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教案+导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教学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郑和船队图画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 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面对这么多的说法,我们该取哪一种观点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明朝的对外关系。2、 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郑和下西洋1.(多媒体出示问题: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读教材,回答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答案提示: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2.(多媒体出示

3、问题: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读教材,学生抢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答案提示: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3.(多媒体出示问题:郑和下西洋的时空范围)读教材,学生抢答郑和下西洋的时空范围答案提示:时间:1405-1433年。空间: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4.(多媒体出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读材料和教材,学生分组讨论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答案提示: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目标导学二 戚继光抗倭1.(多媒体展示倭寇形象图)教师简短介绍倭寇情况

4、(9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2.(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鸳鸯阵 材料二: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奠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正、谭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则废。任将之道,亦可知矣。 3.(多媒体出示问题:戚继光抗倭的基本情况)根据材料和教材,分组讨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情况答案提示: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

5、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4.(多媒体出示问题:对戚继光的评价)学生分组讨论对戚继光的正确评价?答案提示:工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5.(多媒体出示问题:结合材料二说说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拓展延伸,结合材料二,分组讨论: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答案提示:1、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2、戚继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军严明。3、得到沿海一带广大人民的支持,并且战争的性质是正义反侵略的。三、课堂总结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

6、,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后两者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戚继光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个人武艺绝伦,谋略过人,不但是一个军事家,而且还是理论家。在教学的过程要善于启发学生,向他们的这种高尚的精神和高深智慧学习。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导学案【学教目标】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讲述戚继光抗倭等事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概括。2.分析戚继光

7、抗倭的背景、功绩和取胜的原因。3.了解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领略郑和与戚继光两位历 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教学重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过程和历史意义;难点:郑和下西洋能够实现的条件和意义。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时间 目的 范围 特点 冲突斗争主要事例 性质 主要战役 其他事件 二、课堂探究题探究近代科学的创始人现代科学之父有力证明了新天文学说一:列表总结郑和下西洋的概况。起止时间次数船只规模随从人员到达地区最远达到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倭患形成的原因。材料1 日本战国时代,大致对应中国的明朝

8、中期,是一个动荡的时期,国家分裂,诸侯争霸,老百姓民不聊生。 材料2 到嘉靖年间,沿海卫所空虚,战船损坏严重,所剩无几,所存士卒也多是老弱病残,既不能御倭于海上,又不能堵截于陆上。浅析明朝倭寇问题材料3 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活)日促(艰难),转而从盗。 (明)赵文华 三、练习巩固1. 英国学者李约瑟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这一评价体现了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 )A船队规模大B友好交往 C航行时间长D范围广2.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一位抗倭将领维护祖国海防安全的决心。他是( )A鉴

9、真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3英国人加文·孟席斯在2002年出版了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书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中国探险家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这里的“探险家”是指( ) A B C D414051433 年,率船队七下西洋,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航海家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5“水落尚存秦代石,潮平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这是1555年一代抗倭名将视察山东文登营时留下的著名诗篇。该名将和生活的时代分别为( ) A文天祥 南宋后期 B郑成功 明末清初 C戚继光 明朝前期 D戚继光 明朝中期6. 虔台倭纂记载:“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

10、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州)人、漳(州)人、宁(波)绍(兴)人主之也”;“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材料说明()A倭寇多是被胁迫的中国人 B海禁政策导致了倭患出现C荡除倭寇的战争卓有成效 D倭患导致了海禁政策出台7. 郑和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最负盛名的航海家。他曾七下西洋,最远到达( )A波斯湾沿岸 B印度半岛 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阿拉伯半岛和红海沿岸8. 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人民 起义抗倭

11、反明9. 下列有关戚继光抗倭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戚继光为扫清倭寇做出重大贡献 B.戚继光是中国的民族英雄C.其斗争使明朝从此免除外来威胁 D.其斗争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1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今之海寇,动计数万,借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过数千,其余皆中国之赤子无赖者入而附之者。 (明)胡宗宪筹海图编材料二: 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活)日促(艰难),转而从盗。 (明)赵文华材料三: 明穆宗、神宗时实行较开放灵活的政策,由于海禁开放,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私人海上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所谓的“倭患”邑烟消云散。 樊树志国史

12、概要(1)结合课本知识与材料一二,你认为“倭患”由哪些人构成?(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倭患严重的原因有哪些?(3)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明朝根除倭患的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一、 自主学习明朝的对外关系和平交往郑和下西洋时间1405-1433年目的宣扬明朝国威范围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特点规模大;时间长;次数多;航程远;和平友好交往冲突斗争主要事例戚继光抗倭性质反侵略战争主要战役台州大捷其他事件葡萄牙侵占澳门荷兰人侵占台湾二、探究一:14051433年;七次;最多是有200多艘,最少时有60余艘;首次下西洋有27000多人,人员类别十分多样;亚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探究二:日本转移国内的危机,向外侵略;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严厉的海禁政策使沿海居民生活困苦。三、练习巩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