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煤的分类2014年修改_第1页
第九章 煤的分类2014年修改_第2页
第九章 煤的分类2014年修改_第3页
第九章 煤的分类2014年修改_第4页
第九章 煤的分类2014年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反映煤化程度反映煤化程度反映粘结性反映粘结性无烟煤无烟煤V Vdafdaf% %H Hdafdaf% %表示无烟煤的煤化程度表示无烟煤的煤化程度烟煤烟煤V Vdafdaf% %Y,mmY,mmG GR.I.R.I.b,%b,%表示烟煤的煤化程度表示烟煤的煤化程度表示烟煤的粘结性表示烟煤的粘结性褐煤褐煤P PM M% %Q Qgr,mafgr,maf表示褐煤的煤化程度表示褐煤的煤化程度作为区分褐煤和烟煤的辅助指标作为区分褐煤和烟煤的辅助指标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是根据煤的煤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是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将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化程度,将煤分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对褐煤、烟煤和无烟煤采用不

2、同煤。对褐煤、烟煤和无烟煤采用不同的分类指标分别进行分类。的分类指标分别进行分类。 划分为三个小类划分为三个小类即无烟煤一号(即无烟煤一号(01)、无烟煤二号)、无烟煤二号(02)、无烟煤三号()、无烟煤三号(03) 划分为十二类划分为十二类即贫煤、贫瘦煤、瘦即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煤、焦煤、1 13 3焦煤、焦煤、肥煤、气肥煤、气煤、肥煤、气肥煤、气煤、1 12 2中粘煤、弱粘煤、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和长焰煤不粘煤和长焰煤 划分为二个小类划分为二个小类褐煤一号褐煤一号(51)、褐煤)、褐煤二号(二号(52) ( (三三) )煤类的编码煤类的编码十位数十位数按按V Vdafdaf% %分

3、组分组WYWY为为0 0:表示:表示V Vdafdaf%10.0%10.0YMYM为为1 14 41:表示10.0Vdaf%20.02 2:表示:表示20.020.0V Vdafdaf%28.0%28.03 3:表示:表示28.028.0V Vdafdaf%37.0%37.04 4:表示:表示V Vdafdaf% %37.037.0个位个位数数WYWY为为1 1、2 2、3 3YMYM为为1 1、2 2、3 3、4 4、5 5、6 6HMHM为为1 1、2 2HMHM为为5:5:表示表示V Vdafdaf% %37.037.0表示表示WYWY的煤化程度的煤化程度(逐渐降低)(逐渐降低)表示表示

4、YMYM的粘结性的粘结性(逐渐增加)(逐渐增加)表示表示HMHM的煤化程度的煤化程度(逐渐增加)(逐渐增加)煤煤二二号号无烟无烟煤煤三三号号WY2WY302036.56.510.02.03.03.0注:凡注:凡Vdaf37.0%,PM30%50%的煤,如恒湿无灰的煤,如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基高位发热量Qgr,maf24MJ/kg,则划为长焰煤。,则划为长焰煤。 GR.I.=85指标转换线一、煤质评价及其意义一、煤质评价及其意义二、煤质资料的分析整理二、煤质资料的分析整理 地质勘查过程中经送样化验所获得的大量煤质资料,需要经地质勘查过程中经送样化验所获得的大量煤质资料,需要经过分析、整理和汇总后

5、才能加以应用。在这之前要对各个样品分过分析、整理和汇总后才能加以应用。在这之前要对各个样品分析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进行认真的审查,对代表性不强的结果析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进行认真的审查,对代表性不强的结果应删除。对获得的煤质数据按煤层编号分区段进行归纳、整理,应删除。对获得的煤质数据按煤层编号分区段进行归纳、整理,以全面反映勘查区各煤层在不同区段的煤质特征及变化规律。整以全面反映勘查区各煤层在不同区段的煤质特征及变化规律。整理后的煤质资料包括表、图、照片。理后的煤质资料包括表、图、照片。 三、煤质评价的阶段及任务三、煤质评价的阶段及任务相当于煤炭普查时期对煤质的研究和评价相当于煤炭普查时期对煤

6、质的研究和评价了解可采煤层的煤质了解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初步确定煤的种类,对煤的加工利用方向提出初步评价。特征,初步确定煤的种类,对煤的加工利用方向提出初步评价。 相当于煤炭详查和勘探时期对煤质的研究和评价相当于煤炭详查和勘探时期对煤质的研究和评价煤质工作的重煤质工作的重点是全面研究勘查区内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煤点是全面研究勘查区内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煤的变质因素和煤类分布规律;了解可采煤层的各种工艺性质和煤的变质因素和煤类分布规律;了解可采煤层的各种工艺性质和煤的可选性,并对煤作出加工利用的评价;为矿井设计提供煤尘爆的可选性,并对煤作出加工利用的评价;为矿井设计提

7、供煤尘爆炸性、瓦斯、煤的自燃、风氧化带界限等资料;提供煤炭资源在炸性、瓦斯、煤的自燃、风氧化带界限等资料;提供煤炭资源在加工利用时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及其解决方案;提供煤炭加工利用时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及其解决方案;提供煤炭基地布局的依据;了解煤矸石的质量及其变化情况,确定煤矸石、基地布局的依据;了解煤矸石的质量及其变化情况,确定煤矸石、煤灰渣的综合利用方向等。煤灰渣的综合利用方向等。 相当于煤炭开采和加工利用阶段对煤质的研究和评价当于煤炭开采和加工利用阶段对煤质的研究和评价煤质研究煤质研究工作是定期或随机取样分析,根据开采和加工利用的需要,对某工作是定期或随机取样分析,根据开采和加工

8、利用的需要,对某些指标进行测定,检查煤的质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把好质量关。些指标进行测定,检查煤的质量是否符合质量要求,把好质量关。 煤质初步煤质初步评价阶段评价阶段煤质详细煤质详细评价阶段评价阶段煤质最终煤质最终评价阶段评价阶段四、煤质评价的内容四、煤质评价的内容地质评价地质评价工艺工艺术评术评价价经济评价经济评价在煤炭勘查时期,通过取样对煤质进行分析研究,阐明在煤炭勘查时期,通过取样对煤质进行分析研究,阐明煤质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指出勘查区不同煤层和同煤质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指出勘查区不同煤层和同一煤层在不同地段煤质上的差别。一煤层在不同地段煤质上的差别。 包括煤炭开采方面、煤炭加工利

9、用方式、煤综合利用、包括煤炭开采方面、煤炭加工利用方式、煤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等的经济评价,保证合理、有效地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等的经济评价,保证合理、有效地利用煤炭资源。利用煤炭资源。 一是通过分析煤的工艺性质,以确定煤的加工利用方向;一是通过分析煤的工艺性质,以确定煤的加工利用方向;二是在已知煤质特征和加工利用方式的条件下,研究如二是在已知煤质特征和加工利用方式的条件下,研究如何通过工艺技术途径,使其达到最好的利用效果,提高何通过工艺技术途径,使其达到最好的利用效果,提高煤炭的使用价值。煤炭的使用价值。 五、煤质研究和评价的方法五、煤质研究和评价的方法(一)煤质研究方法(依据)(一)

10、煤质研究方法(依据)宏观研究宏观研究显微研究显微研究煤质化验煤质化验是指用肉眼和简单的工具对煤的颜色、条痕、光泽、内是指用肉眼和简单的工具对煤的颜色、条痕、光泽、内生裂隙、机械强度、结构、构造和裂隙内的矿物成分等生裂隙、机械强度、结构、构造和裂隙内的矿物成分等进行研究,从而判断宏观煤岩类型、煤的煤化程度和风进行研究,从而判断宏观煤岩类型、煤的煤化程度和风化程度。这是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常用的一种初步评价煤化程度。这是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常用的一种初步评价煤质的方法。质的方法。 包 括测定镜煤反射率、利用薄片和光片对煤中各种括测定镜煤反射率、利用薄片和光片对煤中各种有机显微组分进行定量统计、测定无机组分

11、的含量、成有机显微组分进行定量统计、测定无机组分的含量、成分和分布状态对及显微煤岩类型的划分等。它是确定煤分和分布状态对及显微煤岩类型的划分等。它是确定煤的变质程度、进行煤炭分类、了解煤的工艺性能和可选的变质程度、进行煤炭分类、了解煤的工艺性能和可选性等的一种重要方法。性等的一种重要方法。 除了包括工业分析、全硫及各种形态硫含量、发热量这除了包括工业分析、全硫及各种形态硫含量、发热量这些常规分析外,还包括元素分析和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些常规分析外,还包括元素分析和煤的胶质层最大厚度、粘结指数、奥亚膨胀度、热稳定性、粘结指数、奥亚膨胀度、热稳定性、COCO2 2反应性、可选反应性、可选性等各种工

12、艺性能的测定。煤质化验资料中包含了煤工性等各种工艺性能的测定。煤质化验资料中包含了煤工业分类的指标,也是煤质研究和评价的最主要依据。业分类的指标,也是煤质研究和评价的最主要依据。 技术分析技术分析 X射线衍射分析、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光度计、电子射线衍射分析、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光度计、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象分析仪、红外光谱仪、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图象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子活化分析仪、核磁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子活化分析仪、核磁共振波谱仪、质谱仪、电子探针、离子探针和计算机等共振波谱仪、质谱仪、电子探针、离子探针和计算机等新手段,研究煤的结构

13、、组分含量、变质程度以及煤化新手段,研究煤的结构、组分含量、变质程度以及煤化过程中形成的气油产物的特征等。这些新方法具有快速、过程中形成的气油产物的特征等。这些新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精确的特点。简便、精确的特点。 综合分析综合分析 是指综合地质情况,找出煤质变化规律,了解工业对是指综合地质情况,找出煤质变化规律,了解工业对煤质的要求,对煤质作出正确的评价。煤质的要求,对煤质作出正确的评价。 (二)煤质评价方法(二)煤质评价方法化学评价化学评价 从化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的组成、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质,化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的组成、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质,即用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的方法对煤质进行评价。它是即用工业分

14、析和元素分析的方法对煤质进行评价。它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最常用的评价方法 。煤岩评价煤岩评价 通过对宏观煤岩组成和性质的分析及显微煤岩定量的统通过对宏观煤岩组成和性质的分析及显微煤岩定量的统计来评定煤的组成和性质。计来评定煤的组成和性质。 工艺评价工艺评价物理及物理物理及物理化学评价化学评价该法要求模拟工业加工利用的条件该法要求模拟工业加工利用的条件 ,通过对煤进行工,通过对煤进行工艺加工研究来确定煤的利用方向。艺加工研究来确定煤的利用方向。通过对煤的电性质、磁性质、密度、硬度、裂隙等物通过对煤的电性质、磁性质、密度、硬度、裂隙等物理性质和孔隙率、表面积、润湿性、吸附性等物理化理性质和孔隙率、表面积、润湿性、吸附性等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来研究煤。学性质的测定来研究煤。 六、煤质评价的举例六、煤质评价的举例某煤层煤质分析某煤层煤质分析结果见下表。试结果见下表。试对该煤层煤质进对该煤层煤质进行评价。行评价。 单位:解:解:根据化验结果根据化验结果V Vdafdaf14.214.2、G GR.I.R.I.=3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