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遗传与变异-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专项训练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3遗传与变异-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专项训练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3遗传与变异-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专项训练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3遗传与变异-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专项训练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3遗传与变异-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非选择题专项训练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03遗传与变异考向预测1 .遗传基本规律的实质及验证方法。2 .显隐性的判断、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判断、基因位置的判断、常规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推断、遗传系谱图中遗传方式的判断。3 .常规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概率计算、自由交配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及概率计算、遗传系谱图患病概率的计算。4 .异常情况下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和概率计算等一一分解组合思想、配子相乘法、活用棋盘格法。5 .变异类型的判断方法。6 .进化的基本观点及相关基因频率的计算。J真题再现7 .(2018新课标II卷)果蝇体细胞有4对染色体,其中2、3、4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

2、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眼性别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1/2有眼1/2雌9:3:3:11/2雄9:3:3:11/2无眼1/2雌9:3:3:11/2雄9:3:3:1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判断依据是。(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

3、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i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填“显性或“隐性”)。【答案】(1)不能(2)无眼(3)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4)杂交组合:无眼X无眼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1,则无眼位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则无眼位隐性性状(5) 8(6)隐性【解析】(1)分析题干可知,两亲本分别为无眼和有眼,且子代中有眼:无眼=1:1,且与性别无关联,所以不能判

4、断控制有眼和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有眼为显性(用基因E表示),则亲本基因型分别为XeXe和XEY,子代的基因型为XEXe和XeY,表现为有眼为雌性,无眼为雄性,子代雌雄个体中没有同时出现有眼与无眼的性状,不符合题意,因此显性性状是无眼。(2)要通过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在常染色体上的显隐性,最简单的方法是可以选择表中杂交子代中雌雄果蝇均为无眼的性状进行杂交实验,若无眼为显性性状,则表中杂交子代中无眼雌雄果蝇均为杂合子,则该杂交子代中无眼:有眼=3:1;若无眼为隐性性状,则表中杂交子代中无眼雌雄果蝇均为隐性纯合子,则该杂交子代

5、全部为无眼。(3)表格中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9:3:3:1,可分析出显性性状为灰体(用基因A表示)和长翅(用基因B表示),有眼和无眼不能确定显隐性关系(用基因C或c表示),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的基因型可写为AABB_和aabb_一可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BbCc,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的表现型为2X2X2=8种。F2中黑檀体(Aaa=1/4)长翅(BbXBb=3/4)无眼所占比例为3/64时,可知无眼所占比例为1/4,则无眼为隐性性状。8 .(2018新课标II卷)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

6、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3)假设M/m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以此推测,在考虑M/m基因的情况下,若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

7、,则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答案】(1)ZAZA,ZaW(2) ZAW、ZAZ;雌雄均为正常眼(3) 1/2(4)杂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XE常眼雌禽(ZAW)预期结果:子代雌禽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5)ZaWmm(6),ZaZaMm,ZaZamm【解析】(1)依题意可知,在家禽中,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由此推知,亲本纯合体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为ZAZA,亲本豁眼雌禽的基因型为ZaW,二者杂交所得Fi的基因型为ZAZa、ZAW,Fi的雌雄个体

8、均为正常眼。Fi的雌雄个体交配,所得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ZAZA:ZAZa:ZAW:ZaW=1:1:1:1,可见,F2雌禽中豁眼禽(ZaW)所占的比例为1/2。(2)雌性亲本将Z染色体遗传给子代的雄性,将W染色体遗传给子代的雌性,而子代的雌性的Z染色体则来自雄性亲本。可见,若使子代中的雌禽均为豁眼(ZaW)、雄禽均为正常眼(ZAZ_),则亲本的杂交组合为:豁眼雄禽(ZaZa)为正常眼雌禽(ZAW);该杂交组合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为ZAZa、ZaW,表现型为:子代雌禽均为豁眼(ZaW),雄禽均为正常眼(ZAZa)。(3)依题意可知:m基因纯合时可使部分应表现为豁眼的个体表现为正常眼,而MM和Mm

9、对个体眼的表现型无影响。两只表现型均为正常眼的亲本交配,其子代中出现豁眼雄禽,这说明子代中还存在正常眼雄禽(ZAZ_);因子代出现的豁眼雄禽的基因型为ZaZa,所以亲本雌禽必然含有Za,进而推知该亲本雌禽的基因型为ZaWmm,亲本雄禽的基因型为ZAZaMM或ZAZaMm或ZAZamm,子代中豁眼雄禽可能的基因型包括ZaZaMm、ZaZamm。2及A典例引领JA和D时,表现为紫眼;当不含A果蝇的眼色受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基因时,均表现为白眼;其他类型表现为红眼。紫眼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i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紫眼红眼白眼雌蝇3/41/40雄

10、蝇3/81/81/2(1) 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定律,A、a基因位于染色体上。(2)紫眼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正常白眼雄果蝇的细胞中最多可出现条X染色体。(3) Fi中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产生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4)若一紫眼雄果蝇与一纯合白眼雌果蝇杂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眼雌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二1:1:2,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该杂交过程。【答案】(1)自由组合X(2) DdXAXa2(3)红眼果蝇:白眼果蝇=7:1(或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雄果蝇二4:3:1)(3) 如图口眼就果蝇蒙眼犀果蝇ddv*xDdxn紫眼崎果蝇红眼地果蝇门眼求果蝇1:I

11、:2【解析】(1)紫眼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眼:红眼:白眼=(3/4+3/8):(1/4+1/8):1/2=9:3:4,是9:3:3:1的变式,由此可推知定律;由于F1中雌雄果蝇的眼色表现不完全相同,可推知上,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因为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题意可知,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是为aaXDX-的雌果蝇,表现为白眼雌果蝇,与题意不符。假设于常染色体上,根据题意可知,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是3/4DXAX_、1/4ddXAX,表现型及比例为3/4紫眼和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有一对位于X染色体。

12、假设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A、aAaXDXd和AaXDY,则F1中会出现基因型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D、d基因位DdXAXa和DdXAY,则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4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3/4X/2)D_XaY、(1/41/2)ddXAY、1/2_XaY,表现型及比例为3/8紫眼、1/8红眼和1/2白眼,符合题意,因此,可确定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根据第(1)小题的分析可知,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D、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已知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D时,表现为紫眼,所以紫眼亲代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表示为DdXAXa;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1条X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染

13、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含有2条X染色体。因此,正常白眼雄果蝇的细胞中最多可出现2条X染色体。(3)F1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1/2ddXAXA和1/2ddXAXa,红眼雄果蝇白基因型是ddXAY,F1中红眼雌雄果蝇随机交配产生F2,F2的基因型有ddXAX-、ddXAY、ddXaY,其中只有基因型为ddXaY的果蝇表现为白眼(所占比例为1/21/21/2=1/8),其余均为红眼,因此,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眼果蝇:白眼果蝇=7:1。(4)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紫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D_XaY,纯合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_XaXa,若一紫眼雄果蝇与一纯合白眼雌果蝇杂交,后代中有红眼雌果蝇(ddXAX

14、-)出现,可推知两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DdXAYXd_XaXa。又亲代白眼雌果蝇为纯合子,所以可确定量亲本的基因型是DdXAY和ddXaXa。因此,亲本雌果蝇ddXaXa只能产生一种雌配子dXa,亲本雄果蝇DdXAY能产生DXA、dXA、DY和dY四种数目相等的配子,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X%a:ddXAXa:DdXaY:ddXaY=1:1:1:1,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眼雌果蝇: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2,可据此写出遗传图解。最分技畲1 .明确性状显隐性的3种判断方法(1)杂交法: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不论正交、反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所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自

15、交法: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了不同性状,则子代出现的不同于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3)假设推证法: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作假设或对同一性状作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得出片面的结论。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可直接予以判断。2 .异常分离比的分析(1) 一对相对性状2:1一显性纯合致死。1:2:1一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如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等。(2)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题解题步骤看F2的表现型比例,若表现型比例之和是16,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将异常分离比与正常分离比9

16、:3:3:1进行对比,分析合并性的类型。如比例9:3:4,则为9:3:(3:1),即4为两种性状的合并结果。3 .关于多对基因控制性状的两点提醒(1)不知道该类问题的实质。虽然该类遗传现象不同于孟德尔的一对或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但只要是多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多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仍属于基因的自由组合问题,后代基因型的种类和其他自由组合问题一样,但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大有不同,性状分离比也有很大区别。(2)不知道解决问题的关键。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各种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弄清这个问题以后,再用常规的方法推断出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或某种基因型的比例,然后再进一步推断出子代表现型

17、的种类或某种表现型的比例。瑞定见否为件丫蚩邑半道借骑定伴*染邑隼遗存或常杂-包体it传4 .快速突破遗传系谱题思维模板无中生行为愚性,晦姓遗传才女篇.式,于都崩为伴性,式、于有正非伴性;有中生方为显性,里隹适希君弟痛,号.土都盛为钟性/人士方正靠伴姓根揭小沐的表现现凶帝子代关系粕斯|会别考虑每一种谪后代的崽病概率和正有的柢率,最后选行缅合5 .患病概率计算技巧(1)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孩患病概率=女孩患病概率=患病孩子概率。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X1/2。(2)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病名在前、性别在后,则从全部后代中找出患病男(女),即可求得患病男(女)

18、的概率。若性别在前、病名在后,求概率时只考虑相应性别中的发病情况,如男孩患病概率则是指在所有男孩中患病的男孩所占的比例。1.某种蝴蝶有紫翅与黄翅,白眼与绿眼。现有一对亲本杂交,F2中紫翅绿眼:黄翅绿眼:紫翅白眼:黄翅白眼=9:3:3:1。(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蝴蝶的紫翅与黄翅被称为。实验中控制翅色的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控制眼色相关基因用B和b表示,请写出亲本的基因型。(2)F2紫翅绿眼蝴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让F2中黄翅绿眼蝴蝶自由交配,其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为。(3)为了确定控制眼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Z、W)上(不考虑Z、W同源区段),请设计实验证明。(4)科学家为了确

19、定该蝴蝶所有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利用(填方法)。若该种蝴蝶的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为36条,进行基因组测序时要测条染色体。【答案】(1)相对性状AABB2/3+2M/32/3):(1/3X/3)=8:1。(3)为了确定控制眼色的基因的位置,可用白眼雄蝴蝶与绿眼雌蝴蝶杂交;如果后代中白眼蝴蝶全为雄性,绿眼蝴蝶全为雌性,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如果雌雄蝴蝶均有白眼和绿眼且比例相当,则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4)现代分子生物学采用的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方法是荧光分子标记法,通过荧光分子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由于蝴蝶的性染色体Z、W上有非同源片段,故进行基因组测序时要

20、测19条染色体,即17条常染色体+2条性染色体。2.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有如下结果: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填遵循或不遵循”菱因的分离定律。(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填遵循或不遵循”薨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 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

21、具体发生在时期。(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设计:预期结果:【答案】(1)遵循(2)不遵循(3)重新组合(基因重组)减数分裂的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4) 一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i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解析】(1)F1中抗病:易感病=(66+9):(

22、9+16)=3:1,高秆:矮秆=(66+9):(9+16)=3:1,因此控制抗病和易感病、高秆和矮秆的等位基因的遗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2)%的性状分离比不符合9:3:3:1及其变式,因此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F1中出现新的性状组合,最可能的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交叉互换。(4)题中假设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AB:Ab:aB:ab=4:1:1:4,如果假设成立,那么对F1进行测交,子代中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3.某动物体色的鲜艳与不鲜艳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

23、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请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回答问题。杂交组合亲本类型子代雌雄甲鲜艳(孕)鲜艳(3)鲜艳437鲜艳215乙鲜艳(3)不鲜艳(常)鲜艳222,不鲜艳220鲜艳224,不鲜艳226丙乙组的鲜艳F1自交鲜艳716,不鲜艳242鲜艳486,不鲜艳238(1)体色的鲜艳与不鲜艳的这对性状中,为显性性状,甲组亲本的基因型是(2)从上述杂交组合中可以判断致死基因是(填显”或隐”性基因。(3)丙组的子代中导致雌雄中鲜艳与不鲜艳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解释:设计思路:结果和结论:一组子代性状比

24、例是2:1,另一组子代性状比例是1:1,则假设正确。【答案】(1)鲜艳AA(?)、Aa(S)(2)隐3 3)AA雄性个体含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分别取丙组子代中的鲜艳雌雄个体与不鲜艳异性个体测交,并统计后代中鲜艳与不鲜艳个体的比例【解析】(1)(2)杂交组合丙,鲜艳自交,后代出现了不鲜艳,说明鲜艳是显性性状(A_),不鲜艳是隐性性状(aa)。根据题干信息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表格中甲组鲜艳的后代没有出现不鲜艳,且雌性:雄性=2:1,且根据杂交组合丙说明致死的基因是隐性基因,甲组雌性亲本的基因型为AA,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Aa。(3)丙组的子代中导致雌雄中鲜艳与不鲜

25、艳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AA雄性个体含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分别取丙组子代中的鲜艳雌雄个体与不鲜艳异性个体测交,并统计后代中鲜艳与不鲜艳个体的比例,若一组子代性状比例是2:1,另一组子代性状比例是1:1,则假设正确。4 .某植物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一黄色一红色,已知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黄色,B基因控制红色。研究人员用纯种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中甲组所示。组别亲本F1F2甲白花x黄花红花:黄花:白花=9:3:4乙白花x黄花红花:黄花:白花=3:1:4(1)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定律。(2)研究人员某次重复该实验,结果如表

26、中乙组所示。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由此推测乙组中51的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包含/不包含)A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A/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3)为检测某红花植株(染色体正常)基因型,以乙组F1红花作亲本与之进行正反交。若正反交子代表现型相同,则该红花植株基因型为。若正交子代红花:白花=1:1,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该待测红花植株基因型为。若正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黄花:白花=9:3:4,则该待测红花I1株基因型为。【答案】(1)自由组合(分离和自由组合)(2)不包含A(3)AABB或AABb红花:白花=3:

27、1AaBB红花:黄花:白花=3:1:4AaBb【解析】(1)根据甲组实验F2中红花:黄花:白花=9:3:4,推知控制花色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2)由题意可知红花基因型为A_B_,黄花基因型为A_bb,白花基因型为aa,Fi红花基因型均为AaBb,乙组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黄花:白花=3A_B_:1A_bb:4aa_;两对基因首先分析一对:A_:aa=4:4;而检测得知乙组Fi的2号染色体缺失导致雄配子致死,缺失的染色体有四种情况,我们逐一分析如下:缺失部位含A:若缺失部位含A,Fi不应该为红色,错误。缺失部位含a:F2中不应有白色aa_,错误。含A

28、的染色体缺失,但是A没有Bb自交后代为:3B:ibbo缺失;Fi基因型可以表示为一IAaiaa3B_3AaB_红花3aaB_白花ibbIAab_黄花iaabb白花考虑两对基因后代为:能够解释实验结果。含a的染色体缺失,但是a没有缺失,Fi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自交后代为:雌配子雄配子Aa-AAAAa-a_(雄配子致死)无无后代无aa或aa-,即不可能有白花,错误。故可判断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不包含A、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3)根据(2)的结论,乙组Fi红花2号基因型为AaBb;产生的雄配子只有aB、ab两种,产生的雌配子有四种。正反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亲本待测植株基

29、因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乙组Fi红花(3)待测红花(?)AABB全为红花AABb红花:黄花=3:IAaBB红花:白花=I:IAaBb红花:黄花:白花=3:I:4乙组Fi红花G)待测红花(S)AABB全为红花AABb红花:黄花=3:IAaBB红花:白花=3:IAaBb红花:黄花:白花=9:3:45.果蝇是一种非常小的蝇类,遗传学家摩尔根曾因对果蝇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长翅(V)和残翅(v),红眼(R)和白眼(r)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与V、v位于常染色体上,R、r位于X染色体上。在研究过程中摩尔根将发现汇成下表:P灰身孕裸身s红眼?汨眼SF1灰身红眼F2灰身:黑

30、身=3:1红眼:白眼=3:1(1)(正反交的原理及应用)以上表格中的两对相对性状中,如果进行正交与反交,产生的结果不一致的是。一般情况下,用一对相对性状的真核生物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如果结果一致,可说明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2)(基因自由定律实验拓展应用)实验一:现有纯种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请设计实验探究灰身、黑身和长翅、残翅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一步:取纯种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果蝇杂交,得Fi;第二步:;第三步: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结果预测:如果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灰身长翅:黑身长翅:灰身残翅:黑身残翅=,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反之,则不符合基因的

31、自由组合定律。(3)(区分伴X和常染色体遗传基本思路与方法)实验二:已知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若用一次交配实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选择的亲本表现型应为实验预期及相应结论:子代中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全部为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答案】(1)红眼和白眼(R、r)常染色体上(2)让F1与黑身残翅果蝇测交(或让51相互交配)1:1:1:1(或9:3:3:1)(3)白眼雌果蝇沟眼雄果蝇X常常【解析】(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正交和反交,产生的结果不一致。

32、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正交和反交的结果一致。(2)若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F1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3)通过一次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可选择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XrXr双、-XRXr:XrY;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rrxR4前rrxRr一Rrrr。6.野生型家蚕翅为白色,饲养过程中偶然发现有的个体翅为黄色,为了解该性状的遗传方式,研究者设置了6组家蚕交配组合,统计相同时间段内的繁殖结果如下。组合编号InmwVVI交配组合黄翅?洎翅品种甲S黄翅3柏翅品种甲?第I

33、组F1自交第I组F1e翅品种甲黄翅布翅品种乙第V组F1自交子代家雷总数(只)黄翅59766413643460176白翅00463359956792(1)前四组的子代家蚕中黄翅和白翅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相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遗传符合定律。(2) V、V1组结果说明的翅色显隐关系似乎与前四组矛盾,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翅品种乙中另有一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此有关,该基因可能会对黄翅基因的表达起作用,导致V组子代全为白翅,V1组子彳t黄翅:白翅接近于3:13。若该解释合理,第V1组子代中白翅家蚕应该有种基因型。(3)家蚕是二倍体,雄蚕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蚕性染色体组成为ZW,通过适当剂量的

34、丫射线处理,研究人员筛选到黄翅基因插入W染色体上的品种,该变异属于,若变异品种中黄翅基因不会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则亲本性状为时,能直接利用子代翅的颜色区分雌雄。(4)研究发现,家蚕体色为黄色与类胡萝卜素有关,但家蚕自身不能合成该类色素,只能从食物中摄取自身所需的色素分子,由此推断家蚕体内一定存在能与其吸收的色素分子结合的,协助色素分子向细胞内转运。为证实此推断,科学家可采用一定的技术抑制表达出产物,然后观察家蚕体色变化,若,则支持该推断。家蚕体色这一性状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1)常基因的分离(2)抑制7(3)染色体(结构变异(或:易位)黄翅雌蚕、白翅雄蚕(4)受体(或:载体)受体

35、(载体)蛋白基因黄色变浅基因和环境因素【解析】(1)由于前四组的子代家蚕中黄翅和白翅性状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基因控制的性状与性别无关,因此,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由于乙中另有一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使黄翅基因的表现型个体大量减少,说明该基因对黄翅基因的表达起抑制作用。根据VI组子代黄翅:白翅接近于3:13,说明这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第V组F1的基因型为AaBb,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表现为黄翅,(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均表现为白翅,即第V1组子代中白翅家蚕应该有7种基因型。(3)

36、综上推测可知黄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插入W染色体上,说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易位,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如果亲本性状为黄翅雌蚕和白翅雄蚕,杂交后代中,白翅均为雄性,黄翅均为雌性,所以能直接利用子代翅的颜色区分雌雄。(4)研究发现,家蚕体色为黄色与类胡萝卜素有关,但家蚕自身不能合成该类色素,只能从食物中摄取自身所需的色素分子,由此推断家蚕体内一定存在能与其吸收的色素分子结合的载体,协助色素分子向细胞内转运。如果采用一定的技术抑制载体蛋白基因表达出产物,则细胞会因缺少载体而不能获得类胡萝卜素,从而使体色变浅,这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7.水稻叶片宽窄受细胞数目和细胞宽度的影

37、响,为探究水稻窄叶突变体的遗传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野生黑突变体野生型突变体(1)科研人员利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宽叶水稻,可诱发野生型水稻的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导致基因突变,获得水稻窄叶突变体。(2)测定窄叶突变体和野生型宽叶水稻的叶片细胞数目和单个细胞宽度,结果如图所示。该结果说明窄叶是由于所致。(3)将窄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i均为野生型,Fi自交,测定F2水稻的,统计得到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据此推测窄叶性状是由控制。(4)研究发现,窄叶突变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科研人员推测2号染色体上已知的三个突变基因可能与窄叶性状出现有关。这三个突变基因中碱基发生的变化

38、如下表所示:突艾基因Inm碱基艾化8CGC-TCTTX蛋白质与野生型分子结构无差异与野生型有一个氨基酸/、同长度比野生型明显变短由上表推测,基因I的突变没有发生在序列,该基因突变(填含”或不会”)导致窄叶性状。基因出突变使蛋白质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出的突变导致(5)随机选择若干株F2窄叶突变体进行测序,发现基因H的36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的碱基35次为T,基因出的21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均为碱基TT缺失。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判断,窄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6)F2群体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其原因可能是【答案】(1)增添、缺失、替换(或填替换、缺失(2

39、)细胞数目减少而不是单个细胞宽度变窄(3)(单株)叶片宽窄一对隐性基因(4)密码子对应(或编码”)不会翻译提前终止(5)n、m(同时)(6)基因n、出之间未发生交叉互换(或基因n、出中的一个突变对性状无影响”)【解析】(1)基因突变指的是DNA分子中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2)根据图形分析,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单个细胞宽度相同,数目不同,说明窄叶是由于细胞数目减少而不是单个细胞宽度变窄所致。(3)根据杂交实验的过程,将窄叶突变体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l均为野生型,Fi自交,测定F2水稻的表现型,即(单株)叶片宽窄,结果为122:39-3:1,说明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

40、制,隐性性状是窄叶。(4)根据表格分析,基因I的突变没有引起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改变,说明该突变没有发生在密码子对应(或编码”的序列,不会导致性状发生改变。基因出突变使蛋白质长度明显变短,这是由于基因出的突变导致翻译提前终止,导致突变位点以后都不能编码蛋白质。(5)随机选择若干株F2窄叶突变体进行测序,发现基因H的36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的碱基35次为T,基因出的21次测序结果中该位点均为碱基TT缺失,说明基因H、出都发生了突变,即窄叶突变体是由于基因n、出(同时)发生了突变。(6)F2群体野生型122株,窄叶突变体39株,仍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其原因可能是基因n、出之间未发生交叉互换或基因n、出中的一个突变对性状无影响。8.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T-r-1234M龙J234川口。正常男性,女性物患甲病另性、女性固软患乙病史性.女性包甲.乙两病为性、女性(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部分。(2)图2是某家族系谱图。甲病属于遗传病。1从理论上讲,n-2和n-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概率是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遗传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