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M-低碳、零碳建筑技术标准_第1页
CSTM-低碳、零碳建筑技术标准_第2页
CSTM-低碳、零碳建筑技术标准_第3页
CSTM-低碳、零碳建筑技术标准_第4页
CSTM-低碳、零碳建筑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XX.XXX.XXXXX团 体 标 准T/CSTMXXXXX-202X低碳及零碳建筑技术TechnicalStandardforLowCarbonandZeroCarbonBuildings(征求意见稿)202X-XX-XX发布202X-XX-XX实施发布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发布低碳及零碳建筑技术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低碳及零碳建筑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指标要求、设计要求、建筑能耗及碳排放指标计算、材料和施工、检测和验收、运行和维护、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各气候区的低碳(超低能耗)及零碳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改造项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现行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11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3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T51366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16J908-8被动式低能耗建筑——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T/CSTM00325-2021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新风系统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温室气体greenhousegas指大气中吸收和释放红外辐射的自然的和人为的气态成分,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京都议定书》中规定控制的六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3.2二氧化碳当量carbondioxideequivalent指用作比较不同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度单位。某种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CO2e,为该气体质量乘以其全球变暖潜能值(globalwarmingpotential,GWP)。该方法将不同温室气体的单位和效应标准化。本文件将温室气体排放量用二氧化碳当量CO2e表达。3.3碳排放carbonemission建筑物在与其有关的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运行阶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总和,包括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碳排放量”指上述各阶段碳排放活动的活动量乘以相应排放因子得到的二氧化碳当量之和。3.4直接排放directgreenhousegasemission指在建筑内部发生的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碳排放,如直接供暖(燃气壁挂炉、自建锅炉房等)、炊事、生活热水等导致的燃料排放。3.5间接排放indirectgreenhousegasemission指外界输入建筑的电力、热力导致的碳排放,其中热力部分包括热电联产及区域锅炉送入建筑的热量。3.6碳替代carbonsubstitution指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场地内和场地外可再生能源产能的方式,替代建筑碳排放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碳替代量”指可再生能源产能量乘以相应排放因子得到的二氧化碳当量。3.7碳清除carbonremoval指采用在划定的建筑物项目范围内的绿化、植被等建筑碳汇,从大气中清除建筑碳排放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碳清除量”指碳清除活动的活动量乘以相应清除因子得到的二氧化碳当量。3.8碳抵偿carbonoffset指采用绿证交易、绿电交易、碳交易等方式,抵消建筑在执行提高能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碳汇措施以外的剩余碳排放量的过程、活动和机制。3.9净碳排放netcarbonemission指在一定时间内,建筑的碳排放减去碳替代、碳清除与碳抵偿之和的差值。净碳排放表征大气中CO2e的净变化量,当净碳排放为正时,表示大气中CO2e增加;为负时,表示大气中CO2e减少;为零时,表示实现了碳收支平衡。3.10排放/清除因子carbonemission/removalfactor指与碳排放、碳清除活动的活动量数据相对应的碳排放或清除系数,用于量化单位活动水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或清除量,如单位质量燃料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单位面积绿地的二氧化碳清除当量等。3.11低碳建筑Low-carbonbuilding即超低能耗建筑,指适应气候特征和场地条件,采用高效的围护结构保温系统、高性能的外门窗系统、良好的建筑气密性系统、无热桥的建筑节点构造、高效热回收的通风系统,以及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辐射利用与遮蔽等被动式节能技术,大幅度降低建筑本体的能源需求,进而通过优化能源供应方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满足室内环境热舒适性和建筑能效性要求的建筑。3.12零碳建筑zero-carbonbuilding指在超低能耗建筑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碳替代、碳清除、碳抵偿等措施,实现了建筑运行阶段碳收支平衡的建筑,即建筑物运行阶段净碳排放为零。3.13全生命期零碳建筑life-cyclezero-carbonbuilding指在超低能耗建筑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碳替代、碳清除、碳抵偿等措施,实现了建筑全生命期碳收支平衡的建筑,即建筑物在与其有关的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运行阶段净碳排放为零。3.14建筑总一次能源需求totalprimaryenergydemand指单位建筑面积上建筑全年的采暖、制冷、通风、照明、生活热水、设备用能的一次能源需求之和,kWh/(m2·a)。其中,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又称天然能源,如原煤、石油、天然气等。当某种建筑用能换算成一次能源时,需要考虑该种能源在开采、运输和加工转换过程中的能源损失,并乘以相应的折算系数。3.15建筑气密性buildingtightness表征建筑物的空气渗透性能。建筑气密性能越好,通过渗透形成的热损失越小,建筑的能耗越低,室内舒适度相应提升。建筑的气密性指标n±50,是指在建筑室内外压差为50Pa的条件下,建筑的每小时换气次数。4基本规定4.1针对低碳及零碳建筑,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建筑功能,以被动优先、主动优化为原则,以降低建筑的总一次能源需求和净碳排放为最终目标,按照提高建筑能效、建筑本体可再生能源应用、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应用、场地外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碳汇措施应用,以及碳抵偿措施应用的技术优先性等级,通过性能化设计方法,提出均衡性的技术方案。4.2针对全生命期零碳建筑,尚应按照降低碳排放、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及碳抵偿措施应用的技术优先性等级,降低建筑在建材生产及运输、建造及拆除阶段的净碳排放。4.3当设置现场可再生能源系统抵消建筑碳排放时,应尽量利用建筑本体条件设置;当建筑本体的可再生能源设施提供的产能量不足时,可利用同一地块内、隶属于同一运营单位的其他建筑物或构筑物设置可再生能源设施,且其产生能源应汇入到评估建筑物中。4.4本文件规定的室内环境指标、建筑气密性指标,以及建筑能耗和碳排放指标为约束性指标,建筑围护结构、暖通设备等技术性能指标为推荐性指标。4.5应采用性能化设计、精细化施工和智能化运行模式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并对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进行监测和报告。5指标要求5.1低碳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全生命期零碳建筑应同时满足室内环境指标、建筑气密性指标,以及建筑能耗和碳排放指标的要求。5.2室内环境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室内环境指标要求评估项目指标要求室内热舒适度温度,℃冬季≥20,夏季≤26相对湿度,%冬季≥30,夏季≤65围护结构内表面与室内温度差,℃≤3室内气流速度,m/s≤0.1室内空气品质CO2浓度,ppm≤1000PM2.5浓度,µg/m3≤35PM10浓度,µg/m3≤50室内噪音水平噪音,dB(A)卧室:昼间≤40,夜间≤30;起居室、办公室、会议室、教室≤40;公共空间,如大堂或开放式工作场所,≤50注1:室内CO2的最高浓度应低于1000ppm;PM2.5的24小时平均浓度应低于35µg/m3;PM10的24小时平均浓度应低于50µg/m3;注2:除卧室、起居室、办公室、会议室、教室等典型人员活动空间外,公共空间,如大堂或开放式工作场所,室内允许噪声级为50dB(A),其他功能性空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可参照GB50118执行。5.3建筑气密性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建筑气密性指标要求类型气密性指标要求新建建筑n±50≤0.6h-1改造建筑n±50≤1.0h-1注:表中所述指标要求适用于我国各个气候区。5.4建筑能耗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建筑能耗指标要求评估项目指标要求热需求+冷需求,kWh/(m2·a)≤30总一次能源需求,kWh/(m2·a)≤120注1:建筑的热需求与冷需求之和,以及建筑的总一次能源需求,应同时满足限值要求。注2:表中所述指标要求适用于我国各个气候区。注3:表中所述标准适用于居住建筑以及典型的宿舍、办公和教育建筑。对于其他功能建筑,由于人员、照明、设备情况差异较大,建筑能耗限值可做相应调整。注4:表中所述指标要求对应面积为超低能耗建筑处理区域的建筑面积。5.5建筑碳排放指标应符合表4和表5的规定。表4建筑碳排放指标要求建筑分级评估项目指标要求低碳建筑运行阶段净碳排放,kgCO2e/(m2·a)≤36零碳建筑运行阶段净碳排放,kgCO2e/(m2·a)≤0全生命期零碳建筑全生命期净碳排放,kgCO2e/m2≤0表4建筑碳排放指标要求(续)注1: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包括建筑全年采暖、制冷、通风、生活热水、照明、设备用能所导致的碳排放之和。注2:对于特定功能的照明、设备用能所导致的碳排放,如高能耗密度的信息机房、厨房炊事、展览舞台等,可不计入建筑净碳排放评估。表5建筑碳替代、碳抵偿指标要求评估项目指标要求建筑本体可再生能源产能形成的碳替代占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的比例≥30%绿电、绿证、碳交易等形成的碳抵偿占建筑运行阶段碳排放的比例≤10%注1:建筑本体可再生能源产能指在物理空间上位于评估建筑物本体上的光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产能量。注2:当采用设置在评估建筑物本体以外的场地内可再生能源以抵消评估建筑物碳排放时,应为与评估建筑物处于同一地块、隶属于同一运营单位,且产能量汇入到评估建筑物的可再生能源措施。注3:当采用场地外可再生能源、场地外碳汇以及绿电、绿证、碳交易等碳抵偿措施以抵消评估建筑碳排放时,应提供充分的证明文件。6设计要求6.1一般规定6.1.1低碳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全生命期零碳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建材和结构形式、建造方式,以及场地气候条件(温度、湿度、太阳辐射、风速等),可采用的能源形式(电、天然气、市政供暖、工业余废热等)和可再生能源类型(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因地制宜确定设计策略。6.1.2建筑群的总体规划应有利于营造适宜的微气候,优化建筑空间布局,并合理利用景观、生态绿化等措施。6.1.3建筑物设计应根据环境资源条件和建筑功能,合理设计朝向、造型等,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进而通过气密性设计、围护结构设计、无热桥设计等被动式建筑技术措施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6.2气密性设计6.2.1建筑气密区应包括全部对室内环境具有控制要求的空间。应综合考虑体形系数、空间的连通性以及空间对于室内环境的要求,合理规划气密区范围。6.2.2建筑的气密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整栋建筑具有包绕整个气密区的、连续完整的气密层;2)对于采用分户式采暖、制冷系统的居住建筑,宜设置单户气密层;3)不同材料构成的气密层连接处,应保证气密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6.3非透明外围护结构设计6.3.1外围护结构宜采用重质建筑材料,并采用外保温系统,且保温层连续完整,无结构性热桥。6.3.2非透明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宜符合表6规定。表6非透明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范围非透明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W/(m²·K)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屋面0.10-0.150.12-0.200.20-0.300.20-0.35外墙0.10-0.150.12-0.200.20-0.300.20-0.35地下室外墙0.10-0.200.15-0.300.30-0.450.35-0.65地下室采暖与非采暖隔墙0.10-0.200.15-0.400.30-0.700.35-1.20不采暖地下室顶板0.10-0.200.15-0.300.30-0.450.35-0.65架空楼板0.10-0.150.12-0.200.20-0.300.20-0.35地面0.10-0.200.15-0.300.30-0.450.35-0.656.3.3当采用分户式采暖、制冷系统时,应对楼梯间隔墙、分户墙、楼板采取保温措施,传热系数K值宜符合表7规定。表7内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范围非透明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W/(m²·K)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楼梯间隔墙≤0.60≤0.90≤1.20≤1.50分户墙≤0.50≤0.60≤0.90≤1.20楼板≤0.50≤0.60≤0.90≤1.206.3.4外围护结构内部以及室内一侧表面,严禁出现结露、发霉现象。应对屋面、外墙、地面等进行冷凝受潮计算。当有结露风险时,应设置隔汽构造。6.4透明外围护结构设计6.4.1外窗可采用塑料、木、铝木复合、断热桥铝合金型材等,并采用三玻两腔中空玻璃或真空玻璃,以及耐久性良好的暖边间隔条。建筑外窗及其玻璃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8和表9的规定。6.4.2外门及户门(当以每户作为单独气密区时)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0的规定。6.4.3玻璃幕墙应符合表9和表11的规定。表8建筑外窗的性能指标要求气候区传热系数K,W/(m²·K)卫生性能气密性能水密性能隔声性能整窗玻璃型材严寒地区≤0.8≤0.7≤1.1CRF≥838级4级3级寒冷地区≤1.0≤0.8≤1.3CRF≥78夏热冬冷地区≤1.2≤1.0≤1.3CRF≥75夏热冬暖地区≤1.5≤1.6≤1.3CRF≥68注:CRF为抗结露因子。表9建筑透明围护结构用玻璃的性能指标要求气候区可见光透射比τ太阳红外热能总透射比gIR太阳能总透射比g光热比LSG严寒地区(A)≥0.65≥0.20≥0.45≥1.30(B)≥0.63≥0.20≥0.45≥1.30(C)≥0.60≥0.20≥0.45≥1.30寒冷地区(A)≥0.60≥0.15≥0.35≥1.40(B)≥0.55≥0.15≥0.35≥1.40夏热冬冷地区≥0.55≤0.35≤0.40≥1.40夏热冬暖地区≥0.50≤0.20≤0.35≥1.40表10建筑楼宇门、户门的性能指标要求气候区楼宇门户门传热系数K,W/(m²·K)气密性能传热系数K,W/(m²·K)气密性能严寒地区≤0.88级≤1.08级寒冷地区≤1.0≤1.3夏热冬冷地区≤1.2≤1.5夏热冬暖地区≤1.5≤2.0表11建筑玻璃幕墙的性能指标要求气候区传热系数K,W/(m²·K)卫生性能气密性能水密性能隔声性能幕墙玻璃严寒地区≤0.8≤0.7CRF≥834级4级3级寒冷地区≤1.0≤0.8CRF≥78夏热冬冷地区≤1.2≤1.0CRF≥75夏热冬暖地区≤1.5≤1.6CRF≥686.5遮阳系统设计6.5.1应根据建筑能耗分析结果,综合考虑夏季遮阳、冬季得热以及自然采光需求,选择固定外遮阳或活动外遮阳,并优化门窗玻璃太阳能总透射比g值。6.5.2活动外遮阳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光线调节功能,宜具有智能调光和抗风措施。6.6无热桥构造设计6.6.1外围护结构保温层应均匀连续,并在以下关键节点符合下列要求:1)外墙、屋面及底板保温系统,保温板分层错缝铺设,阴阳转角处保温板错缝搭接,且采用断热桥锚栓,锚栓单点热传导系数χ≤0.002W/K;2)当建筑物无地下室时,建筑首层地面应进行保温处理,且外墙与地面连接处保温层连续完整,或采取有效的断热桥措施;3)采暖地下室外墙保温层,应向下连续铺设至基础;采暖地下室底板保温层,可铺设在基础底板下方,并与地下室外墙保温层保持连续;或铺设在基础底板上方,并视情况沿地下室外墙内侧上翻;4)不采暖地下室外墙保温层,应向下连续铺设至室外地坪以下1m处,并达到当地最大冻土深度;不采暖地下室顶板保温层,应铺设在顶板下侧,并从顶板向地下室外墙内侧延伸,延伸长度与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向下延伸的长度一致;6.6.2外门窗的安装构造,应结合不同类型的外围护墙体形式进行优化设计,尽量降低安装热桥:1)外门窗的安装构造应保证门窗型材与墙体保温层连续;2)当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或幕墙系统时,保温层应尽量覆盖门窗型材,型材外露宽度宜控制在15mm以内;对于窗框较窄或有外遮阳、纱窗等安装要求的外窗,保温层覆盖门窗型材宽度应≥30mm;3)外门窗安装固定件与结构墙体之间应设置隔热垫片;4)外门窗下口不应采用金属固定件支撑。6.7通风系统设计6.7.1应设置高效热回收通风系统。通风系统设备性能应符合表12规定。表12通风系统设备性能指标要求项目指标要求能效标准热回收冬季:温度交换效率≥75%;焓交换效率≥70%夏季:温度交换效率≥65%;焓交换效率≥55%通风电力需求≤0.45Wh/m3旁通设计根据室内外温度启停旁通送风设备保温良好的机箱保温卫生标准漏风率内部漏风率<3%,外部漏风率<3%过滤等级新风侧F7,回风侧G4舒适标准送风温度≥16℃运行控制具有风量调节功能,可至少3挡运行,可自动/手动控制噪音控制卧室、起居室≤30dB(A);功能间≤40dB(A)防冻系统预热措施设有预热措施防止热交换机芯霜冻防冻保护设有紧急停机和报警6.7.2通风系统气流组织设计,宜符合下列规定:1)送风口设置在主要活动房间,回风口设置在盥洗室、卫生间等,过道作为溢流区;2)送、回风口保持一定间距,避免产生短路现象;3)未同时设置送、回风口的房间,应设置通风口,或在房间门与地面间设20mm宽缝隙通风。6.8供暖与空调系统设计6.8.1冷热源应根据项目所在地的资源情况、场地环境、余热废热利用条件等,以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一次能源使用为原则,经技术经济分析确定。6.8.2供暖与空调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满足全年室外气候条件下的正常运行要求,且满足建筑全年供暖、供冷及新风处理要求;2)额定工况下的供冷、供热总能效均应不低于2.7;3)部分负荷下可高效运行且采用变频控制;4)具有防霜冻功能,内部不得出现霜冻现象;5)使用环保性工质。6.9照明系统设计6.9.1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地下空间宜通过设置采光天窗、采光侧窗、下沉式庭院或安装屋面导光系统等措施提供自然光源。6.9.2照明功率密度应达到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且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GB50034的规定。6.9.3应选择高效节能光源和灯具,LED光源的色容差、色温等指标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规定。6.10可再生能源系统设计6.10.1应根据当地资源与适用条件统筹规划,以温度对口、品位对应、多能互补、梯级利用为原则,尽量提高太阳能、空气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低品位余热及废热利用比例。6.10.2应按照以下优先性等级设计可再生能源系统:建筑本体可再生能源系统;场地内可再生能源系统;3)可直接连接利用的相邻地块或社区内、园区内可再生能源系统;4)通过接入外部能源网络获得的可再生能源,如购买绿电等,并需提供相关证明。6.11室内环境和能耗监测设计6.11.1对于居住建筑,应对典型户型的暖通空调、照明、生活热水、家用电器用能进行分项计量,并对室内环境进行监测。计量户数不少于同类型总户数的2%,且不少于3户。6.11.2对于公共建筑,应对整栋建筑的暖通空调、照明、生活热水、电器设备和电梯用能进行分项计量,并对典型区域的室内环境进行监测。6.11.3室内环境监测内容包括室内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PM2.5浓度等。6.11.4对于设有产能设备的建筑,应对建筑的产能量进行监测。6.11.5应对信息机房、厨房炊事、展览舞台等特殊用能进行独立计量。6.11.6宜对室外温度、相对湿度、PM2.5浓度等进行监测。6.12室内装修设计6.12.1应进行全装修施工,室内装修应由建设方统一管理,并应防止装修对建筑围护结构及其气密性的损坏和对气流组织的影响。6.12.2室内装修不得拆改的设备及部件包括:通风系统机组,通风系统管道、管道保温和风口,厨房补风管道、管道保温和风阀,入户门,外窗,外窗玻璃,外墙和屋面保温系统,穿透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管道(包括但不限于风管、水管、燃气管、燃气排烟管、电线管、透气管)及其气密性和断热桥措施,安装于外墙内壁的电线管、插座和开关,以及灯具等。6.12.3室内装修宜采用获得绿色建材认证的材料部品。7建筑能耗及碳排放指标计算7.1一般规定7.1.1低碳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全生命期零碳建筑应进行建筑热需求、冷需求、总一次能源需求,以及净碳排放计算。建筑能耗和碳排放指标应符合本文件表3、表4和表5的规定。7.1.2建筑能耗和碳排放指标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以整栋建筑的超低能耗处理区域为对象进行计算;2)建筑室内设计温度为冬季20℃,夏季26℃;3)采用逐时计算方法进行建筑能耗分析;4)热桥造成的热损失应计入能耗计算,并提交相应的热桥分析报告;5)室外空气渗透造成的热损失应计入能耗计算,设计阶段按新建建筑n±50=0.6h-1、改造建筑n±50=1.0h-1并换算为常压下建筑换气次数进行计算,验收阶段按建筑气密性能检测结果并换算为常压下建筑换气次数进行计算;6)居住建筑新风量按T/CSTM00325-2021规定确定;公共建筑新风量按GB50736规定确定;7)建筑能耗计算,应反映建筑内部卫生间、厨房等区域通风系统设计的实际情况;8)居住建筑内部人员数量、照明功率密度、设备散热功率密度;公共建筑内部人员数量、照明功率密度、设备散热功率密度,按建筑实际使用情况或按GB50189确定;9)公共建筑人员在室率、照明开启率、设备开启率,按建筑实际使用情况,或按GB50189确定;10)新风开启率按人员在室率确定;11)供暖空调系统的系统形式和能效参数应与设计文件一致;12)建筑能耗指标的均摊面积,为超低能耗建筑区域对应的建筑面积。7.1.3热需求与冷需求计算的起止日期,依据各城市的全年逐时温度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1)热需求计算,取连续低于15℃的小时数超过20小时连续三天以上,或全天24小时均低于15℃的日期为起始日期;取连续高于15℃的小时数超过5小时连续三天以上的日期为终止日期;2)冷需求计算,取连续高于29℃的小时数超过4小时连续三天以上的日期为起始日期;取连续高于29℃的小时数小于4小时连续三天以上,或全天24小时均低于29℃的日期为终止日期;3)当根据以上条件无法确定制冷计算日期时,其制冷计算起始日期为室外温度高于28℃连续2小时以上的日期,终止日期为室外温度高于28℃连续2小时以下的日期。7.1.4当建筑项目处于设计阶段,无法取得材料或产品的性能指标时,建筑能耗计算采用材料或产品性能参数的设计值。当建筑项目竣工后,应取得该建筑所采用材料、部品部件的检测报告,根据材料、部品部件实际的性能指标重新进行建筑能耗计算,以保证实际情况和计算数据的一致性,并作为最终建筑能效认证的依据。7.2计算方法7.2.1建筑热需求和冷需求,应从规定的采暖或制冷计算起始日期起,至采暖或制冷计算终止日期止,进行逐时热平衡分析,并对逐时热需求或冷需求计算结果进行累加。7.2.2建筑总终端能源需求包括采暖、制冷、通风、照明、生活热水、电器设备的终端能源需求。计算通风、照明、生活热水、电器设备的终端能源需求时,计算参数应与计算建筑热、冷需求时采用的参数一致。7.2.3建筑总一次能源需求包括采暖、制冷、通风、照明、生活热水、电器设备的一次能源需求。应根据各项用能的能源类型、终端能源需求,以及相应的一次能源系数计算确定。7.2.4建筑净碳排放应综合考虑建筑的碳排放量、碳替代量、碳清除量、碳抵偿量计算确定。8材料和施工8.1材料性能要求8.1.1低碳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全生命期零碳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宜按照表13选用保温材料。表13建筑不同部位保温材料选用表类别外墙防火隔离带建筑勒脚地下室外墙地下室底板地下室顶板屋面内隔墙楼地面石墨聚苯板(20kg/m3)√石墨聚苯板(30kg/m3)√√√模塑聚苯板(30kg/m3)√√√岩棉板√√岩棉条√√√硬泡聚氨酯保温板√√挤塑聚苯板√√√√泡沫玻璃√√改性酚醛板√真空绝热板对保温材料厚度有严格限制的位置8.1.2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采用断热桥锚栓,锚栓单点热传导系数χ≤0.002W/K。8.1.3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配备耐碱玻纤网格布、门窗连接线条、滴水线条、护角线条、伸缩缝连接线条,以及预压膨胀密封带等,保证系统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外墙外保温系统中的各种材料、配件,应与系统相容,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并由系统供应单位配套供应。8.1.4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饰面涂料应与薄抹灰系统相容。应采用透汽性良好的水性外墙涂料,并符合外墙建筑涂料相关标准的规定。应尽量少用或不用腻子;确有必要采用时,应使用柔性耐水腻子。8.1.5屋面防水保温系统,含隔汽层、保温层、防水层,按Ⅰ级防水要求设防,材料应满足相容性要求,宜由系统供应单位统一供应,系统应具有30年以上使用寿命。8.1.6外围护结构洞口与门窗、幕墙、管道之间接缝,应采用耐久性良好的,由防水隔汽膜、防水透汽膜和专用粘接剂组成的密封系统密封,密封系统应由一家系统供应单位成套供应。8.1.7保温系统、防水系统、密封系统材料的性能指标要求,参照16J908-8附录,以及CSTM标准执行。8.2施工质量控制8.2.1施工现场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可按GB50300的有关要求进行检查。8.2.2应选择专业化总包和分包施工单位,并指定施工质量专项负责人。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技术、监理人员进行专项施工培训。关键部位或工序在施工前应制作样板。8.2.3重点控制建筑气密性、保温系统、门窗幕墙系统、遮阳系统、屋面系统、设备及管道系统等关键环节的施工质量,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加强日常现场巡检、关键节点施工质量控制及整改控制。8.2.4施工过程中宜对热桥及气密性关键性部位进行热工缺陷和气密性检测,查找漏点并及时修补。9检测和验收9.1检测9.1.1应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建筑气密性能检测。检测方法为鼓风门法,检测次数宜为两次。首次检测应在气密层施工完成后进行,结果满足表2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第二次检测应在工程竣工后(建筑室内装修完成后)进行。第二次建筑气密性能检测结果作为项目验收依据。9.1.2建筑气密性能检测的抽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于居住建筑,应以单元为对象进行建筑整体气密性能检测,抽检单元数量不少于单元总数的50%,且不少于1个。当同时以每户住宅作为单独的气密区时,抽检住宅数量不少于每栋建筑3套,且应分别位于建筑的首层、标准层和顶层;2)对于公共建筑,应以整栋建筑为对象进行气密性能检测。9.1.3在测试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应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测,以检查建筑热工性能。9.2验收9.2.1低碳建筑(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全生命期零碳建筑验收,分为现场质量验收和资料验收两部分。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