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观沧海中考阅读经典赏析试题(共20 题)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 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2. 主旨、情感曹操为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而写, “观”字统领全篇。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
2、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即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以及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3. 请赏析首联的表达作用。答: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虽为叙事,由于视角选得好,一开始就造成了先声夺人、气概不凡的效果,流露出观海时的兴奋而庄严的心情。4. 请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表达效果。答:示例一:虚写,不直言大海之大,而是以日月星辰运行其中来比喻,写出其辽阔无垠,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表现了他渴望统一全国的心胸抱负。示例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人想象出大海的广阔浩大、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传达出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要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政
3、治抱负。示例三: 用了夸张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极写大海的广阔浩大、 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传达出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要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5. 赏析“若”字的表达效果。答: “若”,好像之意,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想象之景,体现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6. 请写出这首诗实写和虚写的句子。答:从写景的虚实上看,“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是写实景(实写),“日 月之行若出其里”是写虚景(虚写)。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7. 请写出这首诗动景和静景的句子及其作用。答: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是动景;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4、”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动静结合,描写大海全景。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威严、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8. 请写出这首诗情与景的关系。答: 这首诗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交融、情理结合。9. 请想象诗人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产生了怎样的感觉。答:诗中选取的景物都具有宏大的特点,如“沧海”“洪波”“日月”“星 汉”等,都是远观之景,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这就是壮美的感觉。10.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答: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
5、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11. 诗中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哪几个诗句是写想象的?答:现实之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想象之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2. 诗中哪几个诗句最能体现诗人博大的胸怀?答:“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13. 有人说这首诗在写景方面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写景的前六句动静结合,相互映衬,显示出大海的辽阔和惊人的力量;后四句虚写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暗含要像大海容纳百川万物一样统一天下的胸襟,虚实相间
6、,表现了诗人乐观的情怀和远大的抱负。14.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答: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写 景为实,想象为虚。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 动。运用比喻、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15.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是 (C)A.日月好像在沧海中运行。B.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C.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人沧海。D.日月的行踪,都好像与沧海有关。16. 选出对曹操的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C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观海的地点。B. “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
7、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 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C.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四句,是诗人对眼前实景的描绘,生动地 展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磅礴气势。D.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的政治 抱负。【解析】“日月之行”四句,是作者想象之景,不是实景,实景是“水何澹 澹”到“洪波涌起”六句。17. 对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 “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 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B. “日月”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从两个“若”字可看出写的是虚景,即通 过诗人的主观
8、感受,写出了沧海之大,描绘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C.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赞颂了祖国壮丽的河山,表现了正处于事业最高峰 的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D .诗人运用了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借景抒情等手法使意象瑰丽、意 境开阔,全诗感情奔放,思想含蓄,显出雄浑苍劲的诗风。18.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 篇。B. “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C. “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 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D.诗的最
9、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 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解析】B 项中“描写了大海的近景”理解错误,应为“描写了大海的远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19. 对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D)A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者借景抒情,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B 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C 诗人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D 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20.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D 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产权交易合同
- 个人名下房产无偿合同
- 2025商业房产预租协议(合同版本)
- 2025商品交易合同(合同版本)
- 尊敬老师的名言(7篇)
- pvc地板胶合同标准文本
- 以风景为话题作文(3篇)
- 保险中合同范例
- 作为甲方合同标准文本
- 写好房产合同标准文本
- 山东大学教师外其他专业技术岗位招聘真题2024
- 函数与导数-2025高考数学大题突破(含答案)
- 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含详解)
- 小学生数据分析课件
- 术后镇痛规范与流程
- 影视短剧投资合作合同
- 眼科护理培训课件
- 2025年甘肃农垦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泰隆银行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5.1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同步练习)(含解析)-【一堂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同步名师重点课堂(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09《战国策》第八-整本书阅读系列《经典常谈》名著阅读与练习(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