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1 1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 简爱中,简 爱的经历是:在舅妈家,简爱直斥骄横凶暴的表哥,她的刚烈令人敬佩;在慈善学校,简 爱深夜去看望病重的海伦,她的善良令人感动;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大胆表白自己的爱恋,她的勇敢令人赞叹。B.B.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 和辛弃疾。C.C. 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 “烽烟”指战争, “丝竹 ”指音乐, “婵娟”“嫦娥”指月亮, “汗青 ”指历史, “须眉”指男子, “手足”指同学, “伉俪”指夫妻等。D.D. 战国
2、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 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答案】 C C【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文学和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其中C C 项是考查古代的一些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词,现在一般变成一种特殊称谓,“手足”应该指 “兄弟”,不是指同学。故答案为: C 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文学和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学生把握作品的 人物及故事情节;对一些文学及文化常识要了解。如:宋词的按照词风分的派别豪放派、 婉约派;古代因运用借代而逐渐演化而来的一些特殊称谓等。2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A. 济南的冬天的作
3、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 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B.B. 雨的四季一文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 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 爱生活的美好情感。C.C.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是后人加的。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D.D.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 三,四句叫颈联,五,六句叫颔联,七,八句叫尾联。颈联、颔联一般要对仗。【答案】 D D【解
4、析】【分析】ABCABC 说法正确。D D:这句话把颔联和颈联搞反了,三,四句叫颔联,五, 六句叫颈联。故答案为: D 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 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 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3.3.某展室的墙壁上贴有不同书体书写的科学”一词,按书体演变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科修能科学 I I科学汀A.A.B BC CD.D.【答案】A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根据所学,中国的书法艺术 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5、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 骨文、金文,经过小篆(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发展出隶书(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草书(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 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楷书(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有楷模的意思)、行书(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 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 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
6、样端正。),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小篆创始于秦代;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形成于汉末;行书是介于 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晋代开始盛行;草书形成于汉初。本题中五种字体分别为行书; 草书; 隶书;楷书; 篆书。根据以上书体的发展顺序和各自特 点排序为: 篆书; 隶书; 草书;楷书;行书。故选 A A。故答案为:A 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文化常识的了解与运用能力。解答此题,需要了解汉字字体 的演变过程及其特点,根据图中字体的笔画及字形特点来判断。此题第一幅字大小相兼, 收放结合,疏密得体,浓淡相融,属于行书;第二幅字用笔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属于草
7、 书;第三幅字字形扁方,横划长,竖划短,讲究 蚕头雁尾”,属于隶书;第四幅字以方笔为主,结构谨严,布局整齐,属于楷书;第五幅字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起笔有方 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 悬针”较多,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属于篆书。4.4.下面对名著及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 被鲁迅称为神魔小说,林庚称为童心之作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西游记。B.B. 江姐,许云峰,齐晓轩,刘思扬,小萝卜头都是长篇小说红岩中的人物。C.C. 宋代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D.D. 清代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贯穿全文的主人公范进的故事,抨击了科举制 度对人的毒害。
8、【答案】D D【解析】 【分析】D D.分析有误,应该是没有贯穿全书的人物,通过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 同的境遇,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故答案为:D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 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5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A. 钧,旧时对尊长或者上级用的敬词。如 “钧裁”,指对上级裁决的敬称,也指恭请作出决 定。B B古代常用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千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 “天启壬戌 ”为年号千支兼用法。C
9、.C. 诗经收录了我国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 ”三个部分,其中关雎选自 风”兼葭选自 雅”D.D.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均是我国古代文学游记类作品的经典之作,其作者都在 “唐宋八大家 ”之列。【答案】 C C【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常识。有敬辞和谦辞,古代纪年法,文学常识,涉及面广,是对学生的综合考查。C C 项说法不正确。兼葭选自诗经 秦风。不是选自 “雅 ”。故答案为: C C。【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常识。答题时应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提取选项中 的关键词语比对相关知识,仔细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6 6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10、()A.A. 20182018 年是农历戊戌年,按传统说法是属狗人的本命年。据此推算,20192019 年是农历丁酉年,是属兔人的本命年。B B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阳。C.C. 故乡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 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D.D.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答案】 A A【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掌握。“文学常识 ”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
11、要考查:( 1 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 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 3 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A A 项有误, 20192019 年应该是农历己亥年,是属猪人的本命年。故答案为: A 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识记与辨析能力。解答文学文化常识类试题,关键在 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这类题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抓住 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知识积累判断正误即可。7 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 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
12、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 的璀璨明珠。B.B.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我国古典小说创作 达到最高水平的标志是长篇小说三国演义。C.C. 律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颈联必须对仗。D.D.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1818 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 ?斯威夫特。【答案】 B B【解析】 【分析】 B B 项,我国古典小说创作达到最高水平的标志是长篇小说红楼梦。 故答案为: B 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和辨析能力,考查的是
13、课内篇目的出处、作 家作品、基本的文化常识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 累。8 8下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 维克多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B.B.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故乡均选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呐喊。C.C.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写景的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 怀或抱负,如唐代柳宗元的小石潭记。D.D. 沁园春 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答案】 B B【解析】 【分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故B B 错误。故答案为: B 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
14、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文体 知识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9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A.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手法,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借白杨树歌颂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 精神,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高尔基的海燕借对海 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B.B. 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启示深远,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启示人们要有忧患意 识,庄子逍遥游借鲲鹏的形象启示人们要积极进取、奋力拼搏。C.C. “序”说“”书“”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15、,马说是借千里 马阐述人才被埋没的议论性文体,与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D.D. 许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清代吴敬梓范进中举中的胡屠 户,法国都德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俄国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 【答案】 A A【解析】【分析】A A 高尔基的海燕是散文诗。不是散文。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兼 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 点。从总体上看来,散文诗是抒写心灵或主观情绪的文体。故答案为:A 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辨析能力。一般考查重要的作家作品相关的内 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考生在
16、学习过程中要留心课文的注解以及延申 知识的掌握,需要考生自觉积累。10.10.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自西汉周勃,他 汗流浃背”的原因是()A.A.衣服穿得太多B B 劳动太卖力气C C 打仗拼死厮杀 D.D.答不出皇帝的问题【答案】D D【解析】 【分析】出自史记陈丞相世家: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典故:有一天汉文帝想了解一下国家与人民百姓的事情,于是他就把右丞相周勃找来,问 他:全国一年之中要审理、判决的大大小小案件一共有多少件?”周勃一听愣了一下,低着头,回答汉文帝说不知道。文帝又问:那么全国上下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钱又是多少? ”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多得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湿了,因为他
17、还是回答不出来。汉文 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这些事情都分别有掌管的人,问审理案子的事,有廷尉;问财务的事,有内史,只要把他们都找来,一问就知道了。”汉文帝听了点点头,对陈平的回答十分满意。事后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觉得自己反应、机智都不如陈平,于是借着生病想 回家乡养老的理由,辞去右丞相的官职。故答案为:D D【点评】汗流浃背意思是汗水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惭愧,现也形容流汗很多, 衣服都湿透了。11.11.文学常识与名著(1) 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们懂得了桑梓是_ 的代名词,我们认识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诗人_ _,我们了解了古代最早的
18、语录体散文是_。(2 2 )杨志在汴梁买刀时不堪牛二的撩拨将他杀了,后怕连累他人主动去官府自首鲁达替金氏父女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镇关西后用智逃脱。你怎么评价这两位英雄好汉的做法?【答案】(1)家乡 ;陶渊明 ;论语(2 2)我赞美鲁达的做法,他深深知道封建官府的黑暗与腐败,如果投案自首,等于自投罗 网,绝没好下场。我也佩服杨志的为人,敢作敢当,不连累他人才称得起真正的英雄好 汉。【解析】【分析】(1 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家作品及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 关键在于熟悉作品内容,熟记文学常识,抓住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 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识
19、记。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 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论语是一部我国最早的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 2 )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 握。该题考查的是对水浒传中人物行为的评价能力。【点评】(1 1)对于课本中所涉及到的课文(现代文和文言文)的文学常识及其大致内容、 主题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识记,不能迎合考试,只顾课外而丢掉课内,要明白课内篇目的重 要性同时坚持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即在学习好课本内容
20、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2 2)阅读名著,首先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其次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的了解, 比如作者的情况。再深一步,对名著中的人物要略加分析,掌握其形象特征,尽可能的写 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 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12.1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A.城南旧事的主人公英子是一个聪明、善良、敏感的小姑娘,经历了许多成长的变故 后,她带着深深的痛苦和悲哀告别童年。B.B.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C.C.香菱学
21、诗选自红楼梦,香菱在学诗过程中得到了薛宝钗的悉心指点,她学诗的 经历告诉我们:学习要不耻下问,敢于质疑。D.D.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简 爱虽然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一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尊 严。【答案】D D【解析】【分析】A A 项中作品通过主人公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 英子童年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故不正确。B B 项中祥子最初是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但最后却百年城了一个自甘堕落、麻木潦倒、狡 猾好占便宜的市井无赖。故不正确。C C 项中香菱是在向林黛玉学诗,不是薛宝钗,故不正确。故答案为 D 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
22、正确辨析名著故事情节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情节是应考的基 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容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 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就一定能够提高。1313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公输一 文出自该书。B.B. 骆驼祥子 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 祥子第一次买车, 攒了三年的买车 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二次,买的新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第三次买车后好景不长,祥 子把车卖掉去安葬难产而死的虎妞。C.C. 左传,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
23、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是一部史学名著和 文学名著,曹刿论战出自该书。D.D.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答案】 B B【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时需要认真阅读题干,回顾所学完成选择。A.A.正确;B B有误,应该是祥子第一次买的新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第二次,买的新车被孙侦探敲诈 去了;C C 正确;D.D.正确。故选: B B。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多积累。14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
24、期的诗歌305305 篇,也称诗三百 ”,这些诗歌分为 “风”雅”颂”三个部分。B.B. 我国四部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作者分别是元 末明初的罗贯中、施耐庵,明代的吴承恩和清代的曹雪芹。C.C. 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 亚舅舅等。D.D.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 公都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答案】 D D【解析】 【分析】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 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 物。 D D
25、 项中提到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人格化的动植物一点,不准确。故答案为:D 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解答时注意细节,文学知识多进行系统整理,便 于识记。15.1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A.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谢大光,按照作者的游山踪迹来写作,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升华之中,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B.B.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中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 然,亲近自然的感情,表现出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C.C.陈涉
26、世家这篇课文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客观地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的农民起 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在一定程度上赞扬了陈胜、吴广的反抗精神,反映官逼民反 的社会现实,肯定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作用。D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时的诗歌共305305 篇,所以又称 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类,主要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所谓兴,即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答案】D D【解析】【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理解。D D 错,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故答案为:D 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识记及理解的能力。解答时需要平时进行积累,并结合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注
27、意细节。16.1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诗经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内容,风、雅、颂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B.B.在我国古代,山的南面和水的北面叫做阳。比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C.C.母爱是一个 永恒的话题,荷叶 母亲就是现代 作家冰心 所写的一首母 爱的颂歌。D.D.变色龙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一篇讽刺小说,它既带给了我们笑声也令我们深思。【答案】A A【解析】【分析】A A 项,诗经的 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诗的表现手法,风、雅、颂”指的是诗的内容。故答案为:A A。【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先回忆相关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内容,再结合考点具体辨析,本题的
28、比”是手法、文学现象,而 颂”是内容标识。17.17.学校本月校园文化宣传主题为和文化”。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1 1)结合 和”字字源的解说及配图,用自己的话说说 和”字的本义,补全下面的板报内容。和”字由 禾”与口”组成。 禾”是 穌”的省略,表示用编钟和排箫共同演奏乐曲时,各声部的乐音虽各有不同,但主调协调一致;口”则表示人们发表言论。说文解字对为 相应也”由此可知,和”的本义为: _(2 2)宣传组的同学撰写了一篇介绍和文化”的短文。请你阅读短文,完成下列小题。1CCTVCCTV 曾举办主题为(甲)汇聚力量,传播文明”的公益广告征集活动。其中有一则广告让人倍感亲切(乙)一一一个稚
29、气敦实的泥塑娃娃拱手道(丙):和谐中国,雨露滋润, ,和为贵。”与此同时,屏幕上现出一个苍劲有力的和”字。2“和”体现了我国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认识。早在西周时期,周太史便有“_ ”的观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不同成分依一定秩序组成的共同体。和”尊重万物之间的差异性,旨在使万物之间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3中华民族是名 f f 典实的礼仪之邦。有子曰 “_”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若能按照礼的规范和谐相处,就会有和睦的人际关系(丁)、良好的公共秩序 ,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凝 聚力。4“和”中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 前提, ,通过协调异邦,达到化解冲突、和平共处的目的。 系的智
30、慧,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维护和平。I对文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和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A.苍劲_j_jn名副其实B B 苍劲 j j nini 名幅其实C C 苍劲 J J n ni名副其实D D 苍边 j j1名幅其实n在文中第 段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协和万邦 和实生物 礼之用,和为贵A.A.B.B. C.C. D.D.川下面对短文中标点符号用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 (甲)处使用双引号,表明 汇聚力量,传播文明”是特定主题而需要特别指出。B.B. (乙)处使用破折号,表明破折号前后的话题发生了转换。C.C. (丙)处使用冒号,用在提示性词语 道”
31、的后面,对下文的具体内容进行提示。D.D. (丁)处使用顿号,说明 和睦的人际关系”和 良好的公共秩序”是并列关系。W第段结尾画线语句有一处表达欠妥 ,请你加以修改。(3 3)同学们在收集 和文化”资料时,发现传统对联常以 和”为主题。北京孔庙大成殿有一副 对联,下联赞颂的就是 和”的宝贵价值。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齐家治国,信斯言也,布在方策; 率性修道致中和,譬之宫墙。【注释】布在方策:意思是一切都展示在典籍之上。譬之宫墙:此处引用典故,意思是找到了正确的入口 ,就进入了宫墙之内。A.A. 天下平得其门者B.B. 平天下得其门者C.C. 天下平各行其道和”的解释:_”的主
32、张以治理好本国为和”不仅体现出我国古人处理邦国关D.D.平天下各行其道(4 4) 下面是初二(1 1)班四位同学在 和文化”班会上的发言,其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A. 和”就是在和同学们发生争执的时候,不强词夺理,能够真诚地聆听别人的不同观点。B.B. 在我们生活中,总会有一些人,喜欢挑拨离间,致使误会不断,这就是不和”的表现。 C C 有人认为 和”是放弃自己的观点,我对此不以为意,实际上 和”是可以求同存异的。D.D.面对风云变幻、纷争迭起的国际形势,一带一路”的倡议,将为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5 5) 班级书法角为配合本次活动,要张贴一幅 和”字书法作品,请你从下面四幅作品中
33、推荐幅,并结合作品的书体特征与上文中和”的内涵简要说明推荐理由。_ J - I I-一第匸料 甲絨之弔 节三*H K54S那四紹推荐:_理由:_【答案】(1 1)不同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2 2)C C; D D; B B;和”不仅体现出我国古人处理邦国关系的智慧,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爱好和 平、维护和平的愿望;(3 3)B B(4 4)C C(5 5 )推荐:第一幅;理由:这幅作品为行书,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与和”字的万物相互配合、和谐相生的含义相一致。【解析】【分析】(1 1)可根据“禾”是 龢”的省略,表示用编钟和排箫共同演奏乐曲时,各声部的乐音虽各有不同,但主调协调一致;口”则表示
34、人们发表言论”等内容进行做答。(2 2)苍劲有力一 jngjng 名 f f。其实一副。故选 C Co根据“和”体现了我国古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认识”可知,第一处横线填 ;根据中华民族是名 f f。其实的礼仪之邦”可知,第 二处横线上填 ;根据“和”中还蕴含着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可知,第三处横线上填。故选 D D。 乙处错误,乙处的破折号是对前文的解释说明。故选B Bo 本句缺少成分,应将 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维护和平”改为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愿望”(3 3) 根据 率性修道致中和”这一结构,可知上联应是齐家治国平天下;根据信斯言也”这一结构,可知下联应是得其门者。
35、故选B Bo(4 4)C C 项错误,不以为意:意思是不放在心上,这里应使用不以为然。(5 5)和”的内涵是和谐相生,万物配合,是一种中庸之道,所以所选书法作品要能够体 现出这一内涵。故答案为:不同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C C; D D; B B;和”不仅体现出我国古人处理邦国关系的智慧,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愿望;B B;T-W工隸之书C;C;推荐:第一幅;理由:这幅作品为行书,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与和”字的万物相互配合、和谐相生的含义相一致。【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字义题、图文转换题,可通过材料的理解,结两个解释,可知和”的本义;本题考查了字音字形、词语运用和标点符号的掌
36、握情况。答题关键是对相关知识点了然于胸,是基础性题目;对联的基本特点: 字数相等。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 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 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 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此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 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 在阅读中培养语感
37、,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所给的四幅书法作品,分别为楷书、隶书、行书与草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的 一幅,抓住其字体特点表述自己喜欢的理由即可。18.18.汉字是世界上最具诗情画意的文字。某学校开展珍爱汉字,传承文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1(1 )【说文解字】请观察下面三个与止 ” 相 关 的 金 文 字 形 的 变 化 , 参 照 解 说 填 写 表 格 。金文见形辨义止单个脚趾的造型,表示停留的意思。走脚趾造型上有一个甩开臂膀、快速前进的人形,表示跑的意思。奔A(2 2)【看图赏字】在 翰墨飘香”活动中,主持人展示出三福书法作品。请选择你喜欢的一 幅作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38、,谈谈其书法特点。(3 3)【文字应用】学校将于5 5 月 2020 日上午 9 9 点,在报告厅组织习字社全体成员参加汉字听写大赛”。下面是小强拟写的通知,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你修改。通知珍爱汉字,传承文化。学校定于5 5 月 2020 日上午 9 9 点,举行 汉字听写大赛”,希习字社全体成员准时参加。20192019 年 5 5 月 1515 日 某学校团委【答案】(1 1 )快速前行的人形下方有多个脚趾造型,表示跑的速度很快。(2 2)张旭的草书:如疾风骤雨,落纸如云烟,如惊蛇入电,倏忽万里,有一种原始的粗犷 之力美。颜真卿的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
39、有象,结构方正茂密, 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笔法精妙,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如行 云流水。(3 3) 地点不明,应改为 学校定于 5 5 月 2020 日上午 9 9 点在学校报告厅”。 署名和日期 互换位置,应该是先署名后日期。【解析】【分析】(1 1)在金文的字形变化中,有许多会意字,通过字形表达一定意思。奔 字,快速前行的人形下方,用多个脚趾造型,表示跑的速度很快。(2 2)鉴赏书法作品,要从书法作品本身出发,从字的间架结构,字的形状,笔画的运 用,字的神韵等多方面入手。张旭的草书:如疾风骤雨,落纸如云烟,如惊蛇入电,倏忽 万里,
40、有一种原始的粗犷之力美。颜真卿的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 发弩,纵横有象,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王羲之的行 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笔法精妙,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如行云流水。各 有各的特点。(3 3)通知是一种简单的应用文,我们要对它的格式和内容充分把握。文中的地点没有交 代明白,署名和日期互换位置,应该是先署名后日期。故答案为:快速前行的人形下方有多个脚趾造型,表示跑的速度很快。张旭的草书:如疾风骤雨,落纸如云烟,如惊蛇入电,倏忽万里,有一种原始的粗犷之 力美。颜真卿的楷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结构方正 茂
41、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浑厚,挺拔开阔雄劲。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笔法精妙,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婉含蓄,有如行云流水。 地点不明,应改为 “学校定于 5 5 月 2020 日上午 9 9 点在学校报告厅 ”。 署名和日期互换 位置,应该是先署名后日期。【点评】( 1 1)本题考查的是字形变化演变的掌握。在金文的字形变化中,有许多会意字, 通过字形表达一定意思。因此解答此题一定要仔细观察字形,然后再仿造例子答题。(2 2)本题考查鉴赏书法作品的能力。鉴赏书法作品,要从书法作品本身出发,从字的间 架结构,字的形状,笔画的运用,字的神韵等多方面入手。这需要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才能 达到一定的
42、鉴赏水平。(3 3)本题考查的是应用文的把握。通知是一种简单的应用文,我们要对它的格式和内容 充分把握。文中的地点没有交代明白,署名和日期互换位置,应该是先署名后日期。19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 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 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 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 的战斗,
43、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1 1)这则新闻的电头是什么?它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2 2)19491949 年 4 4 月 2020 日,国民党政府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这则消息点明渡江战斗在 “二 十日午夜 ”就开始了,其目的是什么?(3 3)“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 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句子中的 “不到”突“破 ”现“正 ”能否换成 “共”越“ 过”“已经 ”?(4 4)文中哪些词语描述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崩溃?哪些词语描述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反 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 1 1)电头: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4《背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
- 上海国内旅游合同范本
- 加油站供货合同范本
- 保安管理服务合同范例
- 健身房市场推广合同范本
- 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课堂使用)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24)
- 企业合同范本英文
- 2024年宣城郎溪县县直事业单位引进专业人才考试真题
-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 劳动合同范本 宿舍
- 2024年河南郑州二七区侯寨中心卫生院招聘笔试真题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解读
- 数学-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教研共同体2024-2025学年(下)高三开学质量检测联考试题和答案
- 岗位职责心得体会(2篇)
- 2025年上海宝冶集团限公司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机械设计基础 课件 01机械设计概论
- GB/T 6822-2024船体防污防锈漆体系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智能网联汽车装调运维)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征、治理困境及对策建议
- 救护车挂靠私立医院协议书(2篇)
- 《血透患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