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考试题答案(共12页)_第1页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考试题答案(共12页)_第2页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考试题答案(共12页)_第3页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考试题答案(共12页)_第4页
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考试题答案(共1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什么是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哪些,P59在城乡规划中如何体现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城乡一体化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目的。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与、与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保护、发展的,改变长期形成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统筹城乡发展:1、字面意思: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

2、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应把握好四方面的基本要求:(1)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不仅是富民强县的根本所在,而且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全局。(2)加强耕地管理,稳定完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要加快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确保占补平衡,以消除因圈地引发的城乡矛盾与社会冲突,做到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保持农村社会稳定。(3)整体推进城乡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效益

3、农业,同时,把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4)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改变重城轻乡的状况,进一步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2、什么是城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哪些,在城乡规划中如何体现这些原理,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城市生态学是以城市空间范围内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联系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由于人是城市中生命成分的主体,因此,城市生态学也可以说是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P61):1、生态位原理 2.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  3.食物链

4、(网)原理  4.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  5.限制因子原理 6、环境承载力原理城市景观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景观,其中的建筑物斑块及廊道占优势,绿地斑块及廊道少,产生了严重失衡的现象。因而在城市景观结构中应增加绿地廊道及绿地斑块,根据城市现状确定绿地斑块的最佳位置、最佳面积,尽量使其均匀分布于城市景观中。同时设计中应放弃过于强调视觉差的景观设计,提倡因地制宜,根据生态学原理兼顾美学特性,以本地种为主,实行乔、灌、藤、草相互配制,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绿地自然度,形成稳定协调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以利于抵抗不良因素的干扰,从而体现城市景观中人与动物、植物的控制共

5、生。3、什么是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哪些,谈谈你对这些基本原理的理解,并阐述在城乡规划中如何体现这些原理。景观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1关于斑块的基本原理 1斑块尺度原理。2斑块数目原理。3斑块形状原理。1.2廊道的基本原理 1连续性原理。 2廊道的数目原理。 3 廊道宽度原理。1.3景观异质性与多样性原理1景观异质性原理。2景观多样性原理。3景观异质性与景观多样性关系。2)原理1.整体性公理 2.时空尺度原理 3.等级组织原理  4.镶

6、嵌稳定性原理  5.生态控制原理 6.景观结构与功能互动原理 7.生态流聚集与扩散原理 8.尺度效应与等级结构原理 9.空间异质性与景观过程原理 10.景观变化与稳定性原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一)和:在景观尺度上,每一独立的(或元素)可看作是一宽广的斑块,狭窄的廊道或。对象在元素间是异质分布的。元素的大小,形状,数目,类型和结构是反覆变化的,其空间分布由所决定。(二)原理:程度高,造成斑块及其的物种减少,同时也增加了的。(三)物种流动原理:和物种流动是中的链环。在自然或人类干扰形成的景观生态元素中,当干扰区有利于传播时,

7、会造成敏感物种分布的的减少。(四)养分原理:可以在一个景观中流入和流出,或被风,水及动物从景观的一个到另一个重新分配。(五)原理:增加,会使各种景观生态元素的边界有更多能量的流动。(六)原理:在景观中,适度的干扰常常可建立更多的嵌块或廊道,增加;当无干扰时,景观内部趋于均质性;强烈干扰可增加亦可减少。(七)景观稳定性原理:景观稳定性起因於景观干扰的抗性和干扰后复原的能力。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城市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2.1城市斑块在城市大园林规划中,我们应把城区内各种“生境岛”看作大园林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岛屿地理学原理在城市“生境岛”之间以及与城外自然环境之间修建绿色廊道,形成城市园林网络,把

8、自然引入城市,不仅给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而且利于野生动植物的迁移。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大型植被斑块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能为景观带来许多益处;小的植被斑块可以作为物种迁徙的歇脚地,保护与规划分散的稀有种类和小生境有利于提高景观的异质性,所以小斑块是大斑块的补充,但不能取而代之,应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廊道连接。2.2城市廊道廊道定义为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在城市景观中,廊道既是各种流的通道,又是造成景观破碎的原因和前提,同时还是决定城市景观轮廓的主要原因,可以认为,城市廊道的发展引导整个城市景观格局的发展。城市的廊道可分为3种:绿道、蓝道、灰道。绿道是以植物绿化为主的线状要素,如

9、街道绿化带、环城防护林带、滨水河岸植被带等。绿色廊道的植物配置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兼顾观赏性和城市景观,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设计依据,保持自然的本底。绿色廊道要有一定的宽度,才能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灰道直接反映城市的外貌形象,也是构成城市风貌特色的基础。因此,不同道路应当体现不同品味与不同主题,如历史特色、文化连续性、现代化内涵等。2.3城郊建设由于现代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包括了其周围的郊区,将市区与郊区进行整体规划是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要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对城郊景观空间结构进行规划,使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市区内、郊区内及市郊之间的信息流、物质流与能

10、量流循环畅通,既要使城郊景观符合生态学原理,又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将自然组分引入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使城市景观具多样性,这是国内外城市生态建设的目标。依据景观异质性的原理,建立良好有序发展的城郊景观格局,提高多样性维持异质性,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景观生态学理论与城市建设结合的有意义的实践。只有把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城市的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去,把园林绿化与整体的城市景观联结起来,建设人与自然充分和谐、自然环境美、生活质量高、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态资源,建设一个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城市生态园林环境。4、请阐述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特征,它们与田园城市有何区别

11、与联系,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1.“生态城市”:未来城市发展的最新模式;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3.自然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城市发展的最好形式;4.多样化的社会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的价值取向。特征:健康、和谐 高效、活力 持续、繁荣 高度的生态文明 整体性 区域性内涵:低碳城市就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

12、可持续发展。特征:经济性、安全性、系统性、动态性、区域性。内涵:低碳生态城市是围绕能源消耗、经济模式、环境改善等方面,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特征:复合性、多样性、操作性、高效性、循环性、共生性、和谐性。5、请结合现实谈谈目前存在的城市问题,并论述为什么说当前城市问题实质上是生态问题。问题:1.空气污染加剧2.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短缺4.天然植被减少,城市绿地覆盖率低5.城市通风廊道没有,热岛效应严重6、噪声污染7、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突出(P108)(1)城市中物质流动基本上是线形的,物流链是很短的,常常就是资源到产品和废物。(2)城市中的生产

13、、生活等一切活动需要大量的能源。其中,利用自然资源的份额较少,大部分是人工辅加能源,且又以矿物能源为主。煤炭和石油等燃料消耗了大量氧气,加重了大气污染,能源使用的浪费使得环境问题更加严重。(3)城市中各部门分割,行业间常常缺乏自觉的相互合作,各自为政,各行其是。(4)城市生产多着眼于局部产品,看重当前经济利益。(5)城市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常常失调。(6)城市中密集的人口,鳞次栉比的房屋,把人们集中在一个相对密闭的有限空间内,盛行的空调和人工照明,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及各种高效方便的自动车辆使人陶醉在舒适和人造美中,这一切都是人类在进行着自我驯化,其结果是人和自然的隔绝,以及人际关系的疏

14、远和紧张。6、请描述城市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并比较三者之间的异同点。(比较城市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和农村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循环,没有垃圾排放,自我平衡,自然演替,生态位自然分配; 农村生态系统:农民和生产农业产品导向的自然经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加强化投入生物品种(作物)、物质(工具)能量(肥料、农药)和信息(技术操作)和管理;目标导向的土地利用代替生态位,面源污染;人和生物生产占重要地位; 城市生态系统:高强度的物质、能量、技术、信息投入,和高强度的循环,高密度的空间利用,人和非生物生产占主导地位,追求经济、

15、社会效益,多种排放和污染;初级生产力很小,消费者占优势,呈倒挂金字塔 分解功能不足,大量剩余废物;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受控制系统实现定向管理平衡;城市生态系统受到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人类行为影响和干扰。(1)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人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和决定因素。  (2)城市生态系统是消费者占优势的开放式生态系统 (3)城市生态系统是分解功能不充分的生态系统。 (4)城市生态系统是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很薄弱的生态系统。 (5)城市生态系统是受社会经济多种因素制约的生态系统。7、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如何应用生态学

16、理论,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进行规划设计。生态学原理有多个方面的内容,如生物多样性原理、生态位原理、物质循环原理、能量单向流动原理、营养层级原理、竞争与协同进化原理、生态平衡原理等。将生态学原理与城市规划结合,将能够有力地促进城市规划的发展,提升城市规划的层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育和谐的成果。(1) 生态系统开放性和整体性原理城市也是一个具备开放性和整体性的综合体,城市必须有外界的支撑才能存在下去,城市的开放性体现在城市与外界不间断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人员流等,城市的整体性体现在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城市的一部分,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

17、互作用,共同为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共同作用。城市系统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单独拿出,都无法担当起城市本身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对于城市而言,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入到更大体系的各种规划中去,如区域规划等。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测与布置。目前,我国所进行的城市规划,已经有了明确的法律、规章、规范等,城市规划者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由于城市规划涉及到各个方面,不同方面的关系处理和协调就成了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部分。(2) 生物多样性原理在城市规划中运用多样性原理,首先要在城市发展和建设安排中,将生物多样性保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促进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其次,安排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时,要根据城市将生物多样性原理融入到城

18、市规划当中,按城市发展布置中,对城镇体系的规划中,宜根据不同级别城镇各自特点,适当安排其产业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安排。对于城市的产业发展规划,一方面要突出支柱产业,促进规划城市的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要全面统筹,促进产业均衡发展,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未来发展的需要。(3) 生态位原理将生态位原理运用于城市规划,首先,要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认真地、仔细地调查、分析、研究规划城市在整个地区、省域、区域乃至国家综合位置,准确地给出规划城市的定位,由此指明城市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向。第二,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也要根据对未来形势发展的可能性,探讨如何提升城市的生态位势的途

19、径和方法。对规划城市的城镇体系进行规划时,一方面要根据其下属各市、镇、乡的特点,实事求是的研究这些市、镇、乡的生态位,合理地对这些市、镇、乡进行定位,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社会经济等不均衡发展的因素,给这些市、镇、乡留下适当的发展空间,以提升它们的生态位势。(4) 反馈与调控原理人类社会中,特别是近代和当代社会中,反馈与调控主要是人类自觉的行动,并且这种自觉的行动越来越在人类社会中占有更加主要的地位。城市规划中,反馈与调控原理经常被运用,规划人员根据形势的发展,提出自己关于规划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的预测,并对此做出符合形势发展要求的安排。一般而言,城市规划者会在规划中对可能给城市带来重大促

20、进效果的行业进行重点安排,而对没有很好前景或会给当地重大生态环境影响的产业进行适当控制、削减甚至建议放弃。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城市行政部门也会根据形势的变动,要求对规划进行修编。(5) 物质循环原理目前,在人类社会中,受社会、经济和技术方面的限制,物质的循环利用还有不少难度。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不足的国家,强调物质的循环利用,对于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按循环经济的要求,在社会、经济和技术可能的范围内,参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模式,构建生态产业链。(6) 能量流动原理在城市规划中,在进行各项社会经济发展项目布局安排时,尽量利用每一级能量,减少能量的耗散,将上下游产业有机

21、布局,使得上游的废弃能量能够被下游的企业利用,或将其转为民用。在促进物质循环利用的同时,除考虑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外,还必须考虑能量使用的限制。(7) 发展容量与突破原理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城市的发展容量问题,可能对城市发展造成限制的因素有土地、水资源、能源、道路交通、环境容量等。在城市规划的前期工作中,要对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及资源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生态环境及资源的优势和不足,归纳城市面临的生态环境及资源问题,研究城市如何突破发展容量的限制,寻找城市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在城市规划的方案阶段,要对规划人员提出的各项发展方案进行生态环境和资源可行性的论证和评估,挑选既能促进规划城市发展,又能

22、符合持续发展要求,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和占用的方案。(8) 竞争与协同进化原理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广泛的竞争关系。城市规划中,利用生态系统竞争与协同进化原理对城市各项发展进行安排,特别在经济领域中,表现更为明显。在经济领域中,常常可以看到不同的城市,通过市场机制和竞争,或是发展出协调配套产业系列,或是建立合作互助关系,形成了分工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局面。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设立和调整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职能机构2、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3、普及和提高市民特别是城市决策层的可持续发展意识4、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需依靠科技5、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广泛的合

23、作。如何才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答:(1)控制占用耕地、预留未来发展空间;   (2)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 (3)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4)保持和发扬城市的文化特色8、辨析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并结合实际论述城市生态规划的特点,以及我国从城市规划向城市生态规划转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并简述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步骤。关系:1、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目标局具有内在一致性2、城市规划的深化必须

24、借助于城市生态该会员3、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都应与生态城市建设相结合(2)。a生态城市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和结构合理、关系协调七个特点。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仅所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自然共生共荣,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更重要的在人与人关系上。现在人类活动促进了经济增长,却没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同步发展。生态城市是营造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充满人情味,文化气息浓郁,拥有强有力的互帮互助的群体,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的器官”。文化是生态城市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市

25、的灵魂。这种和谐乃是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高效性。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工业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优化配置,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物流畅通有序、住处快流便捷,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通过共生关系进行协调。持续性。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兼顾不同时期、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现代人及后代人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繁荣”,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整体性。生态城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效益,

26、不仅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重视对人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区域性。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的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个区域概念,是建立在区域平衡上的,而且城市之间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是人-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的,就广义而言,要实现这目标,全球必须加强合作,共享技术与资源,形成互惠的网络系统,建立全球生态平衡。广义的要领就是全球概念。结构合理。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合理的土地利用,好的生态环境,充足的绿地系统,完整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关系协调。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

27、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能力协调。c城市规划的生态学化、既是与大多数学科的生态学化趋势的一致所需,也是解决城市问题(包括城市态环境问题)的需要,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丰富、完善、发展城市规划学科的需要。城市规划的生态学化,对于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学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3)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

28、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在生态规划中,体现着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综合时间、空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首先,城市生态规划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强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了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更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

29、,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和城市生态发展。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城市基本情况分析 (二)战略定位、规划分阶段目标、时间安排 (三)资源评价 (四)经济发展 (五)社会发展 (六)人口计划 (七)环境保护 (八)指标体系 (九)生态分区 (十)图件和空间布局 (十一)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名称、地点、投资)城市生态规划内容:人口适宜容量规划;土地利用适宜度规划;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生物保护与绿化规划;资源利用保护规划等。(P139) 城市生态规划步骤:(P141)9、生态

30、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主要指哪些,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如何发挥作用的p29-p31,生态系统是如进行自我调节的p34,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别包括哪些,并论述城市生态系统物质代谢的特征。P811) 生态系统的结构:空间结构、物种结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2)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3) 自然界生态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使系统内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这种平衡状态是靠一种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借助于这种自我调节过程,各个成分都能使自己适应于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任何变化。例如,某一生境中的动物数量决定于这个生

31、境中的食物数量,最终这两种成分(动物数量和食物数量)将会达到一种平衡。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如雨量减少)使食物产量下降,因而只能维持比较少的动物生存,那么这两种成分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这时动物种群就不得不借助于饥饿和迁移加以调整,以便使自身适应于食物数量下降的状况,直到调整到使两者达到新的平衡为止。4)结构:是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的(如图 )。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包括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环境,如阳光、空气、淡水、土地、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经济系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社会系统涉及城市居民社会、经济及文化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集

32、体与集体之间的各种关系。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即是城市生态系统在满足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游葱、交通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特征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自然生态系统类似,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生产功能、能量流动功能、物质循环功能和信息传递等功能。由于城市生产包括经济生产和生物生产,经济生产囊括了城市的主要社会过 程,因此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比自然生态系统复杂得多。特征(归纳的,不一定对):1.城市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要依靠其他生态系统;2.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城市, 其物质输入、输出的规模、性质、代谢水平不同;3.生态效率基地10、什么是生态系统管理,针对城市生态系

33、统这一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实施生态系统管理应从哪些方面着手。生态系统管理是指在充分认识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复杂性的前提下,以持续地获得期望的物质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对关键生态过程和重要生态因子长期监测的结果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主要是针对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进行管理和调控。充分发挥人在城市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达到生态系统的优化,高效和谐,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指导。保证人与自然协调,资源利用与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三个效益统一 ,城乡协调。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 再生性原则 循环利用性原则 平衡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主要途径与技术:专心-专注

34、-专业1生态风险评估2适度干扰与恢复重建3清洁生产4废物资源化管理5生态工业园区6实施标准化环境管理系列标准7大力开展生态工程和生态建设8加强自然保护的管理和研究,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9推广3s技术(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10环境管理信息系统(EMIS)1)主要是针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协调度进行管理和调控。核心是研究怎样充分发挥人在城市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根本目的是达到生态系统的优化,即高效与和谐,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指导,其原则有: 1.人与自然协调原则  2.资源利用与更新协调原则 3.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

35、协调原则 4.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 5.城乡协调的原则2)承认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性,包括:注重生态系统整体性;生态系统保护;明确关键生境和其他生境的关系;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维持和促进生物多样性,包括:可能条件下有利于地方或原生物种;重视与原始林(oldgrowth)有相似结构的老龄林(old forests)。更宽的空间尺度,包括:注重景观水平的趋势和条件;避免破碎化;保护管理活动周边的水系。强调可持续,包括:更长的时间尺度;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协调;考虑到后代的需求;协调政治、法规、文化等。人类范畴的合法性,包括:接受生产物质和非物质产品同样重要的概念;利益与花费分担的公平性;

36、保护和促进自然资源的精神与美学范畴;同时接受与自然资源有关的责任和权利;承认一些人类社区依赖于资源;承认生态系统生产的全部物质产品。11、什么是生态平衡,如何判断生态系统是否平衡,维护生态平衡有什么意义,在城市规划中哪些手段对生态平衡具有促进作用。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2)所谓的生态平衡就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稳定状态。 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两者的平衡。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稳定。 生态系统的平衡是负熵增加的过程。判断

37、:1.结构。结构是否缺损,即生态系统的某一个组分成分消失;结构是否变化,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内部发生了变化。 2.功能。是生态系统中是否受阻;是否中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平衡还表现为物种数量的相对稳定。对于每一个种群,它们的种群个体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相近,不会有数量激增,也不会有数量剧减的情况,种群数量变化不大。生态学中用稳态机制来表达正反馈和负反馈相互作用和稳态控制的极限。这个能够自动调节的界线称为“阈值”。如果条件改变超出这个界线调节就不能再起作用系统遭到伤害以致破坏。意义:1.如果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超过它本身自动调节的能力,会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2.生态系统一旦失去平衡,会

38、发生非常严重的连锁性后果3:实际上也就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之间地保持稳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过于剧烈地发生改变,都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如果某种化学物质或某种化学元素过多地超过了自然状态下的正常含量,也会影响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手段:1 广泛应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城市 ,合理、 功能协调 ,所在区域对其有持久支持能力 , 与区域的可持续相适应。21保护并高效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 ,合理 ,实现清洁生产。3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发展模式 ,实施文明消费 ,物质、 能量利用率及循环利用率高 ,消费效益高。

39、41有完善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 ,生活质量高。5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环境质量高 ,符合的要求。6生态 (健康) 建筑得到广泛应用 ,有宜人的环境。7 保护和继承文化遗产并尊重居民的各种文化和生活特性。8居民的身心健康 , 生活高 ,有一个平等、 自由、 公正的社会环境。9居民有自觉的生态意识 (包括资源意识、 、 可持续发展意识等) 和环境 , 倡导观、生态哲学和。10建立完善的动态的生态调控管理与决策系统 ,、 自调节能力强。(P41)1、环境保护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具体包括三大政策八项制度,2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这三项政策和“环境影响评

40、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申请登记与许可证”,“限期治理”,“集中控制”等八项制度。12、为什么说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坚持怎样的调控原则才能有效减少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依靠外力维持 城市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调节机能 食物链简化,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小 营养关系倒置,系统关系不稳定1)城市生态系统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城市生态系统需要有一个人工管理完善的物质输送系统,以维持其正常机能。 2)城市生态系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调节机能

41、0;3)城市生态系统食物链简化。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由于物种多样性的减少,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式、途径都发生改变,使系统本身自我调节能力减小,而其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社会经济亚系统的调控能力和水平。调控原则:1. 协调共生原则 城市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各元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在调控中要保证它们的共生关系,达到综合平衡。共生可以节约能源、资源和运输,带来更高的效益。如采煤和火力电厂的配置、公共交通网的配置等。 2. 循环再生原则 注重综合利用物质,建立生态工艺、生态工厂、废品处理厂等,把废物变为能够被再次利用的资源。如再生

42、纸、垃圾焚烧发电、污水的净化处理和再利用等。 3. 持续自生原则 在考虑到城市土地、淡水、能源等资源状况的条件下,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使系统保持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稳定的机制,或者说使人能够控制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控制主要是人为的,而不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那样,依靠负反馈机制。其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信息反馈的准确和迅速程度,以及管理决策部门判断的水平。如果信息失真或不通畅,决策跟不上,就会造成失误(P78)13、结合所学城市生态学的知识,论述我国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状况。14、结合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谈谈你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认识,并在规划中如何

43、融入生态的理念,真正实现生态规划。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的人类聚居地,是一个社会和谐进步、经济高效运行、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经济发展,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是生态城市的不竭动力。当然,这是建筑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发展,这是完全不同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生态经济。生态经济这一承接工业经济的全新经济形态已经向我们走来,而贯穿于这一历史过程的逻辑主线就是经济发展,它遵循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经济法则,生态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需要,更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必然选择。生态经济构成了生态城市的基础,所以,生态

44、城市建设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  1精心编制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是高标准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二是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思路创新。  2加速产业的生态化和环保的产业化进程。一是产业结构的生态化。二是环保行业的产业化3建立健全与生态城市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一是廉洁、高效、透明的政府体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证。二是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4积极营造全民知晓、从我做起的浓厚生态文化氛围。一是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不断增强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生态文明对应生态经济。二是从细微之处做起,培养科学的生态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三是从儿童抓起,搞好生态文化教育。【1】一

45、关于生态城市的概念问题对于生态市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不同的人由于研究的专业方向的限制或者由于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定义。们无须去一个一个研究他们的定义的异同。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所说的生态城市必须是实现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态系统的平衡是生态城市最为重要的特点。关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情况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城市病”的不断恶化,交通堵塞、空气污浊、水源污染、住宅拥挤、社会治安恶化,造成中产阶级和上流人士纷纷举家迁往郊区或乡村,以求清洁的空气和宁静的生活,这被称为扩散型城市化或者“逆城市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城市的“空心化”现象造成城市中心区的衰退,“富人住郊区穷人住市区”。城市中心

46、区的衰退是西方城市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第一问【2】物质循环原理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是循环利用的。这些物质既在生态系统内部,也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通过食物链(网)使物质在不同营养级问传递,并由此将生态系统中联结起来。 目前,在人类社会中,受社会、经济和技术方面的限制,物质的循环利用还有不少难度。我国是一个人均资源不足的国家,强调物质的循环利用,对于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按循环经济的要求,在社会、经济和技术可能的范围内,参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模式,构建生态产业链。能量流动原理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切能量流动过程都符合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

47、有代价转换定律,并且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的。 在城市规划中,在进行各项社会经济发展项目布局安排时,尽量利用每一级能量,减少能量的耗散,将上下游产业有机布局,使得上游的废弃能量能够被下游的企业利用,或将其转为民用。在促进物质循环利用的同时,除考虑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外,还必须考虑能量使用的限制。发展容量与突破原理 生态系统的演化受到了多种因素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往往由于某个因子或几个因子受到限制,而发展接近某个阈值后,就会放缓发展速度,或在阈值附近波动。当这些限制突破以后,生态系统就会再一次的发展机会,直至碰到新的限制因素,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发展容量。生态系统的容量,多用资源承载力、生

48、态承载力、环境容量等表示,这些概念的实质,是在既有的条件下,一个生态系统能够发展或演化到的极限程度。 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也会因因素限制而出现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倒退的现象。因此,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城市的发展容量问题,可能对城市发展造成限制的因素有土地、水资源、能源、道路交通、环境容量等。在城市规划的前期工作中,要对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及资源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生态环境及资源的优势和不足,归纳城市面临的生态环境及资源问题,研究城市如何突破发展容量的限制,寻找城市发展的道路和方向。在城市规划的方案阶段,要对规划人员提出的各项发展方案进行生态环境和资源可行性的论证和评估,挑选既能促进规划

49、城市发展,又能符合持续发展要求,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和占用的方案。15、通过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的学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我国正处在发展中阶段,必须要有前车之鉴,合理发展,经济环境齐头并进,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杜绝浪费,坚持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1、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进行遏制 2、鼓励企业投入环保,可以给与政策上的倾斜 3、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全民环保、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 4、加大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必须让他们认识到危害,使他们能够自觉的去做 5、交通中,多投入电力等,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50、60;6、加大环保方面的科研力度,争取能够从原料等着手改变 7、对资源、能源进行规划利用 这只是一些小小的意见与建议,希望今天的发展不要成为后代的负担。环境给了我们一切,我们不应该贪婪,懂得知足、懂得取舍。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 2、协调共生原则 3、功能高效原则 4、趋适开拓原则(适应环境,开拓增容) 5、生态平衡原则 6、保护多样性原则(文化和生态多样性) 7、区域分异原则,(因地制宜) 8、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 9、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 10、公众参与(

51、公众知情权,参与决策和管理) 11、三个效益统一(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2、资源循环利用与更新协调(资源节约,循环社会)16、请指出我国城市环境的主要问题,并谈谈如何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我们在城乡规划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一、(一)资源逐渐紧缺(二)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三)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四)造成天气和气候的负效应,气象灾害频发二、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是以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城市的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以便充分有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条件,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社会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优美、清

52、洁、安全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一)实施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二)城市规划首先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建设(三)实施城市环境管理适合的政策支持(四)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五)加强城市墓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防治污染能力(六)积极推行污染集中控制,提高防治效益(七)加强市民环境保护意识(八)依靠先进科技提高城市环境保护能力(九)开展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技术改造,进一步防治工业污染(十)疏通、拓宽资金渠道,扩大资金来源 三、(1)注重人文环境乡村规划建设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规划也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及村民的生活模式,使整个乡村规划有机地融入到所在城市的大环

53、境中(2)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是影响乡村规划的关键因素。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地物的特点,尽可能在不破坏建设基地原有的河流、山坡、树木、绿地等地理条件的同时,加以利用,创造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相互依存,富有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来。(3)注重功能分区的组合乡村规划空间按其功能要求一般划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用空间和私用空间四级。注重安全防卫的设置村民居住环境安全与否,是村民极其关心的问题,要创建一个安全的居住环境不仅要有科学的乡村管理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乡村规划的安全性,这其中涉及到村民的生理、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等因素。(5)注重服务系统的完善在乡村

54、规划中,社会服务环境的营造也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为它不仅是解决村民日常生活活动需要的基本保证,也是村民稳定的物质基础。(6)注意各种线路的完善乡村规划线路主要指水、电、通信线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绝种村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一是给水,规划时乡村应设置总闸阀,各小区设置支闸阀,各户分闸阀;二是排污,各户应役化粪池,乡村视地形地势情况设置污水处理装置,避免造成污染;三供电,规划时要注重乡村经济发展需要,选用配电设备时要充分考容量、服务半径和导线截面;四是电信和电视线路要注重扩容,确保随时接通17、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理论,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理解,论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并用可持续发展的原

55、则论证中国城市规划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同时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我国城市规划的问题与解决过程。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其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首先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其次,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再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是否可持续了;没有持续性,发展就

56、行将终止。发展应理解为两方面:首先,它至少应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因此经济发展是发展的基础。其次,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内部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必经过程,它以所有人的利益增进为标准,以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持续性也有两方面意思:首先,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物质上的稀缺性和在经济上的稀缺性相结合,共同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条件。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代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应该重视后代的人的利益,既要兼顾以后各代人的利益,要为后代发展留有余地。再有,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复合系统。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

57、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2持续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 (4) 需求性原则可持续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其主要有以下原则: (一) 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的目标。 公平性原则即机会选择的平等性,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1) 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发展权,要把消除贫穷、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的问题来考虑;(2)代际间的公平 即时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以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

58、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3) 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各国拥有着按其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以外地区环境的责任。 (二) 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环境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和环境是人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人类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必须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可持续性原则与公平性原则是密切相关的。 (三) 共同性原则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发展共同的认识,提高共同的责任感,既保证所有各方的利益又保护全

59、球环境与发展体系。 (四) 需求性原则 即要满足所有人的基本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主要包括三种需求:(1) 基本需求:维持正常的人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物质和生活资料;(2) 环境需求:人类在基本需求满足后,为了使自己的身心健康、生活更和谐所需求的条件;(3) 发展需求: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人类为了使生活更充实和进一步向高层次发展所需要的条件。18、什么是斑块、廊道、基质,简述它们的关系,并阐明景观与景观要素的关系。斑块廊道基质模型是构成景观空间结构的一个基本模式,也是描述景观空间异质性的一个基本模式。斑块的定义;一般用斑块性质、斑块数目、斑块大小、斑块形状等指标描述,斑块大小、斑块形状的生态学意义。廊道的定义:廊道的类型,廊道的、环度、间断等度量。廊道的主要功能。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类型。斑块廊道基质模型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