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用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_第1页
全国卷用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_第2页
全国卷用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_第3页
全国卷用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13)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尽显其

2、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白一项是(3分

3、)()A.行云流水信手拈来B.行云流水信马由缰C.天衣无缝信手拈来D.天衣无缝信马由缰浑然天成悠然自得相得益彰悠然自得相得益彰泰然自若浑然天成泰然自若解析:选A.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意,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天衣无缝”,比喻诗文等没有破绽.“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马由缰”,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走动.“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

4、更能显示出来.“悠然自得”,形容自由清闲、心情舒畅.“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C.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D.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解析:选C.从逻辑关系上看,应是因果关系.而“进而”表递进;“因此”表因果.从上下文逻辑意脉贯通上看,先言“端整沉着”,后表“颇具跌宕摇曳之姿”.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

5、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B.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C.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解析:选D.此句必须有主语“这”与上文衔接,排除A、C;同时,“鲜明可感的内容”是“浓烈的情感抒发”的直接表现,排除A、B.4.下面一段广播稿文字,有三处需要改动,请找出并改正.(5分)各位校友,在这寒冷白日子里,你们来

6、参加母校六十周年校庆,我们深受感动.请您不要长时间待在室外,以免致病影响工作.大家先到会务组(博学楼一楼102室)领取纪念册和就餐券,然后到学校礼堂等候须臾,十点钟召开庆祝大会.答:答案:“致病”改为“生病”;“会务组(博学楼一楼102室)”改为“博学楼一楼102室会务组”;“须臾”改为“片刻”.5.下面是某客运站的进站流程示意图,请用简洁的语句介绍整个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6分)验证口人票依安处不通过藤期置点答:答案:乘客购票后,先通过预检口预检,再到验证口安检.人票证验证相符则可候车上车;人票证验证不符须至公安处置点接受验证,验证不通过将被拒绝上车,验证相

7、符则可候车上车.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台风和海啸是海洋中人类最熟悉不过的自然灾害,这些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巨大影响的海洋灾害,不但危害了人类,海洋也,会遭遇到严重的海冰威胁.主要发生于海湾、近海和内海地区的海冰灾害,通常指海上因为温度低,海水表层大范围封冻的现象.海面被海冰冻结后,厚度可达几十厘米至几米.中国的部分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就曾数次遭遇过海冰灾害.的渤海和黄海北部在2009年12月,冷空气不断入侵下,海水陆续出现结冰的现象.该海域内的海冰范围到了2010年1月4日至8日迅速扩大,一直持续到2010年2月,成为30年来最严重的冰情.被厚厚的白色冰雪覆盖的黄海和渤

8、海,凝固成了“冰塑”的世界.其中渤海超过50%勺海域均被海冰冻结.无独有偶,1967年渤海经历过更为严重的可怕的大冰灾,海面成了巨大的冰雪平原,整个渤海湾被平均厚度超过半米的海冰封住,浩瀚的渤海仿佛一瞬间变成了平原,船舶孤零零地耸立在冰雪之上,.幸运的是,极端海洋灾害并不会频繁发生.因为只有苛刻的气候条件才能形成海冰灾害.前期大面积降雪、持续低温、极端冷空气袭击,才是其形成的重要条件.只有持续低温,海水的温度不断降低,还要发生大面积的降雪,提供凝结核,这是海冰结晶所需要的.().如果有多股冷空气不断袭击,海水温度不能回暖,海冰的面积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厚.大范围的海冰灾害给航运、捕捞、养殖和海上

9、石油开采等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和危害.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而言,大面积的海面结冰还将导致海水缺氧和海水盐度的改变,严重时将威胁到海洋鱼类的生存,破坏区域生态环境平衡.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白一项是(3分)()A.身受其害波澜壮阔措手不及举步维艰B.深受其害汹涌澎湃C.身受其害汹涌澎湃D.深受其害波澜壮阔瞬息之间举步维艰措手不及寸步难移瞬息之间寸步难移解析:选D.“身受其害”,亲身受到某人或某事的伤害.“深受其害”,深深地受到某人或某事的伤害.“波澜壮阔”,偏重在雄伟壮阔.“汹涌澎湃”,偏重在撞击发响.两个词语都原指水势,有“声势浩大”之意.“措手不及”,指事情突然出意外,一时无

10、法对付.“瞬息之间”,指极短暂的时间内.“寸步难移”,形容走路、行动困难.比喻开展某项工作困难重重.形容陷入窘境,无力摆脱.“举步维艰”,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接下来是极端冷空气的驾临,促进在海面上形成海冰,海冰面积迅速扩增.8 .接下来驾临的是极端冷空气,海面上形成海冰,让海面上冷静下来.C.接着海面上迅速形成海冰,伴随驾临的极端冷空气,海冰面积迅速扩增.D.接下来海冰面积的变化,伴随驾临的极端冷空气,在海面上迅速扩增.解析:选A.本段说明的是海冰灾害的形成条件,前半段写了前期形成条件,此处应为后期条件

11、,方能形成海冰,故应在A、B中选择.从后文“如果有多股冷空气不断袭击,海水温度不能回暖,海冰的面积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厚”来看,重点是说海冰面积的变化,B项说“让海面上冷静下来”,语意不合.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曾遭遇过数次海冰灾害的袭击的有渤海和黄海北部的部分海域B.中国的部分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就曾数次遭遇过海冰灾害.C.中国曾数次遭遇过海冰灾害袭击的有渤海和黄海北部的部分海域D.中国的渤海和黄海北部部分海域,就曾遭遇过数次海冰灾害.解析:选C.A、D项语序不当,表示数量的定语“数次”应在表动作的“遭遇”前;B项表意不明,“部分”修饰渤海,还是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域,不明确.10 下面一则启事,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招工启事我公司应征网页制作人员和平面设计人员各20名.凡我市2135周岁,身体健康、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均可报名.贵公司地处市中心地带,交通方便,环境优美,待遇优厚,最低月工资3500元.路途较远的职工公司负责安排食宿.愿者请带身份证,到本公司的人事科报名,经考试后即可录用,试用期3个月.2018年6月20日答:答案:“应征”改为“招聘”;“贵公司”改为“我公司”;“考试”后加“合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