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红岩》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红岩》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红岩》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红岩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纪振燕 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名著推荐活动中认识红岩一书。2、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红岩的兴趣,体会红岩精神的伟大。3、使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4、教会学生制定读书计划,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交流中, 体验阅读的快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重点: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制定读书计划。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2 .引导学生了解英雄的事迹,体会红岩精神的伟大。教学过程:(一)导人。书是人类的一位好朋友,读书也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 事,好书,可以促进学习的进步,知识的掌握,避免走弯路,利于

2、 成功。名著就是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的好书,今天我来给大 家介绍其中一本,它就是红岩。(二)推荐红岩。1. 了解封面出示书的封面。请你认真看一看书的封面,告诉大家,从书的封面,你了解到了 什么?引导学生明了:封面和内容也是也是息息相关的,有时是内容 的浓缩,有时是本书思想内涵的体现。本书封面由红黑黄三色组成: 红色仿佛烈士的鲜血浸染,黑色象征着当时的社会环境的黑暗,黄 色象征着黎明前的曙光。红岩上那棵傲然挺立的苍松正是英雄们坚 强不屈的象征。你还想了解什么呢?(三)了解大体内容,制定阅读计划浏览目录,了解内容。1、目录,是指书籍正文前所载的目次,是揭示和报道图书的工具。 目录是记录图书的书

3、名、著者、出版与收藏等情况,按照一定的次 序编排而成,为反映馆藏、指导阅读、检索图书的工具。2、红岩是1961年1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国 民党集中营的幸存者罗广斌、杨益言。该书讲述了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共产党员在渣滓洞和白公馆 中,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 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 涂地。说到这,我想大伙儿对红岩心中会有更多问号,那么解决 这些问号就需要认真阅读这本名著。但是大伙儿别急,“凡事豫则 立,不豫则废”,没有事先的计划和准备,就不能获得成功。所以, 咱们在阅读之前要先制定一

4、个具体的阅读计划。3、明确:讲解读书计划的格式及内容。计划中包含阅读任务(即通 过阅读你想了解哪些知识,达成哪些能力)、阅读进度(每天的阅读 量,用几天时间读到哪,什么时间读完整本书)、阅读方法(读书 时要关注哪些内容,哪些内容要随读随记,什么时间小组随机讨论 交流收获)。(四)指导阅读红岩1、初步的阅读方法指导。师:拿到这么一本厚厚的书,你打算怎样下手去读呢?2、师总结阅读方法。(1)略读(也叫泛读):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 书学会弄懂。了解书的内容(即本书写了什么。)(2)精读(也叫品读):要看看这本书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还要思考全书的主题,也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即

5、为什么写。)(3)在精读的过程中我们思考主题、理解人物性格特点、写作方法、 品味语言特色等这就是在看作者是怎样写的。(即怎样写)在精读 中你有哪些好方法推荐给大家?边读边划、复述的方法、感情朗读、诵读、做摘记、边读边联想。(简析:“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不是每个人天生爱阅读、会阅读的,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预测学生的阅读困难,教给他们一些阅读 的策略,让每个学生都向前走一步,缩短天生能力的差距。)师: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的读书方法,我真为你们高兴。一代英烈 用筋骨血肉筑成了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一本红岩以时代墨迹记录 了风雨如磐的斗争史。小说自出版至今,已 51次再版,发行800多 万册,是发行量最大的小说。小说中精彩的不只是对人物形象的塑 造,更以其自身的语言魅力感染着每一个读者。老师知道你们已经 做好了准备,下面就让我们从目录中自选一个片断开始阅读吧。(特别推荐批注法)(五)谈阅读感受。同学们刚才都在认真地读这本书。那么在这短短的十五分钟里, 你们对书有了哪些了解呢?(鼓励学生读书时在有感悟的地方写一写。因为这是一个令人 热血澎湃的故事,每一个英雄人物,甚至反面人物都令人过目难忘。 读过之后,信笔写下自己当时的感受,可以更好地把握阅读的主要 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感情,体会作者的感情,与作者及书中的人物 心心相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