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作文之西安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1页
西安作文之西安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2页
西安作文之西安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3页
西安作文之西安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4页
西安作文之西安博物馆考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安博物馆考察报告【篇一:西安艺术考察报告(500 字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一、考察地点: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大雁塔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城墙二、考察时间:2013 年 11 月 4 日 2013 年 11 月 10 日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四、考察内容:1 、概述如果中国是一颗参天大树,北京会是树冠,而西安则是这棵树深扎地下的根系。西安,古城长安,历史悠久。在这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底蕴仍然静静地延续,文化、习俗、美德、传统、甚至糟粕都包括其中。“长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汉唐的辉煌让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古都的西安透着一丝难掩的王城气概。这里遗留下太多太

2、多的东西,随便一块地方,挖下去可能就会出现一堆秦砖汉瓦,几件国宝。一座座建筑和一堆堆墓冢其实并不能真正代表这座城,这里的空气充满了历史长河中远去的典故与传奇的味道,甚至一条小巷的名字都会来自汉武唐宗。走在街上,穿行在巍峨的城墙下,不经意间,游人便与古老厚重的历史有了奇异的交错感。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已经从一个单纯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古城,衍变成了一个充满着时尚氛围的现代化大都市,古老与现代在这里结合出特别的风格。现代西安是中国西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综合科技实力排名全国第三,是亚欧大陆的重要枢纽,是一个科技、工业、旅游三业并举的现代化城市。昔日西安的辉煌让人骄傲,今日西安的腾飞更让人惊叹。中

3、国建筑历史长久,所覆盖之范围又极为辽阔,其历代兴造之建筑不但类型众多,而且累计数量尤为宏巨。虽然目前还保存下来若干建筑遗构和建筑文献,但就中国建筑总的历史成就而言,它们不过是沧海一粟。这就使得我们对过去的历史发展与成就,难以作出全面与深入的剖析与评价。2 、考察基本情况第一站: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样,不去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30 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 年 3 月在打井时发现,轰动全国,震撼世界,随后 1976 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和二号坑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三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

4、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最早是在1974 年发现的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 230 米,南北宽62 米,深约5 米,总面积14260 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 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 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兵马俑发现之后,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 年国庆节开放。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 1978 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

5、“八大奇迹之一”。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我所看见的兵马俑,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 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 至1.97 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 匹。陶马4 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性,能使欣赏者减少隔离之感,好像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正是宗教宣传所需要的,画传也因较多地反映了生活百态,而成为富于现实意义的宋元社会风俗画卷,这是一号坑。二号坑为“左军 ”呈曲尺形方阵有陶俑、陶马1300 余件,战车89 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弩兵等三个

6、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平面呈凹字形,有武士俑68 个,战车1 辆,陶马 4 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秦始皇的陵寝如同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真可谓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兵马俑以它无穷的魅力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宏伟,中国历史的悠久古老。这真是“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第二站:半坡遗址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庭河东岸半坡村北,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 67

7、00 年之间。共发掘房屋遗址45 座、圈栏 2 处、洞穴200 多处、陶窑6 座、各类墓葬250 座,以及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约近万件文物。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走进半坡遗址那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上面还有“寓鱼于人”的图案,仿佛进入了历史,鱼池中央的假山上一位抱着尖底瓶的半坡姑娘正在汲水的石雕。两边是小展厅,里面多陈列一些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以及一些史前生物化石等等,去的时候,只开放两个,里面相对简陋。遗址大厅正面是郭沫若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渲染了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进入半坡博物馆会让人有种回归本原的感受。半坡博物馆分文物陈列,遗址大厅和辅助陈列3 个部分

8、。遗址大厅是就地发现,原貌保存的半坡先民居住区的一部分,包括半坡先民居住过的房屋,使用过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用来展现墓葬与祭祀的遗址,里面的遗骨大约6000 多年了。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展现了母系氏族社会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这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制和打磨石器。妇女是半坡人中主要的生产力,制陶、纺织、饲养家畜都由她们承担,男人则多从事渔猎和原始农业种植。第三站: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典型文物进行组合排列来揭示西安地区古老社会文明的发展情况,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从简介来看,陕西历史

9、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国家级博物馆,占地6.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5.56 万平方米,馆藏文物37.5 万件,属国宝级18 件(组),一级品近800 件(组);其中青铜器、金银器、陶俑最具特色,并藏有国内仅有的唐墓壁画400 多幅。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11600 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 多件,展线总长2300 米。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广阔,照明设备灵活多用。博物馆的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整个陈列分为序言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馆内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图书馆、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博物馆序言厅位

10、于中央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唐代顺陵石狮复制品),衬以奔腾的黄河和黄土高原巨幅照片,引导观众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文明,该陈列展出面积5051 平方米,展线长1247米,在中央大厅,分上下两层,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第一单元人猿揖别,以距今115 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再现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第二单元凤鸣岐山,以陕西作为西周王都拥有的丰富遗迹、遗物,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第

11、三单元东方帝国,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第四单元大汉雄风,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与交往,彰显其开放进取、开拓强盛的时代风貌。第五单元冲突融合,以陕西丰富精美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征。第六单元盛唐气象,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

12、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七单元告别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依然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西周王都兴起与拥有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的青铜剑、兵马俑等,以及显示秦汉建筑构件、大型瓦当,民族大融合文化遗存、佛教东渐的宗教文物,还有反映盛唐繁荣景象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等。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周、秦、西汉、隋唐几个盛期都是在陕西地区建都的,所以该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反映了陕西地区古代文化,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一路走过整个展览馆,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领略了先民的精神,物质生活追求,

13、更惊叹于他们的智慧,勤劳,对艺术的追求,这些都已成为今天历史的结晶,更亲身感受到什么是流连忘返。第四站:西安大雁塔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大雁塔名字是有一定来历的。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记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也许这一记事就是雁塔名称的出处。唐朝高僧玄奘于公元 629 年至 645 年间,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这座雁塔。回国后,在慈恩寺译经期间

14、,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于公元652 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我们在无形之中丰富了我们的历史知识,大大开拓了我的眼界。在参观考察中我们一直被玄奘法师的精神所深深感动。玄奘大师的一生,是清苦的一生,是努力奋斗的一生,是不断前进攀登的一生,是艰苦创业的一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高贵品格,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64.5 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

15、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中央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由门口走进大雁塔墙脚,大概有500 米左右,大雁塔正对面是人工的一个大型水做的景观,两旁有是雕饰品,有各种雕像和陈设饰品,眼看雁塔,气势宏伟。有些紧忙的感觉,想进入,毫不犹豫的走进大雁塔,里面一进门,正对们的是大慈恩寺,这进雁塔,走完大雁塔,被很种的唐朝文化所感染。第五站:陕西碑林博物馆紧接着我们就去了传说中的碑林,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

16、学街 (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它于北宋二年(公元 1078 年 )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第六站:西安城墙西安城墙景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 米,底宽18米,顶宽15 米,总周长13.74 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

17、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 ”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 ,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西安艺术考察报告院系:艺术设计系带队老师: 李文治学号: 2011551430129 班级: 11 环艺 301姓名:李文【篇二:西安历史考察报告】历史学专业考察报告姓名:孔霞专业:历史学班级: 20100251 班 学号:20100251462013 年 4 月 3 日,我们一行27 人从学校出

18、发,在刘黎老师、冯伟娟老师和邱宇德老师的带领下,赴陕西西安学习考察。此次考察让我收获颇多,现将个人的学习体会报告作如下介绍:一、简单介绍陕西省西安市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古称“长安 ”,十三朝古都,周,秦,汉,唐等朝都定都于此,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在中国近代发展中也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直至今天西安仍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西安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于了解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深入理

19、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次西安考察之行,我们一路参观游历了:昭陵、碑林博物馆、半坡遗址博物馆、西岳华山、华清池、骊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北广场。西安之行是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多,至今仍记忆犹新。二、考察实录4 月 3 日中午我们从曲靖出发,坐火车到达昆明,随后转乘昆明直达西安的火车,4 月 5 日早晨 6 点到达西安。在乘车到宾馆这段时间我们看到了悠远厚重的古城墙,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的等级制度及防御思想。我们在宾馆休息了一天,4 月 6 日正式开始西安之行。(一) 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文昌门内三学街 15 号,原为陕西省

20、博物馆,建于1944 年,它是在具有900 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馆区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馆藏文物11000 余件, 11 个展室,有7 座碑室、8 座碑廊、 8 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 座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4900 平米。我们看到了开成石经,还有许多书法名碑,如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真卿颜家庙碑等。我们欣赏到了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

21、、米芾、赵孟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残图,清刻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另外西汉至唐代的圆雕、浮雕、线刻等石刻艺术品60 余种,碑林博物馆把散存在陕西各地的大型石刻都集中于此。我们在碑林博物馆欣赏到了古代石刻艺术精品,可谓是大饱眼福。(二)昭陵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位于咸阳礼泉县东北 45 华里的九宗山主峰,因山为陵。李世民是唐代第二个皇帝,也是唐王朝的开国之君。他的陵墓是唐代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从公元636 年唐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

22、葬到公元743 年,昭陵陵园持续建设了107 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陵园占地面积三十万亩,陵园内有187 座皇亲国戚和文臣武将的陪葬墓 。昭陵陵园是一座丰富的文物宝库。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十四座陪葬墓,其中长乐公主、韦妃、燕妃墓等出土了大量珍贵的壁画和文物精品。昭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昭陵博物馆展示了昭陵碑林和陪葬墓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在昭陵,我们看到了许多唐代石刻以及壁画,感受到了唐朝宫廷生活气息。(三)半坡遗址博物馆半坡已遗址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该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

23、郊浐河东岸半坡村北,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 年左右。1957 年在半坡遗址上建成,包括半坡遗址和展览室两部分组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耸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址”四个大字,都为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情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此情此景,使我们流连忘返。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座比较完整,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半坡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向我们生动地展现

24、了6000 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对研究中国原始社会历史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在这里,我们既看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纯朴,也寻觅到了中华先祖艰辛的足迹。(四)西岳华山华山古称“西岳 ”,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以东120 公里历史文化故地渭南市的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秦岭,也是秦岭的一部分。华山是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的,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 “落雁 ”、东峰 “朝阳 ”、西峰 “莲花 ”,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 “天外三峰”。还有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

25、森森,因山上气候多变,形成“云华山 ” 、 “雨华山 ”、 “雾华山 ”、 “雪华山 ”给人以仙境美感。华山的著名景区多达210 余处,有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三面临空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绝崖上凿出的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等,其中华岳仙掌被列为关中八景之首。在全国乃至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此外华山还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我们登上了华山北峰,华山秀丽风光尽收眼底,由于时间问题我们未能登上其他四峰,但我们看到了华山的险峻及美景,可以说是不虚此行。 (五)华清池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是以温泉汤池著称的中国古代离宫,周、秦、汉、隋、唐

26、历代统治者,都视这块风水宝地为他们游宴享乐的行官别苑,或砌石起宇,兴建骊山汤,或周筑罗城,大兴温泉宫。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公元644 年唐太宗诏令在此造殿,赐名汤泉宫。公元747 年改名华清宫。历史文献及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华清池具有6000 年温泉利用史和3000 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主要有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九龙湖与芙蓉湖风景区、唐梨园遗址博物馆,有飞霜殿、昭阳殿、长生殿、环园和禹王殿等标志性建筑群。下面就几处主要建筑做简单介绍。1. 华清池大门上方有郭沫若书写的“华清池 ”匾额。进了大门就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两座宫

27、殿式建筑的浴池左右对称,往后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穿过龙墙便是九龙湖,湖东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飞霜殿为主体建筑,沉香殿和宜春殿东西相对,西岸是九曲回廊。由北向南过龙石舫,再经晨旭亭、九龙桥、晚霞亭,就到了唐 “ 贵妃池 ” 建筑群。2. 五间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厅房,因由五个单间厅房相连而名五间厅,五间厅建于清朝末年。1936 年 10 月、 12 月,蒋介石两次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 ”,下榻五间厅,在此发生了著名的“西安事变五间厅的玻璃窗、墙壁上,迄今还保留有西安事变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各房间办公室用的桌子、椅子、床、沙发、电话等,均按 原貌复制摆放。3. 厅相邻的桐荫轩,也叫三间厅,始

28、建于1900 年,曾为达官显贵游览下榻之所。1936 年日晨,兵谏发生,蒋介石侍卫冲出门外,凭借院内的建筑物拼命抵抗。至今三间厅的墙壁上、玻璃上仍然保留多处弹痕。4. 以梨园为代表的唐代音乐舞蹈艺术是我国古代歌舞艺术上的鼎盛阶段。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演绎了千年传诵的爱情故事,使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唐玄宗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皇家音乐艺术学校 梨园,把梨园作为音乐、舞蹈、戏剧活动的中心,且以教习和演奏法曲为重点,并结合诸多音乐名师和舞蹈家,它也因此被尊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鼻祖。在华清池内,我们体会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也邻略到张学良与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情怀。(六

29、)骊山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 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 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骊山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自3000 多年前的西周就成为帝王游乐宝地。周、秦、汉、唐以来,这里一直是游览胜地,曾营建过许多离宫别墅。这里有被称为关中八景”之一的 “骊山晚照”;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 ”;纪念西安事变的兵谏亭;纪念女娲补天的老母殿等。到骊山半山腰“斑虎石 ”处,便可以看见兵谏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 ”。站在亭的北侧,整个华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再往前便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为骊山著名道教官观。由老君殿转往东,就到西绣岭第二峰上

30、的 “ 老母殿 ” 。此殿是为历史传说中的女蜗而建的。再往东便到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在骊山,我们邻略到了“关中八景”之一的 “骊山晚照”,也窥见了中国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基本状况。(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临潼县,是秦始皇嬴政的陵墓。1987 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陵园从秦始皇即位到去世修建时间达37 年之久。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秦兵马俑坑发现于 1974 年,位于秦始皇帝陵以东1.5 公里处。经考古工作者连续多年大规模钻探及研究考证,这里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帝之陵园中一处大型从葬坑,被誉为“世界

31、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约1 公里半,先后发一、二、三号三个坑。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先后发现二、三号坑。一号坑最大,在这个坑内埋有约6000 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 多个,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一号坑是一个 1000 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二号坑在一号坑北侧,平面略呈曲尺形,1976 年发现,位于一号坑北侧约 20 米处,是秦俑坑中的精华,二号坑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谜。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东边突出部分由持弓驽的跪式和立式驽兵俑组成;第二部分即俑坑南半部由驷马战车组成车兵方阵;第三部分即俑

32、坑中部车徒结合,由车、步、骑兵俑混合编制组成长方阵;第四部分即俑坑北半部由众多骑兵组成的长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由战车、骑兵、驽兵混合编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在一号坑西北,成凹字形,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象征古代的军幕,是军阵的指挥系统。高级军吏俑,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军吏俑,骑兵俑,武士俑,御手俑。秦陵两乘大型彩绘铜车,制作工艺精细,造型逼真,是我国出土文物中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1980 年 12 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 米处发掘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经修复后于1983 年 10 月 1 日对外

33、展出。两乘车都是四马单辕。制作工艺精细,造型逼真,是我国出土文物中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兵马俑在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这批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秦兵马俑为研究秦代军事、文化和经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兵马俑是我国古代的艺术宝库,是秦代写实艺术的完美体现,形体高大,比例匀称,形象生动,神态逼真,可谓千人千面,栩栩如生。威武雄壮的军阵,再现了秦始皇当年为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而展现出的军功和军威。它堪称是一颗异彩独放的明珠,因为它拥有一支二千多年前秦帝国的雄兵 一个由 7

34、000 多件兵马俑组成的气势磅礴的地下军阵而令全球瞩目,举世震惊。兵马俑是雕塑艺术的宝库,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八)陕西历史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是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000 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 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陕西历史博物馆共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

35、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第一展馆包括第一部分人猿揖别,距今115 万年前的先民遗存。第二部分凤鸣岐山,西周王都的丰富遗迹,第三部分东方帝国,秦帝国以兵马俑为代表的文物;第二展馆包括第四部分大汉雄风,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第五部分冲突融合,陕西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丰富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第三展馆:第六部分盛唐气象,中国古代鼎盛时期隋唐时代典型遗存,第七部分告别帝都,展示唐以后作为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整个博物馆参观下来,文化多的让人应接不暇,是展现古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最佳场所!(九)大雁塔大雁塔位于南郊大慈恩寺内,是全国著名的古代建筑,被视为古都西安的象征。大雁塔北广场规模

36、宏大,主题景观为水景喷泉,整个广场以大雁塔为中心轴三等分,中央为主景水道,左右两侧分置“唐诗园林区”、 “法相花坛区”、 “禅修林树区”等景观,南端设置有观景平台。音乐喷泉位于广场中轴线上,围绕喷泉有还不少细致的小景观,如北广场入口处的大唐盛世书卷铜雕,其后的万佛灯塔和大唐文化柱,旁边的大唐精英人物雕塑群,还有地面铺装的地景浮雕,具有中国美术特色的“诗书画印”雕塑等,甚至灯箱、石栏等建筑上都题有著名诗篇。我们在大雁塔留下了欢乐的足迹。4 月 9 日,我们结束了此次行程,4 月 10 日踏上返回云南的火车,4 月 12 日到达曲靖。虽然西安之行行程匆匆,但是依然让我们领略到了十三朝古都的风采。总

37、之西安之行让我感受到了关中与西南地区的差异,也让我领略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广博,此次行程一让我对历史有更多的了解,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行程。【篇三:西安考察报告最终】西安采风调查报告西安之旅一 . 考察地点曲江池遗址公园大雁塔秦始皇陵博物馆华清池茂林博物馆法门寺文化景区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美术馆大唐芙蓉园清真寺回民街大明宫二 .考察时间:2014 年 11 月 2 号至 11 月 8 号三 .考察形式实地考察四考察内容:2014 年 11 月 2 号至 11 月 7 号,我们工业设计121 班在三位指导老师王恬,尚晓东和闫秋雨主任的带领下,在古城西安进行了历史遗迹实地考察。西安,古称“长安 ”,是

38、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直至今天西安仍是陕西省的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由于古都西安历史悠久,文物众多,因此,198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12 号的下午6 点左右,我们登上了驶向西安的列车,同时开启我我第一次去北方的路和第一次在火车上过夜的历史,满怀的期待在火车上的夜会有多么的精彩。南方的深秋,夜幕总是来的那么早,上车不久天就黑了下来。我和我的小伙伴百无聊赖的坐着,聊着天,打着牌,吹吹牛皮,相互调侃,不知不觉,10 点熄灯的号角打响,车厢依次关上了灯,躺上床的我们却一直无法入睡。有经验的同学告诉我们,晚上的睡觉时一阵阵的,因为噪音的时断时续。到了凌晨1 点左右,才安然的进入了梦想。第二天早上11 点多,我们相继下了火车,来到了古都西安。映入眼帘的就是古城墙,带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打入我们脑海最深处的印象,让我们难以忘记他的历史。2吃过饭后,我们坐着大巴来到了西安之行的第一站 大雁塔广场,大雁塔建于唐代永徽三年(公元652年),是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塔身七层,通高64.5 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