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精准扶贫背景下政府的农村产业扶贫问题—以地坪镇为例_第1页
浅析精准扶贫背景下政府的农村产业扶贫问题—以地坪镇为例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精准扶贫背景下政府的农村产业扶贫问题以地坪镇为例摘要:当下我国正处于精准扶贫的战略大环境下,国家已经对产业扶贫赋予了新的时代含义,并主动承担起国内贫困地区人口“造血”的功能,并且已经成为了目前精准扶贫政策所具有的核心性内容,于此同时,产业扶贫也属于我国打赢该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性扶贫战略,不但属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头戏,并给也是进一步实现脱贫致富工作的根本性途径。黎平县作为我国所有贫困县之一,在脱贫攻击坚决胜期对产业扶贫的思路及模式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及产业扶贫政策的有关内容,通过对地坪镇部分产业扶贫现状进行了解,发现其存在产业扶贫政策未能落到实处、产业扶贫存在增长极限、农民文化

2、素质有限等问题,并提出了应建立产业扶贫监督考核机制、延长产业链、加强农民科技产业知识培训及人才引进等对策。关键词:产业扶贫;精准扶贫;产业链英文标题On the Government's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Indust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Take Diping Town as an example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

3、tegy,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been endowed with a new meaning, assuming the "hematopoietic" function of the poor, and has become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current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At the same time,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as a cru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4、 strategy in winning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is not only the key role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but also the fundamental way to achiev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wealth. As one of the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n China, Liping County has also mad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s to the thinking an

5、d mode of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period of resolute victory of the attack on poverty alleviation.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relevant contents of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this paper mak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ome

6、industries in Diping Town, and finds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failure to implement the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the growth limit of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the limited cultural quality of farmers. It also puts forward that the supervision and assessment mech

7、anism of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e industrial chain should be delayed, and the knowledge cultivation of farmers'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ggestions on Training and Talent IntroductionKey words: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dustria

8、l chainIV目 录1引言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2.1研究目的11.2.2研究的意义11.3研究内容与方法21.4国内外研究综述21.4.1国外研究综述21.4.2国内研究综述21.4.3文献评述31.5概念概述31.5.1贫困31.5.2产业扶贫41.5.3产业链42地坪镇产业扶贫现状及发展模式42.1地坪镇基本情况概述42.2地坪镇产业扶贫现状52.3地坪镇产业扶贫发展模式52.3.1“党支部+合作社+农民”模式52.3.2“村两委+合作社+农户”模式62.3.3两种模式的优劣性63地坪镇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成因63.1产业扶贫政策未能落到实处63.2产业扶贫存

9、在增长极限73.3农民文化素质有限84地坪镇产业扶贫问题的对策及建议84.1建立产业扶贫监督考核机制94.2延长产业链94.3加强农民科技产业知识培训及人才引进95结论10参考文献10贵州财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1 引言1.1 研究背景贫困目前已经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于我国来说也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颁布了各种扶贫政策、大力发展经济,消灭了绝对贫困,基本保障了我国十几亿人的生存问题。但是截止目前为止,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依然很庞大,目前已经达到了数千万人,努力达成在2017年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所提出来的,功课深度贫困帮助贫困地区完成脱贫的

10、任务,并确保发展到2020年的时候,国内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可以真正的实现所制定的脱贫任务,并且各贫困县都是现实各种脱贫工作,进而解决各种具有区域性的整体上的各贫困目标,每一年当中至少要让一千多万人可以将贫困摆脱掉,目前而言扶贫的工作依然压力重重。产业扶贫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够提升贫困地区实际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贫困人口的实际收入多少的重要方式,于此同时,其也属于一种能够为贫困人口切实提升有效与持续性收入的关键性手段。贵州省作为西南地区发展起步较慢的省份,现今仍然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尚未脱贫。由于全省以高原、山地、丘陵等地貌为主,交通、商业、旅游业等多个方面的基础设施在发展方面受到阻碍,所开展的各种扶

11、贫工作在难度上非常大,于过去相关的扶贫经历当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即扶贫的效果不好,所扶贫的项目在资金方面出现短缺现象等,传统的相关扶贫模式也就再也无法适应当下群众所生活质量提升方面的实际需求了。所以处于这种历史状态下,不断推动以及提升各地区贫困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也就变得精准性更加好一些,并且对象也变得更加直接,方式也更加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让精准扶贫的各种工作变得势在必行。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11.21.2.1 研究目的进一步的与国家所制定出来的扶贫重要政策方针,以及地方实行的各种扶贫性战略,并切实性的去研究我国农村在产业扶贫方面的现实状况,还有在产业扶贫这一重要过程当中所呈

12、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并对产业当中所具有的多种优势,还有两个劣势给予分析,且需要依照实际状况,相对客观的去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多种对策以及建议,为有目的、有方向性的改善产业具体的扶贫模式,以及政策、方式来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性依据。1.2.2 研究的意义可以更好的丰富我国的扶贫性相关理论研究。在本文当中,笔者所将区域性的相关农村地区当做研究的对象,且与区域当中的当下的扶贫状况进行结合,进而对其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给予进一步的分析,于当下的现实意义方面来看,这也有利于更好的去完善我国在区域性的政策理论方面所具有的各项内容。可高效化的促进我国对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思考。本文在区域产业扶贫的现状出发,通过对地坪镇

13、部分产业扶贫现状进行了解,对地坪镇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建立产业扶贫监督考核机制、延迟产业链、加强农民科技产业知识培训及人才引进等相关的建议,着力构建和完善更加符合地坪镇的新的产业扶贫政策,使我国区域性农村产业扶贫工作发展进程加快脚步。1.3 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及田野调查法;文章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含的内容是文章的研究背景,再就是研究目的,还有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综述内容等;而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分析了地坪镇产业扶贫现状及模式;第三部分分析地坪镇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四部分地坪镇产业扶贫的实施对策;第五部分得出结论。1.4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1.21

14、.31.41.4.1 国外研究综述1) 扶贫问题研究目前而言,贫困问题已经属于世界性的难题了,所以国外对于贫困问题的研宄相对较早,相应的扶贫模式己经形成了十分成熟的理论思想与体系。王卓(2004)认为,国外的扶贫模式有类较为成熟,即:“发展极”的模式(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国家,就是墨西哥,与巴西),其可以“满足最为基本的需求”模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斯里兰卡与印度),而“社会保障方式”的这种模式而言(极具代表意义的国家是美国、英国等欧美的国家1。而我国的著名学者黄荣华、冯彦敏,以及学者路遥(2014)也对贫困问题的解决深入化的研究过,并总结出了当前国外扶贫与开发的6个大的重要模式,分别是国家投

15、资以工代赈的基本模式,还有福利性国家的模式,再就是政府主导公众来参与扶贫的重要模式,以及“”的重要扶贫模式,还有最后两种模式也是相对容易执行的模式,分别是均衡发展消除贫困的模式,与区域性发展的模式2。1.4.2 国内研究综述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贫困问题十分突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对贫困问题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相应的思想、文章也不断涌现,针对我国扶贫模式、扶贫问题、扶贫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1) 扶贫问题研究白雪峰(2017)提出了非常多的观点,最重要的是要重点性的去突出各种产业扶贫项目与农村扶贫工作当中的实际作用,并较为广泛化的去调动社会巨大的力量去参与到农村的扶贫工作中,进而不断促进

16、扶贫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的状态,进而保障我国较为贫困的人家具有足够的知情权,还有参与权等重要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也要建立起相对健全的相关扶贫项目管理机制,进而促进项目的不断发展,并逐步增强人力资本的不断投资,进而提升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3。学者周晨曦(2018)采用可持续发展这一重要理论当中,所具有的社会效益以及和经济效益两个可持续性发展因素对文峰乡产业扶贫项目进行评估,并提出文峰乡产业扶贫存在的可持续问题,同时结合对部分地区的调研走访,发现在当前精准扶贫工作中仍存在一定问题4。2) 扶贫对策研究李周清(2006)认为,为了使产业扶贫发展更好,应当不断发挥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构建产业扶贫的资金扶持

17、机制,同时加强监督,引导区域打破固有思维,依托本地区资源发展产业5。吴桂芝(2007)认为,要不断地强化政府的职责,为加快产业发展进程,必须不断提升企业、组织的自身实力以及贫困群众的组织化程度6。何燊(2014)在对福建省特产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扶贫应当把贫困地区独有的资源作为基石,这样才能带动贫困群众更好地发展的观点7。1.4.3 文献评述相对而言,对于产业性扶贫的各种研究,目前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相关学者的广泛性关注,主要是采用理性分析各类实践工作并进行分析的方式,进而从其中寻找到较为科学且实用性较强的各种原理。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所以需要对不同地区所具有的产业性扶贫给予更具有针对

18、性的研究,并要于相关研究当中关注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进而得到各种科学的研究性成果。而随着扶贫性工作的不断更新,很多地方的实际情况之间也有着巨大的差别,怎么样努力的去较少这种差距,并促进我们的扶贫工作更加合理且顺利的开展下去,例如,怎么样去直接且深入的研究某个贫困乡镇该怎么样去开展产业性扶贫工作,意义重大。1.5 概念概述11.11.21.31.41.51.5.1 贫困所谓贫困,其实就是于经济方面,亦或者是在精神层面上的缺乏以及窘困,属于社会物质以及精神生活方面的贫乏现象,贫困也属于某种程度上的社会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所具有的综合性现象8。在目前联合国开发并计划部署的人类发展以及研究报告当中

19、明确指出,当下人类所拥有的贫困主要指的是缺乏发展需要的最为基本的机会以及选择,即长寿、健康,还有较为体面光鲜的现实生活,再就是自由、自尊,以及他人对自己的尊重9。大多数情况下,大家会把个人亦或者是家庭的收入亦或者是支出的程度,低于某一种特定的水平时,称之为贫困。如今,我国的贫困问题主要发生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在那里,人们常常因为生产要素短缺、科技文化处于劣势以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贫困,因此做好农村扶贫工作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的关键。1.5.2 产业扶贫对产业扶贫这一重要概念,我国学界专家学者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著名学者吴瑛理,还有学者刘立涛(2011)表示,所谓产业扶贫其实就是运

20、用建立其农产品极基地的重要方式,亦或者是运用订单化农业发展的多种方式来更好的带动贫困户的发展,并积极的去调整产业结构,进而逐步增加经济方面的实际收入的农业方面的产业化具体方式10。而学者龚晓宽(2006)则认为,其实产业化的扶贫即发展某种以科技作为支撑,并以市场的经济作为重要发展导向,并以加工亦或者是销售企业当做龙头,把农产品作为重要原料,再就是拥有地方性特色的非常重要的支柱性的产业。运用各种优势产业,不断带动各种基地的发展与建设,然后通过所建设企业的基地与千家万户产生关联,并在整体上将目前所存在的贫困性农户无法解决温饱的严重问题更好的予以解决11。在该文章当中笔者主要强调了产业的扶贫,主要是

21、把贫困地区所具有的经济增益,还有社会发展,再就是各地区贫困农户的不断增收为目标,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利用贫困地区的优势或特色资源,通过发展合作经营,建立各方互相依存的利益关系,或将政府、企业、农户与合作社通过多种方式联系起来发展生产,最终达到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扶贫效益效果的一种扶贫开发手段和方法。1.5.3 治理理论治理,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处于某种既定性的范围当中,采用权威来更好的维持秩序,并进一步的满足公众方面的实际需要。进行治理工作的重要目的,就是处于各种不同制度关系当中,采用权力加以引导,以及控制、规范公民所具有的多种活动,并在最大程度上是哪公共利益的不断增加。在政治学角度

22、对其进行研究,其实就是一个政治性管理的基本过程,其所包含的内容有政治权威性的重要规范性基础,再就是处理各种政治事务的具体方式,以及对各种公共性资源的科学管理。其会较为关注淤某种限定领域当中,进一步的维持当下社会秩序需要的相关政治权威,还有怎么样运用权利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当期属于政治管理的一种相对特殊性权利方式时,治理会表现出这样的四个重要特征:治理并非整套规则,并非某种特定活动,而属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且治理的这一过程性工作,其基础也并非控制,而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作协调;治理所能够涉及到的部门比较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公共类的部门,还有私人化的部门;另外,治理并非某种正式制度,而属于持续性的

23、重要互动12。相对而言,治理属于上下互动性的重要管理过程,其可通过合作、协商,再就是伙伴关系,以及确认认同,与各种共同目标的逐步实现,来对相关的公共事务给予高效化的管理。这种治理工作,在实质层面给予分析,其实就是建立于目前市场原则、公共利益,以及认同之上的重要合作。去具备的各种管理机制,其实并非依靠政府方面的权威,其主要依靠的是合作网络方面所产生的巨大权威性。此外,其权力在某种程度生也是非常多元化的,并且是相互的,不具有单一性,和自上而下的相关特点。2 地坪镇产业扶贫现状及发展模式122.1 地坪镇基本情况概述地坪镇地处黔桂两省(区)交界处,处于黎平县城的东南部位置,和广西三江县的良口以及洋溪

24、等乡镇相连,与县城之间的距离是107公里的实际距离,和321国道之间相距7公里,从镇子到县城一直到广西的高安808主干道上有着非常严重的损毁,长久失修,镇区主街道破损更严重,街道坑洼不平,污水排放不畅,没有农贸市场、停车场,群众生产的农产品没有场地进行交易。这个镇子的整体土地面积是117.9平方公里,具有20多个行政村,具有78个自然寨,包含着129个村民小组,农民户数是5834户,23924人,有林业用地8445.7公倾,其中有林地8423.3公倾,疏林地13.8公倾,灌木林地8.6公倾,耕地总面积9476亩,其中稻田面积8756亩,人均耕地0.4亩。人地矛盾非常突出。乡镇内部的地形非常的崎

25、岖复杂,并且海拔的起伏也非常的大,其最高海拔是1162米,并且在海拔的最低处是137米(属于所处省的最低点)。所以,导致大量的土地荒废,很难形成产业集聚。此外,该县的抵制土层大多数都是石头,很多农作物都无法种植,并且少量农作物就算可以种植产量也非常低,相对而言人均耕地的面积非常的小;各种产业发展的条件非常差,并且交通十分不方便,且当地的产品因不能实现规模化、品质化而无法对外销售,物资运输受制约,经济基础薄弱。2.2 地坪镇产业扶贫现状产业发展思路。地坪镇提出了“1231”的产业发展思路,即:“重点发展一个特色产业,二个主导产业、三个辅助产业,一条乡村旅游线路”。通过实施“互联网”+党建”行动计

26、划和探索“三变”发展模式,做大做强滚大村村培利寨芦笙特色产业,力争在三年时间里将地坪建成两个面积达3万亩以上的高产油茶林基地和钩藤基地,着力发展茶叶、稻田养鱼、劳务输出三个辅助产业,打造一条连接打造一条连接地坪、滚董、平茶、井郎四村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发展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地坪镇建设了岑扣村酒厂、岑申村油茶加工厂和归白村罗汉果加工厂等5个村级贫困户产业发展合作社加工厂,实现产品就地加工;申报了7家芦笙加工微型企业,完成了培利比赛芦笙“比响”牌商标申请工作,镇芦笙产业产值年收入突破400万元;岑扣鑫隆合作社的“米香”型酒业与广西顶安酒业达成供销协议,效益良好,切实推动贫困户脱

27、贫。调整产业结构。地坪镇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和资源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截止2018年2月底,全镇油茶林2.9万亩(其中老油茶林2.1万亩,新建油茶林0.8万亩) ,钩藤3000亩,茶叶1400亩,罗汉果950亩,百香果种植300亩。2.3 地坪镇产业扶贫发展模式2.3.1 “党支部+合作社+农民”模式地坪镇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模式采取“政府+合作社+农民”的发展模式,收入效益比例分成为“5%:90%:5%”,在示范点新岩村党支部带领下,贫困户以土地折价入股。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成股东”并鼓励先富带动着大家积极的参与,这样的做法一方面能够提升农业在资金方面投入不够充足的问题,并

28、且也可以较大幅度大提升资金方面的使用效率,进而逐步增加了相关财政资金所具有的实际使用效率,进而增加了农民以及村民集体的收入。如在2017年的时候,H村庄的党支部将带领黎平县花桥春茶叶合作社发展茶叶产业1500亩面积,增加社员50户208人,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产量、实现农民增收、截止目前实现贫困人口人均增收4000元。2.3.2 “村两委+合作社+农户”模式2016年9月,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岑扣村“米香型”鑫隆米酒合作社,该合作社购进一套白酒的检测装置,把社员及其他贫困户酿制的米酒统一收购上来通过检测酒精度数、香度,达到标准的合作社统一销售,印上合作社标志,创新

29、打出“米香型”岑扣鑫隆米酒宣传口号。并成立销售小组到广西三江县、融水县、龙胜县开拓市场,通过群众的口碑宣传,三个月内岑扣米酒的销量就达到了8吨,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创建品牌,创新“米香型”广告宣传词,并让消费者在脑中烙上“米香型”岑扣米酒的印记。2.3.3 两种模式的优劣地坪镇两种产业扶贫模式的优势是党支部及村支部被纳入扶贫模式中,起到了系统领导作用;成立米酒合作社并打造了地方特色产业品牌有利于打开产品销路;党支部积极拉动社会资本投入,为产业扶贫创造了多渠道资金来源。不足是农民收入效益占比低,仅占5%,无法充分调动农户投资的积极性;产业规模较小,产业发展还停留在主要以农户型产业为主的

30、基础上;责任归属问题尚未划清,可能导致执行力不足等问题。3 地坪镇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及成因1233.1 产业扶贫政策未能落到实处自产业扶贫政策实施以来,贫困户享受到了国家的政策扶持,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福利,但同时,很多贫困的村庄当中也有非贫困户的状况,特别是在那些有孩子来赡养的老人而言更为突出。由于与自己的孩子分家,老人们独居一处,虽然日常开销有孩子提供,但为了不放弃“被扶贫”的好机会,想从中捞得一些油水,导致产业扶贫与其目标偏离。另外,由于地坪镇镇无法正常为当地的村民提供对等的职业数量或职位无法满足当地村民的需求,致使很多村民都选择外出就业,相关数据显示,在2018年的时候地坪镇竟然有6000

31、多人到外地打工。当地则出现大量的土地荒废(多为长期荒废)。随着产业扶贫政策下达,一些农户打起“歪”主意,他们将荒废的土地作为产业扶贫指标上报,从中获得政府的补贴,而那些荒废的土地实则没有真正实现产能。据村民说,当地有的农户为多获得政府补贴,上报了15亩甚至20多亩荒地作为产业扶贫种植地,最后种植的却只有4亩地;还有的农户申报了种植地也种植了相关的产品,但由于懒惰心理没有按照种植品规定的方法进行种植管理,最终“颗粒无收”。 3.2 产业扶贫存在增长极限1233.13.2产业链较短(非多元主体)。地坪镇的产业由于受到历史留存的传统生产模式的影响,许多的企业都是非多元主体经营。现阶段地坪镇的企业(合

32、作社)主要依靠粗放生产和简单加工,更多的是依赖于天然环境,农产品的消费较少,附加值低,如岑扣村酒厂只有一套白酒的检测装置,将社员及其他贫困户酿制的米酒统一收购上来通过检测酒精度数、香度,没有生产装置和系统的包装装置;而之资金紧张,缺乏发展耐力,更是难以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如2015年负责中草药艾纳香苗木供应的贵州宏宇侗乡药产业有限公司因资金问题不能按合同要求提供足够的苗木,且未履行产品回收义务,导致种植户在当年没有获得收益。产业规模小。一是以家庭为经营主体的扶贫产业规模过小;在产业经济学中,把家庭作为最小的经营单位,这样的经营单位规模过于渺小,是导致产业扶贫过程中产业龙头与农户主体地位不对

33、等,造成缔结利益联结条约时农户处于被动,受到产业龙头侵犯合理权益的直接原因。城乡劳动力转移造成的“空心化”,导致农村中留守人群众多,地坪镇农民的平均劳动能力较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前偏低,使得目前贫困地区的农业经营依然以家庭为主,缺乏劳动力,经营规模小而分散,这样对国家落实产业扶贫政策是不利的。尽管现在当地政府已经开始联通当地的农户和市场,为农户提供销售渠道、资金技术支持,但同样造成了产业龙头在与贫困农户(通常以留守人群为主)的合作中处于优势地位,产业龙头常常以市场的变动为借口,压缩了当地农民的劳动成果,降低了扶贫产业产品的收购价格,令以平等为基础的合作变为双方地位不对称的谈判。同时,也降低了农民进

34、行生产的积极性,这样,使得原本规模就不大的扶贫产业再次送上破产的道路。由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一定程度具有传统农业生产的封闭性,往往使得农户对农业创新、种植方法革新缺乏兴趣;另外有受到政府对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农户的直接补贴,很可能使农户的生产观念产生消极的作用(一切有政府的观念),也可能会在某些程度上产生颓废心理,疲于应用新品种和新技术,习惯于做短工苦工,不愿参与扶贫和培训活动,由此造成了农业产业扶贫中贫困瞄准程度降低,真正的受帮扶对象没有摆脱困境。据实际了解,地坪镇政府在2017年3月份主持了一次乡民技能培训会,到场培训的农户大约只有60人,有的村落到场的甚至是0人,很多的农户不把培训当回事,更

35、多的人只是觉得即使培训了也无可用之处,因而增加了生产单位的不稳定性。而分散经营导致组织化程度不高,管理混乱,可能使得农户之间存在土地争夺和纠纷的情况。二是企业规模存在增长极限。由于地坪镇属于喀斯特地貌地域,产业的发展受到地貌的影响较大,企业想要进一步的扩张或发展但能力相对薄弱,但是企业在经营以及产业规模方面属于连接农民与市场的重要纽带,能够较为直接的影响乡镇农民对于市场的各种判断,并且能够影响贫困户的信任与否。一方面,地坪镇与产业扶贫相关的原生企业较少,几乎只有零散的10多家个体工商,能有效帮助贫困户脱离贫困的企业更少,只有一些活禽、农产品销售点,如地坪镇维美活禽销售点,且只提供销售,没有其他

36、加工设施;很多企业经济实力不够,发展潜力不足,很难帮助农民提升经济水平。此外,该地坪镇,其实在农产品的吸收,以及再生产方面所具有的能力也非相对较弱的。并且因为市场的发展还不充分、不全面,因此市场作用机制难以挽救脆弱的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很难在当地立足。因此,地坪镇的产业在先天地理条件和市场双重压力的条件下,导致企业的规模有限。3.3 农民文化素质有限地坪镇属于特困地带,有贫困户1817户7572人,一些贫困农户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把脱贫的目标寄托在政府身上,以实现它们致富的梦,他们被动及不合作的态度为产业扶贫工作增添了难度,甚至有些时候对于扶贫人员讲解的有关政策农户们都不了解其精髓。并且,据了

37、解大多数当地的年轻人常年在外务工,只有年终或家乡有急事才会回来,平均每年留在当地的时间不超过2个月,长期留住在村里的多为60岁以上老人及12岁以下的儿童或因病、因伤在家休养的中年人,其劳动能力不够,无法参加高效的产业扶贫来项目活动,所以无法较为放心的去信任相关帮扶人员,因此容易致使帮扶效果出现非常不佳的状况。很多贫困的农民,因为到外地打工,所以无法及时的学习以及了解和扶贫相关的各种知识以及技能,因此不能抓住发展的重大机遇。此外,由于当地受到帮扶的农户大多是较为特殊的人群,尤其是无劳动能力的农户,即便实施产业扶贫政策,仅提升了那些本身就具有一定能力的部分农民的经济收入,但是对那些无就业能力,急需

38、就业的各种认识,却会因缺少技术亦或者是能力而无法得到该产业扶贫的高效帮助。4 地坪镇产业扶贫问题的对策及建议12344.1 建立产业扶贫监督考核机制为更好的保障该产业扶贫的工作计划,以及相关扶贫措施可以落实到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农户上,政府要建立起正确的组织结构,保证产业扶贫政策落到实处,避免出现监督管理不力的现象。具体来说,应该成立与之相适应的执行部门和监管部门,各部门各司其职,进而一同来推动各种产业扶贫相关政策的不断落实,一起来完成扶贫的这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就像兰考县一样,组织一支拥有指导组、督察组,还有评估以及审计组的联动性队伍,以此来为落实工作,发挥脱贫作用而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安徽

39、省的石台县,也通过不断的强化组织领导队伍,即让县委的书记,以及县长等领导担任相关小组的组长,并分别负责统筹指导,以及检查考核等多项工作,以此保证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运用“一周一过问、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考核”的方式,并获取到了一定的脱贫成果13。4.2 延长产业链就当下旅游业相关扶贫地区所呈现出来的产业链短,且产业链短的状况,需要不断的加大扶贫的支持力度,让贫困的人口也能够搭上当下脱贫的经济发展列车,这就需要更好的去拓宽以及延伸当地的旅游类产业链14。经过对各种农产品的精细化加工,逐步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其经济价值,聘请专家以及当地经验深厚的指导人员来做技术培训与指导,研究出新的特色产业,

40、拓展产业之间的联系,于此同时不断增强对田间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强当地传统产业的研发力度,将一切有扩大规模、能获得较大经济效益的产业发展成为可能,让有效的市场化运营来实现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进而带动当地旅游业、物流业等行业的发展,让农民达到增加收入的重要目的。4.3 加强农民科技产业知识培训及人才引进当下我国农村很多贫困地区的人口,于自我发展方面的能力非常欠缺,这也是无法脱贫致富的重要原因,在对相关调研数据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可以了解到当下对农村人口的技术培训力度非常不到位,这也是影响农民技能的重要原因15。因此,相对而言,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是产业扶贫重要的目标之一,产业扶贫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将

41、产业渗透到户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我国的政府部门需要重视农户自身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并将其当做扶贫的重要工作之一,当贫困农户的文化素养,以及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才能摆脱一切都有政府撑腰的惰性心理。通过政府定期组织的实用技能培训提升农户的技能水平,技能培训合格则将农户示范,专业技术人员则从中指导操作要领,使其获得一技之长,提升脱贫内生能力。另外要注重贫困农户发展产业项目的风险意识防范工作,贫困农户风险意识的提高一方面要靠政府发挥引导作用,通过相关政策的宣传促进农户技能和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在企业的带动下,涉足从生产到销售全部过程的带动,使农户逐渐具备产业经营风险意识。在推进产业扶贫的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产业扶贫人才的帮助,要着力于农村的文化素质教育,制定规范、统一的考核标准,严格把关,提高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参与;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吸收专业院校的大学生、创业务农青年、返乡农民工等到农业一线,对返乡就业的高素质人才进行适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