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语文评课_第1页
如何进行语文评课_第2页
如何进行语文评课_第3页
如何进行语文评课_第4页
如何进行语文评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评课:1、 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2、在拓展知识的环节中,所展示的大量图像,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像与创作。3、 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 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4、老师对感情基调、重轻音、读音的细化指导,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5、通过学生自由读与默读,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6、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发现的品质。7、教态自然,语言亲切,组织教学的能力很强, 是一位素质较高的教师。8、教学思

2、路清晰,开课时教师一下子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揭示了课题。9、文本与情感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创设的情境真实,把学生引入了一个美好的情境, 进入了课文中, 自然而然地使学生进行了情感双方的内心体验,进入了课文丰富的感情世界。10、运用课件创设识字,朗读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感情朗读的训练;语言文字训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并扎实有效;理解词语的方式灵活多样。11、善于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12、分角色朗读也是一大亮点,指名让学生上台朗读,其他学生当评委,注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这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13、这节课上得

3、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读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 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14、抓住了本年级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学法与写法上注重了指导,把课文当作了写作的范例,教学落实、清晰。教学过程平实,虽然不精彩,但很扎实。15 、以读为纽带,贯穿整篇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为后面的说、写打下基础。但读的形式主要是以齐读为主,显得有些比较单调。16、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弄清楚每一段写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17、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

4、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课堂中, 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18、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这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19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20、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21、积累迁移,将规范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学生把课本

5、上学习的语言内化以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这也是规范学生语言的一个途径。22、创设愉快环境,和谐气氛,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对新老师没有恐惧,非常轻松。23、小小的探索意在激发学生研究文章的兴趣。24、引导初读,渐渐深入,教师精心设计,符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25、由整体感知,品味课文,研读课文。26、以读为主线,把读层层引向深入,让学生体验,探究。教师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27、 以活动形式内化课文语言和积累运用课文语言, 同时把口语交际的方法引到阅读教学中去。28、展开想象,让学生自由说说。并且设计活动性作业,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体会。29、设计基础性作业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

6、传统教学和发展性研究教学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主,自由,老师充 分重视学生体验。30、以“演”入情境。朗读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3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入情入境,表演能很快地让学生进入情境,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人物。32、教师开发了语文课程资源,凭借教材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创造性地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真正、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流的习惯。33、教师创造的良好情境,开展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不断提高学生听的能力、说的水平、参与讨论的热情,并懂得与人交往

7、的礼貌。34、 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做得很好, 学生应该自己做的事能交给学生,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老师不包办代替,把课堂交给学生。35、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者没有过多分析, 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找到了自己感受比较深刻, 比较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通过交流加深印象,体会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36、教师在组织交流的过程中,抓住重点指导整体感知,读懂课文。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自己认为优美的段落, 背一两部分, 积累词句。37、安排小导游活动,进行迁移训练,促进学生积累内化语言。整节课较好地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

8、放有活力。38、情境营造,激发兴趣。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 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教者较好的利用多媒体营造情景,把学生带入情境,诱发学生追踪,调动了学习39、 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合理整合, 形象的思维和抽象的思维相结合。指导朗读,播放音乐,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40、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步步设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4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读课文,以读解疑,以读会义,以读悟情。42、 整个教学过程立足课文本身, 让学生从读中体会课文的思想

9、感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予学生读书方式, 边读边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变机械地读字为开动脑筋地读文。43、内外知识,新旧知识相结合,相贯通。不局限于课文中的内容,而是有机的结合课外知识, 从而也将学生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温故而知新。44、 老师丰富的教学语言也推动了教学的高潮,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朗读中有所学,在思考中有所学,更好地接受知识。45、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人文熏陶。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46、教师和学生有一种心灵上的沟通,通过平等的交往学生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受到鼓励、赞赏,使思维更加活跃,增强语文的学习积极性。

10、47、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融入到学生中间,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激励学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充满师生平等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宽容、信任和民主。48、注重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验,倡导自主学习。老师注重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述自己见解,不强求学生按自己的意思表达,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见解。49、 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 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所体现的作者的感情,通过学生的情绪体验来展现不同的心理感受。50、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设开放的课堂。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51、体验了课文的内含,又让学生在课文原有材

11、料基础上进行拓展,使得生成与发掘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 使得教材内容和体现的内含在课堂上得以延伸,使得课堂教学的功能出现了倍增效应。52、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性,让学生的学习转变为个性主动参与探究、参与创造、参与发现的过程。53、对学生评价标准的改变,注重发展与提高。54、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利用音、图、像的感染作用与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并且超越了文本的局限性。55、 在拓展知识的环节中, 所展示的大量图像, 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从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像与创作。56、 以多种方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 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这篇文章就知识来说,其实并不难。但是,作为这

12、种抒情性较强的文章来说, 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体验其中的情感, 如何使学生融入文章,则显得更重要。657、这位老师发挥了朗读体会的作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件的泛读,强调了字词音韵的把握与情感的渲染。老师对感情基调、重轻音、读音的细化指导,则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58、学生自由读与默读,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体会,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都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体味,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 热爱发现的品质。59、 建立“大语文”观念,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文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必然蕴涵了各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做做小科学找出大自然的语言,从而培养学生浏览课文的

13、能力;让学生做做小诗人、小作家,从而养他们的转化能力与体验力。60、简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过程的思想,而且思路清晰。61、教学手段多样化,整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62、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63、识字讲方法,词语理解生活化。64、整个识字过程,始终注重儿童中心。65、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表演体验,这时课堂教学是生成性的,动态发展的。66、精心的教学设计,不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词语,而且让学生回到文本再一次感情朗读,增强体会。一: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课堂快乐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实践, 让每一位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是新课程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

14、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之,乐之,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求知欲望强烈,以学为乐。那么,怎样才能献给学生一个快乐的课堂呢?最基本的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三个充满”:1、充满情趣,使学生热情高涨地学习语文。兴趣是入门的先导,热情是不竭的动力。 要把一节语文课上得让学生“小脸通红、 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就必须把激发兴趣、调动热情放在首位。2、充满激励,使学生信心十足地学习语文。激励性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 能鼓舞人心、 增强自信。 那么, 怎样才能使教学充满激励、让学生具有学习的信心感和安全感呢?首先要求教师必须

15、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确保“学生无错”原则,从多角度评价学生;坚持民主平等原则, 多与学生商量沟通; 尊重学生人格原则, 不伤害学生自尊。其次是提倡教师采用激励性的课堂用语:如盼其成功:“别着急,再 想想,你会想起来的”;促其成功:“你想得真好!为大家开了一个好头”; 帮其成功: “你的想法真好, 能把想法说得更清楚一些吗?”3、充满赏识,使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语文。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赏识能使人灵感涌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赏识学生呢?赏识学生,就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就要蹲下来看学生,细心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赏识学生,就要包容学生,在包容中为学生指

16、明前进的方向。作为教师,我们永远也不要对学生说“你不行。 ”因为说学生不行, 实质就是学校不行、老师不行,应该检讨的是学校和教师。有人问一位日本教师:“你们班上谁最差、谁最笨?”这位教师说:“不知道,我们班里没有最差的学生, 更不存在笨学生, 只有在不同方面表现出色的学生。 ”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就能读出每一位学生的优点,欣赏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分享每一位学生成功的快乐。二: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对话的课堂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 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式”教学而言的, 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克林伯格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中,进行着最广义的

17、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法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本质性的标识。 ”对话教学主要有言语型对话、 理解型对话、 反思型对话三种课堂实践形式。 言语型对话是指以言语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对话, 可分为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理解型对话是指人与文本的相互理解与阐释, 包括师本对话和生本对话; 反思型对话是 指以自我反思为主要手段的师生对话。 在课堂上, 几种对话形式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错综复杂的对话教学实践形态。运用语文新课程理念来审视, 进入对话状态的语文教学主要由生本对话、 师生对话与学生的自我对话所构成, 并且具有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积极参与、 面向生活的广阔天地、 能

18、挖掘学生无限的创新潜能四个显著特征或重要作用。因此,语文教学要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必须抓住三种对话状态,以切实发挥上述四方面的作用:1、生本对话,充分感悟,使学生在感悟中不断提高。生本对话就是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建议”中指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

19、解。”由此可见,将学生阅读文本视为对话, 强调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将个体感受与文本意义交融, 与文本共同生成各种带有学生个性色彩的文本意义。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对这种解读的最高明的形容。2、师生对话,沟通引领,使学生在引领下不断进步。作为语文教学状态的师生对话, 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语文课堂上的师生问答, 而是蕴涵着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 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因此,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 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 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教学

20、中的师生对话,不是居高临下地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是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发现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3、生生对话,互动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不断发展。合作学习理论认为, 生生对话是教学系统中极具潜力的宝贵的人力资源, 是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因为, 生生对话赋予了教学浓厚的情意色彩, 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生生对话给每个人提供了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意见的机会,能使同窗真正成为学友。生生对话主要有讨论式、问答式、辩论式三种形式。总之,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在方式上不应再是单向的传授与示例,而是平等对话、合作探究。由于对话的地位是平等的

21、、气氛是民主的、内容是“非预设性”的(开放的、动态的)、目标是“非精确性”的、感情是真实的、方法是“非指示性的”,因而对话教学与我们传统的驯化教学状态和传授教学状态相比较, 至少具有四个显著特点或优势:即具有和谐的教学氛围、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能面向学生的广阔天地、能挖掘无限的创新潜力。三: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课堂新课程所追求的教学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 教材内容、 学习方式和教师心态的开放等方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语文是母语教育课,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要“努力建设开放

22、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 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在教学中要能真正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必须在教学时空、教学课型、教学内容等方面实施开放策略:1、教学时空的开放,以拓宽学习时空,让学生时时处处可以学语文。传统教学的教学时空是封闭的, 以上课、 下课铃声为教学的起始和终结, 教师走进课堂

23、才表明教学的开始。 开放的教学时空是没有严格的起点和终点的。它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课堂的时空向课前开放。比如,课前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学生可先通过查找资料、搜集信息来帮助预习新课,以便课堂上与教师、同伴、文本对话,使课堂真正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特别是作文教学,如果事先让学生拟题、议题、定题,给学生较充足的准备时间,到作文课时,学生就会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二是课堂的时空向课后开放。下课铃声绝不是教和学的休止符, 它应成为继续探究的新起点。 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是把所以问题解决在课内,而开放式教学则提倡把问题带出课堂、带向生活。如教学落花生一课,课堂上让学生讨论:落花生的品质与现代社会

24、需求的异同, 你想做什么样的人?课上教师不给统 一答案, 让学生在课外去采访当地的普通劳动者、 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把这关于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的讨论引向更广阔的时空。2、教学课型的开放,以创新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语文。 开放的教学课型主要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指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构建起开放的教学课型; 二是指不搞统一的教学课型,鼓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如质疑式(其操作程序为:“学生质疑一带疑阅读-尝试讨论-小组交流一解疑存疑。”)、讨论式(其 操作程序为:”出示讨论题目一定向学习材料一组织小组讨论一开展

25、 全班交流。”)、辩论式(其操作程序为:“学习新材料-确定讨论 题目一分组做准备一两组展开辩论一辩后师生小结。”)、茶馆式(其 操作程序为:“课前预习教材一七嘴八舌谈见解一教师适当作点评。”)等等,各具特色,开放多变。'3、教学内容的开放,以开发学习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开放的课程观认为,教材只是教学的一个媒介、一种载体,师生周围有取之不尽的课程资源,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 一是用好有字之书,包括教科书(引导学生读好用好课本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师要由“教教材”转变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让教材为师生的教与学所用)、课外书(古代多少学者说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

26、外。 ”如果诗人说“功夫在诗外”的话, 那么学生则是“功夫在课外”)。二是关注无字之书(教学起源于劳动、生活,理应回归 生活。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我们应该随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三是开发自己的书(根据学校特色,开发校本课程,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四: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感悟的课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在“教学建议”中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中, 从心理学角度来描述

27、语文教学过程的心理动词就有很多,比如“感受、体验、想象、体会、思考、感悟”等。事实上,“感悟'”与语文及语文教学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感悟” 一词所揭示的心理特征更真实具体地反映了学生在语文活动中的心理过程。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阅读特别强调“感性、感觉、感悟”,特别强调“多义性”, 不能以“一解”去断然地统一“多解”, 去否定“多解”, 更不能用“人解” (别人的解) 去统一“我解” (自我的解) ,去否定“我解”。 诗歌的阅读尤应如此, 传统的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也不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应树立“以人为本,自读自悟”的教学理念。因为在所有的文体

28、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郭沫若把音乐性看作是诗歌的生命,只有吟咏、诵读,才能把诗歌的音乐美充分地体现出来。因此,朗读应成为小学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读中质疑、读中探究、读中感悟、读中释疑”,应该是阅读教学特别是诗歌教学的基本途径。 具体地讲, 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三个: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要在感悟中体验。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征一诗时,始终抓住一个“读”字,引导学生自由读 、探究读、合作读、体会读,边读边利用已获取的信息去探究、感悟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2、把人

29、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要在感悟中品味。学完冬天是个魔术师一文后,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师:冬天看到同学们这么努力学习,十分高兴!它托我带来了它的礼物魔术棒。你能拿着它的魔术棒,仿照书上的话,说一说,冬天还能变哪些魔术吗?(播放音乐,学生说话)生: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家家户户的暖气都热起来了。生: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人们都跑到火锅店里去了。生: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圣诞节就从日历里跳出来了。3、把人家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要在感悟中提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在“课程总目标”中有这样一条: 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

30、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事实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说过: “让学生利用人生记忆的黄金时期, 把中国传 统文化中最经典、最精华的作品牢牢刻在心灵深处,融化到血液里,努力让这些浓缩了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精神的作品, 构成孩子一生发 展的文化根基。我们应该相信: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孩子的日益长大, 会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清流,滋养他们的思想,升华他们的人生。”如,问银河一文,课后有“银河是河吗?你想问银河什么问题?”这 样一个问题。这一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学 生在思维、想象中提升了自身的智慧水平:银河,银河,请你告诉

31、我:你的河里有多少颗小星星呀?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儿有像我们一样的人吗?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认识张衡吗?五:语文新课堂应该是一个探究的课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是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 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 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可以说,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 和增强学生创造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 而富有个性、创造性、探究性地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和创新能力,是这

32、次新课改的焦点、热点,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 重点。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综合的、自主生成的、 创新性的学习活动,不仅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无知意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发展, 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养成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同时,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还有利于克服基础教育课堂长期存在的“三重三轻”(即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模仿、轻创新)的弊端,能够满足学生渴望探究的心理需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那么,怎样才能给学生一个探究的课堂呢?(或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