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知识点总结资料_第1页
专业课知识点总结资料_第2页
专业课知识点总结资料_第3页
专业课知识点总结资料_第4页
专业课知识点总结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金融学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 货币的职能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职能 货币主要有以下三项主要的功能: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贮藏。在这三项功能中,交易媒介 是使货币区别于股票、债券和住宅的主要功能。交易媒介:当一种商品要求实际转化为与自己价值相等的另一种商品时, 需要一个为社会所公认 的媒介,而货币的出现充当了这个角色。运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节省了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时间,从 而促进了经济效率。记账单位:货币作为记账单位,也就是说,它可以作为经济社会中价值衡量的手段。这样可以大 大减少我们需要了解的价格数目,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价值贮藏:价值贮藏可以将购买力从未获得收入之日起储蓄到支出之

2、时。 当买卖的链条一经中断, 卖了之后没有马上购买,货币就暂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货币就发挥了价值贮藏手段的职能。二、货币制度 定义: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 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 面的法令和条例等综合构成。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一、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当一国的货币制度问题超出国界时, 就成为国际货币制度或国际货币体系的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 金融状况的变迁, 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一系列发展演变的阶段: 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货币体系、 以美 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以浮动汇率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 以及诸多新发展的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二、金本位制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3、世界处于金本位制度之下,即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可以直接兑换为黄金。 在金本位制下,一国货币的升值将导致该国家的国际储备(黄金)增加,而其他国家的储备减少相等 的数额。将各国货币和黄金相挂钩, 就形成了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固定的国际货币体系。 金本位制度 下的固定汇率,消除了由汇率波动引起的不确定性,有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然而,坚持金本位制度 意味着一个国家不能控制它的货币政策,因为他的货币供给是由国家之间的黄金流动决定的。而且, 各国的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黄金产量和开采的制约。三、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二战中,美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在 1944 年,盟国在美国北部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确

4、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同时, 布雷顿森林协定于 1945 年创立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与黄金挂钩( 1 盎司黄金 =35美元) ;其他货币与美 元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固定汇率制度的运作机制:当本国货币被高估时(汇率 =外币/本币) ,中央银行必须购买本国货 币以保持固定汇率,但其结果是国际储备减少;反之亦然。上面的结论意味着,一国如果将本国汇率与较大国家的货币相挂钩, 就会丧失对货币政策的控制。 如果大国实施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进而引起大国货币升值和小国货币贬值。这时,小 国发现其

5、汇率被高估,将不得不出售大国的货币,购买本国货币,以阻止货币贬值。小国无法控制它 的货币政策,因为他的货币供给的变动完全取决于大国货币供给的变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 20世纪 60年代,当美国试图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以降低国内失业率时,被高估的美元的根本性失衡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了该体系在 1971 年崩溃了。作为建立在黄金 - 美元本位基础上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美元既是一国货币,又是 世界货币。作为一国货币,它的发行必须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作为世界货币,美元的 供给又必须适应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需要。 由于黄金产量和美国黄金储备量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 的需要,在“双

6、挂钩”制度下,美元便出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对国际支付 手段和储备货币增长的需要, 美元的供应应当不断增长; 而美元供给的不断增长又会导致美元同黄金 的兑换性难以维持。美元的这种两难,即“特里芬难题”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及危 机发生的必然性。四、货币局制度货币局是解决汇率指标缺少透明度和承诺力的一种方法, 是固定汇率指标的延伸。 在这个机制中, 本国货币百分之百的由外国货币支持。 而货币发行机构确定对这种外国货币的固定汇率, 并且随时按 公众要求以这个汇率将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国货币。优势:第一,当外币在央行被兑换成本币时,货币供给才会扩张,中央银行不再拥有印刷货

7、币从 而制造通货膨胀的能力。 第二,货币局意味着央行更加坚定地维持固定汇率的承诺, 因此能够更加有 效地快速降低通胀,同时可以减少对本国货币投机性冲击的概率。缺点:独立货币政策的丧失, 经济受来自核心国突发事件冲击的风险加大, 以及央行印制货币和 充当最后贷款人能力的丧失。五、美元化美元化是解决汇率指标缺少透明度和承诺力的另一种方法, 是固定汇率指标的另一种延伸。 即采 用一种稳定的货币,如美元,作为一国的货币。比起货币局,他能提供更强的承诺机制。优势:中央银行不再拥有印刷货币从而制造通货膨胀的能力; 它完全避免了对本国货币投机性冲 击的可能性。缺点:独立货币政策的丧失, 经济受来自核心国突发

8、事件冲击的风险加大, 以及央行印制货币和 充当最后贷款人能力的丧失,以及政府丧失了发行货币的收入,即“铸币税” 。六、欧洲货币同盟与欧元1979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8个成员国成立了欧洲货币体系(EM$,各国同意他们各自之间的 汇率保持不变,并且相对于美元实行联合浮动。七、对货币制度主权的挑战1. 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2. 欧元登上历史舞台第二章 利息和利率第一节 利息一、利息的含义利息是债权人因贷出货币资金而从债务人处获得的报酬, 是货币资本的价格。人们把钱存在银行, 意味着在一段时间内把资金的使用权让渡给银行,所以银行要付利息。利率的作用:从宏观的角度看,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表现在:第一,积累资

9、金的功能;第二,调剂信用规模的 功能;第三,调节国民经济结构的功能;第四,抑制通货膨胀的功能;第五,平衡国际收支的功能。从微观的角度看, 利率杠杆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第一,激励企业提高自己使用效率的功能; 第二, 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的功能;第三,作为租金计算基础的功能。利率与回报率的区别:债券的回报率并不一定等于债券的利率。 一般地,从时间 t 到时间 t+1 ,持有一种债券的回报率可以表示为:RET=+Pt+1 -P tPt其中,RET为从时间t到时间t+1持有债券的回报率;Pt为时间t时的债券价格;R+1为时间t+1时的债券价格;C为息票利息。式中,C/Pt=当期收益率;(P+1

10、 - R)/Pt是资本利得率从以上式中,我们可以发现,长期债券的价格和回报率的波动性比短期债券大。第二节利率决定理论一、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古典学派认为,一个自由竞争的经济在它自身内部包含着达到和维持充分就业的强大力量。 这些 力量会防止经济偏离充分就业。 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和投资的真实数量都是利率的函数。 投资 函数和储蓄函数共同决定了一个均衡的利率。古典学派认为,储蓄取决于人们对消费的时间偏好。 不同的人对消费的时间偏好不同,有些人偏 好即期消费,有些人则偏好在未来进行消费。而现实中,大多数人偏好在当期消费,如果要增加储蓄, 就要要求他们放弃当前消费,此时投资者必须给与探们一定的利

11、息补偿。 利率如果越高,意味着对这 种放弃的补偿也就越多,那么储蓄也会相应增加。由此得出一般情况下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 如图中 的S曲线表示。投资主要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收益和利率。资本的边际收益代 表了投资的收益,而利率代表了投资的成本。只要资本的边际收 益率高于利率,投资就有利可图,企业也就倾向于增加投资。然 而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会随着资本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因此均衡 状态将是资本的边际收益率等于利率此时企业实现了利润最大 化。因此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如图中的I曲线表示。只有当储 畜者愿意提供的资金与投资者愿意借入的资金相等时,利率才会 达到均衡水平。古典学派认为,投资代表的是对资本的需求,而储

12、蓄代表的是对资本的供给,利率就是资本的价格。因此当资本的供求达到均衡时,也就决定了利率的水平。由 于储蓄和投资都是由实物层面上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利息所得完全是由技术水平、 劳动供给、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真是因素决定的,而不受货币因素的影响。货币就像覆盖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 与利 率的决定全然无关。因此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也被称为“真实的利率理论”。二、可贷资金理论可贷资金理论从流量的角度研究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和利率的决定。 该理论作为新古典学派的 利率决定理论,一方面肯定了古典学派考虑储蓄和投资对于利率的决定作用, 但指出了完全忽视货币 因素是不恰当的;另一方面指出凯恩斯学派完全否定实质性

13、因素是不对的, 但肯定了其关于货币因素 对利率的影响作用的论述。所以说,可贷资金理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同时考虑了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投资和货币的窖藏等方面; 而资金的供给主要来源于储 蓄和货币供给的增加等方面。但是可贷资金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在利率决定的过程中,虽然它考虑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但 是忽略了两个市场各自的均衡。当可贷资金市场实现均衡时,并不能保证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 到均衡。由此可见,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尽管克服了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缺点,但是还是不能兼顾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该理论仍是不完善的。利率i( J )使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有:

14、1. 财富(同向变动);2. 预期利率(反向变动);3. 预期通胀率(反向变动);4. 债券相对于其他资产的风险(反向变动);5. 债券相对于其他资产的流动性(同向变动)使供给曲线发生位移的因素有:1. 各种投资机会的盈利性(同向变动);2. 预期通胀率(同向变动);3. 政府行为(政府赤字越大,债券供给量越大,推动供给曲线右移)二、流动性偏好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是由凯恩斯学派创立的,该理论试图用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来说明均衡利率的决定。 凯恩斯和他的追随者们在利率决定问题上的观点与古典学派的正好相反。 凯恩斯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 是一种货币理论,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而是由货币量

15、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该理论的假设条件是:人们储藏财富的资产只有两类,货币和债券。因此,经济体财富的总量就 应当等于货币总量与债券总量之和,即债券与货币的供给量必须等于债券与货币的需求量,即Bs+Ms=Bd+Md.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的需求是一个内生变量, 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利息是对放弃流动性的 补偿,因此利率就是对人们的流动性偏好的衡量指标。所谓的流动性偏好就是指人们持有货工& f 、Ms币以获得流动性的意愿程度。人们流动性偏好的动机有三个: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 机。其中,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带来的货币需 求与利率没有直接关系,它是收入的函数,并 且与收入成正比;而投机动机带来的

16、货币需求 则与利率成反比。用L1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慎 动机带来的货币需求,L2表示投机动机带来 的货币需求,那么货币的总需求量可以表示为 L=L1( y)+L2( i )。相对而言,货币的供给则是外生变量,与利率水平没有关系,它是由中央银行控制的一个常量。因此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货币的需求量。 凯恩斯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纠正了古典学派忽视货币因素的偏颇,然而它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 将储蓄与投资等实际因素完全不予考虑,这显然也是不合适的。货币需求曲线的位移:1收入效应:较高的收入水平导致货币需求增加,推动需求曲线向右位移;2价格效应:物价水平的上升导致货币需求的增加,推动需求曲线向右位移供给曲线的位移

17、:供给曲线的增加会推动货币供给曲线的向右位移由上可知,货币供给的增加对利率可能产生四种效应:流动性相应、收入效应、I:价格效应和通胀预期效应。流动性效应表明提高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会降低利率;I:其他效应作用的方向则恰好相反。现实情况似乎反映了收入效应、价格效应和通I:胀预期效应会超过流动性效应,因此提高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会提高而非降低利率。I三、IS-LM模型IS-LM模型通过IS曲线和LM曲线得到在固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产出了利率Y=C(Y-T)+l(r)+G+NXI M/P=li(Y)+2(r)IS曲线包括所有使得产品市场实现均衡的利率与产出的 组合,而LM曲线包括所有使得货币市场实现均衡的组合。

18、IS曲线向下倾斜,因为较高的利率水平会降低计划投资支出和净出口,进而降低均衡产出水平;LM曲线向上倾斜,因为较高的总产出水平会增加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 进而提高利率水平。均衡点E说明此时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处于均衡状态IS LM模型克服了古典学派利率理论只考虑商品市场均衡的缺陷,又克服了凯恩斯学派利率理 论只考虑货币市场的缺陷,同时还克服了新古典学派利率理论不能同时兼顾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各自 均衡的缺陷;它尝试从一般均衡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兼顾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 考虑了他们的 各自均衡,对利率的决定机制做出了相对完善的解释。第三节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一、利率的风险结构研究利率的

19、风险结构就是研究为什么到其期限相同的债券有着不同的利率有三个因素可以解释利率的风险结构: 风险溢价(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的利差) 解释其利率低于流动性较差的债券的原因。 会降低,例如免税联邦所得税的市政债券。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期限不同的证券之间的利率差异,是利率与期限违约风险、流动性和债券利息支付的所得税政策。债券的 随着其违约风险的增加而增大。国债较强的流动性也可以 如果某一债券的利息支付有较强的税收优势,它的利率也相关关系的反映。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除了要回答收益率曲线为何在不同的时点有不同的形状, 还要解释下列三个重 要的经验事实:1. 不同到期期限的

20、债券的利率随时间一起波动。2. 若短期利率较低,收益率曲线很可能向上倾斜;若短期收益率较高,则收益率曲线很可能向 下倾斜。3. 收益率曲线几乎总是向上倾斜的。预期理论预期理论的假设条件是, 债券投资者对于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没有特别的偏好, 因此如果某债券 的预期回报率低于到期期限不同的其他债券,投资者就不会持有这种债券。由此,预期理论提出了以下的命题: 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其有效期内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 平均值。基于这个命题, 我们可以看出, 预期理论认为到期期限不同的债券具有不同的利率的原因在 于,他们对未来短期利率的预期值是不同的。用数学表述:int =(i t+ieet+1 +i t+

21、2 +i t+(n-i)e)/n预期理论,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说明市场预期未来的短期利率将上升。 如果当前长期利率高于短 期利率,说明未来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高于目前的短期利率。最后,预期理论可以解释事实 1和 2,但无法解释事实 3。分割市场理论分割市场理论将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市场看做完全独立和相互分割的。 到期期限不同的每种债券 的利率取决于该债券的供给和需求,其他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此毫无影响。 分割市场理论关键性的假设条件是, 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根本无法互相替代。 因此,持有某一到 期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对于其他到期期限的债券的需求不产生任何影响。 之所以认为不同到期期 限的债

22、券无法替代, 原因在于投资者对于某一到期期限的债券有着强烈的偏好, 因此他们关心的只是 所偏好期限的债券的预期回报率。根据分割市场理论, 收益率曲线的不同形状可以由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的供求因素解释。 如果投 资者的意愿持有期较短, 即愿意持有利率风险较小的短期债券, 分割市场理论就可以说明典型的收益 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即事实 3。由于在通常情况下,长期债券相对于短期债券的需求较少,因此其 价格较低,利率较高,所以典型的收益率曲线是向上倾斜的。流动性溢价理论与期限优先理论流动性溢价理论认为, 长期债券的利率应当等于两项之和, 第一项是长期债券到期之前预期短期 利率的平均值;第二项是随债券供求状

23、况变动而变动的流动性溢价。流动性溢价理论的关键性假设是, 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这意味着某一债券的 预期回报率的确会影响其他到期期限债券的预期回报率。 同时,该理论也承认投资者对不同期限债券 的偏好。,即不同到期期限的债券可以相互替代,但并非完全替代品。用数学可以写作:int =(i t +i t+1 e+i t+2 +i t+(n-1) e)/n+l nt式中,I nt为n1期债券在时间t的流动性溢价,它总是为正,并且随着债券到期期限n的延长而上升。与流动性溢价理论密切相关的是期限优先理论, 它采取了较为间接的方法来修正预期理论, 但得 到的结论是相同的。 它假设投资者对某种

24、到期期限的债券有着特别的偏好。 因此只有当预期回报率足 够高时,他们才愿意购买其他到期期限的债券。由于相对长期债券,投资者一般更偏好于短期债券, 因此,只有当长期债券的预期回报率较高时, 他们才愿意持有长期债券。 这种推理过程同样可以得到 流动性溢价理论的公式。利率i这两个理论使得我们可以根据收益率曲线的形状了解市场对未来短期利率走势的预期。陡峭上升的收益率曲线意味着预期未来短期利率将上升;相对平缓上升的收益率曲线表明预期未来短期利率将 不变;平坦的收益率曲线表明预期未来短期利率将小幅下跌;反转的收益率曲线表明预期未来短期利率将大幅下跌。三、利率市场化与利率管制利率管制的弊端主要有:第一,低或

25、负的实际利率鼓励当期消费并导致人们储蓄不动产而不是金融资产,使储蓄低于社会最优水平,从而影响了经济的货币化和经济交易的效率。第二,低或负的实际利率产生了对可投资金的过剩需求, 从而导致信贷配给的低效率和寻租行为。第三,低或负的实际利率扭曲了要素资金价格,从而导致借款人选择资金密集型的项目,从而扭 曲了产业结构。第四,对利率管制的规避造成“金融脱媒”,并使资本外逃的压力加大,造成货币当局对货币控 制力的减弱。利率市场化是指把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经济主体都不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制定者,而只能成为接收者。具体来讲,利率

26、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不由上级银行统一控制,而是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本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 各种利率保持合理的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利率市场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在利率 市场化之前,应降低利率管制的范围和程度,逐步提高利率水平;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要先于存款利率 的市场化;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要短于短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先于小额存款利率市场化。第三章外汇与汇率第一节外汇一、外汇的含义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可用作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并能兑换成其他形式

27、的外币资产 和支付手段。其特征包括:必须是外币或以外币表示;必须具有自由兑换性。二、我国的外汇管理和人民币可兑换问题1996年底,我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我国在外汇管理方面的总体思路是明确的:从 我国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以放松资本项目交易限制、弓I入和培育资本市场工具为主线,在风险 可控的前提下,依照循序渐进、统筹规划、先易后难、留有余地的原则,分阶段、有选择地逐步推出 资本项目开放措施。在顺序方面应是先放松流入,后放松流出;先放开长期资本流动,后放开短期资 本流动;先放开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后放开对非金融机构和居民个人的管制; 先放开有真实背景的交 易,后放开无真实背景的交易。20

28、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又一次更具实际意义的重大改革。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实 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改革开创了我国外汇 管理的新局面。第二节汇率与汇率制度一、 汇率汇率是不同货币间的折算比率。外汇市场中的交易决定了货币兑换的比率, 进而决定了购买外国 商品和金融资产的成本。第三节币值、利率与汇率影响长期汇率的因素:相对物价水平、关税和配额、对国内国外商品的偏好、生产能力。具体来说:长期来看,一国物价水平相对于国外物价水平的上升会导致其货币贬值, 而一国相对 物价水平的下跌会导致其货币升值; 增加贸易壁垒会导致该国货币长期内升值; 对一国出口

29、的需求增 加会导致其货币长期内升值,对进口的需求增加会导致该国货币贬值; 长期来看,一国相对于其他国 家生产能力提高,其货币就会升值。第四节汇率决定理论一、购买力平价理论(PPP)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价定律在国内物价水平而非单个商品价格上的简单应用,即如果两国生产的商品是同质的,并且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非常低,那么,无论商品由哪国生产,其在全世界的价格都 应当是一样的。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任何两种货币的汇率变动都应当反映两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如果一国物价水平相对于另一国上升,其货币应当贬值。但是,购买力平价并不能充分解释汇率。原因主要有四点:各国可比较的商品并不一定是同质的、 运输成本不可忽略、贸易

30、壁垒、并非所有商品和服务都可以跨境交易。二、利息平价条件设iD国内存款的利率,iF为国外存款的利率,E为现在的货币汇率,Et+i为下一阶段的预期汇率, 则利息平价条件可以表示为:i =iF E+1 -E tEt14它说明,国内利率等于国外利率减去国内货币的预期升值率。 等式的左边是国内存款的预期回报 率,右边是国外存款的预期回报率,两种回报率都是以国内货币来衡量的。 考虑到国内银行存款和国 外银行存款是完全替代品的假设,利息平价条件就是外汇市场的均衡条件。 只有当汇率使得国内银行 存款和国外银行存款的预期回报率相等时,现存的国内国外存款才都会被乐意持有。三、解释汇率的变动(P446第四章金融市

31、场与金融机构第一节金融市场以及金融要素一、金融市场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什么是金融? “金”指资金,“融”指融通,“金融”是社会资金融通的总称一般来说,金融市场就是资金盈余部门向资金赤字部门融通资金的场所, 即资金从那些拥有闲置 货币的人手中转移到资金短缺的人手中。 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等金融市场将资金从没有生产用途的人 向有生产用途的人转移,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率。事实上,运转良好的金融市场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 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仍然贫困的一 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金融市场不健全。 金融市场上的活动对于个人财富、 企业和消费者行为以及经济周 期有着直接影响。二、金融市场的功能 1资源配置功能:促进资

32、金合理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2. 分散和转移风险功能:通过投资分散原则来保障资金的安全。 3定价功能:金融市场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场所,形成金融产品的价格。4. 提供流动性的功能:为金融资产的出售、变现提供了交易场所。5. 减低交易的搜寻成本和信息成本功能: 金融市场提供了寻找最合适交易双方的场所和以最低成 本评价金融资产价值的场所。三、金融市场的类型1. 按金融交易的期限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2. 按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可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3. 按金融交易的政治地理区域可分为国内金融市场和国外金融市场4. 按融资形式可分为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5. 按活动的关联程度可分为基

33、础性金融工具市场和衍生性金融市场第二节 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交易短期债务工具(期限为 1 年以下)的金融市场。第三节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交易长期债务工具(期限在 1 年或 1 年以上)与股权工具的金融市场。第四节 衍生工具市场一、衍生金融工具的含义与发展的原因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一类价值依赖于原生性金融工具的金融产品。 主要包括远期、 期货、期权和互 换及其组合。 衍生金融工具得以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金融风险的日益加剧和人们规避风险的 需求;二是期权定价公式的问世。二、衍生金融工具的类型(1)远期合约。远期合约是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 产的合约。 远

34、期合约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人们需要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实现资金流的变动,却又不想承担未来可能会发生的风险, 希望在现在就能够确定这一现金流的数量, 实际上这是一种为了规避未来 可能发生的风险而生成的金融衍生工具。远期合约的优点在于可以灵活地适应双方交易的需求。 但同时,远期合约的缺陷在于缺乏流动性 并且存在违约风险。(2)期货合约。期货是指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按约定的价格、交割地点、交割方 式等条件, 交易一定数量某种特定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合约。 期货合约克服了远期市场缺乏流动性和违 约风险的问题。期货合约和远期合约的不同之处: 第一,合约的性质不同。 期货合约是由交易所推出的标准化合约,

35、同种类型的每张合约所包含的 标的资产的种类、数量、交货地点、交货时间都是一样的,而远期合约则是有买卖双方自行协商制定 的,其标的物的种类、数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均由双方自行决定。第二,交易的方式不同。 期货合约的交易在交易所集中进行, 由交易所负责制定交易规则并保证 合约的履行。而远期合约则是由双方私下进行的。第三,交易的参与者不同。 由于远期交易是在私下进行, 所以合约的履行完全依赖于双方的信用, 因此只在一些大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大企业之间进行;而期货合约的履行是由交易所保证的,因此些中小企业也能够参与。第四,实际交割的比例不同。绝大多数的期货合约是在到期日之前就被相互冲销,从而不必真正

36、进行合约标的资产的收付,而只需进行差额结算。但是绝大多数的远期合约到期后都会进行实际的交 割。因此,远期交易主要是一种销售活动,而期货合约则主要是一种投资或投机活动。I;利用金融期货合约避险:如果银行利率敏感型负债大于资产,利率上升会导致银行价II:值的下跌。通过出售在利率上升时获利的利率期货合约,银行能够抵消利率上升时资;产组合的全部损失,从而规避其利率风险。I1期货市场成功的原因:1 由于期货合约的交割数量与交割日都是标准化的,从而更容易实现不同交易者在期货市场上 的匹配,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2 期货合约允许交割多种产品,限制了某些人囤积居奇和挤压空头方的可能性。3 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制度和

37、逐日盯市制度降低了违约风险问题。4 大部分期货合约不必在到期日时交割标的资产,而远期合约则是必须的。期货市场允许交易 者抵消交易合约,使得期货交易者避免了实物交割, 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这在远期市场是难以实现 的。(3)期权合约期权是指赋予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交易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权利的合约。为了取得这样一种权利,期权合约的买方必须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即期权费。期权合约可以分为美式期权(可在期权到期日之前随时执行) 和欧式期权(只能在到期日当前执 行)。I1期货期权产生于1982年,目前已经成为交易最广泛的期权合约。I _ 期权与期货合约的损益:期权合约的利润是非线性的,

38、而期货合约的利润是线性的。影响期权费的因素:1.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执行价格越高,买入期权的期权费就越低,卖出期权的期权费就越高。2.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期权的到期期限越长,买入和卖出期权的期权费就越高。3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标的金融工具价格的波动性越大,买入和卖出期权的期权费就越高。(4)互换合约互换是指当事人按照商定的条件,在约定的时间交换不同金融工具的一系列支付款项或收入款项 的合约。互换合约实质上可以分解为一系列远期合约的组合。互换有两种基本类型:货币互换是指以不同货币计价的现金流的交换; 利率互换是指以相同货币 计价的不同利息流的交换。I"I;利率互换是管理利率风险的重要工具

39、,于1982年产生于美国。_ _ J互换的一大优势在于,它的期限可以相当长(有时甚至长达20年),而通常金融期货和金融合约 的期限较短,一般在1年以内。如果金融机构需要在较长时间内规避利率风险, 金融期货或期权市场 就不是理想的选择,而应当利用互换市场。互换的缺点:缺乏流动性;面临违约风险。第五节金融机构(种类、功能)金融机构是指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其基本功能就是在间接融资过程中作为连接资金需求者 与资金盈余者的桥梁,促使资金从盈余的一方流向需求的一方,实现金融资源的重新配置。金融机构的特点:1. 金融资产比率极高。在金融中介资产负债表中,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相比,具有其他产业不 能比拟的极

40、高比率。2. 高负债率。金融业务的自有资本与资金来源相比,所占比率极低。3. 高风险产业。高负债率决定了金融业务的高风险。4. 政府的严格监管。高风险产业和高负债率决定了政府对其严格的监管。5. 追求利润。这是作为企业与一般产业的共同特征。补充: 金融中介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法:1. 规模经济。通过聚集投资者的资金, 单个投资者的交易成本被大大降低。 规模经济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在金融市场中,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单笔交易的总成本仅有少量的增加。2. 专业技术。金融中介可以开发专业技术开降低交易成本。 比如在计算机方面的专门技术可以为 客户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金融中介中逆向选择问题的解决办法:1.

41、信息的私人生产与销售解决金融市场中逆向选择问题的办法之一, 就是向资金供给方提供有关为其投资活动融资的个人 或公司的详细情况,从而消除信息不对称。 (例如美国标准普尔、穆迪等评级公司)2. 加强信息的政府监管加强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鼓励公司披露其真实信息, 从而使投资者能够区分出好公司与差公 司。3. 金融中介 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具有从公司信息生产中获利的能力,可以区分出信用风险的高低。 (同时这 一分析也表明,银行的作用会随着企业信息获取难度的下降而降低。 )4. 抵押品与净值抵押品作为借款人违约事件发生时交由贷款人处理的财产, 减少了违约时贷款人的损失, 从而可 以降低逆向选择的危害。

42、净值是公司资产与其负债之间的差额。 如果公司净值较高, 即使它所从事的投资活动出现了亏损, 贷款人仍然可以取得公司净值的所有权并将其出售,以用来弥补贷款违约的损失。解决委托 - 代理问题的方法1. 监督2. 加强信息的政府监管3. 金融中介4. 债务合约解决道德风险的方法:1. 净值高净值可以减少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 这是因为它使得债务合约激励相容, 即将借款人和贷款人 的动机统一起来。因此,借款人的净值越高,债务合约的道德风险就越小。2. 限制性条款的监督和执行通过制定限制违背贷款人意愿的条款、 鼓励符合贷款人意愿的条款、 保持抵押品价值的条款和提 供信息的条款等,来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3.

43、 金融中介 对限制性条款进行监督。第五章商业银行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 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吸收的外 来资金两部分。其中自有资金所占比重很小,但它是吸收外来资金的基础;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 有: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银行同业拆借、回购协议借款以及发行金融债券等。第二节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银行取得利益的主要途径。具体种类包括:贴现、贷款、证券投资、租赁业务等。I:贴现付款额=票据金额*( 1 年贴现率*未到期天数/360天)(是-360-天还是-365-天再确认一下

44、-)第三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一、中间业务的概念和类型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它具有收入稳定、风险度低的特点,集中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服务性功能。最常见的有:汇 兑业务、代收业务、代客买卖业务、承兑业务、信托业务、代理融通业务、信用证以及银行卡业务等。二、表外业务的概念及类型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通用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总额, 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这些业务虽然不出现在资产负债表中, 但却同表内的资产业务和 负债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因此我

45、们也称其为或有资产 和或有负债。表外业务形式多样,但大体可分为三类,即贸易融通业务、金融保证业务、衍生工具业 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既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又包括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如互换、 期权、期货、远期利率协议、贷款出售、票据发行便利、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等业务。通常提及的 表外业务专指后一类,属狭义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有一小部分是重合的。(米什金的书里将银行通过向其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并收取费用的业务也归为表外业务,如代客买卖外汇、代收抵押证券本金和利息、为银行承兑汇票提供担保以及提供支撑性信用额度等。)第四节商业银行的风险特征一、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因

46、不确定性因素的单一或综合影响, 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二、银行管理的基本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1. 流动性管理,即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资产向储户支付的义务。2. 资产管理,即通过购买低违约率的资产和进行资产多样化组合, 将风险保持在适当的低水平3. 负债管理,做到以低成本获取资金。4. 资本充足性管理,必须确定银行应当保有的资本规模,并获取所需要的资本。I:要降低银行资本相对于资产的规模,以达到提高股权回报率的目的,可以有三种选择:回购银行股II:票,从而减少资本金的规模;增加向股东支付的股利,从而减少银行的留存收益和资本;保持银行资本I:不变,通过发行定期存单

47、等方式获取新的资金,并将其用于发放贷款或购买证券,以扩大资产规模。I;要提高资本相对于资产的规模,也可以有三种选择:发行股份来筹集资本;减少银行向股东支付的Ii股利;保持资本不变,通过减少贷款发放或出售证券等方式降低资产规模,并用所得到的资金减少负债。、信用风险管理的原则:1. 甄别和监督(甄别、贷款专业化、限制性条款的监督与执行)2. 长期客户联系3. 贷款承诺4. 抵押品和补偿余额5信用配给,即使愿意支付给定利率,甚至更高的利率,也拒绝向其发放贷款。信用配给有两种 形式。第一种是即使借款人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贷款人拒绝向其发放任何贷款(防止逆向选择);第二种是贷款人虽然向借款人发放贷款,但

48、贷款金额低于借款人的要求(防止道德风险)。四、利率风险管理1. 缺口分析缺口是指利率敏感型资产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之差。如果银行的利率敏感型资产低于利率敏感型负债,利率上升会减少银行利润;而利率下降会增加银行利润。2. 久期分析久期分析利用金融机构的资产和负债的加权平均持续期,来观察利率变动对净值的影响。附:一、银行体系的发展历史1694年,在英国政府支持下由私人创办的英格兰银行是最早出现的股份银行。英格兰银行的成 立,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1782年,北美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美国现代商业银行业的开端。1791年,美利坚银行成立。该银行同时具备私人银行和中央银行的特征。1913年,联邦储备法创建了

49、美联储。1933年,银行法(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将银行和证券 业分离开来。该法后于1999年被废除。1999年,美国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斯法,允许银行、保险公司及证券 业互相渗透并在彼此的市场上进行竞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西方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商 业银行集中化、全能化、电子化和国际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二、金融创新与银行业的发展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对财富的欲望。金融环境的变化推动金融机构进行具有盈利性的创新。金融创新的基本类型有三种:适应需求变化的创新、适应供给变化的创新和规避管制的创新。适应需求变化的创新(

50、利率波动性):利率风险的上升增加了对能够控制这种风险的金融产品和 服务的需求。经济环境的这种变化推动金融机构为应付这种新需求进行能够盈利的创新,从而促进了能够降低利率风险的新金融工具的相继诞生:可变利率抵押贷款和金融衍生工具。适应供给变化的金融创新:信息技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是推动金融创新的最重要的供给 变化。这种技术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降低了处理金融交易的成本;其次,它使得投资者 更容易获取信息,从而为企业发行债券提供了便利。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很多新金融产品和服 务的诞生:信用卡和借记卡、电子银行业务、垃圾债券、商业票据市场、证券化(将不具有流动性的资产转化为可流通的资

51、本市场的证券)。1995年,总部设在亚特兰大的第一安全网络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第一家虚拟银行的诞生。规避; 的金融创;为规i违约风险较小的债券被称为投资级债券,其评级为Baa (穆迪)或 BBB (普尔)及以上;评级低于 Baa (或BBB)的债券具有较高的违约风险,被称为投机级债券或垃圾现存管制新:避利息支付限制和法定准备金税收效应,产生了两个重要的金融创新: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流动账户脱媒:是指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主要金融中介的地位:在相对降低,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I: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并重的转换过程。结果:金

52、融创新导致了传统银行业务的衰落, 银行发放贷款和吸收存款的传统金融中介作用在金 融体系中的作用已经大大降低。(由于脱媒过程,银行获取负债的成本优势下降;垃圾债券、证券化 等金融创新,银行的收入优势也同时下降。)银行的应对:(1) 将贷款业务扩展到新的、更高风险的领域,如商业不动产贷款。(2) 开展表外业务等非利息收入。总结一下,在美国历史上,有三条规定导致了大量的金融创新。 第一条是不准向活期存款支付利 息的规定;第二条是规定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的 Q条例;第三条则是法定准备金要求。其中,不准向支 票账户支付利息的规定导致了可转让提款单存款帐户(NOW和自动转帐存款帐户(ATS的产生。对 定期存款

53、利率的限制和法定准备金要求则刺激了银行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货币存款可转让账户以及欧洲美元存款等一系列负债业务的迅速发展。这些负债业务均不受存款利率上限和法定准备金的约束。三、银行是否应该混业经营?混业经营指的是银行不仅经营传统的银行业务,而且还经营投资银行、证券经纪、保险以及金融 衍生业务等其他业务。混业经营的优势:第一、从银行角度看,混业经营可以为银行带来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同时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 另外还通过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可以使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最小化,并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第二、从客户角度看,客户可以因银行混业经营而得到更多的利益。第三、从公共政策角度看,混业经营可以提高

54、公共政策的效率,提高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混业经营面临的问题:第一、从银行角度看,混业经营会加大银行在管理方面的难度;不同业务、不同经营单位如果不 能有机高效的融合,就可能产生各种潜在的冲突;在拓展多元化业务的同时,如果没有合理安排和统 筹兼顾,传统的业务就有可能被削弱,造成业务发展的失衡。第二、从监管当局来看,混业经营使得银行结构复杂,提高了监管成本,不利于监管机构的有效 监管;同时多元化经营会推动银行业的兼并与重组,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将进一步集中, 可能会形成少数金融企业主导市场的局面,损害金融领域的公平竞争。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还不明晰,国有银行对非银行业务可能造成的巨额损失难以承担真正

55、的 责任,政府对贷款的干预普遍存在,信息收集滞后,会计和披露标准还不健全,监督者的素质还需提 高。在这种环境下,引入混业经营必须谨慎行事。四、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是以经营保险业务为主的经济组织。除了对于某个单位有分散风险、消减损失的职能之 外,保险公司在宏观上还有四大功能:一是承担国家财政后备范围以外的损失补偿;二是聚集资金, 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三是增强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 四是为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经济保 障,防止因某个环节的突然断裂而破坏整个社会经济平稳运行。第六章现代货币创造机制第一节存款货币的创造机制1. 货币存款制造的两个必要前提条件:各个银行对于自己所吸收的存款只需要保持一定

56、比例的准备金; 银行清算体系的形成。2. 现代金融体系下的存款货币创造过程RR=R*D其中,RR-银行法定准备金,基础货币MB等于流通中的现金C加上银行体系的准备金总额 R。即MB=C+R- D=- XARrR-银行准备金总量,r-法定准备金率,D-支票存款第二节中央银行的职能一、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特点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的金融机构。中央银行的经营特点包括: 不以营利为目的;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具有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建立的必要性:第一,银行券统一发行的需要;第二,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而有权威的清算机构为之服务; 第三,为防止商业银行在经济周期中陷入资金调度不灵的窘境,客观上需要存在一个强大的金 融机构为银行提供货币资金,即流动性支持;第四,需要有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专门机构专司金融业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二、中央银行的职能1. 发行的银行。即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2. 银行的银行。具体职能体现在集中存款准备金、最终贷款人和组织全国的清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