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案例一、教材分析: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内容
2、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收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教师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二、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一) 、认知目标: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 、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2、尝试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生物与环境
3、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三、重点和难点的确立: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2、 “温度对鱼的呼吸次数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四、教学方法:1、课前将全班分成小组,教师将教学内容分成如下的任务交给同学:研究沙漠北极环境的动植物、研究警戒色知识、研究拟态知识、研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教师做必要的提示后学生分组收集材料,教师随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最后师生共同制作课件。将学生收集的资
4、料整理为六个活动,课上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参与一系列的活动,逐渐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本节“温度对鱼的呼吸次数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安排在第二节课,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活动和学会对结果的分析。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五、学习方法:通过参与活动,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收集资料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
5、究的一般方法。六、课前准备: 学生分小组收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资料。教师准备温度对鱼的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师生共同制作课件,教师准备配合本节教学的补充资料。七、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那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一个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生物,说说它的生存都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吗?生:学生会说出自己家中养的花,要受到阳光、空气、水、土壤以及其他生物的影响等例子。师:回答得很好!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我们已经知道了,生物离不开它生存的环境,那么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又是如何面对的呢?生物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呢?请同学回忆夏天在草地捉蚂蚱的情境,教师展
6、示图片,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一:你能发现我吗?展示树林中的老虎、土地上的兔子、石间的树蛙、夜行的猫头鹰、蛇岛上的蛇等图片,让学生猜是那种动物,思考这些动物容易被发现吗?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生物和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生: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师:同学们说的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讲授新课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师:请同学们看投影屏幕,探究活动二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请研究沙漠北极环境的动植物的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分别出示沙漠中的骆驼;沙漠中的骆驼刺;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分析每一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特点,进行汇报。生:对沙漠中的骆驼的研究如下:
7、沙漠炎热缺水,骆驼和别的动物不一样,它有高高的驼峰储藏大量的脂肪,当它又渴又饿的时候,脂肪会慢慢分解,变成它需要的营养和水;骆驼平时不出汗,只有体温达到46才会出汗;骆驼平时一次能喝下100 多升的水,而每天排出的尿不到一升,来保持体内的水分,即使在沙漠上行走一个月也不会感觉渴,这些特点是动物对干旱的适应。对沙漠中的骆驼刺的研究如下:沙漠地区降雨量少,能生长植物是因为它生活的区域有地下水源,骆驼刺的根长得非常长,而且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因而骆驼刺在荒漠中也能得到水,这是植物对于旱的适应。对寒冷海域中的海豹图片的研究如下:海豹是哺乳动物,在寒冷的海域生活,要保持体温,就得有件厚衣服,海豹的皮下脂肪
8、非常发达,可以达到 60 mm ,这是动物对寒冷的适应。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对,由于生物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生物在多变的环境条件中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和环境磨合,自身不断进化,生存了下来,就形成它现在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师:同学们还能找到生物适应环境的其他例子吗?探究活动三: 生物如何适应环境?让同学交流课前布置的探究活动的研究结果。请研究保护色的知识的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生:分别出示:秋天和冬天雷鸟、雪兔的图片,组织其他学生参与的活动。最后教师总结,保护色是指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保护色强调的是动物的体色与动物栖息地环境的
9、背景色彩相协调一致。其生态适应意义是:既有利于躲避敌害,也有利于捕食。生:请研究警戒色知识的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分别出示:海葵、黄蜂、蛾类、有毒的幼虫、毒蛇、箭毒蛙、毒蜘蛛等的图片,教师强调:警戒色是指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警戒色强调的是动物的体色与环境色彩不一致,易于从环境色彩中分辨出来。其生态适应意义是:色彩鲜艳,容易识别,能够对敌害起到预先示警的作用,有利于动物的自我保护。生:研究拟态知识的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分别出示:竹节虫、兰花螳螂、枯叶蝶、眼蝶的图片。教师总结拟态是指某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外表形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它强调
10、的是一种生物像另一种生物或非生物,而不是整个环境的色彩,而只像环境中的某一生物或非生物,具有欺骗和迷惑的作用。其生态适应意义是:有利于躲避敌害和捕食,对植物来说还有利于招引某些昆虫帮助传粉等。师:通过系列的研究活动,在学生为生物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适应现象惊叹不止时,告诉学生生物的生存斗争是非常残酷的,只有适应环境的,才能生存下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遍性的, 适应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其实生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也在影响着环境。师:生物适应环境的相对性,教师展示图片由于人类的活动,沙漠环境的过度恶化,母骆驼没有足够的营养,刚生下的小骆驼无力站起来,不能喝奶活活饿死。与前面的内容相呼应,认
11、识到骆驼对沙漠环境的适应也是有限度的。由此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环保教育,学生深受震动。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师:探究活动四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让同学交流课前布置的探究活动的研究结果。请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生:蚯蚓没有眼睛,善于钻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它的排泄物还有大量的氮、磷、钾,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它每天吃的食物是土壤中的有机杂质,帮助我们处理了垃圾,改善了环境,是人类的好帮手。通过蚯蚓沃土,我们看到生物也能影响环境。请同学们看一漫画屎克螂出国记屎克螂,学名蜣螂。澳大利亚是一个以畜牧业闻名的国家,众多的牛羊每天要留下一亿公斤的粪便,使得牛粪堆积在草场上,风干硬化,牧草被遮压
12、且枯死,草场上出现了块块秃斑,草场退化严重,苍蝇成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后来,澳大利亚从我国和其他国家引入屎克螂,因为屎克螂主要以牛羊粪便为食物,且把它们的卵产在粪便中,滚成一个大的粪球,这样就帮助澳大利亚人“打扫了卫生” ,使草原又恢复了生机。师: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生物的生存依赖环境,当环境遭到破坏时,我们人类也将受到危害。而生物除了适应于环境外,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换句话说,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我们自己。师:教师点评学生的活动表现:同学们这次合作得非常好,不但收集了丰富的资料,而且还能对你们的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
13、,不仅知道生物要适应环境也要影响环境这一结论,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三 技能训练探究活动五: 我的家乡在那里?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请同学给海南、 塔里木、 黑龙江的兔子找到家,给沙漠、北极、华北的狐狸找到家,给亚洲、非洲的大象找到家,体会不同环境下的同种动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特征,必须适应当地的环境才能生存。探究活动六: 比较不同环境下的鸟类的喙和足,教师展示啄木鸟、鹤、白头海雕、鹈鹕的图片,请同学分析不同环境下的鸟类的喙和足是不同的,必须适应当地的环境和生活习性才能生存。四 授课总结师:生物受环境的影响,生物又能适应环境并能影响、改变环境,它们是一个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统
14、一整体。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也生活在生物圈中,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的重要啊!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教材分析:教材是在选择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从中了解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后安排的这一探究活动。由于有前上次实验探究的训练,这项探究实验提高了探究要求,要求学生学会作出假设,收集数据并汇总数据,找出规律,检验假设,使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教学目标1 通过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开展实验探究的能力,2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勇于实践与创新的精神;3 逐步
15、确立以爱护小动物为原则来设计探究性实验。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开展实验探究的能力;教学难点( 1)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组织;( 2) 通过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提出课题、 开展实验探究的能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有前几次实验探究的训练,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对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有极大的热情,但缺乏完整探究的经历。教学设想: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仔细观察和独立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的依靠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以及学生自我教
16、育能力去开展学习上的独立性,进行创造性学习。教学准备1 学生自愿分组,按5-6 人为一小组,课前拼桌子围坐在一起;2 每组 2-3 条小金鱼,一大烧杯已放置两天的自来水,少量冰块,一温度计,一捞鱼网, 三个 500 毫升的烧杯,一个250 毫升的烧杯,一份小组学习材料,一张小组探究报告;3 一热水瓶开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教师介绍:今天,金鱼走进了我们的生物课堂。学生仔细观察摆放在面前的金鱼,了解鱼在水中的活动情况,并通过小组学习资料从现象到本质明白“鱼是怎样呼吸的?” 。顺水推舟而提出问题: 既然鳃是鱼类的呼器官,而且在水中才能完成呼吸,那么鱼的呼吸在不同情况下
17、会发生改变吗?影响鱼呼吸的因素有哪些?学生推测可能有水温、水质、水量、管径大小等因素对金鱼呼吸会产生影响,教师通过设问“真是这样吗?”导入课题“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二、小组合作,体验探究1 提出问题根据课题提出问题: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有影响吗?2 作出假设小组同学经过思考分析可能作出如下假设:A 、 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有影响, 随水温的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会增加; B 、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有影响, 随水温的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会减少。小组间在假设中有了矛盾冲突,更加吸引学生通过实验去检验。3 制定计划 (1) 小组合作,制定计划 各小组展开讨论,参考小组
18、合作学习资料中的“友情提醒”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并填写在小组探究报告上。(2)小组交流,完善计划小组交流,各抒己见,教师适时指点,使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并明确认识到:实验要设计对照组。根据提出的假设,设计常温、比常温略高、比常温略低的水,观察其中金鱼的呼吸次数,常温作为对照,而水温的控制也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控制实验中的变量。保证除水温之外, 其它条件如水质、水量、管径大小等都一样,避免这些因素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从保 护生物的角度出发,实验时在水温调控之后再放入金鱼;记录金鱼的呼吸次数。放入金鱼 待金鱼适应环境后再数它们的呼吸次数, 可以记单位时间 (1 分钟或半分钟)金鱼鳃盖开闭的次数,也可
19、以是口开闭的次数。4 实施实验各小组分工合作,选择仪器并按制定的计划完成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 得出结论(1) 小组汇报,表达交流各小组发言人汇报本组的实验结果、小组得出的结论。(2) 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综合全班各组的实验结论,如有与其它组不一致的结论,师生共同分析,找出根原,最后得出结论: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有影响,随水温的升高金鱼的呼吸次数会增加。向学生说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对假设作出了判断,也对提出的问题 给出了答案。(3) 追根究底,提升思维金鱼的呼吸次数为什么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呢?请同学们思考分析。三、探究体会通过尝试探究,你学到了什么?本次探究有什么成功之处,有什么需要改进的
20、地方?谈谈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四、课后探究除了温度因素外,金鱼的呼吸次数是否与水质、水量、气压、喂食和环境刺激等许多因素有关呢?如果你有兴趣,请与小组同学一起在课后进行探究吧!反思: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可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 。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技能训练: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别有用心之处,旨在培
21、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等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看谁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培养思维能力。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课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 这点很重要,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及时帮助他们构建概念,点睛突出“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生物学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生物圈,对环境的破坏必将回报给人类,所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重要!开展的分析、讨论,最终使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性和对环境的影响。这种讨论探究型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讨论、分析、探究的形式组织教学,可以充分
22、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第二节课安排“温度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学生在实践观察、亲自探究中建构知识,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互动中共进。这样安排是因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过程是比结果更重要,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了温度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有利于他们认识生物是适应环境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滩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这非常恰当地说明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价值。探究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 2 号实验组的温度控制成为一个难点,有个别小组由于水温过高而造成金鱼死亡的现象
2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教学设计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周 然北 京 大 学 附 属 中 学 倪一农新一轮课改强调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 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 是相互作用的主体, 同时也是课程的创造者;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要构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 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超越, 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基于上述认识, 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做了一些尝试,获得了较好的教学
24、效果。1. 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 都离不开环境对他们的影响。 那么, 生物又是怎样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呢?教材是按照“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两部分编写的。第一部分出示了几幅图片, 试图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 理解生物的生活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第二部分是让学生通过“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理解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最后总结: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2. 设计思想一般在设计这样的教学内容时, 教师往往会考虑用两节课的时间完成。 第一课时: 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和图片,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总结得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第二课时:重
25、点组织学生做“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研究活动。笔者认为,第一课时若能用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相对真实的实物(或标本) ,让学生能近距离、全方位地进行观察和分析, 深切感受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关系, 比单纯地看图、 找资料、 得结论要好得多。 所以,我们想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 提出相应的问题, 然后再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通过“给生物找个家”的活动,让学生更直接、更亲近地去领悟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在课堂上, 通过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观察和思考、 体验和合作学习, 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认知层
26、次, 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同时生物也影响环境。3. 教学目标了解( 1 ) 结合图片资料和标本,学会从多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2)通过观察图片资料、标本,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概括和表达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3 )理解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和其他生命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4. 课前准备准备三四幅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几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的生物标本(动物、植物) ,用布将这些标本罩上并编号;放大镜;学生分成七八个小组,围
27、坐在放有标本的实验桌周围。5. 教学过程( 1 )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课题。教师连续展示精心挑选的美丽的自然风景画, 然后向学生提问: 看完这些画, 大家有什么感觉。教师用语言来激发学生对自然界和谐美的共识; 每当人们提到辽阔的草原, 就会想到绿草和牛羊; 提到茂密的森林, 就会想到悠然自得的小动物;提到浩瀚的海洋,就会想起海洋中斑斓的海底世界和海面上飞翔的海鸥但是,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牛羊在水里泡着、鱼在树上挂着、鸟在地上躺着,我们会觉得很不舒服,认为是不和谐的。实际上, 生活在生物圈中的各种生物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不同环境中的生物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就像鱼类具备鳃可以在水中呼
28、吸,鸟类生长有翅膀可以在空中飞行一样。教师引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 (在每个实验桌上, 都放有一种生物 (标本) , 请大家合作探究)这些生物(标本)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它们生活的环境是怎样的?请为它们找个家 (小组代表随机抽取一个编号,找到相应的标本后,进行观察和讨论) 。2)引导探究活动,培养多种能力教师在各组开展探究活动前,提出几点要求。首先,要认真观察(可以借助放大镜) ,根据每组摆放的生物(标本) ,结合自己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运用以前学过的观察法,认真、仔细地观察、总结该生物的形态特征。其次,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同时要记录观察结果。第三,观察后,小组要进行讨论:根据本组生物(标本) 的形态特点, 猜想它们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与这种环境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哪些。第四,每组集体讨论后,一个人执笔,将大家讨论的结果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专业学年论文》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年低价转让塔吊合同范本
- 2024年代理手机租赁合同范本
- 2024年承接小型绿化工程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度齐齐哈尔市区初中五地八年联考11月数学考试卷
- 中国家电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2012年
- 地质灾害教育培训
- 儿童护理查体流程
- 中国人寿培训短险
- 2024上班睡觉遭解雇企业属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 2022人民医院医共体章程
- 汽车退款合同
- TB 10106-2023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第四章 光现象章节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 2024年教资考试时政高频考点141条
- 有一男孩一女两个孩子有同财产、无共同债务的离婚协议书
- 8.1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2024数智化绿色低碳管理体系要求
- 《生活处处有设计》课件2024-2025学年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第十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公路收费及监控员赛项)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知识点填空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