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区域地理--北美_第1页
高中区域地理--北美_第2页
高中区域地理--北美_第3页
高中区域地理--北美_第4页
高中区域地理--北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美地区北美地区世界区域地理世界区域地理 之之北美洲与北美地区 按照地理位置按照地理位置,自然自然,人文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美洲地区可分为美洲地区可分为北美北美和和拉丁美洲拉丁美洲两大两大地区地区.北美是主要指北美是主要指美国美国和和加拿大加拿大和属和属于于丹麦的格陵兰岛。丹麦的格陵兰岛。 单纯按照地理因素单纯按照地理因素,美洲地区可分美洲地区可分为为北美洲北美洲和和南美洲南美洲两大地区。两大地区。巴拿马巴拿马运河运河以北的美洲地区为北美洲以北的美洲地区为北美洲北美北美与与北美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拉丁美洲与与南美洲南美洲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区别? ?美洲美洲加拿大加拿大美国美国格陵兰岛格陵兰岛墨

2、西哥高原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西印度群岛北美地区北美地区拉丁美洲拉丁美洲1 1、北美洲、北美洲2 2、南美洲、南美洲 一、自然地理一、自然地理北北 冰冰 洋洋太太 平平 洋洋大大 西西 洋洋1、位置:、位置:海陆位置海陆位置:美洲北部美洲北部三洋一湾三洋一湾:北临北冰洋北临北冰洋 南临墨西哥湾南临墨西哥湾 西临太平洋西临太平洋 东临大西洋东临大西洋经度位置:经度位置:5050W170W170W W纬度位置:纬度位置:2525E-E-8585E E(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以温带为主以温带为主25N8585E E墨西哥湾墨西哥湾170170W W50ww范围 加拿

3、大加拿大 美国美国 格陵兰岛格陵兰岛(丹麦)(丹麦)等。等。北北 冰冰 洋洋太太 平平 洋洋大大 西西 洋洋美 国加拿大格陵兰岛格陵兰岛地形概况地形概况 海岸线:大陆海岸线长约海岸线:大陆海岸线长约6 6万公里。万公里。 1.1.西部的北段、北部和东部海岸比较西部的北段、北部和东部海岸比较曲折,多岛屿和峡湾;曲折,多岛屿和峡湾; 西岸南半部海岸较平直。西岸南半部海岸较平直。 2.2.半岛总面积约为半岛总面积约为210210万平方千米。万平方千米。 岛屿总面积约岛屿总面积约400400万平方千米,居各万平方千米,居各洲之首洲之首,其中格陵兰岛为世界最大岛。,其中格陵兰岛为世界最大岛。地貌与地势

4、全洲平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全洲平原和丘陵约占总面积的4242,海,海拔拔5005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5858,平均海拔约为平均海拔约为700700米。米。 以高原山地为主,其次是平原,地势起以高原山地为主,其次是平原,地势起伏较大。伏较大。大陆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南北走大陆地形的基本特征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与海岸平行,向的山脉分布于东西两侧与海岸平行,大平原分布于中部。大平原分布于中部。 地势:西高东低地势:西高东低 南南北北纵纵列列三三大大地地形形区区西西部部高高山山区区中中部部平平原原区区东东部部高高原原山山地地区区太平洋太平洋大西洋大西洋西部高山区西部高

5、山区1 1、西部高山区西部高山区:山脉山脉 ,盆地盆地和和高原高原相间分布相间分布科迪勒拉山系北段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北美落基山(北美落基山 南美安迪斯山脉)南美安迪斯山脉)东部高原山地东部高原山地2 2、东部高原山地区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拉布拉多高原(加拿大)和(加拿大)和阿巴拉契亚山阿巴拉契亚山 ( 美美 国)国) (特点:(特点:古老,低矮古老,低矮) ) 中部平原区中部平原区( (中央大平原中央大平原) )3 3、中部平原(特点:广阔中部平原(特点:广阔 密西西比平原和大平原)密西西比平原和大平原)成因及特点 (1)北部湖泊众多 成因与冰川活动有关(2)南部为密西西比河平原(3)

6、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大平原.海海岸岸山山内内华华达达山山大盆地大盆地落落基基山山密西西比河谷地密西西比河谷地 成因:成因:西部高山区西部高山区,地处,地处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与美洲板块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受两大板块的的交界处,受两大板块的挤压挤压影响,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影响,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 特点特点:1.1.山脉形成较晚山脉形成较晚 山体较高超过山体较高超过40004000米米 2.2.世界上的地震、火山多发地带世界上的地震、火山多发地带科罗拉多大峡谷:活的地质史教科书科罗拉多大峡谷:活的地质史教科书 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是科罗拉多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

7、桑那州西北部,是科罗拉多河经过河经过数百万年以上的冲蚀而形成,色彩斑斓,峭壁险峻数百万年以上的冲蚀而形成,色彩斑斓,峭壁险峻。大峡谷全长大峡谷全长446446公里,平均宽度公里,平均宽度1616公里,最大深度公里,最大深度17401740米,平均谷深米,平均谷深16001600米,总面积米,总面积27242724平方公里。平方公里。19791979年年大峡谷被列入世界遗产。大峡谷被列入世界遗产。死谷:-86米 西半球陆地最低点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的构造性洼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的构造性洼地,该地是北美大陆最低、最热和最干燥的一该地是北美大陆最低、最热和最干燥的一部分。部分。 温带大陆性

8、温带大陆性为主的气候为主的气候芝加哥气温曲线芝加哥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降水柱状图影响气候影响气候的因素:的因素:最主要最主要-地形;地形;季风;季风;洋流洋流1.海岸山脉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迎风坡地形雨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山脉以西的温向东深入,限制了山脉以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地中海式气候向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山间高。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

9、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现出荒漠荒漠的景象。的景象。 2 东部高地东部高地西北坡西北坡面迎面迎冬季西冬季西北风北风,常造成大雪;,常造成大雪;东南坡东南坡面对大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地形雨雨。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高地,进入内陆。 3 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这

10、是因为中部平原原地势低平,无东西走向山脉,南北地势低平,无东西走向山脉,南北开敞,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开敞,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天气闷热多雨。中部平原在由北上,天气闷热多雨。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争逐交锋、交替控制之下,冷暖气团争逐交锋、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降水量年降水量A.40A.40N N到到6060N N大陆西岸大陆西岸: :多雨多雨B.

11、B.山脉之山脉之间间: :少雨少雨. .C.C.东部东部: :降水由沿降水由沿海向内陆海向内陆递减递减. .D.D.中部平中部平原原: :冬冷冬冷夏热夏热水文概况 北美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北美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8888,其中大,其中大西洋流域面积约占全洲的西洋流域面积约占全洲的4848,太平洋流域约占,太平洋流域约占2020。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全洲面积的。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全洲面积的1212,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大盆地及格陵兰岛。,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大盆地及格陵兰岛。 1.1.外流区广阔外流区广阔 除圣劳伦斯河外,所有除圣劳伦斯河外,所有大河都发源于落基山脉大河都发

12、源于落基山脉。落基山脉以东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落基山脉以东的河流分别流入大西洋和北冰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以西的河流注入太平洋。 2.2.分水岭:落基山脉分水岭:落基山脉 3.3.多河多湖多瀑布多河多湖多瀑布 水能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河流河流 特点:特点:北美河流众多,落差大,北美河流众多,落差大, 水能丰富。水能丰富。 密西西比河密西西比河:发源于西部的落基山脉,:发源于西部的落基山脉,南北纵贯中央大平原,最后注入墨西哥南北纵贯中央大平原,最后注入墨西哥湾,为世界第四长河。湾,为世界第四长河。 全美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全美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 水水量最大的河流量最大的

13、河流 并有运河与五大湖相通并有运河与五大湖相通为美国丰富的灌溉水源为美国丰富的灌溉水源 航运价值很大航运价值很大 圣劳伦斯河五大湖密密歇歇根根湖湖苏必利尔湖苏必利尔湖休伦湖休伦湖伊利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安大略湖 位于美、加两国交界处的五大湖,是位于美、加两国交界处的五大湖,是是是冰川冰川作用形成的冰作用形成的冰蚀湖蚀湖。五大湖之间有水道相通,湖水汇入。五大湖之间有水道相通,湖水汇入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圣劳伦斯河,流入大西洋。其中。其中苏必利尔苏必利尔湖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除,除 密歇根湖密歇根湖全全在美国境内,其余为美、加共有。在美国境内,其余为美、加共有。水能、水能、航

14、运价值巨大航运价值巨大 位置:位置:45N 80E五大湖剖面示意图五大湖剖面示意图 五大湖各水面高低不同,五大湖各水面高低不同,由西向东逐级降低由西向东逐级降低,伊伊利湖与安大略湖利湖与安大略湖之间的有将近之间的有将近100100米的落差,并米的落差,并有一个断层陡岸,从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有一个断层陡岸,从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尼亚加尼亚加拉瀑布拉瀑布。苏必利尔湖 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它比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它比我国的鄱阳湖要大我国的鄱阳湖要大2222倍。倍。尼亚加拉瀑布风光尼亚加拉瀑布风光 尼亚加拉瀑布分为南北两段,北端呈半环状,名马蹄瀑布,属加拿大;南端称亚美利加瀑布,

15、属美国。美、加两国均在瀑布之上修建了大型水电站。大盐湖:北美洲最大的内陆盐湖大盐湖:北美洲最大的内陆盐湖重要的海湾海峡重要的海湾海峡23o26N白令海峡白令海峡哈得孙湾墨西哥湾墨西哥湾 哈德逊湾:哈德逊湾:位于加拿大境位于加拿大境内内 冰川侵蚀形成冰川侵蚀形成 主要用于对外贸易主要用于对外贸易 墨西哥湾:墨西哥湾:仅次于孟加拉仅次于孟加拉湾的世界第二大海湾湾的世界第二大海湾 墨西哥湾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湾流是世湾流是世界第一大暖流界第一大暖流 民族:民族:白人为主白人为主. 英法德移民后裔英法德移民后裔 为主为主. 民族大汇集无主民族大汇集无主 导民族导民族. .土著人为土著人为印第安人和印第安

16、人和 因因纽特人纽特人 印第安人分布在美印第安人分布在美 洲各地洲各地. . 因纽特人分布在北因纽特人分布在北 冰洋沿岸冰洋沿岸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全洲人口分布:全洲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很不平衡,绝大部分人,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口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岸地区,东南部和西南部沿岸地区,其中以美其中以美国的纽约附近和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伊利湖周国的纽约附近和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伊利湖周围人口密度最大。围人口密度最大。 面积广大的北部地区和美国西部内陆地区人口面积广大的北部地区和美国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有的地方甚至无人居住。稀少,有的地方甚至无人居住。 宗教和语言:宗教和语言:主要信基督新教和天主教。主要信基

17、督新教和天主教。通用英语和法语通用英语和法语工业工业 美国和加拿大是美国和加拿大是经济发达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国家,工工业基础雄厚、生产能力巨大、科学技术先业基础雄厚、生产能力巨大、科学技术先进进。北美。北美采矿业规模较大,主要开采煤、采矿业规模较大,主要开采煤、原油、天然气、铁、铜、锌原油、天然气、铁、铜、锌、镍、硫磺等,、镍、硫磺等,而锡、锰、铬、钴、铝土矿、金刚石、硝而锡、锰、铬、钴、铝土矿、金刚石、硝石、锑、钽、铌以及天然橡胶等重要的战石、锑、钽、铌以及天然橡胶等重要的战略原料几乎全部或大部靠进口。主要工业略原料几乎全部或大部靠进口。主要工业品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的比重为:生铁、品产量在世

18、界总产量中的比重为:生铁、钢、铜、锌等均占钢、铜、锌等均占2020左右,铝占左右,铝占4040以以上,汽车约占上,汽车约占3737。 农业农业 北美北美农业生产专门化、商品化和机械化程度农业生产专门化、商品化和机械化程度都很高都很高。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农。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农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烟草为作物以玉米、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烟草为主,其主,其大豆、玉米和小麦大豆、玉米和小麦产量在世界农业中占重产量在世界农业中占重要地位。要地位。交通交通 北美北美铁路铁路总长总长420 000420 000多千米。多千米。内河通航内河通航里里程约程约55 00055 000多千米。多千米。公路公路四通八达。美国东北四通八达。美国东北部是交通最发达的地区,其次是美国中部、东南部是交通最发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