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讲义_第1页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讲义_第2页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讲义_第3页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讲义_第4页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及古诗词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岳阳楼记精彩JF篇i司:滕与孤鹫齐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 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中的 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颍黄鹤楼中的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 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学习目标1 .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2 .品味文章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 .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及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 法。负,4 .正确理解和评价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2、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岳阳楼上更是题古往今来,迁客骚人为洞庭湖壮丽的景观书写了浩如烟海的优美文字,满了文人的诗词歌赋。因此,有人说,岳阳楼就是一部文学史,连范仲淹也说“前人之述备 矣”。面对前人熠熠生辉的文字,范仲淹没有像李白登临黄鹤楼时那样“眼前有景道不得”,而是另辟蹊径,用神来之笔使岳阳楼再放异彩,岳阳楼记从此名于世,传于后,一纸文请大家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有气势。(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 预习与交流1 .指导朗读(1)读出骈句的节奏感、散句的错落有致。(2)准确把握情感,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其中,第段以叙为

3、主,应读得舒缓。第段写洞庭湖景的文字,气势雄壮,应读得开朗雄浑。“前人之述备矣”语调转入平缓。“然则”引出新意境,语调应升高。“得无异乎”应读出疑问语气。第段以“若夫”起笔, 意味深长,“若夫”以下描写了一段悲凉的情境, 由天气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第段从“至若”领起写景, 描摹出一幅湖光春色图,色彩明丽,生机盎然,应读出欢乐和畅的韵味。“此乐何极” 一句把喜悦的感情推向高潮。斯楼也,则有,”应读出超脱 论的意味。注意三句疑问句,、挥洒自如的情味。第段以“嗟夫”开启,带来抒情和议语调应上扬。一句,应读出悲凉慷慨、意味深长的感觉。2 .指导学生积累字词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谪守(zh

4、?)淫雨霏霏(y m)(f 岸芷(zhi)皓月(hB)宠辱偕忘(xi ?)3 .积累文言词汇(1)重点实词H守巴陵郡:贬官。朝晖夕阴(hu i) 薄暮冥冥.(m ing) 心旷神怡(y 1) 浩浩汤汤(shmg)迁客骚人(s ao)潜形(qi cn)章天下传。那么,这篇文章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迁客骚人: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淫雨:连绵不断的雨。山岳道步:隐没。遭暮冥冥:迫近。沙鸥翔暇停息。郁郁青青:形容草木茂盛。至辱僧玄:宠,荣耀;偕,一起。或异二者之返二 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以上两种心情)。(2)通假字百废县多(同“俱”,全、皆)屋

5、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咐)3 3) 一词多义以: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用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一:一碧万顷(一片)长烟一空(全)开:连月不开(放晴)开我东阁门(打开)则:然则何时而乐耶(连词,那么)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副词,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连词,就)极:感极而悲者矣(极点)南极潇湘(至,到达)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4)古今异义微斯人(古义:没有;今义:微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

6、景象;今义:看)慎无际涯(古义:宽阔;今义:与“竖”相对 )予观止陵胜状(古义:指示代词,表远指,相当于“那”;今义:丈夫)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5)词类活用谪里巴陵郡(动词作名词,指做州郡的太守 )百度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叵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刻唐览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贤明之人)(6)成语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4 .作者链接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

7、出身 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26岁登进士及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 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 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恩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颍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 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

8、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5 .背景链接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 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 唐朝张说在 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 、杜甫、白居易、 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 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 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

9、楼, 请范仲淹代笔记胜, 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 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三、自学指导(二)一一合作与探究(一)读懂文义1 .自由朗读课文。2 .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并将不懂之处画出来。3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4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交流点拨】全文共5段,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 生的两种不同感受。(全

10、文的主体)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2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第二层(第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第三部分(第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三)文本探究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交流点拨】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 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四、板书设计岳阳楼记范仲淹一:背景和作记缘由.I二: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三,抒发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11、五、拓展延伸江南四大名楼。第一种说法: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南京阅江楼; 第二种说法: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德兴聚远楼; 第三种说法: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洪江芙蓉楼; 第四种说法: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宣城谢眺楼; 第五种说法: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容县真武阁; 第六种说法: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扬州大观楼; 第七种说法: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九江滑阳楼; 第八种说法: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镇江芙蓉楼。第九种说法:武汉黄鹤楼、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马鞍山太白楼。第二课时一、新课导

12、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它是千百年来忧国忧民的志 士仁人的博大胸怀的真实写照,它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对我们仍有借鉴和教 育意义。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如何提出这一观点的。二、自学指导一一合作与探究(一)文本探究1 .作者从岳阳楼上看到了怎样的雄伟景象?作者为何略写岳阳楼景观? 【交流点拨】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因为“前人之述备矣”。2 .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 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交流点拨】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

13、用“衔” “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 山” “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 “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谿 ,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3 .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交流点拨】 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4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何不同?作者详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交流点拨】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喜:心旷神怡 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14、。5 .“古仁人之心”的“览物之情”又是怎样的?其忧乐观又是怎样的?【交流点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6 .“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交流点拨】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7 .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交流点拨】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 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 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 ,表现他旷达

15、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8 .文章第5段是怎样推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警句的?【交流点拨】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 ,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 设问,以“不以物喜, 则忧其君”表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 “古仁人”的阔大 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 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 ,给人印象极深。(二)写作特色1 .本文构思精巧。作者不写岳阳楼历史和重修经过,也不泛泛铺陈周围湖光山色,而是 抓住不同的人对景物所产生的不同情感,引出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 从而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

16、。2 .文章叙事、写景、议论和抒情相结合,以叙事作引子,写景引出抒情,抒情诱发议论, 环环相扣,有力地揭示了主题。3 .骈散结合的句式。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 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 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 子都是散句。首段叙事用散句,写岳阳楼大观用骈句,起 、结句又为散句,洞庭湖上一阴一 晴多为骈句,结句又为散句,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给人以美的享受。(三)主旨思想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 “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17、,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三、板书设计岳阳楼记范仲淹叙述 一,作记缘由(叙述政绩)描写 二、写景洞庭湖大现抒情抒迁客骚人情/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一以己悲与下文形喜(心旷神怡.宠辱借忘)一以物喜,戈对比议论三、探求古仁人之心的内涵J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阔大胸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远大抱负四、拓展延伸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交流】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 古绝

18、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11 醉翁亭记精彩JF部词“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这副对联,据说是清代人所题, 当时欧阳修已去世八百多年 ,“醉乡犹在” “亭影不孤”是后人对欧阳修的深深感念。 醉翁 亭就是以欧阳修写的一篇文章一一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美文 , 来感受它的魅力!学习目标1 .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2 .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3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4 .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政治理想和流露出的复杂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千古传诵的名

19、文,古往今来,多少人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沉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 起来欣赏这篇美文吧!(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 预习与交流1 .指导学生积累字词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环滁(ch t)林壑(ha)琅娜(l eng y a)饮少辄醉(zh?)岩穴暝(m mg)灼if (y u l u)酒训(lia)山肴野尊(y(s。觥等(gEg ch?u)射者(zh ?ng)弈者胜(y i)期然(tu )阴绮(y i)潺(ch m)2 .积累文言词汇(1)重点实词林霏开:霏,弥漫的云气;开,消散,散开。喳于泉上者:居高面下。泉香而酒汐匕清

20、。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交错:又互错杂。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望之空而深秀者:茂盛。宴此之乐:尽兴地喝酒。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发,开放。云灯则岩穴见_归,聚拢;暝,昏暗。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颓然:原指精神不振,这里形容醉态。3 2) 一词多义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家)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乐:山水之乐(乐趣,名词)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动词)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为“以,为乐”;后为“快乐”)秀:蔚然而深秀者(形容词,秀丽)佳木秀而繁阴(动词,茂盛)谓:太守自谓(称谓)太守谓谁(是,为)而: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连词,表

21、示递进关系,而且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溪深而鱼肥(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 )(3)词类活用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命名)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4)古今异义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 )游人去面禽鸟乐也(古义:离开;今义:至IJ、往 )颓然乎其间者(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颓废的样子)野芳发而幽香(古义:花;今义:芳香)(5)成语积累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 现在多比喻本意不在此, 而

22、在别的方面。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 贬义)。水落石出:本意是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现在多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 来。山肴野藏: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比喻事情经历挫折 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4 .作者链接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文忠是他的谥号。主张文章“明道” “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是“唐宋八 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合撰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5 .背景链接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四岁丧父

23、,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士,在朝廷做官后,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后,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宋仁宗庆历 五年(1045),欧阳修也被贬为滁州太守,滁州地僻事简,又值年岁丰稔,作者为政以宽,遂 放情山水之间,本文为次年所作。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读懂文意1 .自由朗读课文。2 .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画出来。3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4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二)整体感知1 .朗读指导。(1)21个“也”大致表

24、达了以下几种语气:表判断,如:环滁皆山也;琅哪也。肯定或陈述,如:山之僧日智仙也;太守自谓 也。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朗读时,应通过上 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2)25个“而”字。泉香而酒洌:连词,表并列 (轻读)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连词,表承接(轻读)杂然而前陈者:连词,表修饰 (轻读)朝而往,暮而归:连词,表修饰 (轻读)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转折 (重读)而年又最高:连词,表递进 (重读)而乐亦无穷也:连词,表因果。(3)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朗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如:若夫(fW日出/而林霏(

25、f开,云归/而岩穴暝(m mg),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 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2 .理清思路。本文按怎样的顺序写了哪些内容?【交流点拨】 滁州一琅哪山一泉水一亭一人一醉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 朝暮景色四季景色(乐)滁人游一一太守宴一一众宾欢一一太守醉(百姓安居乐业,与民同乐)(沉醉)(三)文本探究第一段一一寻找醉翁亭1 .划分第1段内部层次,理清文脉。【交流点拨】第1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一西南诸峰一琅哪山(鸟瞰)一酿泉

26、(由俯到仰)一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第二层写 亭的得名:建亭者 一名亭者一乐(题眼,主线)。2 .滁州的地理特点是什么?【交流点拨】“环滁皆山也”。3 .“西南诸峰”的特点是什么?【交流点拨】“林壑尤美”。4 .琅哪山的特点是什么?【交流点拨】“蔚然而深秀”。5 .亭的位置在哪里?【交流点拨】“临于泉上”。6 .“来饮于此”中“此”指什么?【交流点拨】醉翁亭。7 .自号醉翁的原因是什么?【交流点拨】“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8 .小结:【交流点拨】 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 ,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四、板书设计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一西南诸峰一琅哪 (鸟瞰)一酿泉(由俯到仰

27、)一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 建亭者一名亭者一乐(题眼,主线)。五、拓展延伸寻找四大名亭。醉翁亭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哪山麓,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1 .第二段风景画(1)朝暮景色有何特点?【交流点拨】“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2)春夏秋冬景色有何特点?【交流点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3) “乐亦无穷”的原因是什么?【交流点拨】“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2 .第三段一一风俗画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交流点拨】 为了给 “ 太守宴 ” 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 , 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2)这段的结

28、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 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 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 守。(3)文中是怎样写出滁州百姓出游之乐的?【交流点拨】 “ 至于负者歌于途 , 行者休于树 , 前者呼 , 后者应 , 伛偻提携 , 往来而不 绝” 。(4)滁人的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反映出来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交流点拨】 享受 “ 山水之乐 ” 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 还有滁州的百姓, 一州之人 ,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 “ 滁人游 ” 写得有声有色 有歌声和呼应声 , 有负者和行者, 有老人和孩子。 百姓此时兴高采烈地出游, 是

29、因为生活安定富足 , 而这又跟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 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5)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有哪些?【交流点拨】 “ 射者中 , 弈者胜 , 觥筹交错 , 起坐而喧哗” 。(6)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有哪些?【交流点拨】 “ 苍颜白发 , 颓然乎其间 ” 。(7)如何划分第三段层次?【交流点拨】 滁人游山之乐(滁人游也)众宾宴饮之乐(众宾欢也)太守宴醉之乐(太守醉也)3 .第四段 众人归(1)本段写了哪些乐?【交流点拨】三种乐:禽鸟之乐、太守之乐、众宾之乐。(2)太守 、 众宾为何而“乐”?【交流点拨】太守: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 与民同乐。众宾:从太守游

30、而乐。(3)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交流点拨】 “ 太守之乐其乐” 是点睛之笔。 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 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 政通人和后的欣慰。“ 太守之乐其乐 ” 是作者 “ 与民同乐 ” 的政治理想的反映。4 4) 写醉与乐统一、 点明主旨的是哪一句?【交流点拨】 “ 醉能同其乐 ” 。(二)语言赏析本文韵律独特,回环往复。全文共用了 21 个“也”字,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使行文显得潇洒自如, 增强了语调的节奏感和委婉的抒情气氛, 也使作者怡然自乐的情致得 以尽情地抒发。“也”字用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判断语气,多用于描

31、述景物,可译为“ , 是 , ”的句式。(2)表示肯定语气。(3)表示感叹语气,多用于直抒胸臆,可译为语气词“啊”。请在文中找出这 21 个“也”字,并归纳其用法。【交流点拨】 (1) 表示判断语气, 多用于描述景物 , 可译为 “ , 是 , ” 的句式。如: 环滁皆山也。琅哪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酿泉也。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山间之朝暮也。山间之四时也。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修游人去而禽鸟乐也。(2)表示肯定语气。如: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

32、太守自谓也。故自号曰醉翁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3)表示感叹语气,多用于直抒胸臆,可译为语气词“啊”。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而乐亦无穷也。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三)写法探究1 .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交流点拨】(1)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2 .本文在写景上有什么特色?【交流点拨】 写景与抒情相结合。(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 “蔚然而深秀”表 现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 “峰回路转”表现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 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

33、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 ,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 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三、板书设计醉翁亭记欧阳修以醉写乐“乐中含悲j太守醉Y醉.我们降醉景:山水、朝暮、四时 醉人:滁人游.众宾欢.醉情:与民同乐 形象精练,融情人景、V 文美 句式灵活.骈散结合(工 情美韵律独特,PI环往里J '四、拓展延伸1 .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交流】两人都有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 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2 .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交流】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34、,像欧阳修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襟豁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 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12*湖心亭看雪精彩JF器词西湖很美一一春季,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夏季,苏轼“欲把 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秋季,杨万里“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在 这个冬季,张岱带领我们一起去湖心亭看雪。学习目标1 .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 .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雪后西湖的奇景、作者游湖的雅趣等。3 .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赏析课文熔叙事、写景、抒情

35、于一炉的写作特色。4 .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以及消极避世的意绪。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冬季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拳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 真好!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二、自学指导(一) 预习与交流1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食衣炉火(cu 1) 铺毡对坐(zh余强饮三大白(qi fing)逑(ch?ng zh en)是日更定(gg)孥一小舟(n可雾淞沆硕(s mg)(h cng)(d mg) (焉得更有此人(gang)喃喃(n m)2 .听

36、老师朗读课文,用尸划出课文朗读的停顿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 舟,拥/食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硕,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 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 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 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 .理解课文重点词语(1) 一词多义是:是日更定矣(代词,这)是金陵人(表判断)一:上下一白(副词,全)长

37、堤一痕(数词)更:更有痴似相公者(副词,还)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白: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人罚酒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上下一白(白色)(2)古今异义余孥一小舟古义:撑(船);今义:拿东西,捉拿(3)词类活用大雪三日(名词用作动词,下雪)客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客居)4 .作者链接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号陶庵 又号蝶庵居士。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 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 、著书。著有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等。湖 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陶庵梦忆这部散文集,是明末清初风霜雨雪的产物,是中国梦文化的艺术结晶,是国破家亡后的一曲曲悲哀挽歌。没有希望,没有奢求,没有期待,唯有哀怨

38、,唯有梦忆。以 梦忆为解脱,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寄予梦忆之中,这就是陶庵梦忆的艺术 真谛。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疏通文义1 .自由朗读课文。2 .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并将不懂之处圈画出来。3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4 .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二)整体感知1 .“看雪”的时间是什么?地点是哪里?【交流点拨】崇祯五年十二月,更定矣。西湖湖心亭。2 .文中写雪的句子是什么?【交流点拨】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3 .湖心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交流点拨】 雾凇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

39、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 .舟子对作者的评价是用哪个字概括的?【交流点拨】痴。(三 )文本探究1 .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与“独”是不是相矛盾?【交流点拨】 作者去赏雪 , 带着闲情雅致去了 , 在作者心里, 这里只有他自己 , 他忘记一切俗念 , 只想着赏雪, 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 所以 “ 独 ” 字表现他的超凡脱俗。他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 也进不了他的内心, 舟子对 “ 相公 ” 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 , 也是不可能理解的 ,“ 独 ” 字表现他的孤傲清高。【

40、教师小结】 “独 ” 字充分展示作者与众不同的情趣, 遗世独立、 不随俗流的高洁情怀,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落寞。2 .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的“痴”表现在何处?【交流点拨】 (1) “痴 ” 于行:不寻常的天气, 不寻常的时间 , 不寻常的行踪。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一与众不同、不随流俗。(2) “ 痴 ” 于景: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 湖心亭一点 ,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一 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 人生天地间如 “ 沧海一粟 ”, 既痴迷 , 又备感孤寂落寞。(3) “ 痴 ” 于情:湖中焉得

41、更有此人一一 他乡遇知己 , 天涯遇知音。【教师小结】 痴行 一一 痴景 一一 痴情: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 雅情雅致。(四 )语言赏析1 .比较原句和改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交流点拨】 三个 “ 与 ” 字 , 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痴迷境界, 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 , 如果去掉 ,“ 天云山水 ” 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 一痕 ” 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

42、阔; “ 一点 ” 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 “ 一芥 ” 让人耳目一新; “ 粒 ” 字更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夸张之语使描写更加贴切自然,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地的空旷, 人物的渺小。作者的视角好像在高处在远处。 由 “痕” 到 “点” 到 “芥” 到 “粒 ”, 量词一个小似一个, 给人一种天地之大, 人物之小 , 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如果换成“条 ”“ 座”“ 艘 ”“ 个 ” 四个寻常的量词则没有了这种效果。2 .这段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是什么写作手法?【交流点拨】 这是白描的写作手法。【教师小结】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 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 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

43、很少用色彩 , 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 作为一种描写方法, 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 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 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 使读者如见其人。 白描用于写景 , 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 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 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如:“一个凸颤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 ,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唐强琐忆中的鲁迅先生湖 心 亭 看 雪四、板书设计

44、游踪:余住西湖”独往湖心亭4到亭匕1及下船田皿一痕、一点宇宙的空阔I ',雪景一“对比一芥、两三粒人的渺小f惊喜一大喜巧遇J畅快一强伏:大白伤感客此五、拓展延伸1 .试从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两方面来分析江雪与湖心亭看雪的区别。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年仅33岁正当盛年的诗人集国忧家祸于一身,政治上的暴风雪使他“茕茕孤立",激愤感伤,遂成江雪。)【交流】比较阅读描写手法表达感情湖心亭看雪白描清高自赏、淡淡愁绪江雪烘托怀才不遇的孤独感2 .积累写雪景的名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4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13诗词三首精彩开篇词古代诗词,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其中许多流传千古的 名句,千百年来为世人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词三首,去感受古典诗词独特的 魅力,品析古代诗人留给我们的精神美餐。学习目标1 .了解三首诗词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2 .品味字句,研读赏析,领会诗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3 .培养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丰富文化积

46、累,提升文化素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新课导入读诗,感受灿烂的文化;读诗,走进诗人的灵魂。让我们共同品味!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 .指导学生积累字词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金蹩亿m)投督(zh。岐路(q 1)柯(k®畔(pen)首亿2 .作者链接(1)李白(701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称。他生活在盛唐时期,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代表作有蜀道 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

47、世。(2)刘禹锡(772 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 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词(六卜浪淘沙(一)、浪淘沙(八卜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诗集有刘宾客集。3 .背景链接(1)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 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 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

48、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2)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 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蹈。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4 .文体常识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劲,境界之高远, 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的文学形式。它原是配合隋唐“新声”(燕乐

49、)而创作的歌词,直到晚唐五代才逐渐脱离按曲拍填词的束缚,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 以格律诗的形式流传至今。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学习行路难(一)整体感知1 .读准节奏。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今/安在?长风 /破浪 /会/有时 , 直挂 /云帆 /济/沧海。2.读通诗意。金樽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 , 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我放下杯筷, 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四周环顾, 心里是多么茫然。想渡黄河 , 坚冰堵塞大川 ,

50、 想登太行 , 大雪遍布高山。(遥想当年,)吕尚碧溪垂钓, 得遇重才的文王, 伊尹在受汤之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 , 何等艰难 , 歧路纷杂 , 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 到那时 , 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二 )文本探究1 .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交流点拨】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 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 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 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 , 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 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 拿起筷子又放下 , 拔出佩剑 , 举目四顾 , 使他感到一片茫然。 这 “ 停、投、拔、顾

51、” 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 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2 .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交流点拨】 “ 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将登太行雪满山 ” 不是写实。 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 自己受诏入京, 有幸接近了皇帝 , 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 , 被 “ 赐金放还 ”, 遭受打击之大, 无以复加。 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河道却被冰塞满, 无法可渡; 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 , 无路可登。 因而 “ 冰塞川 ”“ 雪满山 ” 有其象征意义, 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象征前途渺茫, 令作者痛苦万

52、分。3 .诗人引用吕尚、 伊尹的典故有什么用?【交流点拨】 借吕尚、 伊尹备受重用的典故, 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明君重用的愿望。4.你认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好,还是鲍照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好?【交流点拨】 李白的诗句更好。 因为 “ 停杯投箸 ” 比 “ 对案 ” 更具形象性, “ 心茫然 ”比 “ 长叹息 ” 更能深沉地表现出无所适从之感。 (当然, 也可以有不同看法, 但要言之有理。 )(三 )名句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交流点拨】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 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 乘风破浪 , 横渡沧海 , 到达理想的彼岸 , 这是一种积

53、极的追求, 乐观的自信。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四 )诗歌主旨本诗抒写了作者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 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 但仍盼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情调。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 )整体感知1 .读准节奏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谿/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 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 长精神。2 .读通诗意我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 ,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时光。怀念旧友我徒然吟诵起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回

54、到家乡才感到人事皆非。沉船的旁边正有千万艘帆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已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章,我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二)文本探究1 .首联交代了什么? “凄凉地”和“弃置身”表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交流点拨】交代:贬地之荒僻,贬时之漫长。心情:痛苦而又孤寂。2 .颔联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描写了怎样的现状?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交流点拨】 特点:用典。现状:写回乡所见,人事俱非,今昔对比,恍如隔世。心情: 面对此景诗人百感交集,不胜感慨。3 .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交流点拨】原意是表达对现实的愤懑:“沉舟”与“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与“万木春”则比喻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但这两句诗在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 律,充满了哲理,或可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后人用此诗句 ,并不和刘诗原意契合,而指新 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4 .结合诗题,说说尾联的用意。【交流点拨】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