结得出论点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论点论点 盛衰之理,在于人事例证例证盛衰 继承父志(908) 灭燕 (91
10、2)灭梁 (923) 忧劳可以兴国忧劳可以兴国 宠幸伶人宠幸伶人 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可以亡身 对比对比 史论以古鉴今以论带史以论带史 以史证论以史证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岂独伶人也哉! 盛衰之理 岂非人事(庄宗得失可知)恪守父命仇雠已灭何其何其也也成败皆人满招损谦得益意气之意气之阅读指要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试整理全文思路,填写下表。试整理全文思路,填写下表。论点论点事件事件结论结论教训教训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哉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哉盛盛(得)(得)受命继志受命继志(其后用兵(其后用兵负而前驱)负而前驱)系燕父子以组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函梁君臣之首(还矢先王,而告以
11、成(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功)身死国灭身死国灭(一夫夜呼(一夫夜呼 泣下粘襟)泣下粘襟)数十伶人困之数十伶人困之衰衰(失)(失)逸豫可逸豫可以亡身以亡身忧劳可忧劳可以兴国以兴国夫祸患常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人也哉?论点论证结论推论盛衰之理,岂非人事举庄宗为例,原其得与失事理得失盛衰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文章结构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论据: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史实过渡:“原庄宗之所
12、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 者,可以知之矣。”结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教训: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本文在论证结构上有一条严谨的思维线索,它按照“提出论点例证分析得出结论(推出教训)”的方式进行议论,显得中心突出,结构严谨。908年年912年年923年年926年年23岁岁27岁岁38岁岁41岁岁接受三矢,继父遗志接受三矢,继父遗志系燕王父子以组(灭燕)系燕王父子以组(灭燕)函梁君臣之首(亡梁)函梁君臣之首(亡梁)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立国立国(15年)年) 灭
13、国灭国(3年)年)全文结构 908908年年 912912年年 923923年年 926926年年(2323岁)(2727岁)(3838岁)(4141岁)告庙受矢继志告庙受矢继志系燕父子以组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函梁君臣之首身死国灭为笑身死国灭为笑(15年)年)(3年)年)盛盛衰衰虽曰天命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岂非人事忧劳可忧劳可以兴国以兴国逸豫可逸豫可以亡身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多困于所溺。例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对比论证教训教训论点论点后唐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后唐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结论结论主旨:戒骄戒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主旨:戒骄戒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得得失失
14、小结内容小结内容全文主旨:全文主旨: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道理。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思考:思考: 在一百多年后的北宋中叶,作在一百多年后的北宋中叶,作者重新提这件史实,有何意义?者重新提这件史实,有何意义? 明确:明确: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欧阳
15、修写欧阳修写伶伶官传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戒北宋统治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戒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精图治。教教训训庄宗:忧劳则兴,逸豫则亡庄宗:忧劳则兴,逸豫则亡秦:秦:六国:六国:学生:学生:北宋:北宋:仁政则兴,暴政则亡仁政则兴,暴政则亡抗秦则兴,赂秦则亡抗秦则兴,赂秦则亡思危则兴,苟安则亡思危则兴,苟安则亡勤奋则兴,懒惰则亡勤奋则兴,懒惰则亡项羽:项羽: 重贤则兴,无谋则亡重贤则兴,无谋则亡原庄宗推究请其矢指怀着恭敬虔诚的心情取回。何其衰也衰颓抑本其成
16、败之迹本:推究、考察。 迹:事迹、迹象。莫能与之争无定代词,可译为“没有谁”。字词注释 总结本课有关的字词句1 1、一词多义、一词多义2 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3 3、特殊句式、特殊句式分析:分析: 欧阳修的文章叙事简约且富有波澜,清欧阳修的文章叙事简约且富有波澜,清人王符曾、沈德潜评价人王符曾、沈德潜评价伶官传序伶官传序,都认,都认为关键是为关键是“善用抑扬之法善用抑扬之法”,你能看出文中,你能看出文中是怎样用这种笔法的吗?是怎样用这种笔法的吗? 欲扬先抑欲扬先抑 抑扬之法抑扬之法 欲抑先扬欲抑先扬 明确:明确:文中采用文中采用欲抑先扬欲抑先扬的手法。的手法。 以以“得天下得天下” 之之“盛
17、盛”和和 “壮壮” ,为,为下文写下文写“抑抑”张本,烘托其张本,烘托其“衰衰”,揭示,揭示了盛衰在于人事的道理。了盛衰在于人事的道理。 重点字、词、句重点字、词、句重点词:重点词:(1)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推究、考察) (2)尔其其无忘乃父之志(祈使副词,表期望,相当于“应当”、“一定”)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少牢告庙(羊、猪各一头,或单指羊) (4)函函梁君臣之首(用木匣子装) (5)莫莫能与之争(无定代词,代人,“没有人”“没有谁”)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 一夫夜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东出 夜:表时间,在夜间 东: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东 微微祸患常积于忽祸患常积于忽微微 微微指左公
18、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从数骑出,从数骑出,微微行入古寺行入古寺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斯人,吾谁与归其其尔尔其其无忘乃父之志无忘乃父之志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其衰也衰也其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圣人之所以为圣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愚人之所以为愚,其其皆出于此乎皆出于此乎?(微小的事)(微小的事)(悄悄地)(悄悄地)(为隐藏身份而改装)(为隐藏身份而改装)(没有)(没有)(副词,应当,一定)(副词,应当,一定)(语气词)(语气词)(代词,他)(代词,他)(大概大概,表揣测语气表揣测语气)课堂巩固盛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9、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请其矢,盛以锦囊请其矢,盛以锦囊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困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多困于所溺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告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兴盛)(兴盛)(装)(装)(旺盛)(旺盛)(强盛)(强盛)(围困)(围困)(困扰)(困扰)(困厄)(困厄)(困难)(困难)(
20、告诉)(告诉)(祭告)(祭告)(禀告)(禀告)(1)、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微微祸患常积于忽微祸患常积于忽微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其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而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而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圣人之所以为圣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其皆出于此
21、乎?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其孰能讥之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微小的事)(微小的事)(精妙,深奥)(精妙,深奥)(如果没有)(如果没有)(副词,应当,一定)(副词,应当,一定)(多么)(多么)(代词,他)(代词,他)(大概大概,表揣测语气表揣测语气)(还是)(还是)(代词,自己)(代词,自己)(难道难道,加强反问语气加强反问语气)(是是 还是还是 )函梁君臣之首函梁君臣之首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
22、患常积于忽微祸患常积于忽微(2)、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函:函:夜、东:夜、东:兴、亡:兴、亡:四:四: 忽微:忽微: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盒子里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盒子里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数词作状语数词作状语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3)、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A、此、此 三三 者,吾者,吾 遗遗 恨恨 也也 B、盛、盛 以以 锦锦 囊囊 C、系、系 燕燕 王王 父父 子子 以以 组组 D、身、身 死死 国国 灭,灭, 为为 天天 下下 笑笑 E、智、智 勇勇 多多 困困 于于 所所 溺溺 F、燕、燕 王,吾王,吾 所所 立立 介词短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状语后
23、置): 被被 动动 句:句: 判判 断断 句:句: B C ED EA F 函梁君臣之首函梁君臣之首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祸患常积于忽微判断词类活用判断词类活用夜、东:夜、东:兴、亡:兴、亡:四:四: 忽微:忽微: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盒子里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盒子里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语数词作状语数词作状语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使动用法使动用法:忧劳可以兴兴国,逸豫可以亡亡身,“兴”,振兴,使兴盛“亡”,使灭亡被动句:被动句:(1) 身死国灭,为为天下笑“为”介词,表示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即“被天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筑工程拆除与补偿合同
- 2025个人健身教练服务合同范本
- 电瓶转让合同协议书范本
- 现货白糖购销合同协议
- 班组带考勤合同协议
- 电平车出租合同协议
- 电气室内安装合同协议
- 电单车配件采购合同协议
- 现代汽车购车合同协议
- 电商跟快递合作合同协议
- 血液科护士对输血反应的识别与处理
- 《工程材料基础》课件
- 渠道施工课件
- 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主题班会
- Part1-2 Unit1 Travel 教案-【中职专用】高一英语精研课堂(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2)
-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 数字化时代的金融监管
- 《疯狂动物城》全本台词中英文对照
- 金融风险传染性研究
- 小学科学实验目录1-6年级新教科版
- 成人体外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