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十三里,前四周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十三里,前四周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十三里,前四周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十三里,前四周_第4页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案(十三里,前四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 二 年级 音乐 学科教学进度表 教者: 科目音乐教学班级二年级教科书名称及册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上课 日期3月2日每周 节数2总授课节数32考试 次数1周次时间预定进度实际进度出入原因103.0203.06唱歌山谷回音;欣赏出发203.0903.13欣赏火车咔咔咔;编创开火车303.1603.20欣赏山谷回音;表演唱健康歌403.2303.27唱歌小雪橇;欣赏乒乓变奏曲503.3004.03欣赏踢毽子;集体舞哦,十分钟604.0604.10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704.1304.17唱歌螃蟹歌;欣赏口哨与小狗804.2004.24

2、欣赏杜鹃圆舞曲;唱歌老牛和小羊904.2705.01活动动物联欢1005.0405.08期中小结1105.1105.15欣赏快乐的牧羊人;唱歌阿西里西1205.1805.22欣赏宜兰童谣、滚核桃1305.2505.29歌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编创小羊过桥1406.0106.05唱歌每天;欣赏调皮的小闹钟1506.0806.12唱歌时间象小马车;欣赏在钟表店1606.1506.19唱歌大钟和小钟;编创大钟小钟一起响1706.2206.26唱歌打花巴掌;欣赏陀螺1806.2907.03唱歌幸福拍手歌;欣赏玩具交响曲1907.0307.07活动童谣会说话。2007.1007.15复习与自我展示、评价与

3、总结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 二 年级 体育 学科授课计划总 教 学 目 的教 育教 养知识目标:1.认识认识打击乐器碰铃和响板。“”和“”,感受音的长短,并且学会正确的演奏方法。2.通过学习歌曲,理解歌曲所包括的小知识。能力目标: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3.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

4、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学期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一、歌唱:1开始学习正确的呼吸方法。2有表情地参与歌唱活动,开始学习简易的合唱(包括二部轮唱和低声部为和弦主干音的二部合唱),体验合唱的效果和美感,学习能对指挥作出正确反应。3学习用正确的口型唱唱名。4能背唱二至五首本学期学的歌曲。二、欣赏:1聆听音乐,能用图谱表现旋律、节奏及音乐感受。2对

5、音乐的主题有一定的捕捉记忆能力,对乐段、乐句有初步感受。3能记住二至五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曲的主题音乐,听到主题音乐能说出曲名。三、音乐知识:1感受三拍子的节拍规律和韵律感,培养稳定的节拍感。2随琴学唱11上行和下行的自然音阶。3认识X、XXXX基本节奏型,学会拍击、认读并听记由学过节奏组成的节奏谱。并进一步通过语言朗诵和声势发展学生的节奏能力。4掌握sol 、mi、la、do、re五个音的音高,并能视唱由这五个音与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二分音符为材料的24小节旋律。5.能听记so、mi、la三个音范围内的单音和纯三度,纯四度音程,并分声部模唱。四、乐器:1能结合语言朗诵等练习,用所学的打击乐器,

6、进行多声部的合奏练习。2能根据歌曲形象、情绪,从所学的打击乐器中进行选择、搭配,编排节奏为歌曲伴奏,努力做到协调、好听。3学习口风琴或竖笛。第一单元 到郊外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歌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教学重点:通过强弱的对比,来表现回音的效果。教学难点:力度记号、连线在歌曲当中的运用。课前准备:电子琴、光盘导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引人春天的话题。听一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关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2.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模仿回音的两句旋律,启发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什么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3

7、.教师即兴呼唤,请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仿教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教师穿插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模仿。例如:1=C 4/41 2 3  |1 2 3  |5 4 3 2 5 4 3 2 |1  师:呜呜 轰隆 隆隆隆隆隆隆 隆。生:呜呜 轰隆 隆隆隆隆隆隆 隆。4.教师穿插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模仿。引用歌曲中的回音练习曲来训练,一强一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达到回音的较好效果。a.教师演唱歌曲中的第二句:学生跟唱:1 2 3 4 |5 | 1 2 3 4 |5 |啊啊b.教师一句一句演唱全

8、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c.全体跟琴演唱歌曲。d.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变化。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在第十一小节处模仿回音。二、学唱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仿,引入整首歌曲的模仿。2.教师演唱歌曲中的第二句。3.教师一句一句演唱全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4.全体跟琴演唱歌曲。5.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变化。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在第十一小节处模仿回音。三、回音游戏将学生分成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让另一组的学生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1.呼唤。如:喂,

9、我来了,大山你好,等等。2.节奏。如:X X X ,X X . X X X X X ,等等。3.唱名音高。如:mi  sol  mi 等等。4.旋律片段。5.歌曲片段。四、教师带领学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结束本课。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欣赏河北民歌放风筝教学目标: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3.听辨和感受出发与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教学重点:参与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教学难点:听辨主题1.主

10、题2并感受乐曲中的节奏。课前准备:音频文件、音响导学过程:(一)导人课题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春天吸引着人们到郊外去,我们聆听音乐,了解一下一群苏联的少先队员是如何出发到郊外的。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仿。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两个主题。(二)听乐曲出发,随着音乐律动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

11、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改变,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三)聆听河北民歌放风筝1.聆听中国风格的音乐。提问: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出发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2.听歌曲歌词,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三月姐妹穿着放风筝风筝飞翔回家。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也不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我国各地

12、流传着各种版本的放风筝,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一些,以供大家欣赏。介绍歌曲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特点。4.请学生跟着录音或教师的范唱哼唱歌曲。(四)教师总结本课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一首管弦乐曲出发,它是由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所写的冬日的篝火中的第一首。这首乐曲表达了去游玩的小朋友们高兴的心情,下课以后同学们去网上查询一下普罗科菲耶夫还有哪些作品。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 2.创编节奏为火车咔咔咔伴奏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2.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节奏、节拍、速度、力度在乐曲中的不同的表现作用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导学过程一、 发声训练

13、:综合训练注意:发声要均衡、声部要和谐。注意力度的变化。集体演唱红蜻蜓二、欣赏1.导入:请学生回忆新年时的快乐情景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2.介绍:一种是作为歌剧或者舞剧的开场音乐,有暗示剧情的作用;另一种是带有标题的独立器乐曲。3.初听全曲,请学生说出总的气氛情绪。教师弹奏主题旋律,请学生跟着哼一哼。4.复听乐曲,请学生注意那几段是重复的?为乐曲分段。5.分段细听乐曲,请学生说出乐曲各部分的不同之处。6.完整复听。7.表现音乐,分小组设计表演。(1)用“啦”演唱、乐器演奏或用节奏也起伴奏。(2)乐器演奏、用节奏乐器伴奏、创编舞蹈或律动动作。(3)为旋律填歌词演唱。课后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活动

14、  郊游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郊游。2.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景。教学重点: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教学难点:用悦耳动听的歌声、富有情感的动作去体会和表现音乐的内容。课前准备:节奏谱、歌曲伴奏音乐、歌曲多媒体光盘。导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美丽的春天来到了,今天老师带你们坐上火车去郊游,谁来当小司机?2.好,请同学A来当小司机,其余同学当乘客,按谱中规定的节奏顺序依次拍手击掌,我们一起去郊游。A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B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

15、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呜!火车开啦:过大桥:穿山洞:爬山坡:快到站啦:同学们,目的地到啦!3.学生听音乐拍节奏,模拟火车的声音读“咔嚓”,最后到站时读“嘘”!4.播放歌曲录音或多媒体动画郊游。二、学唱歌曲郊游1.听录音或教师范唱。2.教师教唱,学生跟唱。3.跟琴演唱。4.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的部分。三、听音乐,创编郊游的动作春天里,可以坐火车出发、去踏青、放风筝、放牛,还可以开展许多有益的活动。一组表演坐火车、一组表演放风筝的情形,其他组同学分别表演划船、穿山洞、过小桥,几还请一组同学开动脑筋想想,我们郊游还开展了哪些活动?用动作表演出来。四、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

16、在相同旋律部分做相同的动作。五、作业:在家跟家人或者在教室里跟同学一起做开火车游戏。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健康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表演健康歌 教学目标:1能理解健康歌的全部歌词内容,感受其跳荡的律动,能够随音乐唱歌曲。2通过亲身体验运动的快乐,加深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并利用奖励“健康小秘诀”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识。3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新精神。教学过程:一、导课师生问好。二、律动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教师随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音乐带领学生做律动三、学唱健康歌1初听歌曲。(感觉歌曲情绪)2复听歌曲。健康教练给我们带来了健康歌,你听到歌

17、曲中都唱到了哪些健康小秘诀?你有哪些生活中的健康小秘诀告诉我们?(教师给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奖励“健康小卫士”的标志并送小礼物,同学打开礼物读出里面的“健康小秘诀”)3.教师教唱歌曲3到5遍4.生跟着老师的琴声演唱5随健康歌音乐拍手唱(1)教师用丰富的表情调动学生随歌曲唱。(2)(老师准备两条4拍子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四、随健康歌律动教师带领学生随健康歌音乐做健身操,并呼号调动学生情绪,鼓励学生运动。五、结束部分师:在同学们精彩的伴奏下,我们的健康歌变得更活泼更好听了!在音乐课里你过的快乐不快乐?我们不仅感到了快乐,而且还收获到了健康。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唱歌 小雪橇教学目标:1.指导学

18、生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小雪撬,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甜美的声音,感情的充沛2.通过参与音乐活动,为歌曲编配打击乐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用明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小雪撬,能有表情地朗读歌词,吐字清晰,灵巧、甜美的声音,感情的充沛教学准备: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多媒体课件):告诉老师孩子们在雪地干什么?他们快乐吗? 二、音乐游戏现在我们再听一遍小雪撬,的歌向前跑,用心去感受旋律。三、歌曲学唱1.小朋友,刚才我们听的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歌曲小雪撬2.熟悉旋律:听旋律用啦哼唱等3.按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4.老师读上一句,学生接下一句(配上节奏乐)。5.齐读歌词6

19、.分组朗读(加上打击乐器)7.用听唱法教唱歌词。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着哼唱,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8.重点乐句:啦啦啦啦、歌曲的高潮部分,演唱的时候注意音准,节奏的把握和富有弹性的去演唱。9.用打击乐器伴奏时注意启发学生如何模仿马蹄的声音、马铃的声音和愉快欢跃的节奏10.学生跟录音唱一遍,再用伴奏唱一遍。四、人人参与全班小朋友分成六组,听伴奏表演这首歌曲,边唱边体验师生合作的心情。五、 课外拓展雪花用白色的身体装扮了这个世界,聪明的人们在寒冷的天气里发明了许多有趣的游戏,于是我们的世界不但美丽而且充满欢声笑语。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用绘画、舞蹈、演唱、演奏等方式向你的

20、爸爸妈妈展示你们今天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你们一定也能在这个冬天里发现许多乐趣,是吗?课后反思: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乒乓球变奏曲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乒乓变奏曲,初步了解“变奏曲”这一音乐体裁。2.学生能够哼唱音乐主题旋律,感受打乒乓球时愉快的心情,从而深刻体会到了乒乓的快乐。3.通过对变奏曲的学习与聆听,尝试音乐要素对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主题旋律进行变化。教学重点:了解变奏曲的体裁以及音乐变化的特点。教学难点:运用音乐要素对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的主题旋律进行创编。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老师引领学生随哦,十分钟表演律动。2. 大家都知道乒乓球是我们的“国球”,乒乓健儿们为我国赢得了一次又一

21、次的胜利,它不仅能够愉悦身心还能够在国际外交中发挥作用呢!这里有一个真实的“乒乓外交”的故事。故事起源于1971年3-4月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的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当比赛开始第一天,中国队乘巴士从住地去体育馆时,美国运动员科恩上来搭车,于是中国运动员庄则栋主动和他握手、寒喧,并送他一块中国杭州织锦留作纪念。这个细节被在场记者抓住,成为爆炸性新闻。4月3日中国外交部以及国家体委就是否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问题向中央请示。1979年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自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14日,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你们在中

22、美两国人民的关系上打开了一个新篇章。我相信,我们友谊的这一新开端必将受到我们两国多数人民的支持。”1972年4月11日,中国乒乓球队回访美国。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轰动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体称为“乒乓外交”。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取得历史性突破。这就是毛主席的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师:有一首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就是表现这种乒乓球精神的。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遍。 二、欣赏乒乓球变奏曲1.学生听辨歌曲主题旋律。师:这首歌曲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首儿歌,歌唱了乒乓球儿虽小但作用又不同寻常的合作精神,表现了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

23、球技。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遍歌曲,你认为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教师引导说出一二句,并教学生视唱。3 3 1 1 | 2 2 5 | 1 5 1 3 | 2 1 2 |3 3 1 1 | 2 2 5 | 1 5 1 3 | 2 3 2 |师:请同学们用“乒乒乓乓乒乒乓”模唱这一乐句。(生用声音模唱打乒乓。)2.学唱歌曲中的主题旋律(1)师: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划划乐句的旋律线(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划旋律线感受乒乓球上下跳跃的形象)(2) 师:在请同学们一起学唱歌曲旋律乐句的歌词生:3 3 1 1 | 2 2 5 | 1 5 1 3 | 2 1 2 |乒乒 乓乓乒乒 乓长方 桌上摆战 场3 3 1 1

24、 | 2 2 5 | 1 5 1 3 | 2 3 2 |你抽 杀呀我推 挡小小 球儿 闪银光。3.聆听乒乒变奏曲(1)完整地初听乒乓变奏曲全曲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乐曲,告诉老师你是否听到过这首乐曲?(生回答。师总结,这首乐曲就是我们刚才唱过的小小球儿闪银光。)(2)复听全曲师:对,作曲家就是选用了小小球儿闪银光中的主题旋律,把它谱写成了现在的这首乐曲。你能听出音乐主题的不断变化吗?三、实践与拓展我们今天学习了“变奏曲”,并欣赏了一首钢琴独奏曲乒乓变奏曲,知道了什么是变奏曲,也自己实践了变化音乐。闪烁的小星这首歌相信大家一定也很熟悉,如果有兴趣自己回去欣赏小星星变奏曲也可以尝试变化。只要你用心,

25、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小小音乐家。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歌表演哦,十分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感受歌曲两段曲式的特点,体会不同乐段所表现的不同情绪以及歌曲表现的喜悦之情。能力目标:指导学生体验歌曲塑造的音乐形象,能够用轻盈、舒展的声音准确有感情的表现歌曲,培养学生歌唱能力。情感目标:能够加入动作表现歌曲,充分表现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由衷欢迎的愉快心情。教学重点:能用轻盈、舒展的声音歌唱,充分表达歌曲情感。教学难点: 6 6 6 5 0 4 3 音准、切分节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放哦,十分钟的伴奏音乐2.发生练习35 |1. 71| 7 65 |61 32| 1 11

26、|1 i 56 |534 321 | 1|1 La 66 6 5 6 I |5 | 6 i|5 La二、新授课(一)导入:看课件1.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一看屏幕里的同学们正在做什么? 2.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是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在活动的情景。3.那一提到下课十分钟,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4.屏幕上的同学们和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做一下你们在课间做过的活动,亲身感受一下当时高兴的心情。5.在课间还有很多活动,如: ,(根据当时情况老师予以补充) 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按大屏幕出现的节奏,来做一做这些活动。(师出示图片伴有节奏型)设计的节奏是书中出现的节奏型师引导学生按照节奏来做各种活动

27、。拍皮球: × × | × × |跳绳:×× ××| ×× ××|投篮球:× | × |溜溜球: × ×| × × |1生做,师订正2集体做3完整做一遍(二)引入本课内容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同学们课间十分钟的歌曲。(出示大屏幕揭示课题)生读课题(三)唱谱1.听录音范唱。同学们先来听一遍,然后告诉老师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音乐情绪?歌曲有几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情绪活泼;第二乐段:优美、抒情。意图:整体感受歌曲的情

28、绪,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辨及感受能力2.听老师演唱一遍3.看谱子提示学生歌曲55 34 |5 0|这个小短句在歌曲中出现了四次,但有一次55 34 |5 |是长音“5”3.学习第二乐段谱子(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四)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出示课件)找个别生读完整按节奏朗读歌词下课的铃|声0,|送来十分|钟0,|来吧!|来吧,|大家来轻|松|让那疲劳的|眼睛|看看蓝|天0,|让那紧张的|大脑|吹进清|风。|下课的铃|声,|送来十分|钟0,|来吧!|来吧!|大家来轻|松|让那握笔的|手指|摸摸皮|球 0|让那快活的|叫喊|冲出喉|咙|(五)填词演唱(1)听范唱默唱歌曲(2)跟琴慢速演唱一遍全曲(

29、3)纠正不确的地方(4)完整地演唱一遍(5)找个别同学领唱(六)歌表演找同学到台前表演,另一部分同学领唱,其他同学齐唱。三、小结:同学们,现在属于你们的快乐的真正可见十分钟来到了,我希望你们在十分钟里,不要追逐打闹,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下面让欢快的旋律伴着你们去享受你们愉快的十分钟吧!第三单元 音乐中的动物单元内容: 1.学习歌曲螃蟹歌 2.欣赏乐曲云雀、四小天鹅舞曲和杜鹃圆舞曲。 3.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4.活动动物联欢会 。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用歌声表现不同情绪的歌曲。认识换气记号,并能在歌曲中正确运用。 2.初步认识小提琴并熟悉它的音色;欣赏

30、芭蕾舞;了解世界地域文化,扩大音乐视野。 3.学习运用地方方言演唱四川民歌螃蟹歌,了解中国地域文化,扩大音乐视野。 教材分析: 1.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这是一首一段体结构的西班牙儿歌,2/4拍,E大调式。歌曲的音域不宽,仅有六度(do-la),旋律多是同音的连续重复和级进下行,由于二度移位模进的手法贯穿全曲,使曲调新颖,别有特色。 2.云雀这是一首流传于罗马尼亚的民间乐曲。乐曲欢快活泼,由小提琴演奏。通过听赏乐曲,感受罗马尼亚音乐风格,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认识小提琴并了解它华丽优美极富表现力的音色。3.四小天鹅舞曲芭蕾舞剧天鹅湖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在1876年写成的。四小天鹅舞曲就是芭蕾舞

31、剧天鹅湖第二幕中的一段舞曲。全曲篇幅不长,#f小调,4/4拍,快板。开始由大管奏出由连续的八分音符组成的、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 4.螃蟹歌这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歌曲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 5.杜鹃圆舞曲这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所作的一首管弦乐曲,该曲在曲调和节奏上都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 6.动物联欢会大型综合性活动动物联欢会是这个单元的一个综合练习,从教科书的呈现方式上看,出现了以往学习过的一些歌曲和乐曲的图片,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课本上的插图,回忆曲名并复习演唱。 教学重点: 复习所有学习演唱和聆听过的

32、歌曲和乐曲。 教学难点: 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素材,在音乐活动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地表演、歌唱。 教学时间: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歌表演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 2.为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伴奏教学目标: 运用听唱法,学习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利用分段听赏模拟动物的叫声记忆歌词,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学生选择课堂常用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1.教师在课前将黑板布置成一个美丽的村庄。 2.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并提问:歌曲中出现哪些可爱的小动物 (小狗、大马、小鸭、小猪、小鸡、小牛、小驴、小羊) (2)再听歌曲前两段并提问:小动物是怎么叫的

33、?谁能模仿它们的叫声? 学生回答出一种动物,教师将这种动物的画片贴在黑板上。 小狗叫: wang wang 大马叫:hui - 小鸭叫: ga ga 小猪叫:heng (3)再播放歌曲前两段: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在歌曲规定的地方模仿这种动物的叫声。 (4)再播放歌曲前两段:你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 (分别找四个学生带上相应的头饰模仿动物的叫声) (5)跟录音演唱歌曲前半部分:由四个同学分别模仿四种动物的叫声。 (6)再听歌曲后两段并提问:歌曲中还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叫的?谁能模仿它们的叫声? 学生回答出一种动物,教师将这种动物的画片贴在黑板上。 小鸡叫: ji ji 小牛叫:

34、 mou- 小驴叫: a a 小羊叫: mie - (7)再播放歌曲后两段: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在歌曲规定的地方模仿这种动物的叫声。 (8)再播放歌曲后两段:你能模仿这几种动物的叫声吗? (分别找四个学生带上相应的头饰模仿动物的叫声) (9)跟录音演唱歌曲后半部分:由四个同学分别模仿四种动物的叫声。 (10) 完整演唱歌曲:分别由八个同学模仿八种动物的叫声。 (11)认识唤气记号: 3.歌表演: (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2)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歌曲? (3)分组汇报并表演,其他小组为他们的表演打分,评选出最佳小组。 4.选用课堂常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分组讨

35、论选用什么乐器?在乐曲的什么部分伴奏? (2)小组汇报。 5.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云雀。 1.欣赏乐曲四小天鹅舞曲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云雀,体验乐曲带给人们欢快的情绪,认识小提琴,了解它的音色。 2.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并了解一种艺术形式芭蕾舞。 教学过程: 1.欣赏乐曲云雀。 (1)初听乐曲:你听到了什么?(鸟叫) (2)介绍曲名:罗马尼亚乐曲云雀。 (3)再听乐曲: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再听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5)介绍小提琴:出示小提琴的图片及演奏方式图,聆听小提琴优美华丽的音色。 (6)完整聆听乐曲,体验乐曲欢快的情绪。

36、2.欣赏四小天鹅舞曲: (1)欣赏动画片天鹅湖的片段,简单介绍故事情节,引出乐曲四小天鹅舞曲。 (2)初听乐曲: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3)记忆主题: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学生哼唱记忆。 (4)再听乐曲:乐曲主题反复出现几次? (5)观看芭蕾舞剧天鹅湖片段:四小天鹅舞。 (6)教师钢琴演奏四小天鹅舞曲。 3.活动:听乐曲填序号。 (1)将听赏过的乐曲的图标贴在黑板上。 (2)教师播放乐曲的片段(主题),全体学生选择乐曲图标,并说出曲名。 顺序: 口哨与小狗、云雀、大象、荫中鸟、四小天鹅舞曲、快乐的小熊猫、狮王进行曲。 (3)教师播放乐曲的主题,学生在书上填写序号。 顺序:大象 口哨与小狗 荫中鸟

37、四小天鹅舞曲 狮王进行曲 云雀 (4)教师将此次练习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将评价记录在音乐网页中。 4.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螃蟹歌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螃蟹歌,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将歌曲内容扩展进行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轻松导入:师:小朋友们喜不喜欢海里的小动物呢?你们最喜欢海里的什么动物?(引出螃蟹)2.相关文化介绍:师:大家都喜欢螃蟹(出示图片或录象),不仅是因为螃蟹味道鲜美、而且长相非常有趣滑稽,那么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螃蟹、并且表演一下螃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四川民歌

38、螃蟹歌,先听一遍录音范唱,体会一下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二、愉快学习,审美体验: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另一种风格情绪。(滑稽、诙谐)师:同学们都说这首歌曲的情绪和我们以前学的不一样,这主要体现在歌曲描写的内容和歌词的方言特点上,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在演唱上运用了四川方言,这就是大家听不太清楚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螃蟹一般生活在水里,比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水源充足,在人们的生活环境里经常会见到螃蟹,有时会被螃蟹夹到,他们就把这样的事编到歌里来唱,是不是很有趣?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描写的内容是什么?2.再次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描写的有趣内容。3.了解四川民歌的方言特点,教师(或请会四川方言的学生)讲解,学生学读歌词,对重点字词进行辅导,使学生体会和感受歌曲中幽默、诙谐的风格。(注:“哥”方言读guo、“脚”方言读jiuo、“个”方言读guo、“壳”方言读kuo、“河”读huo、“只”读zi。)4.听录音伴奏带,教师与学生分接龙形式按照节奏朗读歌词,要求读音准确,尽量读出四川的方言特点,体会歌词的诙谐、滑稽,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5.学习歌曲:(1)教师弹琴,学生用“Lu”哼唱旋律。(2)学生随琴慢速唱词,用四川方言重点唱好后十六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3)一边唱一边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滑稽、诙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