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_第1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_第2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_第3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_第4页
广东省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化学中考必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考前盘点注重基础性,主干知识,争取选择题不失分。通过近三年中考题分析,以下15个内容是中考选择题常考内容:物质的变化、性质;实验操作图;微粒结构示意图;溶液PH值变化、基本反应类型判断;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判断;化肥;分子和原子;化合价的计算;化学与生活;物质除杂和鉴别;物质分类;酸碱盐的通性;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金属活动顺序表。一、知识点精析考点1:物质的变化、性质重点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常见的化学变化燃烧、爆炸:酒精燃烧、白磷自燃、火药爆炸、纸张燃烧、燃放烟花等。变质:食物腐烂、铁制品生锈、长期露置在空气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钠变质等。其他:动物

2、的呼吸作用、食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生石灰)黏在一起变成块状、用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用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生石灰、用石墨为原料制取金刚石等。升降考点2、反应类型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是:(常考点是置换反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考点3、原子结构示意图(常考点是阴离子、金属非金属元素的判断等)(1)、原子结构示意图(请说

3、说各部分所表示的涵义)(2)原子结构与元素种类及元素化学性年的关系_三季弋层9子2%+10结8的稳定加128#03向2于4个、不稳而讷易失去最外层电彳二工金而套或等于4kz不稳其易得到电子一稀有气相拒素一般比8个(He为2G)相对稳定盘如J一般不参加化学反应考点4、实验操作图重点是:主要是过滤、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液体加热、液体倾倒、酒精灯使用、量筒读数等,要熟悉实验操作要领。(练习)4-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读液体体积滴加液体ABC4-2 .下列学生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4-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 .考点5、溶液PH值判断重点是:溶液酸碱度判断、PH大小与溶液酸碱性强弱大小比

4、较等(练习)5-1.分别把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氧化钾;三氧化硫;二氧化碳;氧化钙;氧化铜;一氧化碳。其溶液pH小于7的是()A.B.C.D.考点6、有机高分子材料重点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判断有机高分子材料是指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它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另一类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所以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练习)6-1.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质中存在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A.汽车轮胎B.生铁C.棉花D.羊毛6-2.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

5、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考点7、化肥重点是:化肥分类、简易鉴别等。1、化肥分成肥、肥、肥、肥四种。2、钱态氮肥不要和草木灰及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免失效。(练习)7-1.取少量下列化肥,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其中能嗅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氯化钾 B .尿素 C .硫酸俊D.磷矿粉7-2 .下列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A. K2S04B . KNQC . NHNQ.Ca(HP04)27-3.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NH4)2SO属于复合肥料(.从外观即可把 NHCl与KCl区别开C.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D.NHHCO不能与碱性物质

6、混放或混用考点8、 重点是:A.分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性质,常考点是分子间存在间隔。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大多数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和石墨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2、分子的特点: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分子之间有间隔。(练习)8-1.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你认为下列变化事实编P事实解释A50mL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

7、0mL;分子间有间隔B敞口放置的浓盐酸逐渐变稀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C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很软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向D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本身的大小发生了改变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8-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8-3.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分子原子A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不停运动静止不动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小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小变D分子间L定的间隔原子间没有距离考点9、化合价计算重点是: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要根据化合物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练习)9-1.下列各组含氮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相同的一组是()A.N

8、2HNO3B.NO2N2OC.NaNO3NaNO2D.NH3NH4C19-2.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广泛应用于拉制灯丝。白鸨矿是冶炼金属鸨的常用原料,其主要成分是鸨酸钙(CaWO),鸨酸钙中鸨元素的化合价是()A.6B.+4C.+6D.+79-3.我国推广食用的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在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A、+7B、+5C、+4D、+3考点10、化学与生活重点是:白色污染、人体微量元素的作用等(练习)10-1.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下列有关塑料购物袋的说法错误的是A.塑料购物袋是造成“白色污染”的来源之一B

9、.塑料购物袋易燃、易降解,利于回收再用( )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C.塑料购物袋是由热塑性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D.可以使用标有右图标志的塑料购物袋10-2.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Fe、Zn、F属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BC.蛋白质、油脂、糖类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D.棉花、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10-3.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说法正确的是A.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应尽可能多吃含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B.油脂危害人体健康,应尽量不吃C.食物加入铁强化剂的酱油,有助于防治缺铁性贫血D.食用甲醛溶液浸泡保鲜的水产品有利健康考点11物质分类重点是:酸碱盐、氧化物、有机物的分类。性质分/

10、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物质从物质的种类分.从元素,纯净物1的种类数分从是否含Q化合物碳元素分混合物无机化合物成的离子分有机 化合物(练习)11-1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在下面的四种化合物中,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种类别的物质是A. KNOB. NaClC . COD . KMnO11-2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甲烷,它与下列哪组属于同一类物质A .硫酸铜、氯化银.乙醇、葡萄糖C.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氢氧化铝盐、有机物顺序排列的是.煤、食盐水、石油.大理石、干冰、葡萄糖11-3.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A.空气、纯碱、乙醇C.水

11、、盐酸、甲烷化学反应反应物的条件生成物的条件酸+金属氧化物=盐+水反应物之一可溶生成物中要有气体、沉淀、水中的任意一种酸+碱=盐+水酸+盐=酸溢碱+盐=碱溢反应物都可溶盐+盐=盐溢判断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考点1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重点是: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练习)12-1.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MgC2、NaSO、Ba(NQ)2、K2CO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有白色不溶物产生。过滤,向不溶物中加入稀硝酸,不溶物部分溶解。该白色粉末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AK2CO3BNa2SO4CBa(NO3)2DMgCl212-2下列各组溶液,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Ba(OH2和

12、HbSOB.K2CO和BaCl2C.NazSO和K2COD.Ca(OH2和K2CO12-3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B碳酸氢钠与稀盐酸C.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D.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考点13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重点是:溶液的稀释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X100%.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密度X溶液的体积。浓溶液的质量X浓溶液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X稀溶液的质量分数(练习)13-1.汽车用的铅蓄电池中需要质量分数为28%勺稀硫酸。现有1Kg质量分数为98%28%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A.KgKgC.KgD.

13、Kg13-2硝酸钾可作为无土栽培的一种营养液。现将100g25的硝酸钾溶液稀释到10来用于培植营养液,则需加水()A50gB100gC150gD200g13-3.在实验中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勺碳酸氢钠溶液。现要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3%的碳酸氢钠溶液,需要碳酸氢钠的质量为()A15gB30gC50gD150g考点14金属活动顺序表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判断金属与盐的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练习)14-1.利用下列

14、各组物质间的反应,能够验证Fe、Ag、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A . FeCl2溶液、CuCl2溶液、AgFe、 Ag、 CuCl2 溶液C.FeCl2溶液、CuCl2溶液、AgNQ溶液D.FeCl2溶液、Cu.Ag14-2.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以下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YAgZXBYXZAgCXYAgZDXAgYZ14-3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

15、金属丙析出,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丁丙甲乙B.乙甲丙丁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考点15物质除杂和鉴别重点是:常见酸碱盐、气体的鉴别和除杂.鉴别的思路:一要选择合适的试剂,二要设计出正确的实验步骤,三要出现不同的现象。鉴别的依据:根据物质的特性进行鉴别。特性包括:颜色、溶解性、伴随明显现象的特征反应。常见气体的鉴别有氧气、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甲烷。常见离子(含该离子的物质)的鉴别有NH4+、CO32-、Cl-、SO42-。除杂的原则:(1)操作过程中不能引入新杂质;(2)不减少所需要的物质(提纯物);(3)简便易行。(练习)15-1下列操作

16、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可以用少量水B.用硝酸银溶液和硝酸可以区别食盐水和蒸储水C.石灰石、大理石等矿石中都有含有较多的碳酸盐,可以用石灰水鉴定D.加入氧化铁除去硫酸镁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盐酸,可以得到纯净的硫酸镁溶液15-2将下列各组内的物质混合,如果各组中的最后一种物质均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只留下一种不溶物(纯净物)的是()A.Zn、Ag、CuSO溶液(过量)B.K2CO溶液、BaC»硝酸(过量)C.Na2SO溶液、BaCl2溶液、盐酸(过量)D.BaCl2溶液、AgNO§液、稀硫酸(过量)15-3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17、.只用燃着的木条来区别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C.加入铁粉除去硫酸锌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硫酸D.通过盛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考点16根据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可关注的“考点”1、关于放射性元素16-1.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辐射泄漏,日本政府向福岛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I-127),以降低放射性碘对人体的伤害。已知核辐射中放射性碘(碘-131)的核电荷数为5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核裂变是一种物理变化B.核能的利用证实原子的可分性C.碘I-127原子和放射性碘原子I-133属于同种元素D.碘-127原子和碘-13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8、相同2、石墨烯16-2.2010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示意图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石墨场金刚石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A.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3、食品安全16-3.2011年4月11日央视消费主张曝光:上海华联等十多家超市多年来出售染色馒头。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添加剂要符合食品品质以及防腐、保鲜的需要,加入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下列日常生活的做法中符合规定的()A.将亚硝酸钠超量作为食品保鲜剂B.双汇生猪主产基地使用瘦肉精C.

19、三鹿奶粉中加入三聚鼠胺D.焙制面包时加入适量碳酸氢钠第二部分:非选择题部分二、填空题部分(3436分)21题:化学用语规范书写(1) 化学用语的含义与规范书写、化合物的命名规则主要考查原子、分子、离子符号的书写和含义,元素化合价,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常见物质俗名(干冰:CO;天然气:CH4;酒精:C2H5OH;铁矿石;Fe2O;大理石、石灰石、华表:CaCO;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消石灰,熟石灰:Ca(OH2;纯碱、苏打:NaCO(水溶液显碱性);小苏打:NaHCO;生石灰:CaO)。【贴题行动】21-1.用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物质或反应:(1)硫酸钠;硫酸铁生石灰:;(2)2个磷原子;4

20、个磷原子构成的白磷分子;5个亚铁离子:(3)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存在的微小粒子是。或CuSO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4)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该氧化物是;或某氮的氧化物中,已知氮与氧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7:4,该氧化物是:(5)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2) 根据文字信息与化学用语的转换(化学方程式的规范书写)。关注考点:能根据反应事实正确书写(包括配平)化学方程式,能根据化学方程式描述反应事实。能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其本质,能从“质”和“量”两方面的变化来解释一些化学现象。【贴题行动】21-2.用化学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事实:(1)镁条用砂纸打磨后放入氧气中,过一会儿

21、,光亮的镁条变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微量元素“硒”是防癌之王,加硒盐中添加了适量的亚硒酸钠(NaSeQ)。硒的元素符号是。向亚硒酸钠溶液中滴加CuSO溶液,有蓝色的亚硒酸铜沉淀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关注环保问题2010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低碳经济”是去年“两会”的一大热点。近年来科学家正致力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将空气中的CO压缩后贮藏于冰冷的深海。但有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CO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将过多的CO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将工业上产生的CQ进行收集

22、、处理,作工业原料,如用作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一定条件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NH)和CO,即可析出碳酸氢钠固体,此时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提示:方程式配平后,各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4)、能源问题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物质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写字母编号)。A.乙醇B.石油C.氢气D.煤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在实验室里可以通过置换反应来制取氢气,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CO。大气中CO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a.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完全燃烧的化

23、学方程式是b.计算1gCH完全燃烧产生CO的质量m(精确到);C.从下表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1g物质完全燃烧放出CO的质量1g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CHm56kJC32kJ(5)根据实验事实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由CCuOFe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如图所示高温加热。当观祭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停止加热,密封冷却至室温;然后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冒出,且红色物质明显增加。请根据这些信息,推断红色物质产生和增加的可能的原因(用化学万程式表)(6)根据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在一定条件下,A+2C+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O 一氢原子反应

24、刖反应后氧原子就原子请回答以下问题:A、BC、D表示的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参加反应A与B的质量比是22.物质分类考点梳理、物质的分类(知识体系见上)22-1.(1)在H、。CCl、Ca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内。打开汽水瓶时,大量逸出的气体;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酸可作干燥剂的氧化物;可用作建筑材料的盐可改良酸性土壤的碱;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可燃性,可做火箭燃料的单质;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导致人煤气中毒的气体;能作燃料的是(写三种)、。22-2.(08广州)现有下列物质:甲烷氧气硝酸钾

25、碳酸氢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乙醇铁。(1)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填编号,下同);(2)属于单质的是;(3)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盐的是。22-3.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见图12),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图12(1)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A.酸B.碱C.盐(2)小明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酸碱度,正确的操作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被测液滴到试纸上,,即可得出被测液的pHo实验结果:测得pH=10,并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3)小明认为它是NaOH溶液,小俊认为它是N&CO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认为只需选择图12已有的

26、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请用实验证明小俊的说法,完成以下实*验报告。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23.溶液与溶解度曲线考点关注:考查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的含义,能通过图表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23-1.(09广州)碘是紫黑色晶体,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紫红色溶液。(1)碘的汽油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2)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下面的示意图,表示溶液中碘分子的分布(汽油分子没有画出)。甲乙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填甲、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乙、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23-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20溶解度/g50(1)0c时,a、b、c三种物质

27、中,溶解度最大的是。(2)将ti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12c时,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是。(3) 12c时,将65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o(4) tiC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精确到)23-3.如下图一所示,在室温情况下,烧杯中盛装蒸储水和甲物质,一支试管盛装的是乙物质的溶液,另一支试管盛装的是丙物质的溶液,操作一:把烧杯中蒸储水温度由室温升到70c时,实验结果如图图一图二图三操作二:向烧杯中滴加一定量浓盐酸,实验结果如图三。请你据此现象并结合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甲、乙、丙物质中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的物质是,若甲是碳酸钙,写

28、出图三中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2)图一中物质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图二中物质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24、化学与生活考点:关注热点问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生产实际,学会在真实的情景中调用整合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一)能源问题:24-1.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生活中若发生火灾时,常用的灭火材料有水、沙子、泡沫灭火器等。利用沙子灭火的主要原理(2)目前我区很多家庭仍在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请回答: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归纳丁烷的化学性质写出丁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O(3)“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

29、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C.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电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4)当空气受SQ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2SQ+Q=2CaSO+2CQ。X的化学式是(二)、环保问题;24-2.福岛核泄漏引发全球关注核安全。(1)核电站提供了世界约17%勺电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有效地缓解了化石燃料贮量不足带来的能源危机。化石燃料是指煤、和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福岛核电站爆炸的元凶是氢气,氢气爆炸必备的条件之一是,核电站的氢气

30、主要来源于燃料原件上的错(Zr)高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错(ZrQ)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核电站利用核燃料铀一一235发生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发电。放射性碘(虚")是核裂变产物之一。放射性碘与稳定性碘的质子数相同。原子核内有53个质子,78个中子,关于"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1印1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78%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31放射性碘和稳定性碘属于同种元素碘属于非金属元素(4)通过服用稳定性碘(如碘化钾)可以预防建"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成年人推荐的服用量为100毫克碘。某品牌加碘盐的说明如右图。 若用服成年人用这种碘盐补充稳定性碘,预防的辐射,

31、每天需要食用该盐 kg 。(三)化学与生活产品标准;NY/T1 040配料表=氯牝衲f以NaCl计1大于源.1N,礴醯岬(fT0P含聿(以T24-3.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_性。(2)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下同)烝钢铁外壳b,玻璃车窗3橡胶轮胎山聿毛鹦(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汽车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和水。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Q),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回收再利用生锈的铁制品

32、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右图所示的废铁粉中FeQ含量大约在80%耍余20%为铁)左右,回收后在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将其还原,反k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回收100t这样的废铁粉可以得到t铁25、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注考点:(一)强化酸碱盐的粒子性对于酸碱盐的认识,具体到类别、到微粒,延续过去的要求。指导书P41做了一些归纳。如“可溶的酸碱盐,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有相同的离子,就有相同的性质”一一为什么酸、碱具有一些相同的性质,而具有相同阳离子或阴离子的盐具有一些相同的性质。25-1.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完成:OHCl-CO2-SO2-+H一溶溶溶Na+溶溶溶溶

33、K+溶溶溶溶Ba2+溶溶不不碳酸钠和碳酸钾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填符号);检验方法和现象是:;从表中选择离子组成两种化合物,按要求写化学方程式:一个同时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一个碱与盐的反应;25-2.(1)描述下列反应的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在滴有酚酗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2)上述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这些反应中含有特殊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如中有H+和OH,中有4和CO2,中有(写离子符号)。(二)酸碱盐相互转化鉴别25

34、-3.现有A、B、GDkE五瓶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硝酸镁、稀盐酸、氢氧化钢、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分别进行以下实验(本实验条件下,微溶物以沉淀形式出现):A、B混合,有无色气体放出,A与其他溶液混合均看不到明显现象。B与C、B与E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B与D混合没有明显现象。C与D混合产生白色沉淀,D与E混合没有明显现象。请回答:(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B;C。(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B+E。(三)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规律25-4.(07广州)实验室有甲、乙、丙三瓶溶液,分别含有以下六种物质中的两种:KOHHNQAgNO、KCI、K2SO、Ba(NQ)2。经初步分析,情

35、况如下:溶液外观PH溶液成分甲无色、透明>7乙无色、透明=7Ba(NQ)2丙无色、透明<7为了进一步确定各溶液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乙溶液丙溶液甲溶液沉淀物X沉淀物Y已知溶液中不可能同时存在Ag+和。1,且两次混合均完全反应。根据以上信息问答:(1)甲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下同),含有的另一种物质是,据此,沉淀X是;(2)根据(I)的判断,混合(II)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溶液M中溶质的化学式是,它是一种复合肥料,含有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是(填元素符号)。25-5.已知有一白色粉末是由NaCl、N&SO、N&CQ、CuSQMgCb中的一种或几种组

36、成。某同学欲探究这一粉末的组成,做了如下实验: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透明溶液;取中溶液少量,加入NaOH§液,无明显现象发生;另取少量粉末,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发生。(1)请你根据该同学实验所得现象,推测这一粉末的可能组成。推测1;推测2;推测3。(2)若推测该粉末只由N&SO组成,请你在该同学实验基础上设计后续实验,以确定这包粉末的组成。可供选择的试剂有:AgNOO(、NaOFHM、NaCO溶液、Ba(NO)2溶液(Ag2so微溶于水,当作沉淀)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一步骤二26、工艺流程题考点:本题是中考必考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分离原理的了解以及有关实验

37、操作(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考查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关注实验:(1)粗盐提纯(2)金属回收利用(3)物质分离类(4)制取新物质流程(5)测定物质含量的流程26-1.沿海地区某中学的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海洋资源与利用”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1)海水是我们熟悉的混合物,其中含有丰富的各种类型物质。请按以下要求各写出海水中所含的一种主要物质的化学式:单质;氧化物;(2)海水晒盐最初得到的是粗盐,含有CaCl2、MgCl2等许多杂质。学习小组提出除杂质方案,得到精盐固体的实验流程图如下:在操作I、n和出中都要用到同一种仪器,它在操作出中的作用是。X,当时表示X溶液

38、已过量。y溶液的作用是:,操作方法是:26-2.实验结束时,同学们将含有CuSQZnSFeSQ的废液倒在废液缸里,如果将废液直接排放就会造成水污染。于是几位同学利用课余处理废液,回收工业重要原料硫酸锌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过量锌粉破铁吸足量产硫骐废液操作1一彳固体A|"LpF固体B清洗并过滤一滤液1固体C请回答:滤液2操彳1是,固体A的成分固体C是。滤液1和滤液2中溶质相同,该溶质是加入过量锌粉的目的是,加入过量锌粉的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26-3.作为推行“低碳经济”的重要科技进步,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亮点”。太阳能光伏

39、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H21084 C 图纯硅(1)三氯甲硅烷(SiHCl3)是由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2)“精储”也是蒸储的一种形式。通过蒸储可把液体混合物分离开,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填“熔点”或“沸点”)不同。(3)写出从粗硅到SiHCl3(粗)的化学方程式(4)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上述生产流程中某些物质可循环使用,这些物质是(填化学式)。(5)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含有少量Al2Q。若要除去石英砂中少量的杂质,可选用的试剂是(填化学式)。26-4.摩尔盐(硫酸亚铁俊晶体)具有

40、重要用途。下图为制取摩尔盐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先用碳酸钠溶液浸泡废铁屑,除去废铁屑表面油渍。碳酸钠溶液可除去油渍是因为碳酸钠溶液的pH7(填“>”、“<”或“=”)。(2)废铁屑的主要成分是铁,同时含少量氧化铁。步骤中有多个化学反应。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根据步骤可知,摩尔盐(填“能”或“不能”)溶解于酒精。(4)步骤所得滤液含有未反应的FeSO、(NH)2SQ,可采用如下流程回收利用。溶液N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试剂Y是。26-5.某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要测定某块盐碱地中的NaCl、N&SO、NaCO的含量,为盐碱地的改造提供依据。下面

41、是他们的测定步骤:(1)确定要测定地块的采样点。(2)将采集好的土样晾干、粉碎、称量,加蒸储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3)对所取滤液进行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是足量的,得到的所有沉淀中的阴离子都来自原土壤滤出液中)(4)称量实验中得到的各种沉淀质量,计算得出盐碱地中上述三种盐的含量。碳酸锁沉淀I请回答下列问题:(1)设计采样点时有下 列四种方案,选用方案 较为合理。*为采样点,试剂B的化学式(2)上述实验中试剂A的化学式是气体和试剂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若上述实验中试剂A为氯化钢溶液,则按上述实验步骤最终测得土壤中的含量偏高。三、实验部分(24-26分)(一)、常见的化学仪器和

42、基本实验操作化学是一门以为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这一部分也就是中考化学命题的核心。而且一些常见仪器和基本实验操作是较易的得分点。主要考查内容如下:药品取用、仪器使用、仪器连接、加热、溶解、过滤、蒸发、蒸福、溶液配制等27-1.基本操作类实验室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1)实验室需要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g浓度为9%稀硫酸。所需仪器有,还缺两种仪器的名称;。在配制中一定要把沿器壁慢慢注入里,并不断搅拌。把配制好的硫酸装瓶,并贴上,放在指定的位置上。(2)完成下列化学实验,必需的一种仪器是(用编号回答)称量15g的食盐固体,必需的仪器是;将浑浊的泥水变澄清,必需的仪器是。27-2.指出错误类某学生

43、发现滴瓶中出现悬浮物,如图9所示进行过滤。他的操作出现了多处错误,请写出其中的两个错误:错误1错误227-3.pH试纸可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度。(1)测定时必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2)某同学想测定一杯雨水的酸碱度,测定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二)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制备气体的制取是每年必考试题,所以必须全面掌握知识。其实主要是围绕有关氧气、氧化碳、氢气的性质与制备,金属的置换来考查的。A、固体+固体加热B、固体+液体不加热28-1 .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气体发生装置药品化学方程式收集方法检验方法验满方法氧气高镒酸钾氯酸钾与二氧化镒双氧水与二氧化镒二氧化碳石灰后(或大理石)与稀盐酸氢气锌与稀硫酸/实验

44、室的常用药品有:稀盐酸、二氧化镒、高镒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石灰石请回答:(1)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2)小王同学选择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除铁架台外,他使用了仪器,那么他还需要使用上图仪器中的(填序号,下同);小王同学选择的药品(3)小李同学想利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他需要选择的仪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小张同学正在收集一瓶CO,不知是否收集满了,其验满方法是28-2.某同学设计如右图装置进行实验:A是固体,B是液体,C是沾有石蕊试液的棉花团。(1)实验一:观察到C没有明显现象,D处蜡烛火焰明显增大,则锥形瓶中加入的物质A是,B是,反应现象说明生成的物质是。(2)实验二:观

45、察到D处蜡烛火焰逐渐熄灭,则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观察到C的现象是若要检验能使D处蜡烛火焰逐渐熄灭的气体的操作和现象是,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8-3 .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请根据如下实验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IIIIIIIVV(1)实验I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实验n的集气瓶中装入的试剂是,实验iii收集的气体是氧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实验IV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实验V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三)、探究性实验2011年化学考试大纲提出了“了解物质分类的思想和方法”、“能用规范的学科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46、,对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具有初步的实验条件控制的意识,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等化学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的考试要求,考点只要立足于学生课外实验,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结论归纳与应用、实验方案设计等,试题主要通过图表、数据分析、条件控制、素材真实工艺流程等1、【图表数据分析类】29-1.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AlZnSnPb(H)HgAg工.(2)现有两种金属,分别是金属甲和金属铁。请用以下药品检验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应选用的是(填序号)A、浓度为5%勺盐酸B、浓度为10%勺硫酸C、粉状10g金属甲D10g铁

47、片E、片状5g金属甲F、片状10g金属甲(3)把相同质量的金属甲和铁与足量的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需要的时间关系绘成右图,则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铁(强或弱)。(4)把一根洁净的金属甲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在金属甲丝的表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写出该金属与硫酸铜反应方程式为2、【表格数据分析类】29-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探究。反应物的形状大小和浓度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下面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进行探究:(1)配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实验室用36%勺浓盐酸配制成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勺稀盐酸,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g(精确1g);在浓盐酸稀释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

48、滴管、;(2)用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分别和碳酸钙粉末、大理石颗粒反应,实验记录如下:实验编R盐酸的质量分数CaCO固体(1g)反应完成时间实验现象136%粉末6秒反应迅速,并产生大量泡沫228%粉末8秒反应迅速,并产生大量泡沫314%粉末12秒反应迅速,并产生大量泡沫。有固体剩余436%颗粒3分25秒产生大量气泡,伴有泡沫产生528%颗粒6分钟产生大量气泡,伴有泡沫产生614%颗粒14分钟产生大量气泡,没有泡沫产生,有固体剩余回答下列问题: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写2条),为了顺利完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你认为可选取的实验方案(填一实验编号),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3)下图

49、中可用于制取、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填字母)。29-3.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1)指出金属铝的一个性质及其对应的用途性质,对应用途;(2)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填“大”、“小”或“相同”)。(3)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金属M表面会被锈蚀。经检测,锈蚀物中除含有M外,还含有C、H、。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与金属M发生反应生成锈蚀物的物质。推测I:锈蚀物中的H来自空气中的(填化学式,下同),C来自空气中的,因此这两种物质肯定参加了反应。推测H:锈蚀物中的O有多种来源,因此不能确定空气中的Q是否参加了反应。(4)某同学为了验证空气中的。是否参加了反应,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50、你认为其中必须要做的实验是(填实验编号)。说明:所用蒸储水都是经煮沸迅速冷却的;固体干燥剂N只吸收水分,不吸收CO和Q。HQ和CO金属M蒸储水ABCO金属M固体干燥剂NDEQ金属M固体干燥剂NCO金属M 蒸储水(5)假如要进行实验D,检验CO是否充满的操作方法是4、1对比性实验类】29-4.为证明二氧化镒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5mL蒸储水于试管中,加入1g二氧化镒,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实验2取5mL5%勺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1g二氧化镒,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镒能使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

51、下加速分解请回答:(1)写出“实验1”中的实验结论。(2)写出“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小亮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中缺少一个对比实验(即下表中的“实验3”),请你帮小亮同学写出该对比实验中的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3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4)小红同学认为以上三个实验都不足以证明二氧化镒就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要完成另外两个实验,这两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分别是:29-5.(10年广州)某同学根据日常经验推测,可燃物燃烧可能与氧气和温度有关,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进行验证:实验实验实验实验1冷水W喜白磷JT.口热水1白磷氧气*U3产冷水L

52、白磷氧气L热水;白磷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不燃烧白磷燃烧(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和实验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接触氧气。(3)实验和实验证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要达到一定温度。(4)瓦斯(主要成分为甲烷)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一种。为了生产安全,要求井下通风状况良好,控制天然气浓度在1%以下;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挖掘时防止和减少摩擦火花的产生。上述措施可以防爆是因为破坏了燃烧的某些条件,分别是。5、【素材真实的工艺流程类】29-6.2010年11月12日晚上8点正式开始后,2010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将由“一滴水”拉开帷幕。(1)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40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将30g氯化钾固体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L填“饱和”“不饱和”)溶液;(2)水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水能与生石灰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