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_第1页
第7章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_第2页
第7章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_第3页
第7章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_第4页
第7章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常见疾病的营养治疗2消化系统疾病与营养消化系统疾病与营养概述:概述:w消化系统主要包括食管、胃、肠、消化系统主要包括食管、胃、肠、肝、胆、胰等。肝、胆、胰等。w消化系统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消化系统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排泄有密切关系。利用排泄有密切关系。w消化系统疾病多与饮食有关。消化系统疾病多与饮食有关。3一、胃炎一、胃炎 急性胃炎急性胃炎病因:病因: 化学因素化学因素:吸烟、喝酒,浓茶、咖啡,:吸烟、喝酒,浓茶、咖啡,阿司匹林、消炎痛等。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过冷、过烫、暴饮暴食等,:过冷、过烫、暴饮暴食等,细菌或其毒素等刺激所致。细菌或其毒素等刺激所致。4(一)

2、相关营养素:(一)相关营养素:w1 1、矿物质和水:、矿物质和水:有恶心、呕吐等,减少有恶心、呕吐等,减少水和食物摄入,而排泄增加,致水与电解水和食物摄入,而排泄增加,致水与电解质紊乱。质紊乱。w2、维生素:蔬菜、水果进食少,且消化、维生素:蔬菜、水果进食少,且消化吸收不良,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吸收不良,水溶性维生素缺乏。w3、能量代谢:负平衡状态,影响体力和、能量代谢:负平衡状态,影响体力和营养状态。营养状态。5(二)营养治疗(二)营养治疗w1 1、消除病因,对症治疗,卧床休息。、消除病因,对症治疗,卧床休息。w2 2、大量饮水,补充丢失的水分,加速毒素、大量饮水,补充丢失的水分,加速毒素的排

3、泄。的排泄。w3 3、饮食以流质为主,使胃部得到休息;待、饮食以流质为主,使胃部得到休息;待病情好转,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病情好转,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6慢性胃炎慢性胃炎 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是由于各种刺激因素长期或反复作用所致慢长期或反复作用所致慢性胃黏膜炎症。性胃黏膜炎症。7(一)相关营养素:(一)相关营养素:w1 1、矿物质:、矿物质:消化能力差,长期摄入消化能力差,长期摄入不足,易致电解质紊乱。不足,易致电解质紊乱。w2、维生素:因摄入不足,不能保证、维生素:因摄入不足,不能保证维生素的需要,特别是易发生维生素的需要,特别是易发生B12缺缺乏。乏。w3、能量和蛋白质:呈负平衡状态。、能量

4、和蛋白质:呈负平衡状态。8(二)营养治疗(二)营养治疗1 1、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标准同普通人或略、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标准同普通人或略高,多优质蛋白,防止高,多优质蛋白,防止PEMPEM的发生。的发生。2 2、适宜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适宜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能量以碳水化能量以碳水化物为主,如粥、面、饼干、蛋糕等,减少物为主,如粥、面、饼干、蛋糕等,减少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纤维的摄入。3 3、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给。、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给。4 4、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少量多餐,细嚼慢咽。5 5、烹调方法的选择:蒸、煮等方法,不宜用、烹调方法的选择:蒸、煮等方法,不宜用煎炸、熏烤、腌制

5、的方法。煎炸、熏烤、腌制的方法。9忌用食物:忌用食物:生冷、粗糙、辛辣刺激性食品;生冷、粗糙、辛辣刺激性食品;高脂肪食物和油煎油炸食品;高脂肪食物和油煎油炸食品;难消化食品;难消化食品;各种酒类、含酒精的饮料、碳酸饮料等。各种酒类、含酒精的饮料、碳酸饮料等。10二、消化性溃疡二、消化性溃疡w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w(一)相关营养素w1、蛋白质;w2、脂肪;w3、维生素;w4、能量 11(二)营养治疗(二)营养治疗1、营养全面合理:足够的热能,适量的蛋白营养全面合理:足够的热能,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充足的矿物质和维质、碳水化合物

6、、脂肪,充足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生素。2 2、少量多餐,定时定量;、少量多餐,定时定量;3 3、不可过酸、过甜和过咸。、不可过酸、过甜和过咸。4 4、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5 5、选用细软、易消化、刺激性弱的食品。、选用细软、易消化、刺激性弱的食品。6 6、适宜的烹调方法:蒸、煮等方法、适宜的烹调方法:蒸、煮等方法12三、腹泻三、腹泻 是消化道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是消化道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粪质稀薄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粪质稀薄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等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等 按病程分为按病程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1

7、3营养相关因素营养相关因素 不良饮食习惯不良饮食习惯 消化不良消化不良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 代谢紊乱代谢紊乱急性腹泻急性腹泻14营养防治营养防治 禁食禁食 低脂饮食低脂饮食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食物禁忌食物禁忌急性腹泻急性腹泻15营养相关因素营养相关因素 消化不良消化不良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 慢性腹泻慢性腹泻16 高热量,高蛋白高热量,高蛋白 限制脂肪和膳食纤维限制脂肪和膳食纤维 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当的烹调方法适当的烹调方法 少食多餐少食多餐 食物禁忌食物禁忌 营养防治营养防治慢性腹泻慢性腹泻17内分泌系统疾病与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与营养 糖尿病的营养防治

8、 肥胖症患者的营养防治18一、糖尿病一、糖尿病19 控制总能量摄入控制总能量摄入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应比例适当的供应比例适当 补充微量元素补充微量元素 食物丰富多样食物丰富多样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餐次分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餐次分配 20二、肥胖症二、肥胖症10% 20% 30% 40% 50%超重 轻度肥胖 中度肥胖 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偏瘦 正常 偏胖 肥胖18.5 24 28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21 控制总能量摄入控制总能量摄入 增加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增加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 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新鲜蔬菜和水果 注意烹调方式及三餐分配注意烹调

9、方式及三餐分配 改善饮食习惯改善饮食习惯22肝胆系统疾病与营养肝胆系统疾病与营养 病毒性肝炎 脂肪肝 肝硬化 胆道疾病23一、病毒性肝炎一、病毒性肝炎营养防治营养防治 适量的能量适量的能量 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足量优质蛋白足量优质蛋白 充足的维生素充足的维生素 和和 矿物质矿物质 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水分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水分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24脂肪肝系一种多病因引起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过多脂肪肝系一种多病因引起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过多的病理状态。的病理状态。蓄积在肝内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其余为磷脂、蓄积在肝内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其余为磷脂、糖脂或固醇酯

10、。糖脂或固醇酯。 二、脂肪肝二、脂肪肝25营养相关因素营养相关因素 营养过剩营养过剩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 肥胖肥胖 乙醇乙醇 26营养防治营养防治 控制能量摄入控制能量摄入 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限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充足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膳食纤维 限盐,适量饮水限盐,适量饮水 增加富含蛋氨酸食物增加富含蛋氨酸食物 饮食清淡饮食清淡 选用降脂食物选用降脂食物 27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在肝细胞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广泛变性和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

11、假小叶,导致肝小叶正常结构和血管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肝小叶正常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解剖的破坏。 三、肝硬化三、肝硬化28营养相关因素营养相关因素 低白蛋白血症低白蛋白血症 消瘦消瘦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 脂肪吸收不良脂肪吸收不良 水钠潴留水钠潴留 糖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 29营养防治营养防治 高能量高能量 高碳水化合物高碳水化合物 ,高蛋白质,高蛋白质 适量脂肪适量脂肪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钠与水钠与水 适量膳食纤维适量膳食纤维 膳食调配膳食调配 休息,忌发怒忧愁休息,忌发怒忧愁 30四、胆道疾病四、胆道疾病 最常见的是胆石症和胆囊炎,两者常最常见的是

12、胆石症和胆囊炎,两者常同时存在。同时存在。 病因多样,但饮食等营养因素与本病病因多样,但饮食等营养因素与本病发生、发展和防治有密切的关系。发生、发展和防治有密切的关系。 31营养相关因素营养相关因素 肥胖肥胖 高能量、高胆固醇、高糖类、高能量、高胆固醇、高糖类、低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 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缺乏 胆管蛔虫胆管蛔虫 32适当能量适当能量 严格控制脂肪,低胆固醇严格控制脂肪,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高膳食纤维和水高膳食纤维和水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定时定量 烹调方式烹调方式 注意饮食卫生注意饮食

13、卫生营养防治营养防治33心血管疾病与营养心血管疾病与营养与营养关系密切疾病主要有动脉粥样与营养关系密切疾病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发病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关,在某些发病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关,在某些危险因素如遗传、肥胖、吸烟等作用危险因素如遗传、肥胖、吸烟等作用下导致疾病发生。下导致疾病发生。34一、高血压一、高血压(一)相关营养素:(一)相关营养素:1 1、钠:钠在体内积蓄,导致血容量增加;增加肾脏、钠:钠在体内积蓄,导致血容量增加;增加肾脏负荷负荷; ;钠还会增加血管对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引起钠还会增加血管对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引起小动脉痉挛。小动脉痉挛。2 2、钾:

14、、钾:能阻止过高食盐引起的血压升高,能阻止过高食盐引起的血压升高, 有利于钠和水的排出。有利于钠和水的排出。3、钙:钙的摄入与血压呈负相关,体内钙、钙:钙的摄入与血压呈负相关,体内钙不足,使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不足,使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细胞外的钙流入细胞内,促使平滑肌加,细胞外的钙流入细胞内,促使平滑肌细胞收缩,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细胞收缩,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35营养治疗营养治疗w1 1、限制钠:摄入量小于、限制钠:摄入量小于6g6g,需长期坚持;,需长期坚持; 摄入量从摄入量从10g10g减至减至5g5g,血压可下,血压可下10/5mmHg10/5mmHg。w2 2、

15、适当增加钾与钙:钾与钙的合理摄入有、适当增加钾与钙:钾与钙的合理摄入有利于高血压的防治。利于高血压的防治。w3 3、控制能量,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控制能量,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 膳食。膳食。36二、冠心病w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病。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脏病。w其危险因子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其危险因子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缺少运动、饮食因素尿病、肥胖、缺少运动、饮食因素(喜食肥肉、重盐饮食)、吸烟等。(喜食肥肉、重盐饮食)、吸烟等。37(一)相关营养素(一)相关营养素w1 1、能量:肥胖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较

16、高。、能量:肥胖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较高。腰带长腰带长 寿命短寿命短382、脂肪:、脂肪:过高的膳食脂肪对血脂有重要影响。过高的膳食脂肪对血脂有重要影响。LDL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有最强的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有最强的正相关关系。正相关关系。39 3、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易导致血中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易导致血中的甘油三酯升高,可能形成小的致的甘油三酯升高,可能形成小的致密的密的LDL颗粒,增加冠心病的危险颗粒,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性。4、膳食纤维:大多数可溶性膳食纤、膳食纤维:大多数可溶性膳食纤维可降低血胆固醇水平。维可降低血胆固醇水平。40(二二)、营养

17、治疗营养治疗1 1、控制总能量:、控制总能量:以低于标准体重的以低于标准体重的5%5%供能;供能;超过标准体重者应降低体重;超过标准体重者应降低体重;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严格控制能量的摄入,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严格控制能量的摄入,每天能量在每天能量在1000 Kcal1000 Kcal。健康减肥不可急于求成不可急于求成412、限制脂肪、限制脂肪少食动物脂及胆固醇少食动物脂及胆固醇.脂肪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总热量的脂肪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总热量的30%以内。以内。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200mg。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如鸡、鱼、蛋、豆腐。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如鸡、鱼、蛋、豆腐。3

18、、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能的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能的60%65%。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合理搭配。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合理搭配。豆制品可降低血胆固醇,提倡食用。豆制品可降低血胆固醇,提倡食用。424 4、适当增加膳食纤维:、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含水溶性纤维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荚豆类、蔬菜等,可使的食物如燕麦、荚豆类、蔬菜等,可使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降低5-8%5-8%。5 5、限制钠盐限制钠盐:一般应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一般应控制每日钠盐摄入5g5g以下,中度以上心功能不全病人每天以下,中度以上心功能不全病人每天钠盐应控制在钠

19、盐应控制在3g3g以下。以下。436、补充维生素、补充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B6B6能降低血脂的水平;能降低血脂的水平;维生素维生素C C能使部分病人的血胆固醇下降,还能能使部分病人的血胆固醇下降,还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尤对心肌梗死的病人,维增强血管的弹性。尤对心肌梗死的病人,维生素生素C C能促进心肌梗死的病变的愈合。能促进心肌梗死的病变的愈合。维生素维生素E E是抗氧化剂,能防止脂肪过氧化,改是抗氧化剂,能防止脂肪过氧化,改善冠状动脉血液供应,降低心肌的氧耗量。善冠状动脉血液供应,降低心肌的氧耗量。注意补充富含注意补充富含B B族、维生素族、维生素C C、维生素、维生素E E的食物。的食物。44

20、肾脏疾病的营养治疗肾脏疾病的营养治疗w常见疾病: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疾病: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肾病综合征、急性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等。竭等。45一、肾炎一、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cute glomerulonephritis):一般认为是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最一般认为是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产生免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产生免疫反应后,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疫反应后,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同时肾小球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同时造成肾小球的炎症和创伤。造成

21、肾小球的炎症和创伤。46(一)相关营养素(一)相关营养素1 1、蛋白质:尿中丢失蛋白质,出现浮肿、蛋白质:尿中丢失蛋白质,出现浮肿、低蛋白血症、贫血和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贫血和营养不良。2 2、水与电解质:、水与电解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是造成循环充血(肺潴留,血容量增加,是造成循环充血(肺水肿)和高血压的原因之一。水肿)和高血压的原因之一。47(二)营养治疗(二)营养治疗1 1、低蛋白、低蛋白尿素氮升高,蛋白质不超过尿素氮升高,蛋白质不超过0.6g/ Kg.d 0.6g/ Kg.d ,并多选用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并多选用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当

22、患者尿量增多至每日当患者尿量增多至每日1000ml1000ml以上时,可逐以上时,可逐渐增加饮食中蛋白质的量,但不要超过渐增加饮食中蛋白质的量,但不要超过0.8g/Kg.d0.8g/Kg.d。482 2、限制钠和水:、限制钠和水: 每日食盐量控制在每日食盐量控制在2g2g内(酱油内(酱油101015ml15ml)。)。 如病情严重,则应采取少盐或无钠盐饮食,全日如病情严重,则应采取少盐或无钠盐饮食,全日含钠量不超过含钠量不超过500mg500mg为宜。为宜。 按照尿量多少决定每日入液量。按照尿量多少决定每日入液量。一般以补充前一日尿量外,再摄入一般以补充前一日尿量外,再摄入500ml500ml

23、。若病人少尿,每日入液量应限制在若病人少尿,每日入液量应限制在1000ml1000ml。493 3、限制钾的摄入:处于少尿或无尿状态时,、限制钾的摄入:处于少尿或无尿状态时,严格控制钾的摄入,限制含钾丰富的食物。严格控制钾的摄入,限制含钾丰富的食物。4 4、适宜的能量,适宜的脂肪;、适宜的能量,适宜的脂肪;5 5、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充足的碳水化合物;6 6、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8 8、多食碱性食物:急性肾炎时尿液呈酸性,、多食碱性食物:急性肾炎时尿液呈酸性,碱性食物可调节尿液的碱性食物可调节尿液的pHpH值。值。50慢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炎w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是

24、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病程在一年统疾病,病程在一年以上,有的甚至可达以上,有的甚至可达数十年。数十年。51(一)相关营养素(一)相关营养素1 1、蛋白质、蛋白质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出现蛋白尿。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出现蛋白尿。组织蛋白分解代谢增加,处于负氮平衡。组织蛋白分解代谢增加,处于负氮平衡。2、水与电解质: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水与电解质: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加,钠、水潴留,出现水肿、高血压、增加,钠、水潴留,出现水肿、高血压、少尿、高血钾。少尿、高血钾。52(二)营养治疗(二)营养治疗1 1、蛋白质:、蛋白质:若肾功能损害不严重,可暂不限蛋白质,摄若肾功能损害不严重,可暂不限蛋白质,

25、摄入量不超过入量不超过1g/kg.d1g/kg.d。如血尿素氮升高,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如血尿素氮升高,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40g40g以下。以下。蛋白质宜选用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质蛋白质宜选用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质。2 2、限制钠盐:、限制钠盐: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限盐。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限盐。但慢性肾炎多尿期可能会发生钠排出增多;但慢性肾炎多尿期可能会发生钠排出增多;也应注意检查体内钾的水平。也应注意检查体内钾的水平。533、充足的能量:、充足的能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原则,以维持正常体重为原则,以碳水化合物、脂肪为能量的主要来源。以碳水化合物、脂肪为能量的主要来源。4、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6、、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应多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应多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 出现高血钾时,慎重选择蔬菜和水果。出现高血钾时,慎重选择蔬菜和水果。5 5、急性发作时,按急性肾炎处理;、急性发作时,按急性肾炎处理; 大量蛋白尿时,遵循肾病综合征的膳食治大量蛋白尿时,遵循肾病综合征的膳食治疗原则。疗原则。54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 syndrome w是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是以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明显水肿为临床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症、明显水肿为临床特点的临床综合征。55营养代谢因素营养代谢因素 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 水肿水肿 血脂异常血脂异常 56营养防治营养防治 充足的热能充足的热能 适量蛋白质和脂肪适量蛋白质和脂肪 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限制钠盐限制钠盐 控制液体摄入量控制液体摄入量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增加膳食纤维增加膳食纤维 5758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中膳食营养因素约占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中膳食营养因素约占1/31/3,并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