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贞观之治”》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贞观之治”》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贞观之治”》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贞观之治”618年,李渊带兵进入_,建立唐朝,李渊就是_。626年,_继位,年号贞观。自主阅读考点填空1唐朝的建立原因:注意吸收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勤于政事,注意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大臣廉洁奉公。表现:唐太宗时,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人民生活改善,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_”。2贞观之治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时期,继续实行_的政策,发展生产,选拔贤才,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是“政启_,治宏_”。3女皇武则天师生思考讨论探究1唐太宗时出现 “贞观之治”的原因有哪些?”2阅读

2、下列材料: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请回答:在这段材料里,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做什么?这一观点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怎样的关系?3想想上学期所学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答:唐太宗和汉文帝的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4阅读下列材料:(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纳谏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

3、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资治通鉴请回答:上述材料中的内容表明了什么?复习巩固训练反馈一、选择题( )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推翻,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唐太宗时前后进谏二百多次,深受唐太宗赞赏的大臣是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3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赋税劳役,并“戒奢从简”的唐朝皇帝是A唐高祖         

4、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下列有关唐朝前期说法不正确的是 A618年,李世民建立唐朝,隋朝灭亡B由于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这一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C“房谋杜断”从侧面反映了唐太宗虚心纳谏D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5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

5、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A她建立周朝,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C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6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皇帝以善于用贤、虚心纳谏著名,他就是A商纣王   B秦始皇   C隋炀帝     D唐太宗( )7正在热播的贞观之治、贞观长歌等电视连续剧演绎了唐太宗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是虚心纳谏 轻徭薄赋 统一文字 北击匈奴A B C D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右图中的人物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请回答:(1)图中人物是我国古代哪位君王?材料是他吸取哪一朝代灭亡的教训而得出的结论? (2)在他统治时期,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