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库用户面功能和结构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25/a6a08c8c-4d4c-410e-8cb2-69490a4174f8/a6a08c8c-4d4c-410e-8cb2-69490a4174f81.gif)
![lte库用户面功能和结构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25/a6a08c8c-4d4c-410e-8cb2-69490a4174f8/a6a08c8c-4d4c-410e-8cb2-69490a4174f82.gif)
![lte库用户面功能和结构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25/a6a08c8c-4d4c-410e-8cb2-69490a4174f8/a6a08c8c-4d4c-410e-8cb2-69490a4174f83.gif)
![lte库用户面功能和结构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25/a6a08c8c-4d4c-410e-8cb2-69490a4174f8/a6a08c8c-4d4c-410e-8cb2-69490a4174f84.gif)
![lte库用户面功能和结构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4/25/a6a08c8c-4d4c-410e-8cb2-69490a4174f8/a6a08c8c-4d4c-410e-8cb2-69490a4174f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法律本资料著作权属中国普天信息产业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摘录、所有。著作权人,任何或翻译。对本手册中的印刷错误及与最新资料不符之处我们会及时改进。这些改动不再事先通知,但会编入新版手册中,普天保留最终解释权。Copyright © 2012 POTEVIO COMPANY LIMITED.s.中国普天信息产业地址:::邮箱:北京海淀北二街 6 号100080https第 1 页 共 40 页& 文件版本说明& 作者& 参考资料1.2.3GPP 36.323 协议UMTS 长期演进理论与实践3.TD-LTE 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第 2 页 共 40 页资料版本日期作
2、者审核者批准者版本修订章节作者目录1LTE 用户面概述51.11.2用户面层结构5PDCP、RLC、MAC 的功能概述62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功能结构62.12.2PDCP 架构6PDCP 功能.2报头压缩8安全性功能92.3PDCP 过程.2PDCP 数据传输过程10PDCP 包丢弃133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功能结构133.1RLC 架构与功能..4TM RLC 实体14UM RLC 实体14AM RLC 实体16RLC 实体的功能173.2数据传输过程.23.2.3TM 数据传输17UM 数据传输18A
3、M 数据传输204接入控制协议功能结构24MAC 架构4.1.2整体结构24信道结构244.24.3MAC 层功能28MAC 过程2..4随机接入过程28非连续接收30HARQ33调度方式36表格表 2-1 所支持的压缩协议9表 4-1 和上下行相关的传输信道25表 4-2 逻辑信道26第 3 页 共 40 页图表1-1 用户面下行层结构51-2 用户面上行层结构52-1 PDCP 层结构试图62-2 PDCP 层功能试图82-3 用户面 PDCP 概览102-4 用户面 PDCP 下行数据过程112-5 用户面 PDCP 上行数据过程1
4、2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3-13-23-33-43-53-6RLC 层 TM 实体模型14RLC 层 UM 实体模型15RLC 层 AM 实体模型16UM RLC 实体接收排序示意图19AM 模式窗口示意图21AM RLC 实体接收示意图224-1MAC 结构概览244-2 逻辑信道与 RNTI 的关系27.27.284-3 上行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4-4 下行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4-5 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294-6 竞争随机接入过程294-7 DRX 过程324-9 下行 HARQ 时序图错误!未定义书签。4-10 上行 HARQ 时序图364-11 上行动态调度示意图3
5、7第 4 页 共 40 页1LTE 用户面概述1.1用户面层结构下行层结构无线承载ROHCROHCROHCROHCPDCP安全保护安全保护安全保护安全保护分段ARQ等分段ARQ等分段ARQ等分段ARQ等RLC.CCCH BCCHPCCH逻辑信道调度 / 优先级处理MACUE1复用UE2复用HARQHARQ传输信道图 1-1 用户面下行层结构上行层结构无线承载ROHCROHCPDCP安全保护安全保护分段ARQ等Segm. ARQ etcRLC.CCCH逻辑信道调度 / 优先级处理MAC复用HARQ传输信道图 1-2 用户面上行层结构第 5 页 共 40 页1.2PDCP、RLC、MAC 的功能概
6、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本层处理控制平面上的无线管理(RRC)消息,以及用户平面上的 IP 数据包。PDCP 主要功能包括报头压缩、安全性功能(完整性保护和加密)以及对切换时重排序和重传的支持,这些功能取决于无线承载,每一无线承载有一PDCP 实体无线链路控制层:RLC 层主要功能是分割和重组上层数据包,使得他们的大小适应于无线接口进行实际传输。对于需要无差错传输的无线承载来说,RLC 层也可通过重传来恢复丢失的包。另外RLC 层通过重排来弥补由于底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操作产生的乱序接收。每个无线承载有一个RLC 实体。接入控制层: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对不同无线承载进行复用,因此每个 U
7、E 只能有一个 MAC 实体。通过决定每个无线承载传输的数据总量以及指示 RLC 层所提供包的大小,MAC 层使每个无线承载都能获得事先商定的服务质量。对于上行来说,这个过程包括了向eNodeB 报告其所缓冲的所传数据的总量。2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功能结构2.1PDCP 架构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出PDCP 层是由一些功能实体和业务接入点组成的UE/E-UTRANRadio BearersPDCPentiyC-SAPPDCPsublayerPDCP - PDU.RLCsublayerRLC UM-SAPRLC AM-SAP图 2-1PDCP 层结构试图每个RB(即,DRB 和 SRB,除去 SRB0)
8、关联于一个 PDCP 实体。根据 RB 特性第 6 页 共 40 页RLC - SDUPDCP-SAPPDCP-SAP.PDCP entityPDCP entity(即:单向或双向)及 RLC 模式,每个 PDCP 实体关联于一个或两个(每个方向一个)RLC 实体。PDCP 实于PDCP 子层,PDCP 子层由上层配置,可以为一个UE定义多个 PDCP 实体。可以对携带用户面数据的每个 PDCP 实体进行配置,来使用头压缩。每个PDCP 实体携带一个无线承载的数据,每个PDCP 实体使用最多一个ROHC。根据无线承载所携带的数据,PDCP 实体对应于控制平面或者用户平面。2.2PDCP 功能P
9、DCP 层提供以下功能:1、使用 ROHC 协议对 IP 数据流进行头压缩和解压缩2、安全性功能3、数据传输4、用户面和控制面数据的加密和5、控制平面数据的完整性保护和验证6、对向上层的PDU 顺序和重排序7、对到 RLC 应答模式下的用户面数据无损切换8、对PDCP SN 值的维护;9、丢弃超时的用户面数据下图描述了PDCP 子层中PDCP 实体的功能视图第 7 页 共 40 页图 2-2 PDCP 层功能试图2.2.1 报头压缩在 LTE 系统中,规定 PDCP 子层支持由 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定义的健壮性报头压缩协议(ROHC)来进行报头压缩。在 LTE 中,因其不支持通过电路交
10、换域(CS)传输的语音业务,为了在分组交换域(PS)提供语音业务且接近常规电路交换域的效率,必须对 IP/UDP/RTP 报头进行压缩,这些报头通常用于 VoIP 业务。对于一个含有 32 字节有效载荷的 VoIP 分组传输来说,IPv6 报头增加 60 字节,IPv4报头增加 40 字节,即 188%和 125%的开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 LTE 系统中,设定在激活周期内 PDCP 子层采用ROHC 报头压缩技术,在压缩实体初始化之后,这一开销可被压缩成46 个字节,即 125%188%的相对开销,从而提高了信道的效率和分组数据的有效性。IETF 在“RFC 4995”中规定了一个框架,
11、ROHC 框架中有多种头压缩算法,称为 Profile(框架),每一个 Profile 与特定的网络层、传输层和更上层的协议相关,如 TCP/IP 和RTP/UDP/IP 等。具体的报头压缩协议及属性如下表所示。第 8 页 共 40 页Add PDC表 2-1 所支持的压缩协议报头压缩协议可以产生两种类型的输出包:(1)压缩分组包,每一个压缩包都是由相应的 PDCP SDU 经过报头压缩产生的;(2)与 PDCP SDU 不相关的包,即 ROHC 的反馈包。压缩包总是与相应的PDCP SDU 采用相同的PDCP SN 和COUNT 值;ROHC 反馈包不是由PDCPSDU 产生的,没有与之相关
12、的PDCP SN,也不加密2.2.2 安全性功能加密/在 LTE 系统中,加密功能位于 PDCP 实体中,加密对象包括:(1)控制平面,被加密的数据单元是 PDCP PDU 的数据部分(未压缩的用户面或控制面的 PDCP SDU 或压缩的用户平面 PDCP SDU)和完整性消息鉴权码。(2)用户平面,被加密的数据单元是 PDCP PDU 的数据部分。PDCP 实体所使用的加密算法和密钥(KEY)由协议配置。一旦激活安全功能,加密功能即被激活,该功能应用于指示的所有 PDCP PDU。PDCP 用于加密的参数包括以下 2 个:COUNT;DIRECTION(传输的方向)。RRC 协
13、议提供给 PDCP 加密功能所需要的参数包括以下 2 个:BEARER;KEY(控制平面使用 KRRCenc,用户平面使用 KUPenc)。第 9 页 共 40 页Profile IdentifierUsage:Reference0x0000不压缩RFC 49950x0001RTP/UDP/IPRFC 3095, RFC 48150x0002UDP/IPRFC 3095, RFC 48150x0003ESP/IPRFC 3095, RFC 48150x0004IPRFC 3843, RFC 48150x0006TCP/IPRFC 49960x0101RTP/UDP/IPRFC 52250x01
14、02UDP/IPRFC 52250x0103ESP/IPRFC 52250x0104IPRFC 5225加密是通过对消息和加密流做异或(XOR)运算来实现的,这里加密流是由基于接入层(AS)导出密钥、无线承载 ID、传输方向(上行或下行)以及 COUNT 值的加密算法所生成的。加密仅适用于 PDCP 数据 PDU。控制 PDU(如 ROHC 反馈或PDCP 状态报告)既不使用加密,也不适用完整性保护完整性保护完整性保护功能包括完整性保护和完整性验证两个过程,完整性保护功能仅应用于 SRB。用于 PDCP 实体的完整性保护功能的算法和 KEY 由上层配置。一旦激活安全功能,完整性保
15、护功能即被激活,该功能应用于指示的所有 PDCP PDU,完整性保护属于信令面过程,本文档不做详解。2.3PDCP 过程2.3.1PDCP 数据传输过程PDCP SDU重排序缓冲器编号ROHC协议ROHC压缩ROHC解压缩经过压缩的PDCP SDUROHC 反馈ROHC反馈增加PDCP分组头处理PDCP分组头图 2-3 用户面PDCP 概览第 10 页 共 40 页确定计数加密重传缓冲器下行数据传输过程图 2-4 用户面PDCP 下行数据过程从上层接收到 PDCP SDU 以后,数据包传递的流程如下:1、启动与此 PDCP 相关联的 discardTimer(如果已配置);2、关
16、联相应于 Next_PDCP_TX_SN 的 PDCP SN 到 PDCPSDU;3、执行 PDCP SDU 的头压缩(如果已配置)4、 执行完整性保护(用户面没有,在此不描述)5、将 Next_PDCP_TX_SN 增加 1;6、如果 Next_PDCP_TX_SN >um_PDCP_SN:将 Next_PDCP_TX_SN 置为 0;将 TX_HFN 增加 1;7、将最后产生的 PDCP Data PDU传送给低层第 11 页 共 40 页上行数据传输过程图 2-5 用户面 PDCP 上行数据过程如果接收到的PDCP SNLast_Submitted_PDCP_RX_S
17、N > Reordering_Window 或者0 <= 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接收到的 PDCP SN < Recordering_Window:如果接收到的PDCP SN > Next_PDCP_RX_SN:o 使用基于RX_HFN 1 的COUNT 与接收到的PDCP SN 值,PDU否则:此PDCPo 使用基于RX_HFN 的与接收到的PDCP SN 值, 执行头压缩(如果已配置);丢弃此PDCP SDU;此PDCP PDU;否则如果Next_PDCP_RX_SN 接收的PDCP SN > Reordering_Window:将
18、 RX_HFN 增加 1;使用基于RX_HFN 与接收的PDCP SN 值此PDCP PDU;将 Next_PDCP_RX_SN 置为接收到的PDCP SN + 1;否则如果接受的 PDCP SN Next_PDCP_RX_SN >= Reordering_Window:使用基于RX_HFN 1 的COUNT 值与接收到的PDCP SN 值此PDCP PDU;否则如果接收到的PDCP SN >= Next_PDCP_RX_SN:使用基于RX_HFN 的 CONUT 值与接收到的 PDCP SN 值将 Next_PDCP_RX_SN 置为接收到的PDCP SN + 1;此 PDCP
19、PDU;如果Next_PDCP_RX_SN 大于o 将 Next_PDCP_RX_SN 置为 0;o 将 RX_HFN 增加 1;um_PDCP_SN:否则如果接收到的PDCP SN < Next_PDCP_RX_SN:使用基于RX_HFN 的 COUNT 值与接收到的 PDCP SN 值此 PDCP PDU;如果上面没有丢弃此PDCP PDU:第 12 页 共 40 页执行PDCP PDU 的与头解压缩(如果配置),分别如 5.6 节和 5.5.5 节所述;如果一个具有相同PDCP SN 值的 PDCP PDU 被o 丢弃此PDCP SDU; 否则:;o此PDCP SDU;如果由于下层
20、重建导致PDCP 没有接收到此PDCP PDU:o 把相关的COUNT 值按升序传递给上层:§所有的,相关COUNT 值小于接收PDCP SDU 的 COUNT 值的PDCP SDU;§所有的,从接收到的 PDCP SDU 的COUNT 值开始,连续 COUNT值对应的PDCP SDU;o 将 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 置为最后递交给的PDCP SDU 的PDCP SN 值;否则如果接收到的PDCP SN = 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 + 1,或者接收到的PDCP SN = Last_Submitted_PDCP_RX_S
21、N o 把相关 COUNT 值按升序传递给上层:um_PDCP_SN:§所有的,从接收到的 PDCP SDU 的COUNT 值开始,连续 COUNT值对应的PDCP SDU;将 Last_Submitted_PDCP_RX_SN 置为最后递交给的PDCP SDU 的PDCP SN 值。2.3.2 PDCP 包丢弃当用于 PDCP SDU 的 discardTimer 终止,或 PDCP SDU 的成功传输被 PDCP 状态上报确认,UE 应丢弃此 PDCP SDU 连同对应的 PDCP PDU。如果对应的 PDCP PDU 已经成功传递给下层,则此丢弃需要指示给下层。3无线链路控制协
22、议功能结构3.1RLC 架构与功能RLC 的配置由 RRC 来控制,RLC 子层的职能由 RLC 实体来实施。如果在 eNB 上配置一个RLC 实体,那么就会有一个对等的 RLC 实体存在于 UE 侧,反之亦然。一个 RLC 实体从/向上层(RRC for CCCH, PDCP otherwise)接收/RLC SDUs,向/从底层/接收与对等RLC 实体间的 RLC PDUs。RLC PDU 包括 RLC 数据 PDU 和控制 PDU 两类。如果一个RLC 实体从与上层间的一个的 SAP 中接收到 RLC SDUs 后,RLC 将其转化为 RLC 数据 PDUs,然后通过一个的逻辑信道递交给
23、底层。如果一个 RLC 实体从底层某第 13 页 共 40 页个的逻辑信道上接收到 RLC 数据 PDUs,然后将其转化为 RLC SDUs,并通过与上层间某个的 SAP 递交给上层。如果一个 RLC 实体向/从底层/接收到 RLC 控制 PDUs,则通过的通道/接收 RLC 数据 PDU 相同。RLC 实体可以以下列三种模式实现数据的传输:TM(透明模式),UM(非确认模式)或者 AM(确认模式)。根据这三类传输模式,RLC 实体可以分为 TM RLC 实体,UM RLC实体或者 AM RLC 实体。3.1.1 TM RLC 实体TM RLC 实体用于/接收逻辑信道BCCH, DL/UL C
24、CCH 和 PCCH 上的 RLC PDUs。UE/ENBENB/UEradio interfaceTM-SAPTM-SAPTransmitting TM-RLCentityReceiving TM-RLCentityBCCH/PCCH/CCCHBCCH/PCCH/CCCH图 3-1 RLC 层 TM 实体模型TM 实体/接收 TM 模式的 RLC 数据 PDU:TMD PDUi. TM RLC实体:当一个TM RLC 实体将 RLC SDUs 组成 TMD PDUs 时,分段也级联,且在 TMD PDUs 中包含任何的 RLC 头。ii. TM RLC 接收实体:当一个 TM RLC 接收实
25、体收到 TMD PDUs,将其(即 RLC SDUs)递交给上层3.1.2 UM RLC 实体UM RLC 实体用于/接收逻辑信道DL/UL DTCH 上的RLC PDUs。第 14 页 共 40 页Transmission bufferUE/ENBENB/UEradio interfaceUM-SAPUM-SAPTransmitting UM-RLCentityReceiving UM-RLCentityDTCHDTCH图 3-2 RLC 层 UM 实体模型UM 实体/接收 UM 模式的RLC 数据PDU:UMD PDUi. UM RLC实体:UM RLC 实体将 RLC SDUs 形成 U
26、MD PDUs 时,需要:分段和/或级联 RLC SDUs,这样 UMD PDUs 就可以和某个时机内底层指示的 RLC PDU(s)大小相匹配了需要在 UMD PDU 里包含相关的 RLC 头ii.UM RLC 接收实体:当 UM RLC 接收实体收到UMD PDUs 后,将:检查UMD PDUs 是否重复接收,如果重复则丢弃如果接收是乱序的,则需要重排序在底层检测 UMD PDUs 是否丢失,避免额外的重排序时延将重排序过的UMD PDUs 重组为 RLC SDUs(不包括已经检测到丢失的)丢弃接收到的无法重组为一个RLC SDU(由于某些相关的 UMD PDU 丢失)的UMD PDUsi
27、ii.RLC 重建的时,UM RLC 接收实体将:将乱序接收到的UMD PDUs 重组后递交给上层第 15 页 共 40 页Add RLC headerReception buffer & HARQ reorderingRemove RLC headerSegmentation & ConcatenationTransmission bufferSDU reassembly丢弃剩余的无法重组为RLC SDUs 的UMD PDUs初始化相关的状态变量,停止相关的定时器3.1.3AM RLC 实体AMRLC 实体用于/接收逻辑信道 DL/ULDCCHorDL/ULDTCH 上的 R
28、LCPDUs。AM-SAPDCCH/DTCHDCCH/DTCH图 3-3 RLC 层 AM 实体模型AM RLC 实体/接收 RLC 数据PDU:AMD PDU;AMD PDU 分段AM RLC 实体/接收 RLC 控制 PDU:STATUS PDUi.侧:当侧将 RLC SDUs 转换为 AMD PDUs 时,需要:分段和/或级联 RLC SDUs,这样 AMD PDUs 就可以和底层指示的 RLC PDU(s)总大小相匹配侧支持 RLC 数据 PDUs 的重传(ARQ):如果重传的 RLC 数据 PDU 和某个时机内底层指示的总大小不匹配,则将 RLC 数据PDU 重分段为 AMD PDU
29、 segments重分段的格式不受限制第 16 页 共 40 页RoutingAdd RLC headerReception buffer & HARQ reorderingRetransmission bufferSegmentation & ConcatenationRemove RLC headerSDU reassemblyRLC controlTransmission buffer在AMD PDUs 或者重组 AMD PDU segments 时都需要在 RLC 数据 PDU 里添加相关的RLC 头ii.接收侧:收到 RLC 数据 PDUs 后,将检测接收到的 RLC
30、 数据 PDUs 是否重复,如果重复则丢弃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包乱序,则重排序底层检测是否有丢失的 RLC 数据 PDUs,如果有则请求对等 RLC 实体进行重传将乱序的 RLC 数据 PDUs 重组为 RLC SDUs,并将其按序递交给上层iii.当 RLC 重建时,接收侧的 AM RLC 实体将:1)将乱序的 RLC 数据 PDUs 重组为 RLC SDUs,并将其按序递交给上层2)丢弃剩余的无法重组为 RLC SDUs 的 RLC 数据PDUs3)初始化相关的状态变量,停止相关定时器3.1.4 RLC 实体的功能1)上层 PDUs 传输2)AM 数据传输时,通过ARQ 进行错误检查3)UM
31、和 AM 数据传输时,进行级联、分段和重组4)AM 数据传输时,重组RLC 数据 PDUs5)UM 和 AM 数据传输时,对 RLC 数据 PDUs 进行重排序6)UM 和 AM 数据传输时,重复检查7)UM 和 AM 数据传输时,RLC SDU 丢弃8)RLC 重建9)协议错误检查和恢复3.2数据传输过程3.2.1 TM 数据传输i.操作当一个新 TMD PDU 给底层时,RLC TM实体将不做任何修改把该 RLCSDU第 17 页 共 40 页给底层;ii.接收操作从底层接收到一个新的 TMD PDU 时,TM RLC 接收实体也将不做任何修改把该 PDU 递交给上层。3.2.2 UM 数
32、据传输UM RLC 实体相关变量实体VT(US)下次将要生成的 UMD PDU 的 SN。初始值为 0,当 UM RLC 实体了一个 SN = VT(US)的 UMD PDU 后该参数被更新接收实体1)VR(UR):UM 接收状态变量被考虑重排序的 UMD PDU 中最早的一个 SN,初始值为 02)VR(UX):UM t-Reordering 状态变量触发 t-Reordering 的 UMD PDU 之后的 UMD PDU 的 SN3)VR(UH):UM 最高已接收的状态变量在所有已经接收的 UMD PDUs 中 SN 最高的 UMD PDU 之后的 UMDPDU 的 SN,该值为重排序窗
33、口的最高边界。初始值为 04)UM_Window_Size定义了可以被接收的 SNsThis constant is used by the receiving UM RLC entity to define SNs of those UMDPDUs that can be received without causing an advancement of the receiving window.UM_Window_Size = 16 when a 5 bit SN is configured and UM_Window_Size = 512 when a10 bit SN is conf
34、igured.l操作当一个新的UMD PDU 给底层时,UM RLC实体把该UMD PDU 的SN 置为VT(US),然后把 VT(US)加 1l 接收操作UM RLC 接收实体根据 UMD PDU 的序列号来对窗口进行维护、更新、重复接收检测和重第 18 页 共 40 页排序等功能。UMD PDU 的序列号长度可以为 5 比特或者 10 比特,具体取位由配置。UM RLC接收实体的重排序窗口大小是与序列号长度相关。当配置为 5 比特序列号长度时,重排序窗口大小为 16;当配置为 10 比特的序列号长度时,重排序窗口大小为 512;即重排序窗口总是序列号长度的一半。在进行序列号比较与判断等操作
35、时,需考虑序列号翻转的问题。以10 比特序列号长度为例,序列号取取值范围0,1023,在对序列号进行加减以及比较判断是否要进行模 1024 操作。图 3-4 UM RLC 实体接收排序示意图接收 UM RLC 实体维护一个重排序窗口,如上图所示,其中重排序窗口的上边界为当前收到的所有 UMD PDU 中序列号中最高的序列号加一获得:用 VR(UH)表示;重排序窗口的下边界是由上边界减去重排序窗口大小而得到的一个数值。如果新接收到的 UMD PDU 其序列号位于重排序窗口之外,则接收 UM RLC 实体认为其为新数据,相应更新重排序窗口的上边界,井将该数据放入接收缓存,等待进一步处理。如果接收到
36、的 UM PDU 其序列号位于重排序窗口之内,则需要进一步判断该序列号的 PDU 是否属于重复接收或者己经超过了重排序等待时间,如果是这两类 PDU,则 UM RLC 接收实体直接采取删除这个 PDU;否则,这个 UMD PDU是一个正常接收到的 PDU 则放入接收缓存,等待进一步处理。UM RLC 接收实体基于重排序计时器进行重排序操作,重排序计时器的具体取值由配置。UM RLC 接收实体对未接收到的 PDU 对应的序列号启动重排序计时器,在重排序计时器超时后,如果该 PDU 仍然没有收到,则放弃对该 PDU 的等待并相应的更新重排序等待的下边界;在重排序计时器超时前,收到了该 PDU,则按
37、照正常接收处理,将 PDU 放入接收缓存。UM RLC 接收实体对每一个还没有接收到的 PDU 对应序列号都启动一个重排序计时器,第 19 页 共 40 页不是而是整个接收UM RLC 实体最护一个重排序计时器,以相应的变量每一次启动重排序计时器对应的序列号上边界和下边界,对该范围内的所有序列号空缺统一处理,当该范围内所有序列号空缺中的 PDU 都正确接收,则停止该重排序计时器;当该重排序计时器超时后,如果仍然有新的接收序列号空隙,则对后续所有新的空隙重启重排序计时器,并相应的重排序等待的序列号上边界和下边界。对于 UM RLC 接收实体中放置于接收缓存中的 PDU,一旦该 PDU 序列号超出
38、了重排序窗口或者超出了目前重排序等待的下边界,则将该 UMD PDU 去掉 RLC 头部,重组成为 RLC SDU并按照序列号的升序顺序递交到。3.2.3 AM 数据传输相关参数侧1)VT(A):确认状态变量这个状态变量己经收到肯定确认的连续 PDU 中最高序列号紧接着下一个序列号,作为窗口的下边界。该变量初始值为 0,只有当 AM RLC 实体端收到序列号等于当前VT(A)变量值的 PDU 的肯定确认时,该变量才会更新。序列号小于该变量的 PDU 全部经过接收端肯定确认,表明己经全部正确接收。2)VT(MS):最大状态参数这个状态变量等于 VT(A) + AM_Window_Size,为窗口
39、的上边界。任何序列号超出该变量的 PDU 都不允许。当窗口溢出时,AM RLC 实体端不能任何新产生的 PDU3)VT(S):状态参数这个状态变里下一个新产生的 AMD PDU 的序列号,初始值为 O。在当前VT(S)值被赋子一个新产生的AMD PDU 后,该变里做加一操作。操作AM RLC 实体端优先重传的 RLC PDU,AM RLC 实体端维护状态变量 VT(S),含义为分配给下一个新生成的 RLC PDU 的序列号数值。该变量初始位为零,当生成一个新的AMD PDU 时,将该量作为该 PDU 的序列号,然后将该变量的数值加一。AM RLC 实体端维护一个窗口,如下图所示,窗口的下边界定
40、义为收到接收端肯定确认且连续的最高 PDU 紧接着的下一个序列号的数值窗口的上边界为下边界第 20 页 共 40 页的数值加上窗口的大小。窗口大小为常数值 512,即为 AM 序列号空间长度 l024 的一半。AMRLC 实体端任何序列号位于窗口之外的 AMD PDU 到底层。图 3-5 AM 模式窗口示意图AM RLC 实体端根据对端发来的状态 PDU 中包含的肯定确认来更新窗口变量,窗口的下边界总是更新为当前窗口内的最小需要收到肯定确认的 PDU 的序列号。接收侧AM RLC 实体接收端维护下列状态变量1)VR(R):接收状态变量该状态变量最新完整接收到的连续 AMD PDU 紧接着的下一
41、个序列号,作为接收窗口的下边界。该变量初始值为 0,仅当当前 R 变量值对应的 PDU 被正确接收后才会更新。低于该变量,不存在接收序列缺口或者丢失的 PDU。2)VR(MR):最大可接收状态变量等于 VR(R) + AM_Window_Size,接收窗外第一个 PDU 的 SN,作为接收窗的最高边界作为接收窗口的上边界且是第一个超出接收窗口的 AMD PDU 的序列号,序列号超出该变量的 PDU 不能被 AM RLC 实体接收端接收。3)VR(X):t-Reordering 状态变量等于触发 t-Reordering 的 RLC 数据 PDU 的下一个 PDU 的 SN这个状态变量着触发重排
42、序计时器的 AMD PDU 紧接着的下一个序列号,当重排序计时器启动时,该变量与 MS 分别当前重排序计时器对应的序列号范围的上边界与下边界。当该范围内全部接收序列号空隙处的 PDU 都正确接收后,终止当前重排序计时器。当重排序计时器不存在时,该变量没有意义。4)VR(MS):最大 STATUS状态变量第 21 页 共 40 页这个状态变量作为状态报告中的 ACK_SN 的最高序列号位,初始位为 0。处于接收窗口中,序列号低于该状态变量的 AMD PDU,要么肯定确认接收,要么己经经过重排序计时器检测认定为丢失的 PDU;高于该状况变量的接收序列号空隙处为没有完成重排序计时器检测的,仍旧等待H
43、ARQ 重传的 AMD PDU。VR(H):最高接收状态变量这个状态变量接收到的最高序列号 PDU 紧接着的下一个序列号,初始值为 0。当接收到位于接收窗口中且序列号超出原来 H 数位的 PDU 时,该状态变量更新为当前接收的最高序列号加 1。接收操作接收侧将根据状态变量 VR(R)和 VR(MR)维护一个接收窗:AM RLC 实体接收端基于 AMD PDU 的序列号来完成窗口维护和更新,重复接收检测、重排序和状态报告等功能。AMD PDU 的序列号 10 比特,窗口大小为 512 在进行序列号比较和判断等操作时,需要考虑序列号翻转问题。序列号实际取0.1023,在对序列号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需要
44、进行模 l024 操作。AM RLC 实体接收端维护一个接收窗口,如下图所示,其中接收窗口的下边界为当前接收到的连续 AMD PDU 中序列号最高的紧接着的一个序列号数值 VR(R);接收窗口的上边界是由下边界加上窗口大小而得到的数值。如果新接收到的 AMD PDU 其序列号位于接收窗口之外或者该 PDU 分段己经收到过,则 AM RLC 实体接收端删除收到的数据;否则放入接收缓存,等待进一步处理,对己经收到的 PDU 分段,删除其重复接收部分。图 3-6 AM RLC 实体接收示意图第 22 页 共 40 页AM RLC 实体接收端基于重排序计时器来进行重排序操作,重排序计时器的具体取值由配
45、置。在重排序计时器超时后,该空隙处的 PDU 仍旧没有收到,则认为检测到 RLC PDU接收失败,根据情况发起状态报告过程;在重排序计时器超时前,收到了空隙出的 PDU,则按照正常接收处理,将 PDU 放入接收缓存中,AM RLC 实体接收端并不是对每一处序列号空隙都启动一个重排序计时器,而是整个 AM RLC 实体接收端仅维护最多一个重排序计时器,以相应变量何次启动的重排序计时器对应的序列号上边界和下边界,对该范围内的序列号空隙统一对待:该范围内所有序列号空隙处的 PDU 都正确接收后,停止该重排序计时器;当该重排序计时器超时后,如果后续仍旧有新的接收序列号空隙,则对后续的空隙重启重排序计时
46、器,并相应的重排序等待的序列号上边界和下边界。位于 AM RLC 实体接收端接收缓存中的 PDU,一旦它们的序列号超出了接收窗口,则将该 AMD PDU 去掉 RLC 头部,重组成为了 RLC SDU 并按照序列号的升序顺序到。自动重复应答过程1、重传,AM RLC 实体端收到接收端的状态 PDU 有关 AMD PDU 或 AMD PDU 分段的否定确认。对 AMD PDU 序列号位于窗口内的己部分,认为该确认的 AMD PDU 或AMD PDU 分段需要重传。该 AMD PDU 或 AMD PDU 分段的重传次数,初次重传计数器记为0,以后每次重传计数器增加 1,当计数器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
47、向上报。2、重传 AMD PDU 或分段时其探询比特须根据当前需要重新设置。当低层指示的传输机会中 RLC PDU 的大小足够容纳需重传的 AMD PDU 时,则直接该 AMD PDU 至底层。否则需要根据底层传输机会中指示大小重新对需要重传的 AMD PDU 进行分段。如果需要重传数据本身为 AMD PDU 分段,则根据需要一切割原始的 AMD PDU 的相应数据载荷部分组成新的 AMD PDU分段以适应底层指示的传输机会中 RLC PDU 大小。在构造 AMD PDU 分段时,仅对原始 AMD PDU的数据部分进行新的并按照实际分段和串接情况组织新的头部,最终形成新的 AMD PDU分段。
48、第 23 页 共 40 页4接入控制协议功能结构4.1MAC 架构4.1.1 整体结构MAC层的功能可分为数据传输和无线接入控制两个部分:传输部分负责逻辑信道到传输信道的,完成数据复用解复用、MAC PDU收发等功能;控制部分则涉及随机接入控制、上下行调度、功率控制、时间调整等多个方面。逻辑信道控制器调度复用/解复用DRXHARQHARQ信令RACH信令准许信令传输信道图 4-1MAC 结构概览MAC层可被认为由一个HARQ实体,一个复用/解复用实体和一个提供多种控制功能的控制器组成。4.1.2 信道结构在描述与MAC相关的信道前,这里先对信道做一些简单的解释,信道可以认为是不同协议层之间的业
49、务接入点(SAP),是下一层向它的上层提供的服务。LTE沿用了UMTS里面的三种信道,逻辑信道,传输信道与物理信道。从协议栈的角度来看,物理信道是物理层的, 传输信道是物理层和MAC层之间的, 逻辑信道是MAC层和RLC层之间的,它们的含义是:-逻辑信道,传输什么内容,比如广播信道(BCCH),也就是说用来传广播消息的;第 24 页 共 40 页定时提前RACH-传输信道,怎样传,比如说下行共享信道DL-SCH,也就是业务甚至一些控制消息都是通过共享空中来传输的,它会指定MCS,空间复用等等方式,也就说是告诉物理层如何去传这些信息;-物理信道,信号在空中传输的承载,比如PBCH,也就是在实际的
50、物理位置上采用特地的调制编码方式来传输广播消息了。进一步解释,逻辑信道按照消息的类别不同,将业务和信令消息进行分类,获得相应的信道称为逻辑信道,这种信道的定义只是逻辑上人为的定义。传输信道对应的是空中接口上不同信号的基带处理方式,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来描述信道的特性参数,构成了传输信道的概念,具体来说,就是信号的信道编码、选择的交织方式(交织周期、块内块间交织方式等)、CRC冗余校验的选择以及块的分段等过程的不同,而定义了不同类别的传输信道;物理信道,就是在特定的频域与时域乃至于码域上采用特定的调制编码等方式数据的通道,物理信道就是空中接口的承载,根据它所承载的上层信息的不同定义了不同类的物理信道。跟 MAC 层相关的信道有传输信道与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委托招标代理合同
- 2025【合同范本】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本
- 2025二手空调购销合同范本
- 长城遗址修缮方案
- 促销活动合同范例
- 2024年六年级品社下册《去中学看看》说课稿2 苏教版
- 配件报价实施方案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4 Did You Have a Nice Trip Lesson 19 Li Ming Goes Home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
- 贵州笼式球场护栏施工方案
- 砂石加工账目处理方案
- 城市道路智慧路灯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标)
- 水泥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标)
- 医院招标采购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试行)
- 初中英语-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广州市劳动仲裁申请书
-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一模理综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 23-张方红-IVF的治疗流程及护理
- 顶部板式吊耳计算HGT-20574-2018
- 因数和倍数复习思维导图
- LY/T 2986-2018流动沙地沙障设置技术规程
- 三级教育考试卷(电工)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