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期中试题_第1页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_第2页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_第3页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_第4页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蓝天家教网 伴您快乐成长北京五中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三语文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命题人赵彤复核人顾青教研组长李峰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共30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编辑作揖舟楫修葺缉拿归案B诽谤绯红徘徊悱恻妄自菲薄C寥落悖谬屠戮蓼蓝未雨绸缪D黯然歆羡幽暗喑哑不谙水性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诽谤行为必需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B 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举行“十佳五十优保安员”

2、颁奖典礼,该公司的60名保安员分别获得“十佳”和“五十优”的佳奖。C 为了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大学生们纷纷以考取各种形式的资格证书来增加就业法码,这样就在高校中掀起了一股考证热。D 艾滋病在全球呈现蔓延的趋势,成为人类的公害,这已经是无庸置疑的事实。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对这些人来说,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_,因此,加强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至今_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吸烟等因素有关。人们_要对质量、花色进行挑选,还要追求品牌和时尚,体现个性与修养,服装业也由此演变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时尚产业。A奏效尚不但B奏效尚且不单C生

3、效尚且不单D生效尚不但4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种种迹象表明仓库的火灾隐患已是不容忽视,但厂长偏偏不听劝告,以为区区小事不足为训,最终一场大火烧掉了百万元的财产。B 普通专科毕业生论学历不如本科毕业生,论技能不如高职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身份是其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C 一些生产者发财心切,质量意识差,搞得是“一锤子买卖”;而且法制观念也差,视法律、合同如儿戏。D 学校规定,未经请假不能出校门,因擅自外出,放假后不按时归来或久假不归等造成人身安全事故的,概由学生本人负责。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考试作文要求学生使用规范语言,对“我晕”“我倒”“酷毙了”“帅呆了

4、”等新词酷语能否在考场作文中使用,会不会影响得分,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B学校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C. 各省市交通部门未雨绸缪,在“十·一”黄金周到来之际,出台多种排堵保畅新措施,以防止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拥堵现象的发生。D“中国印”“中国福娃”设计独具匠心,鲜明的中国特色、浓郁的传统风格以及时尚的现代造型令人耳目一新。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一10题。(每小题3分) 武昌九曲亭记苏辙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

5、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

6、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最乐。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注:陂陁(p tuó):不平的样子。褰(qin):卷起裤脚。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庐:结庐,居住B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委:归,付

7、C子瞻杖策载酒杖:手杖D无责于外,而姑寓焉姑:暂且7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B譬之饮食杂陈于前C往往留宿于山上D一旦大风雷雨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C以此居齐安三年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D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不敢以其富贵骄士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武昌诸山“萧然绝俗”的景象和苏轼“适意为悦”的心境的一组是A陂陁蔓延,涧谷深密 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B依山临壑,隐蔽松枥 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C风止日出,江水伏息 扫叶席草,酌酒相

8、劳D风云变化,林麓向背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10下列对本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熔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全文围绕着一个“乐”字互为交融,浑然一体,耐人寻味。B作者在文中特别强调“以适意为悦”之乐,不以物伤情,这是劝慰别人的话。但文章结尾说“孰知得失之所在”,却也表现了一种人生无常的消极的思想。C作者写自己年轻时跟随子瞻游玩,遇到可以攀登的山,可以趟过的水,子瞻总是撩起衣服走在前面,尽显适意快乐之情。D文章以“武昌九曲亭记”为题,着力描写了西山的胜景,展现了子瞻“游于物外”,自得其乐的形象特点。第卷(共120分)三、(20分)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

9、译成现代汉语。(5分)(1)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2)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 遂相与营之。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采莲曲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白居易菱叶萦波荷飐风, 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 碧玉搔头落水中。 注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飐(zhn)风:在水中摇摆。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1)简析王昌龄采莲曲中前两句的妙处。(4分) 答: (2)如果把这两首诗看作两幅“采莲图”,那么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姑娘,对其描写虽不尽相同,却又有异曲同工之妙,

10、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4分)答: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文。(7分)(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 _,_。(旅夜书怀 杜甫)(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_,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_,_。(司马迁屈原列传) (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_。推此志也,_。(司马迁屈原 列传)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每小题3分)(9分)在我们看来,小说总得有比较细致的艺术描写,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但在唐以前,神话、寓言不用说了,即便是历史散文,也往往只有人物性格的一刹那的闪光,只有故事情节的某些片断富有文学意味,因而只能说是孕

11、育着小说的因素,不能把它们径直地称为小说。同样,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除了少数有稍许细致的艺术描写之外,大都是简单粗略的“残丛小语”。即便其人物性格有一刹那的闪光,即便其故事情节的某些片断富有文艺性,也只能算小说的雏形或嚆矢,也很难径直地称为小说。我们顶多可以把其中极少数故事称为“小说”,顶多只能说魏晋南北朝出现有极少数“粗陈梗概”的小说,不能把这些故事全都叫做“小说”。正如我们不能把神话、寓言、历史散文与小说混为一谈一样,我们也不能把“故事”和“小说”混为一谈。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作品称为“故事”是可以的,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故事称为“小说”恐怕是不大确当的。 严格说来,中国小说的

12、正式形成是在唐代。唐以前只能算小说的萌芽阶段。唐代的传奇才是名副其实的小说。在故事情节上,它由过去那样的随笔、杂记式的记录或简短零星的“残丛小语”,变成了篇幅较长的细致描绘、委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相当完整的艺术结构。在人物刻画上,它由过去那样的不注意人物性格或只有性格的一刹那闪光,变成了比较注意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心灵的描写。在作品内容上,它也由以怪异扩大到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一句话,唐代的传奇,具有完备的短篇小说形式,无愧于“小说”称号。明代胡应麟说:“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传录舛讹,未必尽设幻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所谓“作意好奇”,就是有意识地进行虚构和创造,不拘泥

13、于事实的记录。鲁迅说:“小说到了唐时,却起了一个大变迁。六朝时之志怪与志人底文章,都很简短,而且当作记事实;及到唐时,则为有意识地作小说,这在小说史上,可算是一大进步。”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小说终于正式形成了,标志着我国小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终于由萌芽成长为大树,标志着前人著作中孕育的小说因素终于形成了“小说”这样一个新型的文学体裁。 注嚆(ho)矢:带响声的箭,比喻事物的开端或先行者。14作者说“笼统地把那些志人、志怪故事称为小说,恐怕是不大确当的”,作者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是: A因为这些志怪、志人故事只能称作小说的雏形或嚆矢。 B因为不能把“故事”和“小说”混为一谈。 C因为这些志怪

14、和志人的故事还缺乏比较细致的艺术描写,还没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所写的人物也缺乏鲜明的性格。 D因为这些志怪和志人的故事,大都是粗略的“残丛小语”,只有部分人物的性格有一刹那的闪光;从故事情节来看,除某些片段外,总体上还缺乏文艺性。15按作者的观点进行推断,下列全是真正意义的小说的一项是: A西厢记三国演义夸父追日子夜B柳毅传红楼梦阿Q正传陈奂生上城 C西游记世说新语荷花淀呐喊 D聊斋志异守株待兔荆轲刺秦王边城 16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说“唐代的传奇,具有完备的短篇小说的形式。”这“完备”的形式,作者是从“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和“环境烘托”三方面来说明的。 B

15、鲁迅说“小说到了唐时,却起了一个大变迁”,关于这个“变迁”,鲁迅和胡应麟都论及了,这个“变迁”应是指有意识地写小说。 C文中的“假小说以寄笔端”是说他们借小说这种形式来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寄寓于文字之中。 D我国小说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由萌芽而成长为大树的标志就是唐代的传奇。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19分)昆曲的流水(之二)钱红莉 在苏州,深夜里出去买水果,急走几步,瞥见一处果摊,坐落于两幢楼的犄角处,风直来直往,毫无余地,把女摊主冻得瑟瑟。看似荒芜破败之地,实则里面全是稀罕果物,钴蓝,橙黄,浅绿,落日红被龙袍一样黄的灯光映照,格外有一种美,有棱角的,不可侵犯的美。这样的街

16、景,就是苏州的即便颓败了不堪了,但底子上还是露出了广阔的深厚繁华,更像昆曲,只偶尔寥落几嗓子,都会令人有繁花弥天之感。 这就是气。气场,气派。跟一个人相若,只那么走几步,就可窥出端正之风;而有些人,即便珠翠满头,人前,只稍微几句也就泄了底。底,也是天机。人说,他机心重。人人都看得明白,就他一人不知,还以为着占尽天下的便宜暂且不表。 我还是想说昆曲。梅兰芳唱过的,程砚秋也唱过的。在一次回溯老上海戏曲界的黑白片子里,就提到这昆曲上,那个时候,是真的练功夫,也是打底子。若铺不好底子,往后也别想造高楼。这么说,所有的戏曲形式都是有渊源的,你中纠我,我中缠你,最后纷纷踏上小径分叉的花园,成就了各自的棠棣

17、之花。 在周庄的时候,将尽欲尽的黄昏薄暮,我们听的是思凡,那个女子,她瘦即便繁服裹身,却也掩不住的瘦,枯荷一般伶仃在开阔的舞台。她的眼睛大,被桃红繁彩描着,望向你,一派空洞,仿佛魂不在。一般的时候,魂都是藏在眼睛里的。可是她的魂就不再了。我看她的云袖,不很动,双双纠缠在腕上,偶尔滑下,被轻轻一拂,就又挽救上来。她的嗓音,是烈的,婉转蛾眉的烈,也对应了暮秋天气的凛冽,空旷的舞台,由于缺乏吸音设备,所有的声音似无羁的野马都可以直冲到青天上去,这就更显示出她唱腔的烈性,由于没有反弹与共鸣,她的声音呈分散状,到了一定的句子上,需要把它们都一一收敛回来,这就更体现出难度来。 我是坐在阴影里看她的,四面镂

18、空的枣红屏风,穿堂风一波一波走了又来,像高空低走的乳燕,偶尔打个闪亮的唿哨,那分明是人高马大的外国人在按快门。他们许是听不懂的,但就被眼前这花红柳绿给迷住了,所以第一反应是定格下来,企图把美框住,留待日后赏玩。殊不知,这昆曲的美是无论如何也框不住的,她是流动的,不是金瓶梅里轻薄桃花逐水流的流动,而是灵性的无限流淌,是鲜活的,是伸手留不住的岁月 岁月渐渐流淌,我们也顾不上了,我们还要赶路,去一个叫千灯的古镇看望顾亭林先生。人们一群群离去,乌鸦返巢,哗啦一下,天空里泼了墨,黑压压大兵压境的离乱,一会儿,都不见了。有的特意接近舞台边缘按快门,对着那个女子,也不怕晃了她的双眼。她不为所动,兀自高山流水

19、走惊雷,是雁落平沙,是笔走偏锋,整个把自己融入角色里,决不分身出来。我是最后离开的,回头又望她一眼她在夕光里惊艳夺目,惊艳是很悲凉的事情。她怎么知道我们是去赶路呢?她或许以为自己唱得不好,看客们才要走的吧。所以悲凉。其实,那些看客里,真正有几人懂得这个艺术的呢? 回到合肥,我常常想起那个女子,觉得人人都怠慢了她。这样的艺术原本是在室内的,璨璨的舞台搭起来,所有的古琴咿咿呀呀,无比宁寂地等待着大幕开徐,千帆过后才是她袅袅而出,烟一样飘忽灵动,台下人如醉如痴,一起陷入昆曲的流水。 听昆曲,最能感觉到光阴的走失,仿佛置身满树繁花,忽然有了身世之感,就像前几日,站在单位三楼窗口望见一线之隔的高大榆树上

20、,满天满地紫芽怒绽不觉又是一年,榆钱飞飘的时光仿佛昨日,转眼,花尽了,叶残了,时间凋零,又是一季春秋。昆曲与草木一样,都是有生命的,她们一年年默默提醒着我们,走失的并非时间,还有一本本册页与诗篇。 卷帙浩繁的物事,我独爱这一种不是呵护,而是托付,好比付给一朵花一株树一片叶。她们的可亲可暖,她们的辗转不易,一切的悲欢哀辛都深藏其内,不为人言。白先勇半生痴迷文学,到临了,都一一放下,腾出大心血给昆曲,自宝岛演至内地,一次次谢幕,一遍遍暖场那是热血沸腾的不知疲怠。 文学与昆曲,不过是艺术形式的不同表现,她们来自心血,又归于心血,满天星光般地被得到护佑好比今夜,我在倾听,有了更多的想像力,乐音不过是一

21、种铺垫一种背景,我隐在昆曲的流水里缅想自己的身世。窗外月色倍明,早春的风吹在脸上比之深冬愈加割人,但昆曲是暖人的,始终怀抱一颗温厚之心,又似一只手把风吹疼的脸抚摸。对,昆曲就是一种抚摸,文学也是一种抚摸。17(1) 怎样理解“你中纠我,我中缠你,最后纷纷踏上小径分叉的花园,成就了各自的棠棣之花”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分) (2) 为什么说“这昆曲的美是无论如何也框不住的”?(2分) 18 文章第四段从几个方面描写了思凡中的女子?为什么要详细描述其嗓音?(4分) 19昆曲流水倒数第二段叙述白先勇先生对昆曲的热爱,有什么作用?(4分) 20昆曲流水中为什么作者说“昆曲就是一种抚摸”?(6分) 六

22、、语言运用(12分)21为下面一段话拟一个概括性的标题。(不超过18个字)(4分)从聊斋志异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可以看到,蒲松龄将魏晋风流性情层面的“真”发展为更加执著的“痴”,并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一系列痴男痴女的形象;其次,蒲松龄使魏晋风流自我层面的“狂”具有了审美的浓厚意味,以高扬的自我精神傲视一切不合理的世态人情,通过聊斋志异塑造了一系列狂生的形象;最后,对魏晋风流超我层面的旷达自然,蒲松龄又通过笔下的人物为其理想的境界加入了和谐浪漫、平凡而又超凡的爱情因素。标题:22在下面的横线处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另举一对例子;句式与画线部分相同)(4分) 纵观宇宙万物,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美人蕉一年能长一米多,但美人蕉经不起风霜,一年一枯;松柏一年只生长一寸左右,但松柏顶风冒雨,千年长绿。 2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4分)几名全副武装的恐怖分子首先用汽车炸弹袭击美国领事馆闻讯赶到的沙特安全部队将领事馆包围美国驻沙特红海之滨城市吉达的领事馆6日遭武装人员袭击并劫持了领事馆内多名沙特雇员作为人质并且逮捕了2名受伤的袭击者经过一番激烈枪战后击毙了3名武装人员炸开大门后冲进领事馆七、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