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外国名篇名著导读设计及思维导图_第1页
主题单元外国名篇名著导读设计及思维导图_第2页
主题单元外国名篇名著导读设计及思维导图_第3页
主题单元外国名篇名著导读设计及思维导图_第4页
主题单元外国名篇名著导读设计及思维导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3-1主题单元设计模板主题单元标题外国名篇名著导读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六年级所需时间14-15课时主题学习概述本单元主题是“外国名篇名著”,认真选择国外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作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本单元的设计,与以往所有单元都不同,不仅强化了“阅读整本书”的观念,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小学向

2、初中教材的过渡。这组教材,先安排了两个外国短篇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编排方式与其他精读课文相同。然后安排了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里采取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即“梗概精彩片段”的编排方式,先让学生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然后是精彩段落的品读与赏析,激发了学生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同时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如学会浏览等。这与人教版初中教材“名著导读”的安排是比较切近的。其中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外国作家的名言警句,也紧扣单元主题,收集了关于意志品质及做事方面的内容;口语交际学会生存提出遇到灾难或危险该怎样去应对的话题;习作中让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或从报纸杂志等媒体了

3、解的关于“自我保护”的事,可见,整个单元都是紧扣单元主题的。这样的安排,为我们整体了解多元文化,进行更多更广阅读外国名著提供了视野,还可以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以“外国名篇名著”为主题,从教学内容看,它可以分为四个板块:短篇小说精读模块,主要让学生体会人物命运悲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关注人物命运。其二是长篇小说模块,主要让学生了解面对灾难和挫折该怎样应对。语言园地四主要整合了本单元主题,对“学会生存”进行探讨,积累有关名言警句,让学生课外阅读更多的外国文学作品,根据教学类型可以再分为口语交际习作和整合探究两个模块。于是,本单元教学分为

4、四个模块来设计。我所采取三大措施:一、确定教学目标,激发阅读欲望。二、 “梗概”、“精彩片段”有机整合。三、运用语言材料,读写结合,培养语文能力。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 蘸”等21个生字,学会“蹒跚”等词语。2.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心人物命运;3.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填表、小组讨论、各种形式朗读感悟等感受本单元四篇文学作品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2.通过读写结合,跟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比童年等方式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

5、,引导阅读适合他们程度的外国名篇名著;2. 培养懂得珍惜现在幸福生活的情感。对应课标1.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2.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3.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摘录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现在什么地方?她为什么会有这样悲惨的命运?文中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有什么好处?2.凡卡过着怎样的生活?他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文中插叙的写法有什么作用?3.鲁滨孙漂流中什么情节最打动你的心?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

6、么?4.汤姆·索亚是个怎样的人?文中描写撒切尔太太、波莉姨妈等居民有什么作用?专题划分专题一:卖火柴的小女孩专题二:凡卡专题三:鲁宾孙漂流记专题四:汤姆·索亚历险记专题五: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趣味语文)专题一卖火柴的小女孩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这是这一单元外国文学作品的第一篇文章,是童话大王安徒生的名作,学生体会了虚与实的写作的妙处,了解了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并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为后面几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另外,读写结合也为完成单元作文教学的目标打下基础,同时激发了学生阅读

7、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词语2.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感悟小女孩悲惨命运,体会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3.读写结合,学写读后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本专题问题设计1小女孩为什么大年夜还在街头卖火柴?2小女孩幻想到了哪些,为什么?3你有哪些含义深刻地句子不能理解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4. 说说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指导如何写感想。5.写读后感:我与小女孩比童年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投影展台 电子白板 课件常规资源作业纸教学支撑环境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8、第一课时(一)简介课文背景。1.简介作家。2.说明卖火柴小女孩生长的国度丹麦。(二)默读课文,边读边想:1.小女孩在什么时候上街卖火柴?他为什么不敢回家?2.小女孩一共擦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火柴,他都看见了什么?3.小女孩看到的情景是真的还是假的?为什么?(三)读后议论。(四)学习生字词。1.正音。围裙 搂 灵魂 火柴梗 圣诞树 叉 喷香 腮2.解词。一向 摇篮 兜 哆哆嗦嗦 精致 圣诞树 明晃晃 灵魂(五)指导理清全文脉络。1.卖火柴的小女孩划了五次火柴,看见了五个幻像,课文中从那里写到哪里?2.刚才我们从课文的主要内容入手,抓住了全文的主要段落,请同学们在想一想,课文的其他部分与这个主要段落

9、有什么关系?其他部分应该怎样分段呢? (六)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同桌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思考: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写作顺序是怎样的?(本文写的是在大年夜一个小女孩流浪街头卖火柴,冷得几次擦燃火柴,产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冻死了。全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具体顺序: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 板书:卖火柴 擦火柴 人死去(七)小女孩为什么在大年夜还要卖火柴? 1默读思考 2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况的时候,着重抓住一些细节描写。读读这部分内容,想想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3交流(反馈) a对小女孩的鞋是细节描写。 (说明她穷得连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跑说

10、明她被人欺负。) b课文中对女孩的头发是细节描写,“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说明小女孩是一位美丽的小姑娘,但是她却贫穷,又冷又饿,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美丽。) c“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是细节描写。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告诉人们,资本主义是多么不平等,有的人富有,有的人流浪街头。) d“天快黑了,又下着雪”是细节描写。 (这样写能进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怜与孤独。) 4、指导朗读。 小女孩是多么可怜,值得同情。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感情。 5总结扩展。 这一段突出描写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惨,没吃没穿又冷又饿,得不到同情和帮助,我们读了也禁不住万

11、分同情,那么作者是怎么体现出这种感情,让我们受到强烈的震撼呢?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呢?讨论交流。 体现在:(1)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2)动用对比烘托人物; (3)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6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感情。 7教师巡视,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学习活动设计(一)学习“擦火柴”这一部分内容 1默读思考:课文写了小女孩几次擦火柴,各出现了什么幻景?(生答) (1)自由读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火炉的幻景?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来吗?”怎么理解? (卖不了火柴会挨打。她不敢随便取,因为火柴是他们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实在冷得受不了,终于抽

12、出了一根,进一步说明她冷,渴望温暖,所以会出现大火炉的幻景。) 2指出学法。 刚才学习这一段用的是“读一想一读”的方法,先读课文,弄清写了什么?再抓重点词,为什么这样写?说明了什么?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几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景部分。 3小组讨论学习,完成表格。第几次擦燃火柴 现实 幻景 说明 现实 第一次 寒冷 火炉 渴望温暖 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第二次 饥饿 烤鹅 渴望食物 烤鹅不见了第三次 孤独 圣诞树 渴望快乐 圣诞树不见了 第四、五次 痛苦 奶奶 渴望幸福 跟奶奶飞走了 4小结自学情况。 因为冷才出现火炉,因为饿才出现烤鹅,因为孤独才出现圣诞树和奶奶,这些幻想都随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使本来就

13、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这一段主要写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产生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显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 5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二)学习“小女孩死去”这一部分内容 1读后思考。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用“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为什么要写明是在大年夜冻死的呢? (3)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那几句话。 (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证明她是在幻想、幸福与欢乐中死去,这就使幻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再加上“大年夜”这本应得到的欢乐和幸福更增强了这种对比效果,加深了人们对女孩的同情,启发人们深思。) 2

14、指导朗读。 小女孩冻死了,我们对她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和怜惜。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读出来。(三)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回忆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 恶。) 2前后桌讨论,总结写法。 (1)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2)想像丰富深化中心。 3学习表述。 这篇文章是童话,也是很典型的一篇文章,读了之后不觉热泪盈眶,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感动呢?也就是作者如何表述的,我们讨论学习一下。 (1)这四次幻想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像,作者以小女孩心理特点和

15、具体 环境为依据,符合小女孩的迫切要求,这样是合理的,脱离了实际,凭空捏造的想像只给人虚假的感觉,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一个方面。 (2)详细的刻画,环境的衬托则是我们所要学习表述的另一个方面,文 章细致的描写(例如:小女孩的头发、小女孩的鞋),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 怜,环境的衬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也反映出女孩的可怜凄凉。 对照以上两点,用笔在书中画出这两方面。(四)总结、扩展 1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可怜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同时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我们长在红旗下,生在幸福中,该怎样做呢? (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2感动之余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

16、的真实感受写出来。(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 3.写写读后感我和小女孩比童年附录:板书设计 14 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穷苦生活)火炉冷烤鹅饿擦火柴(渴望幸福) 圣诞树没欢乐奶奶没有幸福飞走 人死去(悲惨结局)教学评价1主动交流,大胆表现自己;语言表达流利、准确。学生能深切感悟到小女孩五次产生幻象的原因,深表同情,2掌握字词,能正确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脉络。3学生初步了解虚实结合的写作特点及表达效果4读后感真实感人,升华情感,珍惜当下。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题二凡卡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

17、活动和学习成果)凡卡是本单元第二篇课文,与第一篇都属于短篇小说,都是写悲惨的命运,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本课的学习在了解了凡卡命运的基础上与第一课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了解两篇在写作上的表达效果的不同。由于有了第一课的铺垫,学生学习起来明显更能感受到凡卡的悲惨,激起大家的同情心,从而通过续写的形式加深了解。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阅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生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叙述与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描写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本专题问题设计1凡卡为什么要给爷爷写信?2信的内容

18、是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你认为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为什么?4.凡卡为什么要回忆以前的生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续写:信寄出以后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投影展台 电子白板 课件常规资源作业纸教学支撑环境教室其 他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二)自学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2)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3分小组讨论思考题。(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凡卡是一个才9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一个亲人,就是他的爷爷。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岁的凡卡,3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