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师范学院20132014 学年度 第一学期系(部) 体育系 课程类型基础理论课 任课教师 袁斌课程名称 学校体育学 课次:1授课班级2012级体育教育专科授课日期课题学校体育总论/绪言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时数3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学校体育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的一门科学,是研究及揭示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规律的方法。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我国学校体育形成及发展的历史和学校体育的特征,结合当今学校体育发展概况和趋势,让学生不断扩展了学校体育视野,丰富学生对学校体育的深刻认识教学重点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课程目标及对体育的理解难点学校体育学的形成及发展教学方法及教具
2、讲授及讨论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时间分配教学步骤: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学校体育,它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国家体育运动的基础,还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因素。 一、 对于体育的理解 中国百科全书上,对体育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解释。体育:(广义)称体育运动:是人们根据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生长发育和机能活动规律,以运动动作作为基本手段,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身体运动和社会活动。 体育运动属于社会文化教育范畴,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也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从体育(广义)概念的外延来看,体育的范围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学校体
3、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现在体育的三大支柱)体育:(狭义)习惯上称学校体育是现代体育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的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育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成的教育过程。它及德育、智育相互配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作用。 二、 学校体育学的形成和发展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明确规定把原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规定了学校体育学为教育类专业中社会体育专业的12门主要课程之一。1991年6月根据专业目录要求,国家
4、教委正式颁布施行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学校体育学被正式列为体育专业10门理论学科必修课程之一。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并于1993年4月出版了包括学校体育学在内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简称基本要求)。 1994年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国家教委领导、由金钦昌为首主编的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教材学校体育学。该书应用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以80年代以来的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为背景,系统地反映了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学校体育学的创建和将来逐步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三、 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课程目标研究对象:学校体育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是:研究及揭示学校
5、体育规律,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学校体育的能力。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具体任务是:(1)、使学生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及师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和体育事业。 (2)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组织及实施学校体育教学、锻炼、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3)学以致用,理论及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内容:(1)学校体育价值的理论知识,包括学校体育的功能、地位、目标,及学校体育行政法令等反映
6、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基础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要求,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2)体育基本手段运动动作的理论知识.运动动作是体育运动的细胞或基石,学校体育学应阐述它的技术构成和因素组合的理论知识及应用.(3)学校体育四种基本组织形式的理论知识。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干。学校体育学要阐明它们的特点、规律、原理、方法、组织、评价等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4)学校体育管理的理论知识。学校体育通过管理职能的发挥,调动和调控人、财、物的积极性和正常运行,把工作搞活.学校体育学应阐述管理体制的职能、体育法规、系统管理、民族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有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7、.(5)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理论知识.学校体育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而改革必须用科技引路。学校体育学应阐述体育科研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开展教学研究的有关理论及方法.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我国学校体育形成及发展简述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沿革简述l、 奴隶社会 :六艺教育中“射、御”具有体育性质 2、封建社会:武举制度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及发展概述(一) 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设立体操科(二) 1923年的新学制课程标准改为体育课(三) 1940年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四)1941年创建延安大学体育系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发展概括 (
8、一)、初创阶段 (19491957) 1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规定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2学时。21953年翻译了前苏联的11年体育教学大纲31954年公布了准备劳动及卫国体育制度41956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51957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61952年创建华东体育学院以及此后的6所体育学院、11所(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一1965)1961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材(三)、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11972年业余训练21973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四)、改革开发、新的发展时期(1977至今)1改革开放后,国家首先加强了体育的法规制度建设,相继颁发实施了一系列学校体育
9、的法规制度。2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3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得到重视,学术气氛空前活跃。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一、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一)学校体育的内容不断更新。教学过程由单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向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开发智力相结合转化。(二)学校体育过程的监测、评价手段日趋现代化。各种电化教育形式、声像教材、现代医疗检测仪器设备和计算机广泛应用及学校体育的教学、训练、管理过程以及对学生体质的测量、评价等各个领域。(三)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改变了传统的“铸型式”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把体育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参及的自觉行为。(四)各国
10、都十分重视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使学校体育逐渐规范化、法制化。二、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 (一)学校体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特征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 (三)学校体育的统一性及灵活性特征三、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一)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目标;教养的目标;教育的目标;竞技的目标;娱乐的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等。 (二)学校体育向着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的学校体育一方面及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它坚持充分挖掘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丰富和扩展学校体育的内涵,同时广泛吸取世界各国学校体育
11、的先进思想和实践经验,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体系。随着终身体育思想影响的深入,人们对作为终身体育关键环节的学校体育,提出了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龄阶段效益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其长远的效益。 (三)学校体育向着及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体育及健康教育的结合已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发展方向。每个在校学生得到体育教育的是时也得到健康教育,也就是说,既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又要掌握养护身体健康的知识及技能,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学校体育教育,为终身体育及健康生活奠定基础,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体育课程改革:初中到大学(体育课体育健康课) (四)学校体育逐渐向整体化方向发展近年来,围绕着体育育
12、人和学校体育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用系统论的观点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理论和实践,对学校体育进行了整体设计、整体改革,已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五)学校体育教学方法及手段向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主要体现为学校体育管理法制化,学校体育管理机构系统化,学校体育质量检测现代化等。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体育”和“学校体育学”的概念?2、“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3、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学有哪些主要特征?你对这些特征是如何认识的?作业及参考文献学校体育学课后小结教研室主任(签字) 成都师范学院20132014 学年度 第一学期系(部) 体育系 课程类型基础理论课 任课教师 袁斌课程名称 学校体育学
13、 课次:2授课班级2012级体育教育专科授课日期课题第二章 学校体育的功能及目标第三章 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时数3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学校体育功能、地位,掌握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法规通过学习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殊规律为今后的教学确定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教学重点掌握新课程标准的体育及健康课程领域目标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难点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途径、要求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教学方法及教具讲授及讨论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时间分配第一节:学校体育功能一、 学校体育功能的概念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
14、能二、 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强身健体:1、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2、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 3、提高人体功能 4、调节人的心理 5、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三、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1、教养功能2、教育功能3、美育功能4、促进个性社会化功能5、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功能第二节:学校体育的地位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及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它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一、学校体育及全面发展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为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而实施的
15、德育、智育、体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及德育。学校体育不仅可以健身、启智,而且可以育德。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集体,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等精神品质,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学校体育及智育。1、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脑器官的发展2、锻炼训练了脑中枢的灵活性3、体育活动有益于提高观察力和记忆力学校体育及美育。体育活动中的人体美和集体活动中的心灵美1、培养人体的正确姿势2、发达的肌肉是健康美的标志之一3、动作的美是体育美学的突出
16、表现4、把形式的美导向行为和心灵的美二、学校体育及全民健身(一)、学校体育及终身体育目前在我国一般认为: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既从一个人的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都要适应环境及个人的需要,进行身体锻炼,以取得生存、生活、学习及工作的物质基础或条件。 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基础,主要是通过学校体育的终身体育所能产生的作用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 。2、其次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和能力。(二)学校体育及健康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公公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
17、、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既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学校体育教育及健康教育在增进学生健康方面是一致的。(三)学校体育及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对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节: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一、学校体育目标的一般概述 学校体育的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一)社
18、会的需要 (二)学校体育本身的功能(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此外,确定学校体育的目标,还要考虑我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三、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具体效果目标是: (一)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二)掌握体育及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四)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国家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 四、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及要求(一)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
19、途径1、体育课及健康课。2,课外体育活动。它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及体育竞赛,以及在校外进行的远足、郊游、夏;(冬)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二)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1、全面贯彻教育方,面向全体学生。2、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校体育整体效益的获得。3处理好继承及发展,学习及创新的关系。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5.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6.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7.加强领导,科学管理。第三章 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第一节 体育教学特点和目标体育教学:是教及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计划的
20、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及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体育实践课教学的特点: (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 (二)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及复杂 (三)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 (四)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体育教学目标 (一)体育教学目标及特征 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它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方向。 (二)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1学校体
21、育目标及体育课程标准。2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及功能. 3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 4实际条件和可能. (三)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体育及健康课程 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体育及健康课程标准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的目标体系: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6个水平)体育及健康课程领域
22、目标:运动参及、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 课堂目标和课外目标相结合,(现日本,美国,苏联等国的体育教学都布置置课外作业,其中包括课前预习作业和课后复习作业。这两类作业都有具体的标准,使学生练习起来有明确的目的性,课外目标的确立,是实现课堂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两者应该结合起来。)第二节 体育教学过程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概述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及特点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主要表现为:1.是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即以学习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2.是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即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可避免和减少认识上的失误及
23、少走弯路;3.认识的任务具有特殊性,包含教养、教育和发展3个方面的任务.再从实践方面去看,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有其特殊性.其主要表现为:一是实践目的的特殊性.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是使学生丰富感性经验,更好地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能,并在反复练习(实践)中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和发展个性;二是实践环境的特殊性.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只限于体育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环境,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事先进行计划设计,对学生不断引导、调节,以便较为顺利地达到预期目标;三是实践的方式特殊性.即都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的示范、讲解、分组练习、游戏或电影、录像和幻灯等方式
24、方法,而人们的社会实践就完全不同了.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 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及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体能,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及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它存在于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过程。二、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究竟包含着哪些基本5个要素呢?体育教师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这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自我完成作用。二是能动作用。三是制约作用。四是评价反馈作用。教材:显性教材:主要指写在课程标准上,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学习及
25、练习的内容。隐性教材:主要指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又不写在课程标准中的那些因素。(实质性的要素)传播媒介:主要指体育教学环境条件和方法(包括语言、教学方法、组织措施、场地器材设备和电化手段等),这是教师教学时传递信息的中介物。(物质要素)教学目标 三、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1社会制约性规律。 2认识规律。 3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4教及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5 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6 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 7 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 8 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1动作技能形成的
26、规律。动作技能形成提高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1)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2)改进及提高动作阶段。(3)动作的巩固及运用自如阶段。(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一超量恢复阶段复原阶段的规律在变化。)根据这一规律,教学中为了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必须遵循上述的人体机能适应性的变化规律,把下次课的运动负荷安排在上次课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同时使每次课学习技术、技能的效果在上一次课的痕迹上产生,这样才能产生体育练习的效果积累,使之对上次课所学的技术、技能得到深化和巩固。这样才能产生体育练习的效果积累超量恢复的状况将依赖于运动负荷的大小和人体新陈代谢能力的不同而有所变化。3.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学
27、生的生理功能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一节体育课来看,呈上升稳定下降的趋势。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健康状况及训练水平的不同,教师选择的教材和采用的组织教法的差异,以及气候变化等差别,机能活动能力提高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功能活动曲线一般是上升的时间短而快,但维持高峰阶段的时时间较短。身体训练水平越高的学生,功能活动能力提高的时间较短,达到和保持最高阶段的时间延长,并可承受较大的生理负荷。作业及参考文献课后小节教研室主任(签字) 成都师范学院20132014 学年度 第一学期系(部) 体育系 课程类型基础理论课 任课教师 袁斌课程名称 学校体育学 课次:3授课班级2012级体育教育专科授课日期课题第四章 体
28、育教学内容及手段时数3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新的课程价值观;使学生明确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及意义教学重点课程内容标准难点课程内容标准教学方法及教具讲授及讨论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时间分配第一节 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及意义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及意义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 第二节:我国现行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体育(1-6年级)、体育及健康(7-12年级踝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国家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及健康课程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管理和评价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和教学及评估的依据。课程
29、标准的颁布将意味着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一、课程性质(一)课程性质(的定位)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及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体育及健康课程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并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增强体能、掌握基本的体育及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整体健康水平,达成课程提出的健康目标。同时,它也十分重视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
30、要作用,强调其健身和育人的功能及价值。 (二)课程价值(的阐述) 1增进身体健康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获得体育及健康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确立)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关注个体差异及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根据课程目标及内容划分学习领域体育及健康课程改变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将课程(不同性质)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及、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五个领域
31、由两条主线组成:一条是身体活动主线;一条是健康主线。 (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按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即水平一、水平二和水平三分别对应于小学1、2年级、3、4年级、5、6年级,水平四对应初中,水平五对应高中,水平六属于发展目标。 (三)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课程标准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目标细分为若干个水平目标,并对如何达到某一水平目标提出了若干活动建议或内容建议,而不是规定。这也说明,不管选择什么内容、采用何种方法,只要有助于达成学习目标就行。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
32、选择性(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体育资源一般包括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教学内容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就教学内容资源而言,今后的学校体育课堂中可能不再都是“清一色”的传统竞技运动项目,一些民族民间的或新兴的运动项目将进入体育课堂教学之中。 (五)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标准把学生的体能、知识及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及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及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评价内容上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
33、使评价内容及课程目标相一致。第三节 体育教材的分类方法一、分类方法体育教材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分类(走、跑、跳跃、投掷、攀爬、悬垂支撑、平衡等);按运动项目分类(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按身体素质分类(速度、灵敏、力量、耐力等)。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分类,必须反映对学生的综合要求,有利于进行体育课教学。现行大纲分类方法:小学采用了按基本部分及选用部分,理论及实践教学内容,各项运动项目的基本教材内容及发展身体素质的教学内容等相互交叉的综合分类方法。中学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确定教材内容的原则,采取理论及实践发展身体素质的练习和运动项目交叉综合分类的方法。教材内容分为基本教材和选用教
34、材。基本教材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二、教材比重确定各项教材时数的比重应考虑以下几点要求:1是教材对实现教学作用,即教材作用大的应分配较多的时数,反之,时数可少些。2是难易度,即难度大的教材,教学时数应相对多一些,反之,时数可少是教材自身所包含的练习的数量,即练习数量多的教材,所需时数3时数可减少。最后,还要进行综合平衡,做到既保证重点,又照顾范筹兼顾,全面安排。我国现行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是采用教材时数比重的方法来确定教材的分量,使用是通过换算,求出各类教材的时数:即:各项教材时数 = 总时数 X 该项教材的比重三、教材内容的排列方式 1直线排列。直线排列是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循序渐
35、进地按年级的顺序依次排列教材。 2螺旋排列。螺旋排列是指某些教材在各年级反复出现的一种排列方式。对实用价值高和锻炼身体作用较大的内容可采用这种方式。例如;跑、跳、投等。 3、混合排列。又叫综合排列,它是将直线排列和螺旋排列相结合的一种方式,具体运用时要从教材的性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第四节 体育教学手段一、体育教学手段的概念和意义 广义的体育教学手段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一切组织及技术措施。狭义的体育教学手段,特指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所运用的物质方面的场地、器材、仪器、设备等。二、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 第一种:按教学手段的时代性特征来划分,有传统型和现代型。第二种:按
36、教学实践中运用的经常性特征来划分,有常规型和专门型。第三种:按各种手段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不同来划分,可以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视听型和综合型等4种。三、体育教学手段的应用运用 (一)体育教学手段运用的基本模式 1、辅助式。 (图1) 2直接式。 (图2)教师节学 生教学媒体教 师学 生教学媒体 图1 图2(二)体育教学手段的安排及运用 1.体育场馆、游泳馆的安排及使用。 2体育器材的安排及使用。 3体育教学图表的设计、安排及使用。4,现代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一、概念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促进身体健康,娱乐身心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工具的方法的总称。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竞技运动体
37、育手段化就是根据人体发展规律,把那些复杂的竞技运动项目进行加工改造,提炼,升华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促进身协调发的手段的过程。二、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公的必要性1、运动技术的高难度及学生学习掌握之间的矛盾需要解决2、竞技运动规则的复杂性及学生体育规则的简单性、娱乐性的差距3、项目规则的广泛采用使许多人远离自己比较喜欢的体育项目4、竞技场地和器材的标准化及人们能力之间的存在差距三、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方法1、简化技术动作,降低动作的难度。(跨栏降低栏架高度)2、对竞技运动项目,按照“分解提取改变重构”程序进行加工改造、重建。(三人制篮球、五个制足球)3、降低运动负荷要求。4、调整场地、器材规格,修改
38、竞赛规则。四、竞技运动体育手段化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2、实效性原则3、可接受性原则4、全面性原则5、安全性原则作业及参考文献学校体育学课后小节教研室主任(签字) 成都师范学院20132014 学年度 第一学期系(部) 体育系 课程类型基础理论课 任课教师 袁斌课程名称 学校体育学 课次:4授课班级2012级体育教育专科授课日期课题第五章 发 展 学 生 的 体 能时数3教学目的及要求学习掌握发展体能的原则方法,实现体育教学体能发展的目标, 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教学重点发展体能的方法难点发展学生体能的原则教学方法及教具讲授及讨论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图表等)时间分配第一节 发展体能的概述
39、一、体能的概念 所谓体能是指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主要包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简称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运动能力一般是指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走、跑、跳、投、攀爬、悬垂、支撑、搬运、负重、平衡、滚翻等的能力,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劳动和运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能力。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身体活动中,各器官系统表现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的机体能力。二、发展体能的意义 发展学生的体能,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是学校体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的显著标志。发展学生的体能,不仅对学生掌握体育技术和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
40、对提高学生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等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三、发展体能的特点 1、发展体能必须科学地安排生理负荷。 2、发展体能包括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体能所选择的内容及方法要具有全面性、多样性。 3、发展体能必须按学生的身心发展、机体适应性规律和超量恢复原理,逐步积累发展体能和增强体质的效果。四、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的关系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运动能力是身体赖以表现和运动形态,而身体素质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基础占一般是通过发展运动能力来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反之身体素质水平提高了则又有助于运动能力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都是体质基本内涵的重要部分。所以,为了准确和简易表达,习惯上把
41、两者合称为体能。第二节 发展体能的生物学基础一、遗传变异对体能发展的影响二、体能发展的生理生化基础三、体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学生体能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身体素质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波浪性和阶段性.一般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分为快速增长期、慢速增长期、稳定期和下降期。男生各项素质指标的高峰,除速度(50m)在7-8岁出现外,其他指标均在12-16岁期间出现;女生各项素质指标,除城市女生的柔韧性外,其他素质高峰期在7一9岁出现.柔韧和耐力素质则在18-19岁出现第二次高峰.一般说,到19岁后,无论男生还是女生的各项身体素质的增长都进入下降期.第三节 发展体能的原则 一
42、、全面性原则运用本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既要全面发展,又要突破薄弱环节。 第二、正确处理好发展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的关系。 第三、合理选择内容。第四、克服单纯从兴趣出发二、适量性原则 贯彻、运用本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据课的目标、教材性质、课的类型和学生的特点等合理安排课的生理负荷。 第二、正确处理生理负荷的量及强度关系量偏大一些,强度保持在适当的水平。要增加生理负荷时,通常是先加量,待适应后,再增强度。第三、正确处理生理负荷的表面数据及内部数据的关系。第四、帮助学生学习并使其具备自控及检测负荷的方法和能力,运动医学研究表明心率在180/分以上是大强度。 150/分以上是中等强度 130/
43、分以下是小强度在体育课的后半部可以出现180/分以上心率,但持续时间不能太久,要及时调整。一次体育课学生平均心率高于130/分,并占学生的1/2以上,体育课才能生气勃勃。三、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机体在持续的有效的负荷和休息的影响下,能导致持久、稳定的提高学生机体能力。 贯彻、运用本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持之以恒.强化学生自身锻炼意识,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做到持之以恒.第二、合理间隔.根据学生实际,合理确定每周课次安排和课外活动的时间,使学生在课中的活动和课外体育锻炼的间隔合理;以及内容和运动负荷的安排要连贯系统。四、健康性原则健康性原则是指在体育
44、教学中,发展体能要以健康为前提,坚持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促进健康,提高技能,养成正确良好的身体姿势和健康卫生习惯。贯彻运用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全面理解和贯彻体育教学大纲 第二、加强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第三、健康教育要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第四、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做好保护帮助工作,严防伤害事故发生,并确保教学环境符合卫生健康要求。 第四节 发展体能的方法 一、重复法重复法是指在不改变动作技术结构和生理负荷的表面数据(相对固定条件的距离、速度、重量)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反复练习的方式。重复法又可分为连续重复法和间歇重复法。运用重复法基本要求是: 第一、根据发
45、展体能的任务和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确定练习的次数、距离、时间、强度、间歇时间。 第二、根据锻炼时的实际情况,改变重复练习的条件。第三、应尽量选用简单而有实效的或已基本掌握的手段,以保证练习的准确性,提高锻炼效果。 第四、加强对学生进行发展体能的、目的教育,克服单纯从兴趣出发及枯燥感,并要采取灵活的调整措施;调节课堂的气氛。 二、变换法变换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为发展学生体能所采用的变换练习的环境、条件和动作的要素(速度,频率,幅度)以及动作的组合(变换运动负荷,间歇变换器械,高度,重量)等情况下,进行锻炼的方法。 运用变换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变换要以锻炼的实际需要为前提,作出有针对性的安排。第二
46、、在安排变换因素时,应考虑循序渐进,以学生能适应、有利于保证锻炼实效,不要过于突然。三、持续法持续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学生练习时,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用较稳定的强度、不间歇地进行练习的锻炼方法。运用持续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考虑不同项目以及不同季节气候对学生的影响,坚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 第二、控制好负荷强度,练习强度较大时,练习时间就不能太长;练习时间延长,强度不能太大,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第三、教师要善于观察持续法练习所产生的生理反应,及时进行调整。在实践中,通常把持续及间歇法结合起来运用。 第四、要广泛运用变换的方式,多采用游戏及比赛的方法组织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
47、、间歇法 间歇法是指根据对象、教材内容的特点和生理负荷的大小,调整及控制各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以提高发展体能效果的方法。运用间歇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由于学生年龄、性别、体能、客观环境条件等不同,不可能有固定间歇时间的指标,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负荷后的生理及心理反应情况,依据实际情况去调节及控制间歇时间,避免负荷过大或过小,以期达到发展体能之效。 第二、间歇法可按照严格的间歇时间进行,即在两次练习之间,间歇的时间应使有机体处在尚未完全达到恢复的状态下,进行下一次的练习,这样会取得更好的超量恢复之效。第三、间歇时应主要采用积极性休息的方式,如走步、慢跑、适当的放松,以加速排除乳酸和恢复体力。
48、160;五、循环法又称巡回法(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组织形式,英国.1937设计)是指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发展体能的要求,选择若干练习或动作,分设若干作业点,要求学生在每个作业点上完成规定的练习和负荷,一个接一个进行作业点的轮换,循环往复地进行练习的锻炼方法。运用循环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正确地选择和编排循环练习的内容、次数、间歇时间以及巡回的总次数等,应依据发展体能的任务及学生特点进行科学设计和提出简明的要求。第三、各作业点规定的练习内容,应选择简便易行、实用而有效的练习方法。 第四、在学生熟练掌握各作业点练习方法的基础上,方可适当进行带有比赛性质的活动。第五、一般从下肢开始。循序渐进的递增负
49、荷。如:学生的体能负荷是100%,锻炼时的负荷可按30%.40%. . . .70%递增。六、综合法 综合法是指重复法、变换法、持续法、间歇法等各种发展体能的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的锻炼方法。它可以根据发展体能韵需要,组合成多种练习,教学的方法. 作业及参考文献学校体育学课后小节教研室主任(签字) 成都师范学院20132014 学年度 第一学期系(部) 体育系 课程类型基础理论课 任课教师 袁斌课程名称 学校体育学 课次:5授课班级2012级体育教育专科授课日期课题第六章 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教学第一节 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教学的意义及特点第二节 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的教学原则时数3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
50、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选择和安排好教学内容、正确的运用组织教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有效的增强学生体质教学重点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教法特点及原则难点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各阶段的教法特点教学方法及教具讲授及讨论课堂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方图表等)时间分配第一节 体育知识及运动技能教学的意义及特点一体育知识教学的意义及特点(一)体育知识的涵义及分类体育知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二)体育知识教学的意义1.通过体育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对于社会、个人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提高学生参加体育学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自觉参加体育学习、体育锻炼奠定认识基础。 2.通过体育知识的教学,
51、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健康体质及体育的关系,较为系统的掌握科学合理进行育学习、练习、锻炼的知识,为体育锻炼提供有效的指导. 3.通过体育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水平的提高,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增加社会交往,丰富文化生活,更好地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提供文化基础。 (三)体育知识教学的特点。 。二运动技能教学的意义及特点(一)运动技能的性质运动技能是指“表现在外部的,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它表现为身体的一定肌肉、骨骼运动及相应的神经系统的活动”。运动技能掌握达到了能将注意不集中于完成动作本身,而是在
52、动作的效果和完成动作的条件时,即达到高度熟练程度时称之为运动技巧。(二)运动技能教学的意义1通过运动技能教学,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从事体育活动的运动技术。2有利于学生进行科学锻炼,有效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3有利于终身体育的开展。 (三)运动技能教学特点运动技能教学过程的特点:动作结构的复杂性、动作技术的变化性。动作的复杂性主要取于:1.单个动作或组合动作的数量.2.动作在空间、时间、时空特点和力量大小,以及动作准确性方面的要求.。(四)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各阶段的教法特点学习新的动作的准备程度主要是由3个部分组成,即体力准备程度、运动经验积累、心理准备程度。l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动作学习任务,建立动作表象和一般概念,形成动作的基本结构,防止及纠正主要错误及多余动作。为此,在教法运用上有以下特点:(1)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及直观法,使学生明确动作学习的意义及任务,建立正确动作表象及一般概念,通过尝试性的练习,初步建立动作的基本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波变换在时频分析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胃扭转诊断新技术-洞察分析
- 异构计算优化-洞察分析
- 【章末复习+测试】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全章复习与测试(解析版)
- 荧光光谱技术-洞察分析
- 《家装营销教程参考》课件
- 《油漆涂料工程》课件
- 油气泄漏防控技术-洞察分析
- 参观太和殿导游词(8篇)
- 《玉米的生物学基础》课件
- 2024年生产主管的挑战与机遇
- 20以内进位加法100题(精心整理6套-可打印A4)
- 扬州育才小学2023-2024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卷(一)及答案
- 澳大利亚英文版介绍
- 04某污水处理厂630kW柔性支架光伏发电项目建议书
- 山中初唐王勃1
- 化妆品功效评价
- 【幼儿园园本教研】幼儿表征的教师一对一倾听策略
- 家长会课件:高三第一学期家长会优质课件
- 山东省各地市地图课件
- 四班三倒排班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