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精美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精美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精美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精美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精美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2500字左右)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 七年级下册)单元: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课题:第3课 盛唐气象一、教学分析(500字以内)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本课是七下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三课,主要从经济的繁荣、民族间的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四个方面为学生呈现了一幅恢宏瑰丽的唐朝盛世景象。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课标要求: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分别对应教材“经济的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三个子目。另有“民族交往与交融”一目内容拟进行整合,以学生自学为主,并放入第4课一并

2、比较学习。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本课基本线索是盛唐社会气象在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上的体现。第一目从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商业)呈现唐前期的盛世景象。第二目从社会风气的开放的角度呈现盛唐气象。第三目,文学艺术,包括唐诗、书法等,以最具代表性的唐诗成就凸显唐文化的繁荣昌盛。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 300字以内)1. 通过对雨中耕作图、曲辕犁、筒车等史料的分析探究,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认识到生产工具的革新能推动生产力进步,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有初步理解。2. 通过对雨中耕作图、唐朝的各种“斗”等史料的解读,培养学生史料实

3、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通过对唐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取得成就的学习,认识到盛唐时期,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通过学习裴明礼的草根逆袭之路,认识到怀揣梦想的长安市民,鼓励学生树立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实践。 通过对长沙窑执壶上民间的诗词艺术,学生初步体会大唐盛世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3. 在对本课进行总结时,通过刘禹锡的诗句,培养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00字以内)1. 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的表现;盛唐的文化成就代表。2. 难点:盛唐时期开放的社会风气。五、教学过程(1

4、600字左右)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敦煌莫高窟壁画第23窟雨中耕作图。2. 同学们有没有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敦煌那儿是什么气候?3. 怎么会有雨中耕作的场景?4. 根据课本内容,仔细观察农夫使用的农具,你判断画面呈现的是哪里的耕作场景?利用生活常识,对壁画内容作出解释。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故事11. 讲述故事“破烂王”裴明礼的草根逆袭记。一介草根,凭着聪明头脑,实现逆袭,这就是裴明礼的奇迹人生。同样怀揣梦想,在大都市长安打拼的人,还有很多专做毕罗饼的回鹘老头、驯骆驼的好手阿罗约、姓薛的太常乐工、崇仁坊的舞姬李十二、为孙女攒副铜簪的瞎眼阿婆正是他们

5、创造着大唐的盛世,也实现着自己的“大唐梦”。了解故事,感受古长安的“大唐梦”。通过学习裴明礼的草根逆袭之路,认识到长安城怀揣梦想,鼓励学生树立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实践。故事21. 从前面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出来,盛唐已拥有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反映在人们精神风貌上会是怎样的呢?2. 讲述故事球场上的皇家婚礼。3. “斗”其实也是“逗”啊,好玩儿,会玩儿,多么丰盈的生活,多么有趣的灵魂。从“斗”与“逗”两个中感受体会唐朝人生活的情趣。通过生活情境故事,让学生体验唐朝的社会生活。故事31. 有趣的灵魂碰撞到一起,造就了唐代文学艺术的顶峰唐诗的盛行。说到唐朝著名诗人,同学们都知道谁?2. 全唐诗将近5万首,收

6、录了2千多位文人的诗。老师想问问大家,唐朝老百姓写诗吗?他们的诗收录在哪里?3. 讲述一个“文创”茶壶的故事。4. 我常常觉得自己不只是个普通的商品,更是一种文创产品,我的存在,是中国诗词发展最好的证据。回忆语文课学过的著名诗人及著作,理解唐诗是时代风貌的体现。长沙窑展品是来自民间的诗词艺术,学生初步体会大唐盛世是普通群众创造的。结语1. 今天我们讲了三个故事,折射出唐朝的经济繁荣、社会开放、唐诗盛行,体现出大唐盛世在民间。2. 何谓盛世?盛世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里。农人辛勤耕作,商人创造财富盛世你我创骑马打球拔河,斗酒斗茶斗美盛世活力强百姓吟诗作赋,表达喜怒哀乐盛世乐共享3. 正如唐代诗人刘禹

7、锡所说: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可老师想问大家,诗人为什么在最后把繁荣比作一缕轻烟、一片浮云呢? 梳理盛唐繁荣在三个方面的表现。解读诗句,思考盛世背后潜藏的危机。培养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六、板书设计(思维导图式 图片格式)第3课盛唐气象导学案【学教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恶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3.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掌握唐朝时期,唐朝与西藏的往来历史;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8、。【教学重难点】重点:盛唐气象的表现与特点难点:唐朝民族关系和谐的原因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盛唐气象经济:农业 手工业纺织业:陶瓷业:商业商业:交通:城市民族: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尊称为:民族交流交融的主要方式:典型事例:唐蕃关系的历史见证:社会:特点举例诗歌盛唐时代:由盛转衰:中晚唐时期:书法代表人物绘画题材类型代表:二、课堂探究题探究近代科学的创始人现代科学之父有力证明了新天文学说一:结合课文和材料,思考经济发展表现及对唐朝的影响。探究二:阅读P14,归纳唐朝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还有哪些表现?探究三:“盛唐气象”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三、练习巩固1. 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

9、交融进一步发展。唐玄宗时,册封回纥首领为( )A“天可汗” B怀仁可汗 C云南王 D渤海郡王2.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 A B C D3. 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4“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是( ) A B C D5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写道:“百千家似围棋局

10、,十二街如种菜畦。”诗句描述的是唐朝( )汉藏一家亲的历史画卷 阎立本步辇图丝绸之路上的胡人胡乐 三彩骆驼载乐俑雕版印刷的杰作 金刚经经卷击球少女的英姿 打马球铜镜A农业生产的发展 B丝织工艺的精湛C垦田面积的扩大 D长安商业的繁荣6. 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右图目录战线的内容主旨是( )A争霸与争鸣的春秋战国B秦汉大一统的封建国家C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D明清王朝的盛世余晖7. 吐蕃是我国藏族的祖先。唐朝时,唐蕃关系友好。历经了1200多年的唐会盟碑至今依然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以下人物中,为唐蕃和睦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鉴真 B玄奘 C文成公主 D元昊8. 唐代有一位诗人

11、,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A屈原 B杜甫 C辛弃疾 D关汉卿9. 中国古代制瓷水平高超。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的现象出现在( )A商朝 B西汉 C隋朝 D唐朝10.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了坚实基础。材料一 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

12、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材料二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1)根据材料一、二,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和唐文化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出一个典型事例,说明盛唐时期

13、中华文明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3)唐文化影响深远。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迹?参考答案:一、 自主学习盛唐气象经济繁荣稳定农业垦田面积扩大修建水利工程农业技术改进:曲辕犁、筒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手工业纺织业:蜀锦陶瓷业:唐三彩;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商业商业:十分繁荣交通:水陆发达城市长安城宏伟严整民族交往交融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民族交流交融的主要方式:战争、通婚(和亲)、册封、设置机构管辖典型事例:唐蕃和亲唐蕃关系的历史见证:唐蕃会盟碑社会风气开放特点开放性、包容性(兼容并包)举例妇女地位的提高、婚姻态度的开明、衣食住行的融通等文学艺术繁荣诗歌盛唐

14、时代:李白:飘逸洒脱,浪漫气息,“诗仙”由盛转衰:杜甫:淳朴厚重,反映现实,“诗史”“诗圣”中晚唐时期:白居易:平易近人,揭露现实书法代表人物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绘画题材类型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宗教画代表:阎立本、吴道子二、探究一:农业:垦田面积扩大,修建水利工程,农业技术改进:曲辕犁、筒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手工业:纺织业(蜀锦),陶瓷业(唐三彩),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商业:十分繁荣。探究二: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朝廷中,很多重要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探究三:基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风气:开明开放、兼容并包、继承创新;个人:积极向上、昂扬进取、自信多元。三、练习巩固1.B 2.C 3.C 4.B 5.D 6.C 7.C 8.B 9.D10. (1)盛唐气象:清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密切的民族交往;开放的社会风气;频繁的中外交流;多彩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有其他表述,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文化特点:多元开放;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答出任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