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期末题型练习(2016.6)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练习(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将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写在题号前 )1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足球在空中沿着曲线飞行是因为受到踢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B放在讲台上的书对桌子的压力与书所受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书所受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推一个木块会运动,而不用力就会停下,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当推课桌而没推动时,推力大小比课桌所受地面摩擦力小2甲起重机将一台机器沿竖直方向向上以15m/s的速度匀速提升,甲起重机对机器的拉力为F1,乙起重机将同一台机器沿竖直方向向下以5m/s的速度匀速下降,乙起重机
2、对机器的拉力为F2,则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3某次演练中,直升飞机悬停于高空,一伞兵(含伞)跳伞后竖直降落,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t1内,伞兵受到的重力小于阻力B在t1t2内,伞兵受到的重力等于阻力C在t2t3内,伞兵运动的机械能不变D在t2t3内,伞兵受到的阻力保持不变4. 在国际单位制中,以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压强单位是 A牛顿 B帕斯卡 C瓦特 D焦耳5日常生活很多实例需要改变压强,图3所示的实例中,其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图3书包背带做得较宽D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C在铁轨下面铺枕木斧刃磨得很锋利A6日常生活中处处
3、可见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实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树上落下的苹果,在下落的过程中动能变大,重力势能也变大 B匀速上升的电梯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大 C小孩从滑梯匀速滑下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小,动能不变 D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过程中动能和势能都不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没有推动静止在路边的汽车,是因为小明的推力小于汽车受到的阻力B. 小明做引体向上静止不动时,单杠对他的拉力和他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 小明站在体重秤上静止不动时,小明对秤的压力与秤对小明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小明将篮球竖直向上抛出,在最高点速度为零时篮球受到的合力为零8.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
4、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两人通过腿、肩等部位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如图所示,当甲、乙两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且布带的重力不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A甲对地面的压力和甲所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甲对布带的拉力和乙对布带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若甲、乙两人体重相同就一定不能决出胜负9.(2016四调)如图所示,大人牵着小孩站在台阶式电梯上随电梯匀速上行时,下列描述或估算合理的是A. 小孩对电梯的压力和电梯对他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B. 大人和小孩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 他们和电梯间的摩擦力均为0ND, 电梯运行速度约为20 km/h10.(2016四调)如图所示,潜水艇
5、悬浮在水中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要使潜水艇下沉,应向水舱充水B. 要使潜水艇上浮,应从水舱向外排水 C. 当潜水艇悬浮在水中时,潜水艇总重等于同体积的水重 D. 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和受到的浮力来实现浮沉的11. 如图所示,悬吊的实心金属球缓慢浸没于倾斜的盛满水的大烧杯中,沉到底部,则从大烧杯溢出流入小烧杯中的水和此金属球的关系是A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小B两者体积相等,小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大C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小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D金属球受到的浮力大于小烧杯中水的重力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进入很多平常百姓家庭。下列关于小汽车匀速上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小汽车上坡
6、时机械能越来越大B. 小汽车在高速公路水平路面上快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C . 系上安全带的作用是减少小汽车被追尾时给乘坐人员带来的伤害 D. 冬天车窗外容易“起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车窗上造成的13.(参照物)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明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B小明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旁边的列车为参照物C小明感觉旁边的列车向相反方向开去了是以自己乘坐的列车为参照物D
7、小明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而造成的14. 某物理小组决定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但是手边的测量工具只有量筒。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先把鹅卵石浸没在水杯内的水中,向矿泉水瓶中逐渐加水,当加入170ml的水时,瓶子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平衡。拿掉水杯后,再向瓶中加入100ml的水,此时瓶子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平衡。若不考虑鹅卵石的吸水性,忽略瓶子的质量,g取10N/kg,则:鹅卵石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鹅卵石的密度分别是A1.5N,2.5×103kg/m3B1N,2.7×103kg/m3C 0.5N,2.5×103kg/m3D1.5N,2.7×1
8、03kg/m315.(压强)如图所示,将一圆台形装满水的密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1';若将容器倒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2'。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P1 >p2 P1'>P2' B.P1=P2 P1'>P2' C.P1>P2 Pl'=P2' D.P1=P2 Pl'=P2'16.(浮力)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后,在乙容器内放入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放一个小球悬浮在水中,此时
9、,甲、乙、丙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B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 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将上浮17.(杠杆)如图所示的两种情况,OBAB,物重均为G,两轻质杠杆均平衡比较F、F'的大小,满足关系式 AFFBF2FC F1/2F'DF1/4F'18.(滑轮)利用图中甲、乙两种装置,将同一重物分别匀速提升同一高度,不计摩擦及绳子的重量,则A以各自的滑轮为参照物,重物都是静止的 B拉力F甲一定比拉力F乙大C 两种装置的机械效率不一样 D两次重物增加的重力势能不一样19
10、.如下左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锥形瓶,瓶内漂浮着一块冰冰熔化过程中A瓶内水面上升B水对瓶底的压强减少C 桌面受到的压力增大D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 20.如上中图所示,将重为5N的小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小球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测力计 示数为3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体积为200cm3 B小球的密度为2.5g/cm3C缓缓向下移动弹簧测力计,小球对测力计的拉力最小可达到1ND 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5N21.如右上图所示,一个重为10牛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并浸入水中(弹簧秤未画出),当金属块的体积的1/3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牛,当
11、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碰到杯底时,弹簧秤的示数A.可能是2牛 B、可能是6牛 C、可能是8牛 D、以上答案均错BBB22. 如图,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 );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 CP甲<P乙=P丙 DP甲>P乙>P 丙23. 用弹簧测力计称得容器和水的总重为5N(如图甲所示)将体积为10cm3的物体A全部投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1为0.4N(如图乙所示)若将容器、水和浸没水中的物体A用弹
12、簧测力计一起称量(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T2则 A浸没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为4.6N B浸没水中的物体A所受浮力为0.4N 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为5.5N 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为5.1N24. 将金属球A和B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手提测力计使两金属球没入水中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相等已知金属球A的密度为A,金属球B的密度为B,且A大于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球A的体积大于金属球B的体积 B.金属球A受到的浮力大于金属球B受到的浮力C金属球A的质量大于金属球B的质量 D.金属球A的质量小于金属球B的质量25. 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
13、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和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1= p2 F1=F2 Bp1> p2 F1<F2 Cp1> p2 F1=F2 Dp1< p2 F1>F226.甲、乙两个实心物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其密度分别是0.8×103/m3和0.4×103/m3,甲、乙物块均用弹簧拉住,使它们静止在水中,如图所示,此时A甲、乙物块所受浮力之比为3:2B甲、乙物块所受浮力之比为2:1C甲、乙物块所受弹簧拉力之比
14、为2:3D甲、乙物块所受弹簧拉力之比为1:627.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踏板时首先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上(A位置),然后随跳板一同向下运动到最低点(B位置)。从 A位置到 B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位置 A时,所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B运动员到达位置 B时,所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C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减小的动能等于跳板增加的弹性势能D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员减小的动能小于跳板增加的弹性势能 28.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A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不计绳重、绳子的伸长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A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3.3NB物
15、体A受到的摩擦力f=6.6NC在1s内拉力F做功0.99JD滑轮组对物体A做功的功率P=0.44W29.如图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人站在高处通过滑轮组将重为600N的物体拉上台面,已知每个滑轮均重30N,人重为500N,则人对台面的压力为A. 290NB. 710NC. 815ND. 185N30.小勇体重600N,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内使物体A匀速上升5m。已知物体A重为800N,小勇作用在绳端的拉力大小为500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地面对小勇的支持力做功为6000J B小勇做的有用功为3000JC小勇拉力的功率为250WD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31.某运动员做蹦
16、极运动,如图甲所示,从高处O点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自由长度,在B点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从A点到B点过程中运动员加速下落 B从B点到C点过程中运动员重力势能增大Ct0时刻运动员动能最大 D运动员重力大小等于F032.如图所示,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0,在拉力F的作用下,能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F=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拉力F的功率是1W B.2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1.
17、2 mC.5s内拉力F所做功的大小是15JD.物体A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1233如下左图 所示,绿色的便民自行车已成为通州区一道亮丽的风景。以下关于自行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较宽的坐垫可以增大压强 B尾灯利用光的折射可达到警示的目的C刹车手闸是一个省力杠杆 D轮胎表面凹凸的花纹可以减少摩擦 34. 如上右图所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内,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杯中水面升高后,恰好相平,则比较甲、乙、丙三个金属球的密度是()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35.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
18、正确的是A锤头由于惯性继续向下运动就会紧紧地套在锤柄上 B做惯性实验时同体积的铁球比同体积的塑料球好C用刷子刷冰面可减小摩擦从而增大冰壶的惯性D安全气囊和安全带可同时防止紧急刹车而对人体的伤害36. 分别用如上右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10s内将重为40N的物体G匀速提升1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5N,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F甲做的功小于F乙做的功 B.甲滑轮组的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效率C.F甲小于F乙 D.F甲做功的功率小于F乙做功的功率37. 有一种运动叫蹦极,如图所示是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住运动员,运动员从O点自由下落,A点处弹性
19、绳自然伸直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弹性绳对运动员拉力相等的点,C点是蹦极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运动员从O点到C点的运动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则( )A从O至C运动员速度一直减小B从O点至A点运动员机械能不守恒,从A点至C点机械能守恒C从O至A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A至C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D从O至B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增大,从B至C过程中运动员速度减小38. 同上题图所示,蹦极者此刻正从O点由静止开始蹦极,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b点是蹦极者合力为零的位置,c点是蹦极者下降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从a点到c点,绳的弹性势能增大B从a点到b点
20、,蹦极者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绳增大的弹性势能再加上蹦极者增大的动能 C从b点到c点,蹦极者的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为绳的弹性势能 D从O点到c点,蹦极者减少的重力势能小于绳增大的弹性势能39. 运动员进行蹦床比赛在运动员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考虑空气阻力)( )A.运动员的速度最大时,他受到的重力与弹力相等B.运动员下落刚接触蹦床时,他的动能最大C.运动员从接触蹦床到到最低点时,减小的动能等于蹦床增加的弹性势能D.运动员接触蹦床的那一刻动能最大40如图所示,三个直径不同的塑料管a,b,c连接在一起(a管直径最大,c管直径最小),然后与抽气机相通。当抽气机抽气时,将三个气体压强传感器
21、分别放人管内,将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从计算机上就可以读出三个位置气体的压强值。图中显示器所显示的“压 强一时间”图象中,最上面一条曲线对应的塑料管是( )Aa管 Bb管 Cc管 D. 可能是a管,可能是c管41. 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ABF42. 某人用力F抬起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均质杠杆AB的B端,F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如图所示,则在抬起过程中AF逐渐变大 BF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43如图所示OAB是杠杆,O
22、A与BA垂直,在OA的中点挂一个10N的重物,加在B点的动力使OA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杠杆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GBAOA该杠杆一定是省力杠杆B该杠杆一定是费力杠杆C作用在B点的最小动力等于5ND作用在B点的最小动力小于5N44. 如图a表示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的情景,为了探究他们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现利用海绵、小桌、砝码进行模拟研究,应选择图b中的哪几种情形caabA甲与乙 B乙与丙 C甲与丙 D以上都不对 45. 如右图所示,三块完全相同的砖a、b、c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砖的密度为砖,平放时长、宽、高(厚)之比为421。设a、b间的压力为Fa,压强为pa;b、c间的压力
23、为Fb,压强为pb;c与地面间的压力为Fc,压强为p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aFbFc,papbpc BFaFbFc,papbpcCFaFbFc,papbpc DFaFbFc,papbpc46如图所示,一只未点燃的蜡烛的下端插入一根小铁钉,使蜡烛能直立漂浮在水面上,露出长度为L,当把蜡烛水面以上部分截掉后剩余部分:A还会重新露出水面 B不会重新露出水面 C以上两种可能都有 D无法判断是否会重新露出水面47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着铁块P,其正下方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块条形磁铁Q,P和Q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P和Q的重力分别为G和3G,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对弹簧测力计的
24、拉力大小为GBP对Q的吸引力和地面对Q的支持力大小分别为G和2GCP对Q的吸引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均为GD弹簧测力计对P的拉力和Q对P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分别均为2G 第47题 第48题 48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300N的物体,拉力F的大小为30N若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5N,则A处的拉力大小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A45N、50% B45N、75% C60N、50% D60N、75%49. 如图甲所示,重为80的物体在大小为30、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0.4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滑轮与绳
25、子质量及滑轮轴处摩擦均不计。改用如图乙所示滑轮组后,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0.5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 乙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60B拉力F1的功率为24C拉力F2的大小为20D拉力F2做的功是3050. 小明全家要外出旅游半个月,为保持家里的盆景有较充足的水分,小明用瓶子装了一些水倒放在盆景的水槽中,如图所示。则在水槽内水面降到恰好与瓶口相平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外界大气压保持不变)( )A瓶内气体压强逐渐变大B水槽内的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逐渐变大C桌面受到的压力保持不变D瓶内、外水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51.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
26、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二、填空题练习1当甲车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在路旁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乙车中的驾驶员选择的参照物是_。2在运动会上,运动员投出去的铅球能继续运动,是因为铅球具有 的缘故。3. 泳池深水区水深2.5m,池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pa。(g取
27、10N/kg)4. 一平底薄壁容器内装有3N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容器内水面高度10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是 一个重为10牛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秤下并浸入水中,当金属块体积的1/3浸入水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8牛,当把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未碰到杯底)时,弹簧秤的示数是 N(g取10N/kg)5. 如下页左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用细线系住,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木块上表面水平且位于水面下10cm处已知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g取10N/kg,则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Pa,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 N 5
28、题 6题 6. 如上中图所示装置,实心铝块(铝=2.7g/cm3)B、C的体积均为10cm3,当B浸没在水中时,木块A恰能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向左做匀速运动,若用铝块D替换C,则A在粗糙的桌面上向右做匀速运动,则D的质量为g(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铝块B始终在水中,水与B之间的粘滞阻力及滑轮的摩擦均忽略不计)7如上右图,是工地上常用的一种独轮车,它实质上是一种 杠杆,为达到省力的目的,应将砖块放在离人 (“远”或“近”)一些,原因是这样放可以 (“增大”或“减小”)砖对车压力的力臂。在车身下装上车轮是 从而减少摩擦。在向前推行的过程中,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8 一根均
29、匀的木棍长度为L,密度为1下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后,能如图所示漂浮在密度为2的液体中此时木棍露出液面的长度为h用剪刀剪掉露出液面的木棍后,木棍再次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 。用剪刀剪掉长度为L'=_ _的木棍,剩余的木棍和金属块恰能悬浮在原来的液体中9. 上中图是某商场的自动扶梯。扶梯的部分几何尺寸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小华站在该扶梯上从商场一楼到二楼已知扶梯以1ms的速皮匀速上行。则扶梯对他做的功是_J,对他做功的功率是_W如果站在扶梯上的人数增多,扶梯的效率将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小华为较快上楼,在扶梯以上述速度上行的同时,他又相对扶梯以1ms的速度在扶梯上
30、向上步行,则他从一楼到达二楼所需的时间为_s。10如上右图,长3.0m、重10N且密度不均匀的金属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使金属杆保持水平,测出O点到拉力F的距离及F的大小,再改变拉力F作用点的位置,测出相应的F与x的大小,所得实验数据如右表。(1)由表中数据可得F与x之间的关系是: (2)O点到金属杆重心的距离为 m。(3)若测力计量程为25N,则应控制在 范围。11. 在学习液体的压强知识时,老师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用薄橡皮膜封闭的圆孔实验时在左右两侧倒入同种或不同种液体(1)在两侧倒入不同深度的水(如右图),通
31、过观察橡皮膜向 (填“左”或“右”)侧凸起可以判断右侧水的压强较大(2)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保持容器中A,B两侧液体的 相同(3)若左侧注入的是水,水面距离橡皮膜8cm,右侧注入的酒精,酒精面到橡皮膜的距离为10cm,此时橡皮膜相平,则酒精的密度是 (4)若左侧注入的是水,橡皮膜距离水面8cm,右侧注入酒精,橡皮膜距离酒精液面10cm,可以观察到橡皮膜的形状是_ (选填“向左凸”“平的”或“向右凸”)。 若将隔板上的薄橡皮膜戳破,静置较长的一段时间后, 会发现_。12. 如图所示,阳逻港通用码头上正将质量为373t 的变压器吊装至货船。转运变压器的平板货车安装有很多车轮, 这
32、是为了 _。变压器被吊起后水平移动10m 的过程中,塔吊对变压器做的功为_J。将变压器吊装到货船上,货船排开水的体积将增大_ m3。 三、实验与探究题1.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1)结论: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它前进得越远(2)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斜面底端的相同(3)推理:如果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永远做(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毛巾棉布木板2小雨用如图甲所示的装
33、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时,小雨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2)实验时,小雨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序号木块放置情况接触面表面压力/ N弹簧测力计示数/N1平放木板61.22平放木板81.63平放木板102.04平放棉布61.85平放毛巾63.0分析序号1、2、3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有关。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用序号为三组数据进行分析。(3)小雨某次拉动木块由静止变为匀速运动时,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像可
34、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到开始运动,至少要用N的水平拉力;若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木块所处的状态是。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经过讨论,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1)在理想情况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_的示数,A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_的示数。(填“C”或“D”)(2)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_
35、,在A上放钩码的目的是_。(3)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_,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填“运动”或“静止”)(4)分析实验数据,若_,则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4如下左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块木块、一个砝码、两块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1)实验中,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运动,根据同学们学过的知识,就可以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分析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与有关。(3)顺利完成甲、乙两次实验
36、后,在进行图丙所示的实验时,由于所用的弹簧测力计量程较小,某同学发现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用现有的器材顺利完成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 甲 乙 丙5 某学习小组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究,他们采取了如下的方法:上右甲图把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在小桌上放一个钩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钩码。通过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显示压力作用效果。(1)比较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此实验(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原因是;(3)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科学方法是(写出一种)6.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
37、中:甲 乙 丙 丁盐水酒精盐水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膜,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法;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方法可以进行调节。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拆除软管重新安装;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7、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如图所示甲乙液液盐水丙丁液(1)对比图甲、乙、丙可知: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2)对比图丙和图丁,U形管两侧页面的高度差相等,由此可知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液_
38、盐水(3)在图丁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水(未溢出),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将_(选填“变大”、“不变”、“变小”)图178、 小丽同学利用图17所示的装置做“研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大小关系”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自变量是 ,不变量是 。9、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盐水,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其装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甲 乙 丙 丁 戊(1)分析图甲、乙、丙,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有关。(2)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无关系,可选用图的装置来进行操作。(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圆柱体的体积是
39、m3。(4)用图示实验数据测出盐水的密度是kg/m3。10、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关系的示意图。hs(1)在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要保持小球的_不变,让小球从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滚下,以不同的速度推动木块移动。(2)在探究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时,要保持_相同,就是让质量不同的小球从_滚下。(3)物理研究方法有许多,本实验运用了两种研究方法:一是_法;二是转换法。就本题来说:用_来表示小球动能大小的方法就是转化法。11、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容器中装有沙子,A和B为实心铁块,A的质量比B小)(1)由两图可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
40、量的关系,结论是:当一定时,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2)由甲、丙两图(填“能”或“不能”)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的关系,理由是。(3)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来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这也是物理探究过程中较常用的法。利用本实验装置还可探究。12、在探究弹性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为此,小明选用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A和B(长度和粗细相同),小球、木块和长刻度尺各一只,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中,木块起始位置相同。最后得出以下实验记录表。实验次数使用的弹簧被压缩后弹簧的长度/cm木块移动的距
41、离弹簧A5S1弹簧A8S2弹簧B5S3弹簧B8S4(1)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测量木块移动的距离,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下列实验中用到此方法的是(填序号)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2)请将探究猜想一的方案补充完整。将弹簧A、小球、木块按如图安装好;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5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s1;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比较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3)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是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能。(4)为了探究猜想二,可选用实验次数和的数据
42、进行计较分析,若,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13、如图 21 所示,某小组同学在塑料小桶中,分别装满密度已知的四种不同液体,用弹簧测力计依次测出它们的重力,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1)一次测量时,桶中装了某液体,但未装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8 牛, 由此可以判断,该液体的密度 1.0 克/厘米 3(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2)若把弹簧测力计和小桶改装为液体密度秤,要增大该秤的称量范围,可换用容积相同、质量更 的小桶(选填“大”或“小”)的小桶。 1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
43、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 _。理由是:_。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4)如图15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端将下沉。16、小华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实
44、验中,他用垂直于竖直墙壁的力F压把物体压紧在墙壁上,同时用竖直向上的力F匀速拉动物体向上运动(如图甲),在保持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F压来改变物体与墙壁之间压力的大小。经过多次实验测量F压、F,记录了实验数据(如图乙)试验次数12345F压/N12345F/N11.21.41.61.8(1)实验中,拉力F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2)根据表中测量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大小F压之间的定量关系式_; 16题图(3)物体重力大小为_N。17、小轩同学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他将杠杆挂在支架上,结果发现杠杆左端向下倾斜。(1)若要使杠杆
45、在水平位置平衡,需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目的是 (2)实验中,在杠杆上的A点挂三个重均为0.5N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18所示,测力计的示数是 N;(3)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明调节杠杆平衡后,通过加挂钩码分别改变F1和F2,并测出对应的力臂l1和l2,记录实验数据,小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小红认为小明的结论不正确,为了验证自
46、己的观点,小红将F1改用弹簧测力计来拉,实验时改变拉力的 ,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比较拉力的 ,即可证明小红的判断是否正确。 18、某校物理学习小组同学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于是他们选用了重10N的物体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三次实验: (1)通过比较两图,可以验证他们的猜想,得出的结论是: (2)好动脑筋的同学们在甲装置木板右端又垫了一个木块,来“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前他们分析得出:“由于斜面不是光滑的,沿斜面向上拉物体,必定要克服摩擦做额外功,斜面的机械效率一定受摩擦力影响”然后他们又做了图2所示的实验:在光滑程度一样而倾斜程度不同的斜面上匀速直线拉动物体,设计表格记
47、录实验数据如下:实验次数斜面倾斜程度物重G/N上升高度h/m拉力F/N移动距离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1较缓5.00.101.60.500.500.8063%2较陡5.00.152.20.500.751.1068%3最陡5.00.253.20.501.251.6078%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斜面越缓越力(选填“省”或“费”)对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你对斜面机械效率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_ _19、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14。 实验次数物理量l23钩码重GN446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绳端拉力FN1.81.42.4绳
48、端移动距离sm0.30.50.3机械效率745783(1)从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1是用图做的实验,实验2是用图做的实验。(2)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结论: 使用同一滑轮组,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你能分析一下效率不是100%的原因吗?请你试着写出两条:、。20、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 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0点位置不变),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回答下列问题:(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_。(用已知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4《背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
- 上海国内旅游合同范本
- 加油站供货合同范本
- 保安管理服务合同范例
- 健身房市场推广合同范本
- 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课堂使用)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24)
- 企业合同范本英文
- 2024年宣城郎溪县县直事业单位引进专业人才考试真题
-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 劳动合同范本 宿舍
- 广东县级农商银行联社高管候选人公开竞聘笔试有关事项上岸提分题库3套【500题带答案含详解】
- 2023年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 GA 254-2022警服内穿衬衣
- 第四章观赏树木的园林特性4
- 水产动物遗传与育种学绪论
- GB/T 19536-2004集装箱底板用胶合板
- 监理表格.监理.3.复工令
- 传播学研究方法-第三章
- 可爱的四川精编版课件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 二年级下册科学考点归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