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俄国的改革检测试卷_第1页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俄国的改革检测试卷_第2页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俄国的改革检测试卷_第3页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俄国的改革检测试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俄国的改革检测试卷1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指的是( )A 使用野蛮的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 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体制C 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 D 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2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曾感叹:“当我们谈论拿破仑的那场光荣之战时,已经忘却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之后,俄国采取了哪一行动开始“前行” ( )A 彼得一世改革 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 十月革命 D 实施新经济政策3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借列文(同情农奴的农奴主)之口说:“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

2、排。 列文所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 )A 1861年改革 B 二月革命 C 十月革命 D 斯大林模式4比较法是历史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比较近代俄国的两次改革(彼得大帝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者都推动了社会进步 B 都是向西欧学习改变落后的面貌C 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D 都改变了社会性质5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 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控制 B 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 从法律

3、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 彻底废除了沙皇专制统治6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A 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 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C 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 贵族力量弱小无力对抗719世纪中期,俄国“在农奴制下,一方面农奴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另一方面工场也不易雇到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因为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自由工作的权利。”材料反映了农奴制A 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B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 导致农民贫困频繁暴动 D 符合俄国经济社会

4、发展国情8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二一九法令规定: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如依洪经营工厂、参加选举,受教育等:此规定表明俄国( )A 农奴成为自由人 B 农奴成为资产阶级C 推行义务教育 D 转变为工业国9一位俄国文艺评论家曾这样描述:农奴制的俄国暗无天日,就像一个监狱,一口棺材,散发着腐朽的臭气。这反映了17世纪时俄国远远落后于欧洲的原因是( )A 外来入侵 B 国家的分裂C 农奴制盛行 D 黑人奴隶制的存在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示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材料二 法令规定,农奴是法

5、律上的“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材料三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亚历山大二世(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依据材料二所述内容指出是俄国历史上的哪次改革?这次在俄国历史上的积极作用?(3)材料三中,亚历山大二世说这番话针对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主要表现在哪里?【答案与解析】1【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为了维护沙皇专制统治,他通过引进西方文明来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彼得一世改

6、革增强了国力,使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说法错误,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废除农奴制,没有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改革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故选C。2【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19世纪中叶”,结合课本所学,19世纪中叶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是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失败。这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英法之间的战争。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农民苦不堪言,使国内阶级矛盾进一步加剧,农奴不断起来暴动;落后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的暴动威胁到沙皇的统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废除农奴的法令,进行改革。B项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主要发生在1

7、8世纪前期,A项不合题意;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即20世纪前期,C项不合题意;1921年列宁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发生在20世纪前期,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3【答案】A【解析】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是同情农奴的农奴主,说明那时农奴制还存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广大农奴获得解放。由此可见,列文所说的这些变化是因为1861年改革,故A符合题意;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与题干信息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与题干信息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答案】

8、A【解析】依据题干“彼得大帝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彼得大帝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都是符合国情的改革,都推动了社会进步,A项说法正确;彼得大帝改革是学习西方的改革,但废除农奴制改革不是,B项说法不正确;彼得大帝改革没有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理,C项说法不正确;彼得大帝改革没改变社会性质,D项说法不正确;BCD三项的内容错误,排除;故选A。5【答案】C【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861年,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在法律上规定农奴是自由人,任何人不得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自由,农奴获得了解放和自由,C项符合题意;完全摆脱了封建地主控制这种说法过于绝对,A项不符合题意;俄国走上了资本主

9、义道路是俄国1861年改革对俄国的影响,与题干内容无关,B项不符合题意;彻底废除了沙皇专制统治这种说法不正确,俄国1861年改革保留了沙皇的统治,D项说法错误;故选C。6【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贵族的利益,并没有损害贵族利益,所以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ABD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故选C。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ACD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故选B。8【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可知,二一九法令强调的是解放后的农奴所拥有的各种权利,

10、农奴获得了自由人的权利。结合所学知识,1861年,俄国沙皇亚力山大二世推行的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所以,此规定表明俄国的农奴成为自由人,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能从题干中体现出来。故选A9【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俄国盛行农奴制,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买卖,也不能拥有自己的土地和财产,农奴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俄国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C。10【答案】(1)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2)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3)1861年

11、改革(或农奴制改革)。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得到的份地必须出钱赎买(或农奴获得土地需要支付高额赎金)。【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亚历山大二世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是:废除农奴制。历史证明,俄国抓住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2)根据材料一中 “农奴是法律上的自由人、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