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_第1页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内容,重点词语、句子及其意思。教学时间:2课时【整体设计意图】两则故事语言简洁,事中见理,善于运用比喻,比 较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本课,我采取从“学”和“辩”字入 手展开教学。通过反复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特点,理解课 文内容,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学弈一、谈话导入,揭

2、示课题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 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 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 ,齐读课题。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一一学弈。(板书:学弈)3、介绍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 人。我国古代思想家、 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 被尊称为“亚 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的诗句我们熟悉的有: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3、威武不能屈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设计意图】 “教师谈话”明确文言文是祖国文化的瑰宝,学习文 言文,就是传承祖国的悠久历史、 灿烂文化。“成语导入”激发学生 追本溯源的学习兴趣。“介绍孟子”是让学生初识孟子,对孟子有简 单的了解。 耳熟能详的孟子名言, 让学生感到孟子虽然生在距我们很 遥远的年代,但他的话至今教导我们怎样做人,孟子离我们很近,他 的思想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点燃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二、理解题目,提出质疑1、弈:下棋 学弈:学下棋2、就题目提出问题(预设所

4、提问题:谁学下棋?跟谁学?怎样学的?学的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学贵生疑”,让学生提出问题是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 善于提问的能力。 带着这些问题学习, 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 容,发现文言文语言简洁的特点三、初读课文,寻找节奏1、自由读,学生提出学习困难:不好读;读不懂2、老师逐句领读。(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速度,准确处理轻重 音和语调。)3、再自由读,找到读文言文的节奏。4、齐读,再把没读懂的句子读出来【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引导学生读课文的过程, 老师的领读要调动学 生的朗读情绪,学生在老师的导领下逐渐把课文读连贯、读准确,找 到读文言文的节奏,产生读文言文的兴趣。四、逐句理解,

5、把握语气师:理解了意思会读得更好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大家 讨论,知识的积累2、理解句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a对照注释自己来理解b、联系学过的课文理解如:“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之” ,联系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杨氏的儿子。之:的 “通国之善弈者也。”之:的。“善弈者也”中的“善” ,联系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善于 “善弈者也。”善:善于“者”联系古诗句:“有志者,事竞成。”者:,的人 “也”:肯定的语气。C、说出这句话的意思d、再吟这句,吟出弈秋围棋大家的风度3、理解句“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

6、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A、小组讨论理解意思。(对照注释逐词理解)B、逐词交流汇报句的意思 注意:五个“之”的不同意思“惟弈秋之为听” 之:无实在意思“一人虽听之” 之:弈秋讲课“思援弓缴而射之”之:鸿鹄“虽与之俱学” 之:另一个人“弗若之矣。” 之:另一个人C、看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讲讲两句话的意思D、分角色吟诵课文这两个人学弈的经过文言文只两句话就描述得清清楚楚, 可见文言文 的简练。这两个人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下棋,他们是怎么学的? 指一生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再指一生: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各自学得怎样呢?一起

7、回答 生齐读: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E、师生合作吟诵 老师给大家开头,一生读第一个人的表现,一生读第二个人的表现, 一生读最后的结果。(师读:使弈秋诲二人弈,三个学生分别接读。 师生合作读两次)F、成语运用用两个成语,形容两个人是怎样学习的。 (专心致志、三心二意或一 心一意、心不在焉)用两个四字词语,说一下两个人的结果。 (学有所成、一无所获)4、理解句: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什么原因让两人的结果大不相同?有人提出质疑A、自由独立逐词理解B、交流汇报C、感情吟诵难道是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明吗?(师读: )为是其智弗若与?(读出 反问的的语气)难道是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明吗? (指生读:)为是其

8、智弗若与?(读出强烈的语气。练习两遍) 导回答(读:)曰:非然也。(读出肯定的语气) 师:为是其智弗若与?生:非然也。 两种结果不是因为后边的人不如前边的人聪明, 而是因为两个人学习 的态度不一样。这真是(板书: )态度决定成败。D、感悟道理从这则文言文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学习、做事时,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F、联系生活,深入理解【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吟诵,再运用对照注释、联系上下文及回顾 已有知识的积累的方法逐词逐句理解课文的意思,降低了学习难度。 学生在读中能发现文言文的韵律, 在读中能理解故事的内容, 在读中 能受到启迪。学生会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吟诵、理解能力也会在 一

9、个个环节中不断提高。五、吟诵背诵,欣赏感悟 把古人读诗文的情景能再现在我们的课堂就好了。1、指名吟诵全文 点评2、试背全文【设计意图】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会把课文读得更好。学 生在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吟诵中,感悟文言文的韵律,在头脑中呈 现两个人学下棋时的情景,尽情享受祖国古老、灿烂的文化。六、拓展延伸,体验快乐1、出示文言文 再看一句文言文: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 这是学弈这则故事的前面的一句话。2、自由读3、师生齐读4、理解大意大意:比如说,下棋只不过是一种技术, 一种小的技术。 不专心致志, 就学不会。5、再次齐吟结束语:由此可见,专心致志则大有可为

10、也! 【设计意图】让学生扩大视野,体验读文言文的快乐。七、布置作业:背诵给家人听板书设计:学弈一人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一人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态度决定成败两小儿辩日、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 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 在周游列国时, 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 你们想知 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对“辩”质疑,初知大意1、师:看课题,你还能就“辩”字提出哪些问题呢?(预设问题:a两小儿是怎

11、么争辩的?b、他们争辩的结果怎样?)2、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课文。a、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读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学生自由读课文。b、师:刚才同学们第一次读课文,读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吗? 生:说说朗读中的困难。 (如:不易断句,有些不顺口等。 )c、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课文朗读,大家认真听朗读,看看别 人是怎么停顿、断句的,认为必要的,还可以在书上作上记号。 (课 件:动画情景,课文朗读)(学生听朗读,作记号。 )师:有收获吗? (学生交流在朗读上的收获:如某些地方的停 顿、断句、某个字的读音,语气等。 )d、教师对个别难的地方重点

12、指导。课件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课文(略)强调:知=智 读音?e、生再自由读一遍课文。d、检查读课文现在请几位同学一起来把课文读一遍。 请同学们注意力高度集中, 我 开个头,叫到谁,谁就接下去读。师: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生1:一儿曰,而日中时近也。生2:一儿曰,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学生继续读下去,)3、再读课文,初知大意 师:我们连起来把课文念一遍,注意生字的读音,根据注释能不能说 说故事的大意。(生齐读课文,然后理解故事大意。 )【设计意图】 质疑需要思考,让学生质疑,就是培养学生在阅读时 学会思考。 让学生把课文读通、 读顺、读出滋味是学习文言文的起点。 在教师的帮助下,学

13、生动口、动脑,在多次诵读中,他们既能感悟文 言文的特点,还会感受到诵读古文的乐趣,悟出故事大意。三、明“辩”字义,初步理解1、师:课题为两小儿辩日 ,现在你们找出课文中写到“日”的句 子。师:课题不算,有几个“日”?(八个“日”)2、师:找八名学生分别读写“日”的句子(师指导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句子的意思, 弄清两小儿是 在辩:早晨和中午太阳离我们远、近的问题。相机板书)3、师:我们一起把这几个带“日”的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生齐读。)师:把这八个带“日”的句子合在一起,讲的就是一个字,什么字?(辩)师:很好,根据课文再说说“辩”是什么意思?生1:争论、辩论引导学生在同一件事上有不同的观

14、点,反驳对 方。师:如果你建议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词,你认为该写什么?(“反驳”等)师:还有一个词更准确,它叫“辩驳” 。(师板书:辩驳)如果用文中的词来说,那是什么?(“辩斗”等)【设计意图】 寻“日”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两小儿“辩”的是什么。 用课文中的具体事例理解“辩”的意思,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加深对 字义的理解。“辩斗”一词是全文的中心词,更能突出渲染两小儿辩 日时的唇枪舌剑、互不相让的激烈的气氛。引出“辩斗” ,能使学生 的脑海中自然呈现出当时的情景, 解决了刚才学生提出的 “怎么辩 的”问题。四、演“辩”经过,感受氛围师:怎么才是 “辩斗”呢?联系生活,同桌之间分好角色,放开声 音“辩

15、斗”,把这味读出来。 (同桌辩斗。) 师:请了两名学生辩斗师生点评师点评后,再请两小儿辩斗。师生再点评。 师生合作朗读,师的语速不断加快,字字清晰、坚定,又增加词语等 不断煽情,让学生的情绪高涨,师生辩论达到忘我的境界。【设计意图】 用感情朗读表演“辩斗”经过,营造“辩斗”的情境, 让学生切身感受辩斗的激烈, 互不相让的氛围, 解决了学生提出的“辩 得怎样”的问题。五、品“辩”内涵,悟儿品质 师:这一辩辩出了什么? (两小儿聪明、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师:我们一起再来辩一辩,左边三个小组当小儿1,另外三个小组当 小儿2。(全体学生辩斗,老师点火煽情。 )【设计意图】 在感情朗读“辩斗”后,

16、回味“辩斗”过程,让学生 深入思考“辩斗”的内涵,感悟到两小儿的天真、对这一自然现象观 察的细致入微、敢于质疑、亮明自己的观点等优秀品质。六、解“辩”之谜,获得新知 师:如果你当时就在现场,你赞成谁,反对谁?(学生发表见解。) 师:我们来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请看大屏幕。 师出示其中知识幻灯片,【设计意图】 “如果你当时就在现场,你赞成谁,反对谁?”这一 问题会激发学生口头表达和思维训练的欲望。 他们在畅所欲言中探究 太阳到底什么时候离地球远, 什么时候离地球近。 这个令两小儿争辩 不休的问题,本是枯燥难懂的知识,这样可被学生轻而易举地掌握。七、揭“辩”之果,悟子品质师:这个知识难吗?(不难的)

17、师:从哪儿看出来?(孔子不能决也。) 师:辩斗的结果究竟如何?(生齐读“孔子不能决也。 ”) 师:透过这句话,你看到了孔子怎样的人格魅力?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师:在两小儿看来这么简单的问题连大学问家、 大教育家孔子都不能 决也。难怪,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师板书:知) 师:什么是“知”?(知道、知识、学问,)【设计意图】这里是让学生感悟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解决了 学生提出的“辩的结果”问题。八、为子续“辩”,学无止境1、师:假如你就是孔子,听了两小儿的话,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请用笔写下来。如果你用白话文写,那自然是件驾轻就熟的事;如果 你愿意尝试用文言文写,那最好。2、(

18、学生练笔。)3、交流共享 师:好,孔子们写好了吗? 师:老夫子,孰为汝多知乎?(师相机板书或导生板书) 生:(我乃凡夫俗子,怎能样样精通?(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答不上来,愧矣。(生写下“愧矣”)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天下之大,无所不能,无所不通者无也!4、师结束语: 孔夫子们,可畏的后生哪!两小儿辩日不但辩出了两小儿的童真童趣、 实事求是、细心周到、观念不同,也辩出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让 我们看到一位虚怀若谷、实事求是、学而不厌的孔子。孩子们,这不是知识,这是知识下面加一个太阳, (师板书:日)这是什么?( “智”!)师:让我们记住这两个有智慧的小儿,记住这个智慧的孔夫子。【设计意图】 本课最后安排的小练笔, 不仅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 来,而且可彰显学生深邃的思想,多元的个性和活泼的语言。孔子的 智慧,两小儿的智慧,学生的智慧交相辉映,奏出一曲动人的智慧之 歌。九、布置作业,课后延伸1.熟练背诵两小儿辩日 ;2.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