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及建造技术_第1页
(完整)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及建造技术_第2页
(完整)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及建造技术_第3页
(完整)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及建造技术_第4页
(完整)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及建造技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结构设计及建造技术节能型日光温室是我国近年来在蔬菜生产中大规模采用的一项农业园艺设施。由于较好地解决了采光、载热和保温的一系列问题,可在北方地区严寒的冬季不加温条件下进行反季节蔬菜生产,达到节能、优质、高效的目的。该项技术在全国推广以来,深受生产者欢迎,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促进了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农村已形成了支柱型农业产业,其经济效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目前节能型日光温室在全国已发展到几百万亩,全范围解决了蔬菜的周年生产、均衡上市、四季常青,从根本上解决了城乡人民的吃菜问题。为部队农副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和有利的保障。一、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基本特征高效节能日光温室是

2、在科学的利用太阳能的基础上形成的农业园艺设施,在生产中体现了低成本、高效益的特点。其性能特征是:1 、采光好: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前屋面设计充分考虑到了不同纬度条件下的太阳高度角及太阳光对棚面的入射角,使其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太阳光入射时段,都形成较理想的直射条件,尽可能减少光的散射和折射,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太阳能。2 、保温好: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利用后墙体、后屋面及前屋面的透明覆盖材料和保温材料,最大限度的把白天太阳光入射带来的幅射热保存下来,尽可能减少夜间热传导、热幅射和热量的缝隙扩散效应,使室内温度在夜间不低于 8 ,以保证蔬菜在冬季的安全生产。3 、 载热好 ( 贮热好 ) :高效节能日光

3、温室利用墙体吸热,后屋面载热等特点,在白天有太阳照射的条件下,尽可能使墙体、后屋面、地表面大量吸热,采用热容量大的材料,大量贮蓄热量,在夜间再不断释放出来,补偿温室气温损失的部分,以保证室内温度达到要求的区间。二、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特征要素1 、方位角: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在建造时,对温室在地面上的座落方位有较严格的要求,一般要求座北朝南,东西走向,正向布局,目的是尽可能延长日照时间,在具体实施时,由于地形的限制,无法作到正向布局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向东或向西偏斜 5 ,最大偏斜不可超过10 ,若偏斜角度太大,会减少日光温室的日照时间,直接影响温室的热性能,当然对生产也会带来很大损失。2 、高度:

4、是指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屋脊最高的位置,即矢高。矢高太低,温室内空间太小,热容性能差,往往造成骤冷骤热,夜间保温性差,容易引起植物冷害,同时由于空间小,水蒸气排放不流畅,造成室内湿度过大,容易结露,会引起多种病害发生。矢高过高,温室内空间太大,早上升温速度慢,白天在日照的条件下,仍不能把室内温度提高到要求的区间,那么在夜间也无法使室内温度保持在8 以上,同样有造成冷害的可能。通过多年生产实践,目前在生产中建造的日光温室,其矢高控制在 3.6 3.9 米是比较理想的。3 、跨度:也就是日光温室的南北向内径,即进深。跨度过小,温室内栽培床面积小,生产能力差。跨度过大,直接影响日光温室前屋面的坡度,也就

5、是影响了太阳光的入射角度,造成日光棚面的温室直射率底,进而影响温室的热效应,降低温室的生产性能。在3.6 3.9 米矢高控制下的日光温室,其合理的的跨度是7.5 8.5 米。4 、长度:是指日光温室东西延长的长度,无论建造多么长的日光温室,其东、西两侧的山墙高度是不变的,也就是说两侧山墙在温室内造成的遮阳阴影面积是不变的,这种阴影面积在温室内属弱光照区,即低产区,温室越长,两侧山墙内造成的遮阳阴影和温室总面积的比值就小, 也就是说山墙阴影对温室生产造成的损失比例就小。温室越短,山墙阴影对温室生产造成的损失比例就越大。因此,原则上讲只要地形允许,日光温室越长越好。但根据生产需要,为了操作方便,一

6、般日光温室的建造长度控制在 50-60 米之间为宜。5 、厚度:是指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墙体的厚度和日光温室后屋面的厚度。(1) 墙体厚度: 主要是为降低热传导对温室内温度损失的影响, 墙体厚度不够, 热 传导作用频繁,保温性能差,热量损失大。墙体过厚,建造施工难度大,造价高。因此,日光温室墙体的厚度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选择,通过试验和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日光温室墙体厚度一般确定为一米,即可达到降低热传导,提高温室保温性能的要求。(2) 后屋面草层厚度: 为了提高日光温室后屋面的载热和保温作用, 后屋面一般选用麦草做保温隔热层。麦草比泥土、砼的热容大,白天在太阳照射下,可贮备大量热能,夜间随温室内气温

7、不断下降,草层的热能不断释放出来,补偿温室内温度。同时麦草层的空隙度大,热传导小,热量对外散失的少,有良好的保温作用。一般后屋面的草层在屋面中部要达到 70 公分厚,前沿要达到 20 公分厚。6 、角度:是指后屋面的仰角和前屋面的太阳光入射角。(1) 后屋面仰角:一般温室后屋面和后墙体的交角为 90 ,后屋面对后墙体造成了很大的阴影面,因此,温光效应不好。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后屋面和后墙体的交角为90 +(40 5 ) ,也就是说形成了 125 135 的交角,后屋面对后墙体几乎没有造成阴影面,冬至前后,后屋面和后墙体同样可有太阳光照射,容易提高后屋面和后墙体的温度,从而提高温室性能。(2) 前屋

8、面太阳光入射角: 前屋面太阳光入射角是根据不同纬度地区冬至时的太阳高度角确定的,确定合理的前屋面太阳光入射角,是提高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基础,其计算办法为:/ a=S冬至-40 其中:/ a为日光温室合理采光屋面角。:为具体地区的地理纬度。S冬至:冬至时的赤纬为-23.5040 : 是为了降低温室起架,形成的一个常数。将太阳光入射角控制在 00 900 之间入射角不大于 900例:在北纬36 地区,其合理采光屋面角应为:/ 民=08冬至-40 =36 -(-23.5)-40 =19.5 在北纬 39 地区,其合理采光屋面角应为:/ 民=08冬至-40 =39 -(-23.5)-40=22.5 由

9、于太阳高度角及入射角的年节期变化和日时段变化,致使日光温室只有在冬至正午时才能达到合理的采光要求,其它节期,其它时段采光均不够合理。从作物光合强度及最佳光合作用时段看,早上、即日出至正午,是光合作用最活跃的时候,这段时间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和理想的温度环境,因此,可将日出至正午视为最佳采光时段,那么, 在确定合理采光屋面角时, 以考虑最佳采光时段(早上 10 时) 的太阳高度角及入射角最为合理。根据计算,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前屋面倾角应在合理采光屋面角的基础上增加 5 7 即可。那么,在北纬 36 度地区,其最佳采光时段合理采光屋面角应为19.5 +5 或 7 即为 24.5 26.5 。在北纬 39

10、 地区,其最佳采光时段合理采光屋面角应为 22.5 +5 或 7 即为 27.5 29.5 。以计算出的采光屋面角为基础,确定日光温室前屋面的坡度及弧度,即可建造理想的日光温室。7 、建筑材料:日光温室建设所用的材料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其材料规格的选用直接影响着建筑造价的高低。基本材料为:不含有机质的土、麦草、毛竹、 8# 铅丝、砼立柱或木立柱或金属立柱,木质框架或金属材料框架等。墙体:一般选用不含有机质的湿土夯实打起,若需提高规格、建筑坚固美观,土墙内外可用砖砌起。后屋面:一般在骨架上覆麦草封闭,麦草上用泥土覆盖,也可用砼板覆盖。前屋面:骨架部分一般用竹、木材料做成,也可用金属材料

11、制作。在骨架上用 8# 铅丝 制成网格状,再用毛竹分割即成。8 、透明覆盖材料:前屋面用透明材料覆盖,一般选用长寿无滴膜,即聚氯乙稀无滴膜,该材料柔韧性强,不易拉裂,保温性好,但表面静电吸尘严重,透光率低,一般新膜透光率为 75% 。吸尘后透光率仅有50% 左右,适用于黄瓜、蕃茄等作物栽培使用。目前推广使用的醋酸乙稀膜,透光率在85% 左右,表面静电吸尘差,适用于茄子、辣椒等作物栽培使用。另外,还有多功能复合膜等正在生产中试用。9 、保温覆盖材料:夜间在前屋面透明覆盖材料上再覆盖一层保温材料,降低热损失。一般选用稻草草帘,规格为长9 米、宽 1.2 米用七道底绳编制,编制要紧密,厚度不低于 4

12、 公分。草帘也有用麦草、浦草等制做的,这种材料保温效果相对要差一些。以上用方位角、五度、三材的概念叙述了日光温室的基本要点。三、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基本参数设计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基本性能参数为:矢高 3.6 3.9 米 跨度 7.5 8.5 米前屋面倾角 上沿 12 14 中部 23 25前坡 26 30 前坡角 30 35 后屋面仰角为 90 +40 =130 或 90 +45 =135 后墙内径高度: 2.6 米(以内地平为0 )后墙外侧在2.6 米的基础上 ,作厚 50 公分,高 1 米的女儿墙(以内地平为 0)后墙厚度:地脚 1.5 米,随高度不断收缩最后收至1 米厚。山墙最高点 3.7 米

13、或 3.9 米,前坡和温室前棚面弧度一致。后屋面:长后坡温室:坡长3 米(一般在冬季平均温度低于-25 地区使用)垂直投影 1.8 米。中长后坡温室坡长2.4 2.6 米,垂直投影 1.2 米 1.4 米。短后坡温室:坡长1.8 1.6 米垂直投影 1 米 0.8 米。后屋面厚度:后屋面中部草层厚度为 70 公分前沿为 20 公分。上覆盖5 公分厚草泥。后屋面外坡度 10后屋面8# 铅丝密度间距15 公分前屋面8# 铅丝密度间距40 公分前屋面毛竹密度间距60 公分后沿设一排立柱或不设立柱,平面开间 3.6 米,立柱面间距3.6 米材料规格:毛竹:小头直径不小于 1.5 公分铅丝: 8#立柱:

14、木质的直径不小于15 公分(小头)砂材料的10X12公分内设4根8钢筋金属材料的用 DN32 厚壁管。金属行架按图纸绘制的前屋面倾角弧度制作无立柱温行架材料上沿/ 40或DN32管材下沿DN25管材。行架内高40公分 到底角均匀收缩止25公分,后屋面上沿50或DN32管材,下沿/ 40或DN32管 材,行架内高40公分,行架间用 10一12的钢筋人字型焊接。有立柱温室后沿可设一排立柱,间距3.6米,行架材料上沿DN32设材,下沿18 麻花筋,其它做法同上。后屋面砼预制板宽 500mm 、 厚 40mm 按正规预制件加筋。 长度随后屋面坡长。四、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技术1 、场地选择:建造日光温

15、室场地要求:地形平坦,土质肥沃,道路畅通,水电齐备,地势开阔, 尤其南侧无遮阳的建筑物或树木等。(1) 后墙体建造:地基下挖50 公分,地槽宽度1.5 米,素土夯实 30 公分,上用3 : 7灰土夯实20公分至0,处理好地基后在室内地表起去20公分肥土后,用下层素土打墙至要求的高度,并作外侧女儿墙,待土墙晒干后,若需包砖,可在内外侧用12 公分砖墙包砌,每开间设24 公分砖柱连接,砖柱嵌在土墙内,墙面平整。(2) 屋面金属行架制作: 按图纸要求,在地面做放大样模具, 在模具控制下, 用要 求的材料制做弧型行架,焊点要牢固。(3) 行架安装:在后墙体要求的高度上,确定行架入墙点,行架要入墙50

16、公分,在行架入墙落脚处,做50X 50X 60公分的素砂支撑,并固定行架。行架落地前脚, 作支撑点,可用50X 50X 60公分的素砂地座支撑,也可在前沿做24X 24公分的砂地 梁支撑。支撑点设预埋件,把行架前脚固定在预埋件上。(4) 后屋面制作:在最高点东西方向通长设一根 50 ,南北方向用 DN32 管材一头焊在槽钢上,一头搭在墙上, 1.8 米间距,等距离设置,并在后屋面中部东西方向通长设一根DN32 管材, 后在行架上沿东西方向 15 公分等间距通长设置8# 铅丝, 两端在山墙外设地堡固定。在8# 铅丝上铺塑料膜,在膜上压麦草,达到要求厚度,草上用 5 公分草泥抹平再用 3 公分土泥

17、收光或用 3 公分草泥抹平后,搭上砼盖板。(5) 前屋面制作:行架固定好后在行架上沿东西方向 40 公分等间距通长设置8#铅丝,两端在山墙外设地堡固定,或在山墙内侧设行架后,铅丝固定在行架上。再用细铁丝把 8# 铅丝固定在行架的各个接触点上。 后用毛竹南北向同行架平行以 60 公分间距等距离设置在8# 铅丝上, 并固定毛竹和铅丝的所有接触点, 形成网络状结构即琴弦结构。(6) 台阶设置:在两端山墙外侧设置台阶踏步,台阶宽度60 公分,高度20 25公分一阶,内侧留 40 公分弧面,台阶用砖砼设置。(7) 上塑料膜: 塑料膜按实际尺寸粘接后平铺在前屋面上, 待太阳晒热发软后, 拉 紧、铺平后,上沿固定在8# 铅丝上,下沿压在土中,左右固定在山墙上。塑料膜按大小片设置, 大片上沿距后屋前沿40 公分, 下沿在棚前地脚落地, 一般宽度7.5 8 米,小片宽度1.5 米,前端焊一小筒,内串绳子,和大片重叠10 公分压在大片上,绳子两端固定在东西山墙上,小片后端固定在后屋面上。在建造时,可在后屋面外侧,距前沿20 25 公分处东西方向 5 米间距设预埋件,东西方向通长设一根6一8钢筋,固定在预埋件上。小片直接固定在钢筋上即可。(8) 草帘上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