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的教学案1_第1页
诗两首的教学案1_第2页
诗两首的教学案1_第3页
诗两首的教学案1_第4页
诗两首的教学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两首【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深刻理解两首诗的意象及表现手法。过程与方法:1、 把握两首诗的时代背景。(尤其是雨巷)2、反复诵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背景材料,展开想象和联想,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表现手法,并有意识地对诗歌的结构、节奏和韵律加以分析,能够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体会诗歌中借事物抒发的内心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崇高的理想,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教学重点难点】对诗歌情感基调的把握,理解全诗的意象。【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暮春的江南,悠长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细雨。一位

2、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彳亍而行这幅美丽的画面,就出现在戴望舒的雨巷中,今天我们就随戴望舒一起走进这雨巷。二、文本解读知识积累1.作家作品(1)新月派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1923年成立,代表人物为徐志摩、闻一多,成员有胡适、梁实秋、陈西滢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自由散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其中卓有成效的是闻一多。他主张新格律诗要保持整齐的外形,讲究音节和押韵,讲究诗的词藻,他创立了建筑美、语言美和绘画美的新格律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代诗派 该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且创作诗歌风格相似的一群新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现代诗派

3、的鼎盛时期。现代诗派并非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简单移入,它实际上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因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代诗派的诗艺核心是象征主义。(2)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徐志摩(1897-1

4、931),浙江海宁人。 1918-1922年,先后留学美国、英国,学习银行学、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主要成员之一。徐志摩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1931年11月,从南京飞往北平,在济南遇难,年仅34岁。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徐志摩追求个性解放,生活理想是:爱、自由、美。2.基础积累(1)积累下面的形似字 (2)请积累下面几个重要词语的含义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寂寥:寂静,空旷。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颓圮:坍塌,毁坏。斑斓:灿烂多

5、彩。三、信息帅选。怎样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明确:雨巷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静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的有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用来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即如丁香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

6、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和无限的惆怅。四、能力提升。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撑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全诗每节第3、6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使诗从头到尾保持了一种鲜明的音乐效果。五、分析鉴赏1.能

7、否将第四节“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中的“飘”字改为“走”字?为什么?明确:不能。因为这个姑娘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想象中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且“飘”字与后面的“梦”字构成了最佳组合。总之,“飘”字生动地描写出了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所以,诗中有三处用“飘”字描写这位姑娘的行动。2第六节描写这位姑娘逐渐消失时用了个状语“在雨的哀曲里”,可否将这个短语去掉?明确:不可去掉。“雨的哀曲”是这个悲剧的背景音乐,有力地烘托了凄迷清凉的气氛。这个悲剧是美丽的“丁香姑娘”从颜色到芬芳、从眼光到惆怅一样一样地在诗人眼前无情地消失,这个音乐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

8、此刻内心无以言表的悲哀。总之,这个“雨的哀曲”烘托了气氛,渲染了诗人的心情,不可去掉。3诗中写这位姑娘的眼光时,两次用到了“太息”这个定语,这有什么好处呢?明确: 这的确是个有挑战性的问题,这位姑娘的眼光为什么像在“太息”呢?也许是为诗人的忧郁叹息,也许是为她自己的惆怅叹息,也许是为雨巷颓墙叹息,也许是为这个时代叹息,甚至,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姑娘的眼光为国家的命运而发出叹息。六、合作探究1.诗人期待的“丁香姑娘”为什么这么快就消散了?明确:(1)因为诗人只是与她邂逅在雨巷,素昧平生,她自然没有理由留下来,离开诗人是理所当然的。(2)因为这个“丁香姑娘”本来就是诗人幻想中的形象,她根本就没存在过

9、。如果说她存在过,也只是在作者的意念中一瞬间存在过。所以,她必须很快消失。(3)我们品这种抒怀诗,不宜只从其“情节”上入手,还应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作为一个进步青年,诗人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处于迷茫状态,不知路在何方,诗中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正是作者朦胧又美好理想的象征。尽管她那么美好,但与环境又相冲突,所以她只能像一缕薄烟,一出现便消失。这也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矛盾的心情。2.试概括本诗的特点。(先分组讨论,再归纳总结。)明确:(1)象征手法,意蕴深远。诗人表面上是写对一个少女的追慕和美好理想破灭后的惆怅,实际上却象征着当时一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2)音节和谐,节奏

10、优美。全诗7节,每节6行,尽管句子有长有短,但诗句停顿却很鲜明,如: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3)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反复的手法,回环往复,低吟轻唱,不仅增强了诗的抒情气氛,同时也美化了声律。七、拓展探究诗中的“丁香姑娘”到底是实写还是虚写?明确:观点一:此诗不是某些人所说的表达“诗人对革命失败的苦闷与追求”的“政治”化了的诗歌,它就是一首情诗。诗中的“丁香姑娘”即使没有从诗人身边经过,也至少从诗人的幻觉中经过,应该是实指,绝不是什么“理想的象征”。诗人此时已22岁,为爱情写诗,难道不正常吗?观点二:这位姑娘既实又虚。诗人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

11、根本说不出来。诗人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许是真的,但“她”的出现与逝去是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诗人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且忧郁的姑娘。八、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诗中的两个重要意象雨巷和丁香姑娘。尤其对“丁香姑娘”的多意象解读,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同时对这首诗有了新的认识。九、作业设计1.诗人梦中的“丁香姑娘”为何消失在雨巷尽头的“颓圮的篱墙”而不是在别的什么地方?明确:这里的“颓圮的篱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它和其他意象共同构

12、成了这首诗特殊的意境:迷蒙凄婉又萧条;二是也可以把它看作诗人所处时代的象征,而且正是这个时代才促使诗人希望遇到“丁香姑娘”。2.第六节写那位姑娘消失时,用了这样的诗句:“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为什么不说“消散了她的颜色、芬芳、眼光和惆怅”呢?明确:这样一件件地分开来写,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诗人对“丁香姑娘”无情消逝的嗟叹和无奈之情,同时也更好地突出了美好事物在眼前消亡所带来的悲剧美。十、板书设计雨巷幽深、寂静 意象: 丁香美丽、高洁、愁怨 油纸伞迷蒙 篱墙凄凉、衰败第二课时一、故事导入 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

13、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简言之,他的理想就是英国式的民主,英国式的政治。徐志摩在语言形式上是追求艺术美的,但他不是钻到象牙塔中去为艺术而艺术。他有理想,并把对理想的追求看得高于一切,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学习再别康桥来认识一下徐志摩吧。二、文本解读1.根据背景资料,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明确: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2.诗人在离别时,写了康桥的哪些风光?你能概括出几幅画面?明确:有岸边的柳树、康河的水草、榆树下的清潭。3.诗人告别时,做了哪些事(动作)?明确:招手、寻梦、放歌、沉默。三、分析鉴赏1.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何作用?明确:第一节连用三个“轻

14、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分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2.试分析第二节的写作特点。明确: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对夕阳下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妻子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四、合作探究写“水草”“清潭”“彩虹”的用意何在?明确: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第四节

15、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五、拓展探究1诗中描写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是如何融在一起的?明确:诗中描写了诗人再别康桥时所看到的特定的景物:西天的云彩、夕阳中的河畔、金柳、在水底招摇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星辉、笙箫和想象中沉默的夏虫。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清丽的图画,这些图画融入了诗人对母校深沉的爱,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愁别绪。这种情绪还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情感,即对失去的美好事物,人们总是充满怀念。再别康桥每一小节都有具体可感的画面,用色彩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的享受,体现康桥美丽的景色和诗

16、人眷恋、忧伤的情感。诗人把气氛、感情、形象三者合而为一,营造了一个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意境。通过实景“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描绘了三幅图画:夕阳斜照,晚霞灿烂,康河水面明净而沉静,而纤纤杨柳,在金色晚照中似娇羞的新娘;河草在水底招摇,表达着对诗人的欢迎,勾起了诗人无限眷恋之情;潭水清幽,映衬着天边晚霞,吸引着诗人寻找梦中胜景。诗中也有想象,那彩虹似的梦,逗引着诗人乘着满载星辉的小舟,向青草萋萋的小河深处放歌整首诗,情与景高度融合,物与我浑然一体,构成了柔婉清新的意境。2再别康桥一诗的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

17、美和绘画美。音乐美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每行基本由二至三个音节构成,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建筑美,表现为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四行一节,每一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字,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的运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词语充满色彩感,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作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六、课堂小结上面我们学习了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应该说,这两首诗意境优美,感情真挚,语言华美,课下我们要背诵下来,好好体会。七、作业设计试分析后三节的情感变化

18、。明确: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顶点。第六节,物极必反,乐极生悲,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情绪低落下来。于是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起离别伤感的笙箫,诗境恢复寂然。连夏虫好像也体会到了离别之情,保持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充满了无法化解的离愁别绪,将诗人沉思默想的心境推到了极致。第七节,与开头呼应。诗人是那样不舍得离去,却“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不舍得让康桥与我一同伤感。这一节不是对第一节的简单重复,而是更加深情,更

19、加眷恋,同时也有一种洒脱的韵味。八、板书设计轻轻的招手作别(留恋) 悄悄的挥袖作别(留恋)九、习题解答(一)、从课文中选出一两节诗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朗读,体会其音乐性,并背诵这两首诗。设题意图: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音乐性、韵律感,积累经典诗篇。无论是旧诗还是新诗,一般都注意音乐性,讲究韵律。辨识诗歌韵脚对尝试写诗也有指导意义。参考答案:如雨巷: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再如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其实雨巷选段中“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虽然分行,却是一句,那么,押韵的是2、4、5句。本

20、诗为人称道的地方不少,音节的优美就是其一。全诗从头到尾没有换韵,大约每节押韵二至三次,有些同样的字在韵脚中多次出现,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有意使一个音节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这样就造成了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五四”以后,有的新诗一点也不讲韵律,可谓完全的“自由”,许多人接受不了。而戴望舒一方面冲破了中国古典诗歌在外在形式上的禁锢,一方面又抓住了诗的韵律的本质,让韵律在字里行间时时回荡,悠远而绵长。再别康桥选段中押韵的是2、4句。音乐美,是对音节而言的,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主要表现在: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

21、彩。音节和谐,节奏感强。回环往复。首节和尾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非常同意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美”主张。而在诗的音乐美上,他又有自己的独创。除了节奏整齐、押韵和谐之外,他又强调音节的波动性,注意完整的音乐旋律。再别康桥音节抑扬合度,声调回环反复,全诗构成一阕完整的乐曲,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二)、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设题意图: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姑娘”这一意象的含意

22、,以进一步理解这首诗的主题;使学生从中领悟诗歌欣赏中“诗无达诂”的特点,即文学欣赏中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参考答案:“姑娘”当然是有象征意义的。那么“姑娘”象征什么呢?“姑娘”的形象可以指诗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他追求到“姑娘”理想了吗?“姑娘”可望而不可即,追求虽执著但“道阻且长”,“姑娘”永远“宛在水中央”。这就给抒情主人公的追求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如果诗中的“我”是一位沉醉于爱情中的青年,这位“姑娘”不正是他要追求的“寤寐思服”的佳人吗?或许她的家就在巷子的尽头,或许她只是从这巷子经过,谁知道呢?读者尽可以展开想象。有时候,抒情诗中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诗中的

23、形象往往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或其形象的补充。从这一角度说,诗人和“姑娘”是二位一体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即“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或另一层面的“我”。(三)、再别康桥这首诗,让人感到很美,你觉得美在哪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其中的意味;这两节在节奏上则完全相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设题意图:整体感知诗歌思想美、情感美、意象美、语言美和结构美,重点体会诗歌的形式美。参考答案:一般说来,一首诗能否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首先在于它外在的韵律,继而透过文词感知其优美的意境。徐志摩的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

24、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具有鲜明的个性。这是初读就能把握的。结构形式上,这首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向来为人所称道。优美的音乐般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诗中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建筑美,指的是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都表达一种与母校告别的依依不舍、缠绵悱恻的感情。但相似

25、中有不同,首节的两个“轻轻”末节改成了两个“悄悄”,首节是“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末节是挥“袖”不带走“云彩”,末节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比首节又进了一层,让人惆怅不已。这首诗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表达了诗人真挚的感情,创造了深邃的意境。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和谐融合。他笔下的康桥是有生命、有灵性的,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而诗人的情怀又不是直白显露的,而是热烈而有分寸的;淡淡起头,又淡淡结尾,却包含了很多复杂情绪,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回味。当然,在一唱三叹、反复回旋中,强化了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始终缭绕在心头。(四)、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名作,丁香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阅读下面的诗词,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诗词略)设题意图:探究“丁香”这一意象与中国古典诗歌的联系,深入理解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用自己的话描述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其目的,一是考查学生对这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程度;二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培养想象力;三是训练口语表达。参考答案:李商隐的代赠用“丁香结”也就是丁香的花蕾来象征诗中女子的愁心,诗人用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