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DB/T 29-291-2021 备案号:J16111-2022天津市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Tianji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sembling monolithic frame structure2021-11-04 发布2022-03-01 实施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天津市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Tianji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sembling monolithic frame structureDB/T29-291-2021 J16111-2022主编单位
2、: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实施日期:2022 年 3 月 1 日2021 天 津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津住建设202155 号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关于发布天津市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市建委关于下达 2018 年天津市建设系统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建科2017520 号)要求,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完成了天津市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技术规程,经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组织专家评审通过,现批准为天津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 DB/T29-291-2021,自2022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各
3、相关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如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本标准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1 年 11 月 4 日前言根据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下达的市建委关于下达2018 年天津市建设系统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建科2017520 号)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为: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 4.材料;5.结构设计基本规定;6.
4、连接与预制构件设计;7.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8.预制构件制作与运输;9.安装与施工;10.工程验收。本规程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至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 192 号 1895 大厦,邮政编码:300073)。本 规程 主编单 位: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 位:国信腾远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建工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市房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住宅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港航工程有限公司 天
5、津远大兴辰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张锡治丁永君单珺于敬海安海玉陈昆王湘安郭红云9窦玉斌李雅楠章少华孟祥良王磊曹爽秋崔萌杨宾李春江江春赵晓辉李显峰陈强李大伟何福渤宋瑞沈奇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胡德均韩宁张文龄乐慈张守峰王芹刘祖玲目次1 总 则1 2 术语和符号2 2.1 术 语2 2.2 符 号3 3 基本规定6 4 材 料8 4.1 混凝土、钢筋和钢材8 4.2 连接材料9 5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11 5.1 一般规定11 5.2 作用及作用组合14 5.3 结构分析15 5.4 减震隔震设计17 6 连接与预制构件设计19 6.1 连接设计19 6.2 预制构件设计22 6.3 楼
6、盖设计24 6.4 外挂墙板设计30 7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34 7.1 一般规定34 7.2 承载力计算35 7.3 构造设计37 8 预制构件制作与运输55 8.1 一般规定55 8.2 制作准备55 8.3 构件制作56 8.4 构件检验57 8.5 运输与堆放58 9 安装与施工60 9.1 一般规定60 9.2 安装准备61 9.3 安装与连接62 9.4 预制构件成品保护64 10 工程验收66 10.1 一般规定66 10.2 主控项目67 10.3 一般项目68 本规程用词说明70 本规程引用标准名录71 条文说明73 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
7、s12 Terms and Symbols22.1 Terms22.2 Symbols33 Basic Requirements64 Materials84.1 Concrete、Steel Reinforcement and Steel84.2 Connection Materials95 Basic Requirement of Structural Design115.1 General Requirements115.2 Action and Action Combination145.3 Structural Analysis155.4 Damping and Isolation D
8、esign176 Connection and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Design196.1 Connection Design196.2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Design226.3 Floor Design246.4 Facade Panel Design307 Assembly Monolithic Frame Structure Design347.1 General Requirements347.2 Bearing Capacity Calculation357.3 Detailings378 Prefabricated Comp
9、onent Manufacturing and Transportation. 55 8.1General Requriements558.2 Production Preparation558.3 Manufacturing568.4 Inspection578.5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589 Erection and Consturction609.1 General Requriements609.2 Erection Preparation619.3 Erection and Connection629.4 Prefabricated Product P
10、rotection6410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6610.1 General Requirements6610.2 Dominant Items6710.3 General Items68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70List of Quoted Standards71Addition:Explanantion of Provisions731总则1.0.1 为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中贯彻执行国家和天津市的技术经济政策,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
11、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天津市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及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及8度(0.20g)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施工及验收。本规程不适用于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本规程后续章节所述7度指7度(0.15g),8度指8度(0.20g)。1.0.3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和天津市有关标准的规定。115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2.1.2 预制混合梁 precast
12、hybrid beams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由梁端部钢节点和中部混凝土梁通过可靠连接构造组合的梁。2.1.3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monolithic precast frame structure全部或部分框架柱、框架梁采用预制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的框架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和装配整体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2.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monolithic precast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全部或部分框架柱、框架梁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混凝土框架结构。2.1.
13、5 装配整体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monolithic precast steel-concrete mixed frame structure由钢梁和预制混凝土框架柱采用可靠的刚性节点连接方式连接起来的框架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混合框架结构。2.1.6 接缝seam between precast component and concrete or grout cast-in-situ装配整体式结构中,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或水泥基灌浆料之间的交接界面。2.1.7 拼缝gap between precast components预制构件现场拼接时形成的预制构件之间的空隙。2.1.8 混凝土粗糙
14、面concrete rough surface采用特殊工具或工艺形成的混凝土凹凸不平或骨料显露的表面。简称粗糙面。2.1.9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rebar splicing by grout-filled coupling sleeve在预制混凝土构件内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带肋钢筋并注入水泥基灌浆料拌合物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2.1.10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rebar lapping in grout-filled hole在预制混凝土构件中预留孔道,在孔道中插入需搭接的钢筋, 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方式。2.1.11 预制外挂墙板 precast concrete facade
15、panel安装在主体结构上,起围护、装饰作用的非承重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外挂墙板。2.2 符号2.2.1 作用和作用效应S 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Eh 水平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SVh 竖向地震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SEhk 水平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SEvk 竖向地震作用效应标准值;SGk 永久荷载效应标准值;Swk 风荷载效应标准值;FEhk 施加于外挂墙板重心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Gk 外挂墙板的重力荷载标准值;N 与剪力设计值对应的垂直于结合面的轴力设计值;P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V 水平结合面剪力设计值;Vjd 持久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VjdE 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
16、设计值;Vmua 被连接构件端部按实配钢筋面积计算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u 持久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uE 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2.2.2 材料性能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 f ' 普通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yyuf b 高强度螺栓极限抗拉强度。2.2.3 几何参数Acl 叠合梁端截面现浇混凝土叠合层截面面积;Ak 各键槽的根部截面面积之和;Asd 垂直穿过结合面所有钢筋的面积;Ae 高强度螺栓的有效截面面积;B 建筑平面宽度;L 建筑平面长度;lab 纵向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aE 地震设计状况下纵向钢筋的基本锚固长度;lc 约束
17、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2.2.4 计算系数及其他amax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bE 动力放大系数;g 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g 0 结构重要性系数;u 楼层层间最大位移;j 接缝受剪承载力增大系数;g Eh 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g Ev 竖向地震作用分项系数;g G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g w 风荷载分项系数;y w 风荷载组合系数。3 基本规定3.0.1 在装配式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应考虑建设、设计、构件制作和施工各方的基础条件与能力,并应加强建筑、结构、设备和装修等专业之间的配合。3.0.2 装配式建筑设计应遵循标准化、模块化、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实现系列化和多样化
18、。3.0.3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及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的基本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连接节点和接缝的构造方式和性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2 节点和接缝应受力明确、构造可靠,并应满足承载力、延性和耐久性等要求,对重要且复杂的连接节点应通过计算和专门试验加以确定。3.0.4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19、确定抗震设防类别及抗震设防标准。3.0.5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预制构件的连接宜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连接节点不应先于构件破坏。预制构件的拼接应考虑温度作用和混凝土收缩徐变的不利影响,宜适当增加构造配筋。3.0.6 预制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满足建筑使用功能、模数、标准化要求;2 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功能和安装部位、加工制作及施工精度等要求,确定合理的公差;3 应满足制作、堆放、运输、安装及质量控制要求。3.0.7 预制构件及节点的防火要求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相关规定。3.0.8 预制竖向构件内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或浆锚搭接连接时, 不得直接采
20、用预制构件内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防雷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 的相关设计要求。3.0.9 预制外挂墙板的接缝构造应满足防火、防水、隔声等建筑功能要求。4 材料4.1 混凝土、钢筋和钢材4.1.1 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混凝土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和耐久性基本要求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和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 的相关规定。4.1.2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 C30。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后浇区和叠合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预制构件混凝
21、土的强度等级。4.1.3 钢筋的选用及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规定。普通钢筋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和浆锚搭接连接时,钢筋应采用热轧带肋钢筋。钢材的选用及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 的规定。4.1.4 钢筋焊接网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 的规定。4.1.5 预制构件的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 HPB300 钢筋或Q235B 圆钢制作。吊装用的专用内埋式螺母或内埋式吊杆及配套吊具的材料应根据相应的产品标准和应用技术规程选用。4.2 连接材料4.2.1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套筒应符
22、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 398 的规定,其主要性能指标尚应符合表4.2.1-1 和 4.2.1-2 的规定。表 4.2.1-1 机械加工灌浆套筒的材料性能项目性能指标屈服强度(MPa)355抗拉强度(MPa)600断后伸长率(%)16表 4.2.1-2 球墨铸铁灌浆套筒的材料性能项目性能指标抗拉强度(MPa)550断后伸长率(%)5球化率(%)85硬度(HBW)1802504.2.2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采用的灌浆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 408 的规定,并与钢筋套筒匹配。4.2.3 钢筋浆锚搭接连接接头应采用水泥基灌浆料,灌浆料的性能应符合水泥基灌浆
23、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 50448 的规定。4.2.4 钢筋锚固板的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 256 的规定。4.2.5 预制构件连接用的预埋件及连接件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规定。专用预埋件及连接件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4.2.6 连接预制构件用焊接材料,螺栓、锚栓和铆钉等紧固件的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 和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等的规定。4.2.7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采用夹心外墙板时,墙板与主体结构构件的节点连接件、预埋件、内外叶墙
24、板的拉结件、保温材料及防水密闭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制混凝土外挂墙板应用技术标准JGJ/T 458 的规定。5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5.1 一般规定5.1.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除按本章规定执行外, 尚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 的有关要求。5.1.2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首层竖向受力构件宜现浇。5.1.3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应对预制构件在制作、运输及安装阶段进行验算。5.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框架结构的混凝土框架柱采用预制装配,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应满足表 5.1.4 的要求。表 5.1.4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
25、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m)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7 度8 度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4535注: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的部分。2 当结构中竖向构件全部为现浇且楼盖采用叠合梁板时,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及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中的规定采用。3 对本条文第1 款所述的超过表5.1.4 所要求最大适用高度的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并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5.1.5 高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 5.1.5的数值。表 5.1.5 高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
26、适用的最大高宽比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7 度8 度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435.1.6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类别、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标准设防类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 5.1.6 确定。表 5.1.6 标准设防类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7 度8 度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度( m)24 2424 24框架三二二一大跨度框架二一注:1、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2、建筑场地为、类且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时,宜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的要求
27、采取抗震构造措施。5.1.7 重点设防类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当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且抗震等级为一级时,应采取比一级更高的抗震措施;当建筑场地为 I 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 2 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5.1.8 装配整体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应满足表 5.1.8 的要求,适用的最大高宽比不宜超过表 5.1.5 的数值,抗震等级应按表 5.1.6 确定。表 5.1.8 装配整体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房屋的最大适用高度(m)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烈度7 度8 度装配整体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4030注:房屋高度
28、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的部分。5.1.9 房屋同一层的质量、刚度分布以及预制和现浇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宜均匀。5.1.10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竖向布置应连续、均匀,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沿竖向突变,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的有关规定。5.1.11 安全等级为一级的高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的有关规定进行抗连续倒塌概念设计。5.1.12 多层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房屋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层及重点设防类装配整体式房屋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5.1.13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应符合下列规
29、定:1 结构转换层、结构体型收进处的楼层及相邻楼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的楼层、斜柱上下端周围局部楼盖、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2 高层框架结构顶层宜采用现浇楼盖结构。5.1.14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的穿层柱、斜柱宜采用现浇;楼梯间处框架柱宜采用现浇。5.1.15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构件及节点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构件应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 等的有关规定。5.1.16 抗震设计时,构件及节点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g RE 应按现行
30、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 有关规定取值。5.1.17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应综合考虑预制构件制作和安装阶段误差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减小误差影响,防止误差累积。预制构件之间的拼缝宽度不宜小于 10mm。5.1.18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应进行施工图设计和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 施工图设计,应完成框架结构的计算分析、构件的截面和配筋设计、节点连接构造设计和预制构件拼装设计;2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应根据建筑、结构和机电设备各专业以及设计、制作和施工各环节的综合要求进行深化设计,协调各专业和各阶段所用预埋件,其内容和深度应满足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和安装的要求。
31、5.1.19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各类预制构件及连接构造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设计:1 应根据结构方案和传力路径确定预制构件的布置及连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结构分析和构件及连接设计;2 预制构件间的连接应满足刚性连接要求,应满足结构传递内力的要求,连接应便于施工;3 各类预制构件及其连接构造应按从生产、施工到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利工况进行验算。5.2 作用及作用组合5.2.1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作用及作用组合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 和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32、 等有关规定采用。5.2.2 对预制构件进行计算时,应包括下列荷载组合:1 承载力(包括稳定性)计算,应采用荷载的基本组合;2 变形、抗裂验算,应采用荷载的标准组合或准永久组合。5.2.3 预制构件在翻转、运输、吊运、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的施工验算,应将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作为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构件运输、吊运时,动力系数宜取 1.5;构件翻转及安装过程中就位、临时固定时,动力系数可取 1.2。当有可靠经验时,动力系数可根据实际受力情况和安全要求适当增减。5.2.4 预制构件进行脱模验算时,等效静力荷载标准值应取构件自重标准值乘以动力系数后与脱模吸附力之和,且不宜小于构件自重标准值的
33、1.5 倍。动力系数与脱模吸附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动力系数不宜小于 1.2;2 脱模吸附力应根据构件和模具的实际状况取用,且不宜小于 1.5kN/m2 。5.2.5 在叠合式受弯构件施工阶段验算中,作用在叠合楼盖上的施工荷载标准值不宜小于 1.5 kN/m2。5.3 结构分析5.3.1 在各种设计状况下,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当同一层内既有预制抗侧力构件又有现浇抗侧力构件时,地震设计状况下宜对现浇抗侧力构件在地震作用下的弯矩和剪力进行适当放大。5.3.2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弹性分析时,节点和接缝的模拟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预制构件之间
34、采用后浇带连接且接缝构造及承载力满足本规程中的相应要求时,可按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模拟;2 对于本规程中未包含的连接节点及接缝形式,应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确保节点和接缝连接形式合理、安全可靠。5.3.3 进行抗震性能化设计时,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及变形分析,可根据结构受力状态采用等效弹性分析方法或弹塑性分析方法。弹塑性分析时,宜根据节点和接缝在受力全过程中的特性进行节点和接缝的模拟,材料的非线性行为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确定,节点和接缝的非线性行为可根据试验研究或有限元精细分析确定。5.3.4 内力和变形计算时,应计入填充墙对结
35、构刚度的影响。当非承重墙体为轻质墙板填充墙时,可采用周期折减的方法考虑其对结构刚度的影响,周期折减系数可取 0.70.9。5.3.5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在风荷载或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楼层弹性层间最大位移角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层间最大位移角不应超过表5.3.5的规定。表 5.3.5 层间位移角限值结构类型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1/5501/50装配整体式钢-混凝土混合框架结构1/4501/505.3.6 在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时,对整体性较好的现浇楼盖和叠合楼盖,均可假定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为无限刚性;楼面梁的刚度可计入翼缘作用予以增大;梁刚度增大系数可根据翼
36、缘情况近似取为1.32.0,叠合梁的刚度增大系数可适当减小。当楼盖开有较大洞口或局部会产生明显的平面内变形时,在结构分析中应考虑其影响。对于混合框架中的钢梁,当钢筋混凝土楼板与钢梁间有可靠连接, 可计入钢筋混凝土楼板对钢梁刚度的增大作用,可按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 的规定采用。5.4 减震隔震设计5.4.1 当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技术时,减震隔震设计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及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 297 的相关规定。5.4.2 消能减震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地震作用效应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且消能
37、器处于线性工作状态时,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弹性时程分析法。2 当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且消能器处于非线性工作状态时,可将消能器进行等效线性化,采用附加阻尼比和有效刚度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或弹性时程分析法;也可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3 当主体结构进入弹塑性状态时,应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5.4.3 当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小于非减震结构的 50%时, 主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可降低 1 度执行。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不大于 0.4(设置阻尼器时为 0.38)时,隔震层以上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可降低 1 度执行,与抵抗竖向地震作用有关的抗震构造措施不应降低。5.4.4 消能减震子结
38、构宜采用现浇;消能减震子结构构件的设计应考虑消能器在极限位移或极限速度下的阻尼力作用,并考虑罕遇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作用标准值的组合,作用效应组合值应小于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当为间接连接的子结构时,应小于构件的屈服承载力。5.4.5 装配整体式框架-延性墙板结构的设计,可将延性墙板作为消能器,参照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 297 相关规定执行。5.4.6 延性墙板可采用竖缝剪力墙、钢板剪力墙等,应保证足够的位移延性比,其构件设计可按照相关标准执行。5.4.7 延性墙板应先于主体结构屈服,其屈服位移应不大于主体结构屈服位移的 2/3。6 连接与预制构件设计6.1 连接设计6.1.1 装配整体式
39、框架结构的连接节点构造应受力明确、传力可靠、施工方便、质量可控,满足结构的承载力、延性和耐久性的要求。6.1.2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时,接缝的正截面承载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规定,预制构件与现浇混凝土连接接缝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持久设计状况:2 地震设计状况:g 0Vjd VuVjdE Vu E / g RE(6.1.2-1)(6.1.2-2)在梁、柱端部箍筋加密区部位,尚应符合下式要求:式中:h jVmua VuE(6.1.2-3)g 0 结构重要性系数,安全等级为一级时不应小于 1.1,安全等级为二级时不应小于 1.0;Vjd 持久设计状
40、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VjdE 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剪力设计值;Vu 持久设计状况下梁端、柱端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VuE 地震设计状况下梁端、柱端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Vmua 被连接构件端部按实配钢筋计算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g RE 接缝受剪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取0.85;h j 接缝受剪承载力增大系数,抗震等级为一、二级取1.2,抗震等级为三、四级取1.1。6.1.3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中,节点及接缝处的纵向钢筋连接宜根据接头受力、施工工艺等要求选用机械连接、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焊接连接和绑扎搭接连接等连接方式。1 当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
41、用技术规程JGJ 355 的规定,接头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 中级接头的性能要求;2 当采用挤压套筒连接时,接头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 中级接头的性能要求,并应提出钢筋对中精度要求;预制构件之间应预留足够的后浇段。挤压套筒应用前应将套筒与钢筋装配成接头进行型式检验。预制柱钢筋采用挤压套筒连接时,柱底宜设置支腿,支腿应能承受不小于 2 倍被支承预制构件的自重;3 纵向钢筋采用浆锚搭接连接时,应对灌浆料和被连接钢筋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并对预留孔成孔工艺、孔道形状和长度、构造要求、灌浆料和被连接钢筋进行适用性的试验验证;直径大于 20mm 的
42、钢筋不宜采用浆锚搭接连接,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构件的纵向钢筋不应采用浆锚搭接连接;4 其余连接方式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6.1.4 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灌浆料、坐浆材料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键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制板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 80%,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4mm;2 预制梁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预制梁端面应设置键槽(图 6.1.4)并设置粗糙面,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 80%,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 6mm,键槽的尺寸和数量应按相关规定计算确定,键槽的深度不宜小于 30mm, 宽度不宜小于
43、深度的 3 倍且不宜大于深度的 10 倍,键槽可在垂直受力方向贯通截面,当不贯通时槽口距离截面边缘不宜小于50mm,键槽间距宜等于键槽宽度,键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大于30°;3 预制柱的底部应设置键槽且宜设置粗糙面,柱顶应设置粗糙面,粗糙面的面积不宜小于结合面的 80%,预制柱端叠合面的粗糙面凹凸深度不应小于 6mm,键槽应均匀布置,键槽深度不宜小于30mm,键槽端部斜面倾角不宜大于 30°。1211221t 30t 50 2t 303t w 10t3t w 10t1-12-2(a)键槽贯通截面(b)键槽不贯通截面图 6.1.4 梁端键槽构造示意图1键槽;2梁端面6.1.5
44、预制构件纵向钢筋宜在后浇混凝土内直线锚固;当直线锚固长度不足时,可采用弯折、锚固板、锚头等机械锚固措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和现行行业标准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 256的相关规定。6.1.6 应对连接件、焊缝、螺栓或铆钉等紧固件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中的各种不利荷载组合进行承载力验算,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和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 等有关标准的规定。6.1.7 预制构件的制作精度和连接部位构造处理,应与连接方式相适应。预制构件尺寸、连接筋、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等位置应准确, 并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6.1.8 预制楼梯与支承
45、构件之间宜采用简支连接,当采用简支连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制楼梯两端宜分别设置固定铰支座和滑动铰支座,其转动及滑动变形能力应满足结构层间位移的要求;2 预制楼梯端部在支承构件上的最小搁置长度不应小于100mm,在预制楼梯设置滑动铰的端部应采取防止滑落的构造措施。6.2 预制构件设计6.2.1 预制构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结构方案和传力途径的要求,确定预制构件的布置及构造;2 预制构件的设计应满足建筑使用功能;3 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重量等应充分考虑制作、运输、安装各环节的要求。6.2.2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预制构件的设计应按下列不同状况,分别进行验算:1 对持久设计状况,应对预制
46、构件进行承载力、变形和裂缝控制验算;2 对地震设计状况,应对预制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3 对制作、运输和堆放、安装等短暂设计状况下预制构件的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 的相关规定。6.2.3 预制梁、预制柱的配筋设计应便于工厂化生产和现场连接。同等设计强度下,宜统一钢筋规格,采用大直径、大间距的方式进行配筋设计。6.2.4 预制构件应根据吊装需要合理布置吊点,使其在脱模、翻转、运输及安装阶段满足设计要求。6.2.5 预制构件中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要求;预制柱中钢筋接头处套筒外侧箍筋的混凝土
47、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套筒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当预制构件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宜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6.2.6 用于连接结构构件的预埋件和预埋吊件、临时支撑用预埋件不宜兼用;当兼用时,应同时满足各种设计工况的要求。6.2.7 预制构件中外露预埋件凹入混凝土表面不宜小于10mm。6.2.8 预制构件中外露金属件应按不同环境类别进行密封或做防腐、防锈、防火处理。6.2.9 预制混合梁构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制混合梁中部混凝土梁与端部钢梁间连接构造应有可靠依据,连接面抗剪应符合6.1.2的规定;2 端部钢梁长度应满足钢结构连接施工操作要求,其长度不宜
48、大于梁高,且不宜小于200mm;3 预制混合梁纵向受力钢筋可与连接板焊接连接,其焊缝长度应满足钢筋内力传递要求,当采用双面焊时,焊缝长度不小于5 倍钢筋直径,当采用单面焊时,焊缝长度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预制混合梁纵向受力钢筋与连接板的焊缝宽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0.6倍,焊缝高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0.35倍;4 连接板厚度应根据计算确定,不宜小于10mm,且不小于0.6 倍钢筋直径。6.3 楼盖设计6.3.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楼盖宜采用预制叠合楼板,装配整体式混合框架结构宜采用压型钢板、钢筋桁架楼承板等在施工现场免支模的楼(屋)盖体系。6.3.2 叠合楼盖与梁之间的连接应满足传递水
49、平力的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楼板平面内的整体刚度。6.3.3 用于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楼盖的叠合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 带肋预制板的底板厚度不应小于35mm,折算平均厚度不应小于50mm;其他叠合板的预制板厚度不宜小于60mm。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2 跨度小于6m的叠合板,宜采用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或预制带肋混凝土叠合板;3 跨度大于6m的叠合板,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且叠合板的跨度不宜大于12m。6.3.4 叠合板可根据预制板接缝构造、支座构造、长宽比按单向板或双向板设计。1 2 31 4 2 1 2 (a) 单向叠合板(b)带接缝的双向叠合板 (c)无接缝双向叠合板图
50、 6.3.4 预制叠合板布置形式示意1预制板;2梁;3板侧分离式接缝;4板侧整体式接缝对长宽比大于2的叠合板,可采用分离式接缝连接(图6.3.4a) 并按单向板设计;对长宽比不大于2的四边支承叠合板,当其预制板之间采用整体式接缝(图6.3.4b)或无接缝(图6.3.4c)时,可按双向板设计。6.3.5 叠合板支座处的纵向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叠合板板端支座处,预制板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应从板端伸出并锚入支承梁的现浇混凝土中,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6.3.5-1a);15d4215d51325d51(a)板端支座(b)板侧支座图 6.3.5-1 叠合板
51、板端及板侧支座构造示意1支承梁;2预制板;3纵向受力钢筋;4附加钢筋;5支座中心线2 单向叠合板的板侧支座处,当预制板内的板底分布钢筋伸入支承梁的现浇混凝土中时,应符合本条第1款的要求;当预制板分布钢筋板侧不出筋时,宜在紧邻预制板顶面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中设置附加钢筋,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内的同向钢筋面积且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mm,在板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在支座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附加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图6.3.5-1b);3 当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的后浇混凝土叠合层厚度不小于100mm且不小于预制板厚度的1.5倍时,板端
52、支座处预制板内纵向受力钢筋可采用间接搭接方式锚入支承支座中(图6.3.5-2),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附加钢筋的面积应通过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受力方 向跨中板底钢筋面积的 1/2;2) 附加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8mm,间距不宜大于 200mm;3) 当附加钢筋为构造钢筋时,伸入楼板的长度不应小于 与板底钢筋的受压搭接长度,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 15d(d 为附加钢筋直径)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 当附加钢筋承受拉力时,伸入楼板的长度不应小于与板底钢筋的受拉搭接长度,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4) 垂直于附加钢筋的方向应布置横向分布钢筋,在搭接 范围内不宜少于 3 根,且钢筋直径不应
53、小于 6mm,间距不宜大于 250mm。564受压15d 受拉la123图 6.3.5-2 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板端构造示意1支承梁;2预制板;3板底钢筋;4桁架钢筋;5附加钢筋;6横向分布钢筋6.3.6 单向叠合板板侧的分离式接缝宜配置附加钢筋(图6.3.6),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接缝处紧邻预制板顶面宜设置垂直于板缝的附加钢筋,附加钢筋伸入两侧后浇混凝土叠合层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15d(d 为附加钢筋直径);2 附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预制板中该方向钢筋面积,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6mm、间距不宜大于 250mm。115d15d324图 6.3.6 单向叠合板板侧分离式接缝构造示意1后浇混凝土叠合层;2预制板;3后浇层内钢筋;4附加钢筋6.3.7 双向预制叠合板接缝可采用后浇带的形式(图6.3.7),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叠合板板底外伸钢筋应允许在同一区段内连接,接缝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可在接缝中焊接或搭接连接;2 当接缝两侧板底纵向受力钢筋在接缝中搭接时(图6.3.7),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制板板底外伸钢筋为直线形时(图 6.3.7a),钢筋搭接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的有关规定;2) 预制板板底外伸钢筋端部为 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国际奢侈品进口代理与零售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重型货物运输许可审批指南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场地租赁合同全面升级版服务协议2篇
- 2025年度煤矿掘进工程设备租赁与维护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高端驾校场地改造及施工一体化合同3篇
- 2025年度文档智能分析与多场景应用服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餐饮加盟连锁区域总代理合同6篇
- 年度粘土、砂石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年度保健休闲用品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2025年度临时工建筑安装与维护合同4篇
- 三年级数学(上)计算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 GB/T 12723-2024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编制通则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GB/T 16288-2024塑料制品的标志
- 麻风病防治知识课件
-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办法
- 干部职级晋升积分制管理办法
- 培训机构应急预案6篇
-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口算专项练习
- 应急物资智能调配系统解决方案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政专项测验100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