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2)_第1页
第四单元 (2)_第2页
第四单元 (2)_第3页
第四单元 (2)_第4页
第四单元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 题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 学目 的1、领会课文用人物的言行表现性格的写法。2、欣赏主要情节细致描写的方法。3、学习几种阅读小说的方法。4、使“法制”观念深入人心。教材分析重点1、理解结构特点。2、分析人物的性格。切入点:按地点不同来理清结构。以讨论的方式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难点 详写拳打的理由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一、导入:1、播放水浒传主题歌,营造氛围。(会唱的跟着唱)2、导学思考:这首歌出自哪部电视剧?这部电视 剧是根据我国哪部古典长篇小说改编的?小说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时代的人?二、教学新课:1、入题:题目的重

2、点词是什么?为什么打?怎样打?打的意义如何?2、学生思考:小说的三个要素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演示。3、阅读讨论分析小说的情节,训练学生划分层次和概括层意的能力。方法:根据地点的不同,将课文划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根据教师的示例(演示)写出各部分的层意。主要体现教师的“教”。例:开端:潘家酒楼,倾听血泪控诉。(发展:鲁家客店,怒打恶人帮凶)(高潮:郑屠肉铺,拳拳扬正义)(结局:回到住处,远走高飞)括号内为学生填写,意对即可。主要体现“扶”。概括文章的明线和暗线。要求都不超过三个字。主要体现“放”。4、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训练学生根据人物的言行分析和概括人物性格的方法。导入:

3、你最喜欢的或写得最成功的人物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给他性格定性,并且说说你定性的理由和所用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如有不正确的,请其他学生纠正。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畅所欲言,同时学生要正确地给人物定性,必须要在认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才行。用最少的字概括鲁提辖的性格。5、精彩片断赏析:突破教学重点,读写结合。导入:小说的情节,你最感兴趣的或你认为写得最成功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说说理由。目的:揣摩作者如何精心设计“拳打”。A、遣词造句的匠心;B、丰富的想象;C、三个排比,三个比喻,三个感觉只要意对即可。6、分析小说的社会环境和作者为什么要详写拳打镇关西的过程,认识小说所反映

4、的恶人横行,好人遭殃的社会现实,突破教学难点。导入:施耐庵写鲁提辖拳打郑屠,文字洋洋洒洒,犹如泼墨,如果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只需“鲁提辖只三拳就把镇关西打死了”这样一句话就可以了,那他为什么要这样不厌其烦地详写三拳呢?这不得不让我们考虑到小说中人物所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小说中的人物所处的是什么样的环境呢?小说的写作目的又是什么?教师小结:分析人物要考虑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写作目的,这也是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之一。7、 创新思维练习。目的:联系现实生活,教育学生用法律武器惩罚恶人。凡学生言之有理就充分肯定,对回答用法律武器惩罚恶人、保护人民群众的回答要予以表扬。导语:历史在飞速发展,社会在日

5、新月异地进步。今天,社会虽不再黑暗,可像郑屠一样的恶人却还不时出现,如果我是新时期的鲁提辖,面对郑屠一样的恶人,我会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么要向同学或老师发问的?四、作业。1、分析课文中的史进、李忠的性格。2、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观看VCD碟片水浒传第二集鲁提辖拳打郑关西。全面深入认识鲁提辖的性格。3、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名著,写一篇读后感,分析一位你喜欢的人物的性格。五、板书设计鲁提辖 情节:问救打 学习方法 行 为拳打(详) 人物:鲁提辖:义粗细 人物言行分析法 以法律为武器镇关西 环境:恶人横行,好人遭殃 社会环境分析法 惩恶扬善 写作目的分析法板书设计 布 置作业

6、教学体会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 题 14.范进中举(一)教 学目 的1. 了解吴敬梓及儒林外史。 2.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从描写中了解社会。 3. 感知艺术形象,学习运用人物动作、语言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教材分析重点1. 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 感知艺术形象。难点 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一. 析题与作者、作品简介: 1.吴敬梓,清,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淑人。代表作儒林外史。 附生平:吴出生于一个科甲鼎胜的缙绅世家,其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中,共出了六名进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由于家族的影响,吴少时曾热中于科举,

7、早年入学为秀才,二十九岁时参加乡试,却因“文章大好人大怪”而遭黜落。他虽曾发奋制艺,但科举并未成为他对人生的唯一追求。读书生活使他显露出孤标脱俗的叛逆个性。特别在他嗣父母及生父去世后,近房中不少人觊觎遗产,使吴得以认清科甲世家的虚伪和卑劣。吴由愤世嫉俗激发为纵情背礼,放浪形骸,大肆挥霍遗产,不上十年,就将遗产消耗一空。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平常变化后,他饱尝了世态炎凉,体察到士大夫阶层的种种堕落与无耻。看清了青王朝统治下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的污浊。正因为吴的个人经历,使他了解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故写下了著名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全书故

8、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可是有一个中心贯穿其间,那就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因热中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习气,成功的展示了一幅以封建儒生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的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3.科举制度: 二.检查字词预习 1.布置预习,查字典给自己认为的难点字词注音,并解释。 2.课堂习题检查 按要求填空(在括号内填拼音或字词) 星宿(xiù)斋公(zhi)醉xn(醺)lài蛤蟆(癞)yán王(阎 )紧(攥zuàn)带挈(qiè )腆(tin) 啐(cuì)嗑(hé)讳(huì)兀(w&#

9、249;)绾(wn)轩(敞chng)瘟(wn)桑梓(z) 解释下列词语 作揖:拱手行礼。 倒运:倒霉,交上坏运。 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 商酌:商量,考虑。 不省人事: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省,知觉、明白。 唯唯连声:(书152)体统:(书152) 见教:(书153)盘费:(书153) 尖酸:(书158)小心:(书158) 何消:(159)些须:(书161) 桑梓:(书162) 三.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快速默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号。 2.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范进中举,作者着意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遭遇。 3.以“中举”为界,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中举前贫困的生活和卑

10、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第二部分(312):中举后喜得发疯及社会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 4.再次阅读课文,从范进的遭遇中,你对范进生活的那个社会有什么认识,摘录下反映那个社会的状况的语句,下堂课讨论。作业布置 巩固字词,识记文学常识。 板书 范进中举 吴敬梓:清,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 儒林外史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板书设计 布 置作业 教学体会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 题 14.范进中举(2)教 学目 的1、分析本文写作手法,理解对比烘托的作用。2、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从描写中了解社会。教材

11、分析重点 难点 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二、对比手法的运用 1、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将范进中举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并从课文 中找出依据。 (1)家境 (2)地位 (3)别人的态度 典型:胡屠户 另有邻人 (4)本人态度 2、思考:范进一生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为什么当他得知真的中举后又发疯了?课文是怎样描写疯态的? 明确:范进从20岁起屡试不中,苦苦挣扎,直到54岁才得了个秀才。邻里的揶揄、胡屠户的责骂,已成为他的家常便饭。他内心压抑着一种不平之气,但又相信命运憎人,自安于卑微屈辱的地位。他时时热切盼望中举,又从没料想到那一天真的会到来。当他已完全习惯那

12、种饥寒、屈辱、寄生的可怜地位,已麻木到在胡屠户那种难堪的辱骂面前点头称是的时候,突然看见“第七名亚元”的大红报帖,他那被失败和屈辱所窒息了的一切欲望和自尊心,以及多年来郁结的怨愤和悲哀突然活跃起来,他的神经无法承受,情不自禁的喜极发疯。 精彩片段:第五自然段。齐读、品味描写的细腻、生动、传神细节描写、侧面烘托。 范进发疯,疯得有层次: 昏厥疯跑跌倒疯走集上 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拍着手大笑拍着笑着 噫好了好 众人慌乱,拉也拉不住。 既形象展现范进疯狂丑态,又将各色人等的趋炎附势的心态展露无遗。 三、深入分析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 1、 思考:有阅读经验的人往往善于从优秀作品中的描写中了解社会

13、。作品中看似闲笔的地方,往往大有深意。作者描写范进中举的疯态及前后不同境遇,我们对范进生活的社会有哪些了解? 2思考:课文中还有哪些语句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结合课后习题一。 3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态度如何?作为课后思考题。 四、感知艺术形象 1、思考:根据范进的言行,说说范进对待科举的态度。概括范进这一形象的特点。 范进形象:猥琐懦弱而又圆滑世故。(可从范进对待胡屠户及张乡绅的态度判断),热衷功名受封建文化毒害。中举前唯唯诺诺,中举后则坦然地同方面大耳的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成了封建社会的新贵,特权阶级的人员。 范进对功名的热衷除了从他坚持不懈地参加考试中可以看出之外,还有一处细节可以体现

14、:即平日他不是一个感情容易外露的人,所以他可以忍受胡屠户的辱骂,可以冷静的卖鸡救命,但一见喜报帖便欢喜得疯起来,鲜明的反常,可以充分表现他的利欲熏心、可悲可笑。 2、 范进形象的典型性、典型意义。 3、其他人物形象 (1)胡屠户:欺贫爱富,粗俗势利,蛮横倨傲(前);阿谀奉承,趋炎附势(后)的市侩形象。 (2)张乡绅:早已中举,做过知县,是地方上的一霸。范进中举的当天就来拉拢,送银送房,与范进称兄道弟。这就表明他急于结交新贵,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以达到巩固和扩大自己权势和目的的道貌岸然,老奸巨滑的性格。 (3)众乡邻:嫌贫攀富,前倨后恭,说明封建科举的流毒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从他们身

15、上足见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三、刻画人物手法 1、以人物自己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如范进对胡屠户的称呼由先前的“岳父”到中举后的“老爹”。 2、运用细节描写、侧面烘托。如范进喜疯的过程。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等。结合习题五。 3、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范进中举惊喜得发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但并不失真。“中举发疯”在当时虽不是普遍现象,却也“会有实情”的,因而是真实可信的。板书设计 布 置作业 教学体会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 题15、选举风波教 学目 的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个性;2、引导学生紧扣课文写感想、谈感受;3、对照小说中的人物描写,调整自己

16、的生活态度。教材分析重点 分析文中人物性格,体会生动活泼的语言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不要感情用事,逐步成熟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一)导入 新课:创设情景,带悬品文。 (二)音义链接:主动提问,互动点击。 (三)合作探究:速读复述、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解疑。1、快速阅读,复述课文。(在课前预习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复述故事梗概,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总结能力,掌握故事情节。)Powerpoint:按选举前噪音事件同学受伤(余波)庆祝会(结局)为线索 轻率投票 危难见人心 好事多磨 笑对困难 2、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合作解析。(1)在这个事件中贾里经历了怎

17、样的起伏波折? 提示:先是为了一块巧克力不选项鲁艳青当学生会主席,后在她的协助下解决了学校外店铺的噪声干扰问题大出风头,但因班上一位同学被拆迁的店铺奔头砸中受伤又备受非议,最后又提议为其捐款使问题圆满解决。(此题以集体讨论为主,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初步认识贾里这个人物形象。)(2)你怎么理解“贾里有些难过,也许真正的人生滋味就是多味的?”这一句话?生活里你有同感吗?(交流感受,体会人生)提示:因为在选举而引起的几件事情中,他认识到事情并不是事事都如自己原先想像中的那样顺利、明朗。每件事都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意外和结果,其间充满酸甜苦辣,有喜有忧有愁有苦所以他有些难过,认为真正的人生是多

18、味的。 (3)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做? (进一步深问让学生明白:人生不总是晴空万里,不总是一帆风顺,但不管头顶的是怎样的天空,面临的是怎样的航程,我们都得勇敢地往前走。)(4)贾里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他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城市中成长起来的一个中学生形象。他自信而不自傲,他坚强而又自立,幽默而诚挚,聪明机智、热情侠义。 (这一问则是让大家晓得,身为现代成长中的中学生,必须有贾里如此的气概。)(5)你怎么理解 “谁也不会天生是伯乐的,这是真理。”这句话的? 提示:这句话是说谁也不会天生就成熟而坚强,看透一切人和事,这是真理。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大家明白真理所在!)(6)文中查老师只讲了一句话,你怎

19、样诠释这句话? 提示:这是查老师在鼓励孩子们,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成长的过程中必定会经历一些坎坷、挫折,这种磨练是不可少的,只有经受住这些考验,才会变得成熟、坚强。 (此问是为了鼓励学生学会勇于面对现实,经受磨练。) (7)你最喜欢小说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Powerpoint资料下载: 鲁艳青:有责任感,热心,有魅力,主人翁态度,不讲前嫌,乐于助人是当代中学生中的优秀代表。 贾 里:聪明、活泼、热情、负责任、正义感强。勇于面对困难,也有急躁、感情用事过,但至此经历后,便成熟了许多。 鲁智胜:大大咧咧,好心肠,单纯处理方式欠妥,但林武翔被砖砸后,他着急且主动去照顾她父母。 陈应达:有点自

20、私,但勤奋好学。 女班委:爱逛街,喜欢潇洒的男篮队长 (这一问引导学生从心理、语言描写上集体讨论,分析出人物形象,并学他人所长,为己所用。) 四、小结陈辞 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不可能具有完全理想的状态,你的出发点和结果可能会偏差。作者塑造了贾里这个阳光男孩来让大家学会宽容、乐观、充满勇气地对待生活。贾里和他的小伙伴的故事,以及他们蓬蓬勃勃、开开心心有滋有味的成长过程,是我们大家所欣赏和应该学习的。作品采用了“串糖葫芦”式的结构,情节轻松活泼,行文诙谐幽默,人物个性鲜明,具有轻喜剧的艺术风格。六、习题作业 1、 实践活动:完成课后习题三(让学生学会了诉状的写法又明白了法律是当今社会最好也是最

21、安全的武器)2、 讨论写作:完成课后习题二,并写成作文。(把贴近中学生的事情作为写作之题,从另一方面讲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板书设计 苦 辣 酸 甜 人生多滋味中学生 勇敢往前 不会天生是伯乐 喜 怒 哀 乐布 置作业 教学体会课 时 计 划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课 题 16.山米与白鹤教 学目 的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教材分析重点 难点 教具及电化教学手段教学步骤、内容与方法(一)检查预习情况。 生字词、美词美句积累;学习生字词。(略) (二)导入。 相互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真正感情的基础,缺乏相互理解的感情是不可靠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贝特西·贝尔斯的山米与白鹤,看看文中两位人物的感情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想想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三)作者简介。 贝特西·贝尔斯(1928一),美国儿童文学作家。生于北卡罗来纳。主要作品有儿童小说午夜的狐狸(1968)天鹅的夏天(1970年获1971年纽伯利奖)山米与白鹤(1972)宾戈、布朗的难题)(1988年)等。 (四)故事情节:默读课文、简略复述故事。 提示:把握时间、地点、人物及人物关系的发展变化,要求人物感情清晰,情节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