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北省保定市三校2021届高三统一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非虚构文学首先要而对的就是非虚构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也即“真实”在文学中的合法 性问题。就文学而言,“真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在通行的文学标准中,真实只是最低级的 文学形式。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谈到现实主义时认为,“现实主义的理论从根本上讲是 一种坏的美学,因为一切艺术都是创作,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真实”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但是,必须注意到,韦勒克所反对的“现实”和“真实” 是就其最基本意义而言的,是指物理意
2、义的现实和真实。“那儿有一朵玫瑰花”,这是物理 真实,但这还不是文学。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那儿是哪儿?庭院、原野、书 桌?谁种的,或谁送的?那玫瑰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什么样子?”这才进入文学的层面, 因为关于这些会是千差万别的叙述。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努力接近“真 实”。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结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头和 空间,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非虚构文本并不排斥叙事性,相反,这也是它的必由之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 出现了大量的非虚构作品,“一种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 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形式”。非
3、虚构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与 道德眼光一一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和暴露公共问题,并且能 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力探索现实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是,只有在你声称自己是进行非虚构写作时,你才面临着“是否真实”的 质疑,假借真实之名,你赢得了读者的基本信任,并因此拥有了阐释权和话语权。它使 你和你的作品获得了某种道德优势,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人 物故事,当以虚构文学面目出现的时候,读者可能会读出趣味、人性和某种幽深的意蕴:但 当以非虚构面目出现的时候,这一趣味和人性叙述就更具现实感和迫近感,它
4、打开一个内部 场景,让读者从“旁观者”变为“剧中人”,从“品味把玩”变为“息息相关”。非虚构文学,作为近几年才在国内被频繁提起的概念,总是容易被和虚构文学对立起来谈。 作家一方而被吸引,因为它在短时间内引起的关注要大于虚构性文学,并且里面似乎包含着 某种朴素且深远的品质:另一方面又有所疑惑,认为它与文学的本质,即虚构性一一不相符 合。但我认为,通往文学的道路有多条,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挑战既有的文学概念,从而 使我们对文学本质、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进行新的思考和辨析。(摘编自梁鸿非虚构的真实)材料二: 从概念的严渔性来看,“非虚构写作”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它似乎涵盖了虚构之外的 所有文体。但倘
5、若就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作品来看,它又呈现出某些独特的文体特征、譬如, 它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颇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 也不崇尚主题意旨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 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散文,不仅拥有较长的篇幅,而 且在突出其现场纪实性的过程中,多以理性的思考和辨析为主,少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的怀 想。抛开概念的学理性纠缠,依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 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种介入,是积极主动的,是微观化的,是现场直击式的。 譬如李辉的封面中国,就是以时代周刊封
6、而上的中国人物作为聚焦,通过大量的史 料梳理,在一系列微观化的细行呈现中,传达作家对这些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有效思考。而 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则以故乡梁庄作为考察坐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 式,记录梁庄的社会变化与存在的问题,也跟踪了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并 从中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的独特反思。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姿态,都有着 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激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 趣,使作家能够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 过田野调查的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
7、,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 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既往的经验惯性来处理现实,由此 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常觉得很“隔”,用本雅 明的话说是“经验的贫乏”。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了作家们置身生活现场,开始 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 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当然,这种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作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写作,艺术性上有时会偏弱些。那 些现实调查类作品尤其明显。毕竟,
8、它们突出的是“实录”之后的分析和思考,彰显的是创 作主体的特定感受和理性思索。但是,如果当代作家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亲身介入社会历 史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非虚构写作”,我以为,这会为他们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的帮 助。(摘编自洪治纲人民日报:“非虚构写作”的价值)1.下列对“非虚构文学(写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虚构文学(写作)颇有纪实性,不仅具有真相揭示和事实还原的意味,还体现了积极勘探 和理性反思的特质。B.非虚构文学(写作)享有“真实”优势,同样的题材,以非虚构面目出现时,就更具介人性、 影响力和批判性。C.非虚构文学(写作)直接展示作品主人公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表
9、现出非常明确 的主观介入性姿态。D.非虚构文学(写作)虽不排斥叙事性,但强调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少有感性抒情和诗性 怀想,艺术性有时偏弱。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非虚构文学(写作)”作为新的概念,被作家关注又引发顾虑,因它与既有文学概念里 的文学虚构性本质对立。B. ”非虚构文学(写作)”概念在学理上很难被厘清,但某些代表作品呈现出独特文体特征, 印证了其概念的严谨性。C.当代作家只有积极主动、深度介入社会历史,进行“非虚构”写作,才对他们的虚构性 写作大有裨益。D.材料一圈绕“真实”二字论述“非虚构文学(写作)”,材料二角度不同,但同样表现出对 非虚构
10、文学(写作)的极大肯定。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A. “创造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大家 承认压根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B. “非虚构为文学提供了一种生机,让人物和故事具有某种实证性保留可靠的真实经 验和生活场地。”C. “我有时候告诉别人一个故事的轮廓,人家听不出好处来,我总是辩护似的加上一句这 是真事,仿佛就立刻使它身价百倍。”D.“我所掌握到的很多资料都是独门的,但我还是觉得和那段历史隔着一层不可逾越的时 空,所以决定去马来西亚作一次实地的旅行。”4 .材料二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请结合文本简
11、要分析。5 .如何理解非虚构文学的“真实” ?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梁衡 像一场战争突然结束,2014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在 打扫“战场”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原始林。2016年盛夏时分我有缘造访了这最后的 一片原始林。虽然天正降大雨,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正走着,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踩着朽木、草墩,钻过横七竖八的灌木。忽 然眼前一亮,一条溪流从山上奔腾而下。眼前这条溪流无法与我见过的任何一条流水相比较, 因为它没有留下一丝
12、人类活动的痕迹。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卷叠的树、朦朦胧 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或炸 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时间照相采景。人类虽然早已进入现代文明,但是总忘不了找寻原始。这是因为它,一是大自然的原点,可 由此研究自然界的进化,包括人类自己;二是人类走出蛮荒的出发的起点,是生命的源头, 我们有必要回望一下走过的来路。判断一个地方是不是够原始,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有没 有人的痕迹。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种种干扰和玷污。所以探险家总是 去寻找那些还
13、没有人文污染过的地方。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 留下诗词,无文。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虽是来看原始森林,但先要说一说这里的石头。国内很有名的一处石景便是云南的石林,那 是一片秀气的石柱。还有贵州天星桥,那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精巧。而这里的石头一律是巨 大坚硬的花岗岩,浑圆沉稳,高大挺拔,无不迸放着野性。石的分布无一定规则,或独立威 坐,或双门对峙,或三五相聚,或隔岸呼唤,各具其态。现在要说一说在乱石间争荣竞秀的苔辞了。这是整个林区的大地毯,是森林里所有生命湿润 的温床。它生在地上、树上、石上,绿染着整个世界,不留一点空白。最让人感动
14、的是它的 慈祥,它小心地包裹着每一根已失去生命的枯木。那些直立的、斜依的、平躺于地的大小树 干,虽然内里已经空朽,你轻轻一碰就是一个洞,但经它一打扮,都仍保持着生命尊严。绿 苔与枯树正在悄然作着生命的转换。老林子中最美的还是大树,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有一棵树,我叫它“一木穿石”, 我们平常说“水滴石穿”,可是有谁真的见过一滴水穿透了一块石头?现在,我却见到了一 棵树,一棵活着的树,硬是生插在一块整石之上,箱气十足。它的须根向四周摸索,拳握住 一点点沙尘,然后蛰伏在石面的稍凹之处,聚积水分,酝酿能量。松树的根能分泌一种酸液, 一点一点地润湿和软化石块。成语“相濡以沫”是说两条鱼,以沫相濡,
15、求生命的延续。而 这棵红松种子却是以它生命的的汁液,去濡润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终于感动了顽石,让出 了一个小小的空间。它赶紧扎下一条须根,然后继续濡石、挖洞、找缝,周而复始,终于在 顽石上树起了一面生命的大麻。如果说刚才的那棵树有男性的阳刚之烈,下面这棵便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它生在一根窄长的 条石上,两条主根只能紧抓着条石的边缘向左右延伸,然后托起中间的树身,全树就成了一 个丁字形,一个标准的体操“一字马”。那两条主根是她修长的双腿,树干是她唯妙的身躯, 挺胸拔背,平视前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棵树的根与身子长得一般的粗细,一样的匀称, 一样的美丽。好一个“幽谷美人”!我们就这样在绿色的时间隧道里
16、穿行,见证了大自然怎样在一片顽石上诞生了生命。它先以 苔草、蕨类铺床,以灌木蓄水遮风,孵化出高大的乔木林,就成了动物直至我们人类的摇篮。 这时再回看那般石头巨舰,是泰坦尼克号?是哥伦布的船?是郑和下西洋时的遗物?都不是。 它沉静地停在这里,是特别要告诉我们,假如没有人的干扰地球是什么样子,大自然是什么 样子,我们曾经的家是什么样子。当年我们屈从了这片原始林,现在它给我们友好的回报, 留下了一面大镜子,照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朝代之 兴替;以这片原始林为镜,可知生命、人类和地球的兴替。我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早年林区运木材的小火车路,不为伐木,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
17、 游。6 .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中,“原始林”点明了本文描写对象,而“幸存” 一词表 现了作者思想情感。B.作者一行不顾大雨换上迷彩服、长筒靴,带着雨伞,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说明作者 一行造访原始林兴致浓厚。C.作者认为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干扰与玷污,所以喜欢原始林的三无境界,在这里可以与 自然亲密接触。D.结尾写作者一行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 森林游,作者为此感到欣喜。7 .下列对散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主体部分的顺序非常清晰,从发现原始林,到进入原始林,再到最后下
18、山离开,有 头有尾,脉络分明。8 .作者描写原始林里的石头,写云南石林、贯州天星桥是为了在对比中突出原始林里的石 头野性十足的特点。C.文章非常注意段落间的过渡,比如第九段开头运用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 下段落内容自然衔接。D.文章依次写了原始林里的河流、石头、苔辞、大树,步步递进,层层深入,为我们塑造 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让人如临其境。8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原始林,为什么从第段开始花了很多笔墨写石头?9 .文章在细致写景的同时,还有一些恰到好处的议论。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富弼,字彦国,
19、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 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 丞、签书河阳判官。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位补借奉职。弼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 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日:“此小事,而宰相不知邪! ”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 平责成宰辅,数下诏督与范仲淹等,又开天章阁,给笔札,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 事,弼主北事。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弼欲渐易 监司之不才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河朔大水,民流就食。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縻,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
20、以便 薪水。官吏自前资、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康之,仍书其劳, 约他日为奏请受赏。季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棋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陂泽之 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家葬之,目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 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 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至和二年,召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宣制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帝微觇知 之,以语学士欧阳修日:“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若今日人情如此哉? ”修顿首贺。弼 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
21、议,无容心于其间。当是时,百宜任职,天下无事。遂请 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元六年八月,薨,年八十。(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 之/而实杀之/B.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 之/而实杀之/C.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 之/而实杀之/D.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名为救 之/而实杀之/
22、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制科,古代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B.粟,五谷之一,即高粱,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C.公,古代贵族五等爵位中的头等,爵位一般由嫡长子孙世袭。D.薨,死的一种说法,例如周代诸侯、唐代二品以上官员之死。12 .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富弼目光敏锐,见识卓越。他认为给与归降之人的赏蜴过于微薄,不利于规劝其他人降 服,并对宰相反应的迟钝表示不满。B.富弼尽职尽责,勇于革新。宋仁宗渴望天下太平,多次下诏书进行督促,富弼顺势进言, 力图革故鼎新,因此得罪了一些人。C.富弼敢于担当,解民危困。
23、河朔发生水灾,富弼完善前人的救灾方案,合理安置灾民, 其方法简便周到,天下以之为样板。D.富弼才能卓著,百官推崇。他被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士大夫互相庆 贺。富弼人气之高,令仁宗心生嫌隙。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谚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2)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14 .在今天看来,富弼的救灾方案仍有颇多启示意义,请分条概括其救灾之法。(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醉落魄-咏鹰陈维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男儿身手和谁
24、赌。老来猛气还轩举2。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注】 陈维鞅(1625-1682),清初词人,早年生活优裕,后经历易代,浪游南北。2 轩举:高扬,意气飞扬。15 .下列对具体词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描写天寒风紧、满地碎石的场景。B. “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回忆昔日醉酒袒衣、举臂待鹰的神态。C.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对比少年意气和老年猛气,欲扬先抑。D. “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描绘猎鹰思念猎物,表达自己对理想的坚守不渝。16 .杜甫画鹰:“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漩光堪摘, 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
25、,毛血洒平芜。”请从思想感情、写作对象、描写手法三个方面, 比较这首诗与陈维林词的不同之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如实汇报了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其目的是为了说明 “,从而为下文提出赡养祖母终老作铺垫。(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写春江花月之 夜景,抒思乡孤独之情,其,.两句则渗透 了人事变幻、江水永恒的哲理。(3)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锦瑟中的“” 和琵琶行中的“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平的冬天,冷虽则比南方要冷得多,但是
26、北方生活的伟大幽闲,也只有在冬季,o先说房屋的防寒装置吧,北方的住屋,并不同南方的摩登都市一样,用的是钢骨水泥,冷热 气管:一般的北方人家,总只是矮矮的一所四合房,四而是很厚的泥格:上而花厅内都有一 张暧坑,一所回廊:廊子上是一带明窗,窗眼里糊着薄纸,薄纸内又装上风门,另外就没有 什么了。在这样简陋的房屋之内,你只教把炉子一生,电灯一点,棉门帘一挂上,在屋里住 从下列两个材料中任选一个写作。其一:阅读下而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加缪:对未来最大 的慷慨,就是把一切奉献给现在。爱因斯坦:不管时代的潮流和社会的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高尚
27、的品质,超脱时代和 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注意:角度自选,立 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其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世界是一个整体。山火焚烧,破坏的不只是一个国家、一个物种;地震、海啸、蝗虫袭来, 也不仅仅是某一个地区的灾难;病毒横行,跨越五洲四海,侵袭不同肤色的人群。一一网 络文摘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王阳明子日:德不孤,必有邻。一一论语里仁合则俱利,分则全伤。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之深前所未有。假如今年 九月在中国保定举办第一届关于世界气
28、候、卫生、安全的综合性大会,各国代表共商大计, 为达成公平而有效的协议而努力,但某国代表却发表了咄咄逼人的单边主义言论。(1)作为中方发言人的你,想发表什么样的观点?请写一篇发言稿。(2)作为一名收看电视转播的中学生,你想反驳某国代表的言论,请写一篇驳论文。(3)大会结束后,作为一名随行记者,你想写一篇日记,记录今天的所闻所思所感。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语文答案1. C2. D3. D4. 采用多种论证方式,论证充分。采用举例论证,以李辉、梁禧的作品为例,证明非虚构 写作表现了当代作家对历史、现实的积极主动、微观化、现场直击式的深度
29、介入。采用对比 论证,将不同作家进行对比,强调了非虚构写作对于作家在介入性写作方面的激发及意义。 论证客观,既写到“非虚构写作”的价值,也兼顾到其艺术性偏弱的不足。用语严谨,依 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我认为”等语言,表述严密不留漏洞,表现了论证思维的缜密。5. 基于事实的“真实”。用纪实的形式,调查、暴露现实问题。文学的“真实”。寻找一 种叙事模式,能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表现作者对现实真实的观察和思考。 阅读体验的真实。非虚构文学更具现实感,使读者变为剧中人。6. D7. D8. 表明石头也是原始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正是这些石头保住了原始林。(分析本身的 作用)为了引出下文乱石间争荣竞秀、生机勃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许昌学院《虚拟现实开源系统开发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学院《设计思维表达》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工程学院《理论物理概论(Ⅰ)》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消防器材维护保养培训
- 创新思维的月度发展策略计划
- 秋季课程设置与调整计划
- 调动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计划
- 信阳师范大学《书籍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尽展宝贝潜能幼儿园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 信阳师范大学《计算机三维模型设计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建议课件
- 医学检验结果互认课件
- 财产保险退保申请范文推荐6篇
-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 羊膜在眼科临床中应用课件
- (71)第十五章15.2.3整数指数幂1-负整数指数幂-导学案
- 2022年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手术医师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附件2
- 《汽车焊接技术》试卷期末理论考试含参考答案一套
- 高中地理 植被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腹部损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