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琵琶行测-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3版含解析_第1页
专题06琵琶行测-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3版含解析_第2页
专题06琵琶行测-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3版含解析_第3页
专题06琵琶行测-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3版含解析_第4页
专题06琵琶行测-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提升版必修3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工单孔4铸摹赍第六课琵琶行(满分45分,时间45分钟)姓名班级分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8分)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 .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在描写音乐作用方面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B.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C.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D.曲终收

2、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都属侧面描写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以下对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B. “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弹者和听者都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C. “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D. “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

3、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无声胜有声”强调了听者都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o3 .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 “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 “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 “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4、:“大珠小珠落玉盘”本意是指大小雨点落在荷叶上的声音,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形象化地描述为琵琶弹奏出的动人琴声。D中“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错。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10分)(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3分)(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4分)(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3分)【答案】略【解析】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听流人水调子王昌龄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

5、,断弦收与泪痕深。【注】流人:流人江湖的乐人。这首诗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5找出诗中点明季节的词语。由该词语可以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中送别时描写环境的哪一句诗?(2分)【答案】枫林。枫叶荻花秋瑟瑟(2分)【解析】试题分析:该题比较简单,相当于是白给分的题。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枫林”,白居易的诗自然是“枫叶荻花秋瑟瑟”。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6第四句中“泪痕深”描写形象新鲜,请简析其原因。(4分)【答案】一是晚年贬官远赴外地,离别亲人朋友,容易牵动愁情而落泪;二是流落江湖的乐人演奏了哀切的水调子,与诗人被冷落的心境相吻合,产生了同是沦落人的感慨,因而流泪多。(4分)试题分析:

6、弹到激越处,要玄突然断了。但听者情绪激动不能自已“这里不写泪下之多,而换言“泪痕深”,苣语形象新鲜,町欠与”、“分付与”用字有异曲同工之妙I它使三句好雨F与此句的“泪”构成警喻关系,意噌听筝者的泪乃是筝弦收集崎上之雨化成,无怪乎其多了。这想象新颖独特,发大妙思口“只说闻等下泪,意便浅,说泪如雨,语亦平常。看他句法字法运用之妙,便使人涵咏不尽J'(黄生评)这首诗从句法、音韵到通感的运用,颇具特色,而且都有益于意境的创造,浑融含蓄,而不显露,诗薮称之为“连城之璧,不以追琢减称”,可谓知言。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7 .一、三两句同为写景,写法和作用

7、不同,请作简要说明。(4分)【答案】第一句写景用孤舟、微月和枫林三个意象构成凄清的意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或为筝曲的演奏提供了典型环境);第三句写景侧重描写音乐,运用通感手法,想象出“千重万重雨”的视觉形象,表达听音乐时的复杂心情。(4分)【解析】试题分析:首句写景,描绘了三个意象孤舟、截月、帆林),战国古典诗聚申,素有借月光写春愁的传统。而江上见月,月光与水光交辉,更易触动客子的愁情,而'孤舟微月”也是写的团幡境,哪与未明点,是见于言外的*“枫林需示了秋天,也与客躺联。这种阔叶树生在江边,遇风发出一片隶杀之声孤舟徽月对机林乙集中和江晚来三种景物,就构成根凄清的意境,上面僦写为筝曲

8、的演奏创造了一个曲型的环境.三句却提到“岭色”,似乎又转到景的描写.其实,这里与苜句写景性质不同,可说仍是例马筝”的名廖奏,也许晚间直所了一阵雨,使岭色处于有无之间。也许只不过是嘴月可叫的清光造成的幻暑,星层山裕乎迷室在雾雨之中。无论是网醉中境况,对迁客的心情都有陪衬忸的作用。a千重万重雨邙仅写岭邑,也兼形筝声,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脸形象中“千重1"万重力殖蠹,给人以乐音壑促的暗示,对强筝巧克大融的复杂心绪也是一手幡示在写鸣筝'之后,这样将瞧色”与,阡重万重雨K并置一句中,省去任何叙写、美联词语,造成诗句参义性含短丰富,连通了视听感觉,令人低回不已.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

9、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三、阅读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完成后面题目。(8分)舟中读元九诗白居易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注元九,唐诗人元稹。元稹曾与白居易一同倡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被贬通州(今四川达县一带),白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8 .诗的前三句,诗人以“灯前”“灯残”“灭灯”三个极富个性的景象前后映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案】“灯前”“灯残”“灭灯”,写出了一个过程:由“读诗”,到“诗尽”,直到“暗坐”,表达的情谊是真挚的,而环境是阴森的,诗人的心情是灰暗的一面是对挚友的深切怀念,一面是内心的阴郁

10、与苍凉。试题分析:这首绝句,四句中三用“灯”字。但是,此诗读起来,丝毫不感重复,只觉得较之常作更为自然流泻。原来,诗人以这个灯字作为一根穿起一串明珠的彩线,在节律上形成一句紧连一句的效果,使感情层层加深:掌灯夜读,足见思念之切;读至灯残,说明思念之久;灭灯暗坐,表明思念之深之苦。音节蝉连,委婉曲折,如金蛇盘旋而下,加强了表达的力量。这首诗前三句连用“灯”字,创设出“灯前读诗”、“诗尽灯残”“灭灯暗坐”三个意象。这样写创造了一种黑夜中凄清的环境,思念中凄苦的心情,贬谪中凄凉的人生的意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o9 .诗的末句描绘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

11、图景?(5分)【答案】诗的末句运用了双关、比喻的手法。作者描绘了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图画,悲中见愤,熔公义私愤于一炉,感情复杂,容量极大,充满了悲愤不平的感情。一方面,“逆风吹浪打船声”,是诗人在舟中雨夜读诗时的真实情境,一方面又是以惊风骇浪喻指险恶莫测的政治风浪,隐喻着因与挚友同时横遭不测的心灵呼号,也蕴含着与志同道合的挚友在逆境中相互抚慰的心情。【解析】试题分析:回答此题,注意琅系诗作主旨及写作背景,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元被贬通州(今四M9县一带白神贬江州(今江西九江)*结合诗句“逆则6良打船声”一句加以分析,这是一首读元稹诗而怀念其人之作,作于贬请江力愉中。从全诗字面看,窗为写.读元九诗

12、”情形,究其主旨,自然是读其诗忆其人*然而,联系二人当时同遭贬逐的身世,言外显然更有深悟.读完诗j天已快高,犹自灭灯暗坐,必然想到造成二人同装的原因,奸佞当道,期做日非,情慝自难平复,此时孤舟飘荡,逆风吹浪,既是漫惶之实境,又是内心之夕讹,更有象征政治风'浪意味,在这样一幅左体图画中,诗大融公义私情于一炉,情蹈翟至大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四、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梦微之白居易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温水断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酬乐天频梦微之元稹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注:唐宪

13、宗元和十二年(即公元817年)三月,元稹贬通州(今四川达川);八月,白居易贬江州(今江西九江)。此诗为该年十二月元稹接白居易梦微之而酬和次韵之作。10 .白居易诗“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写法独特,谈谈你的认识。(4分)【答案】这两句诗表面上写诗人殷献询问元稹因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见了你;实际上是写诗人对元稹关切、思念之情难以自己,以致形之于梦。这是从对方着笔,换位去写,构思精巧,表达含蓄委婉。【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在这句话诗中,“忆我”“梦见君”表现了白居易在这句诗中,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反以元稹为念,问他何事忆我

14、,致使我昨夜梦君,这表现了对元稹处境的无限关心。诗从对面着墨,构思精巧,感情真挚。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1 .两首诗都写了“梦”,但梦境内容与表述的情感有所不同,试作简要说明。(4分)【答案】白诗用故人入梦书写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元诗用故人不曾来入梦写自己的凄苦之情、对白居易关心自己的感激之情。【解析】试题分折:解答此题,可先分别概括两苜诗“梦”的内容j然后笞出售白通过梦境表达的情感.“昨夜三更梦见君”一句,白诗用记梦以抒念旧之情,来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元诗一反苴意,以不曾入梦写凄苦,3嵬。白诗用人梦与苦思,是事所常有,耳人之常情;元诗用不能入梦耳

15、,凶竟,是事所罕有,写人之至情,儆瞥包含了希望与绝望之间懒呆沉.极痛苦的感情,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情感语录1 .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 .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 .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 .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 .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 .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 .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 .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 .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 .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 .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12 .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13 .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14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