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5.5学案设计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_第1页
必修三5.5学案设计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5 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 5 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习目标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学习过程导入新课(实物投影展示制作好的生态瓶)请同学们看到老师在几天前制作好的生态瓶。你能结合已有的知识,尝试分析一下这个生态瓶中含有哪些组成成分吗?它们彼此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探究新知探究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后,为何仍能保持或恢复相对稳定呢?请举例说明。合作探究 2四人一组,讨论列举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或恢复生态系统稳定的实例。(1.每组要能列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

2、例,并对实例进行分析。2.每组要推举一位代表阐述本组的讨论结果。)探究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合作探究 3阅读教材,并对下面的事例进行分析。草原上,牛、羊等食草动物过度放牧,直接导致草的数量 _ 。紧接着由于食物短缺,食草动物数量也会 _,从而使得食草动物的数量维持相对的 _ 。f 凉少草-1T 菇动輛(減少)过度放牧A合作探究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苏州 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话说乾隆下江南时,就到了苏州。水乡人在河流上游淘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可是即便如此,水仍然很清澈。这番景象让乾隆大为惊奇。可是,他也 发现苏州虎丘外围的河流被众多染坊流出的废水污染得肮脏不堪、臭气熏天,他亲自过

3、问,追查此事。苏州官衙立即颁发了布告,严禁商贾平民在虎丘一带开设染坊,迫于官府的法令,虎丘 一带原有的数十家染坊不得不搬迁至远离虎丘的苏州远郊,从此后虎丘重现绿水青山。(1)水乡人在河流中淘米洗菜、洗澡洗衣,河水为何仍能保持清澈?(2)虎丘外围的河流在染坊废水的污染下,还能保持稳定性吗 ?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染坊停止排污后 ,虎丘外围的河流出现了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探究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合作探究 5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1)结合书上的相关介绍 ,你认为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吗(2)假设地衣大面积死亡 ,将产生什么结果 ?(3)由此可见 ,该生态系统的自我

4、调节能力如何 ?抵抗力稳定性又如何(4)回答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关的上述的情况?营养结构如何 ?(5)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 ,营养结构复杂 ,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为什么说它的自我调节能力大 , 抵抗力稳定性高呢 ?恢复力稳定性呢 ?探究四、实验设计设计制作生态瓶 ,观察其稳定性目标 :通过动手自制小型生态瓶 ,认真观察记录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验材料 :罐头瓶 (透明的饮料瓶等 ),柳条鱼 ,小田螺 ,小虾,水草 ,浮萍 ,砂土,池塘水足量。提问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我们不妨先来讨论一下 ,如何制作小型生态瓶 ,才能使它在 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 ?制作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

5、题 ?学生讨论 ,最后共同小结 :提示步骤 :在罐头瓶或透明的饮料瓶下边放上沙子,植入水草 ,装进池塘水 (里边有小型动物和藻类植物 )放进健康的小鱼。最后 ,封上生态瓶盖。1. 瓶中生物的生活力要强 ,并且数量不能过多。2. 生态瓶要放在有充足阳光照射的地方 (如窗台上 )。3. 瓶中水量不能超过容积的 4/5 。拓展延伸 :1. 提出与维持生态瓶内稳定性相关的问题 ,例如 :A.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物种类的多少有关吗 ?B.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阳光有关系吗 ?2. 根据提的问题作出假设。3. 小组讨论 , 设计探究方案。,我们共同交流。结语 :大家可以把制作好的生态瓶拍成照片和制作过程中

6、的体会发给我优化训练1.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要目的是 ( )A. 掌握能量流动中的传递效应B. 了解能量流动的方向C. 熟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 设法调整,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传递信息的是 ()A. 雌蛾分泌性激素B. 工蜂跳 “8”字舞C.蟑螂昼伏夜出 D.鸟类的鸣叫3. 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是 ()A. 直接价值B. 间接价值C .科学价值D .潜在价值4. 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A. 能量与营养级B. 能量与个体大小C. 能量与个体数量D.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5.1970 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的危

7、害而严重减产。后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 病菌有抗性的植物 ,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一事实体现了野生生物的 ()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科学价值D.潜在价值6. 在生态系统中 ,下列各组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A.光合细菌、酵母菌 B.光合细菌、硝化细菌C.乳酸菌、酵母菌D.硝化细菌、乳酸菌7. 近年我国在近海海域实行 “伏季休渔 ”,其目的是 ()源,那么能提供甲最多的生态系统是 ()A. 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 ,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B. 检测渔船和捕鱼器械 ,节省燃料C. 防止赤潮”的出现和海水污染恶化D. 实施分区管理 ,避免渔事纠纷8.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 (A.

8、 生产者C. 分解者9. 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说法A. 人口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人口众多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B. 人口自然增长与地球的环境容纳量无关C. 人口增长可促使人们开垦出更多的农田,使耕地不断增加D. 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时期,由于人口数量不是很多,人口对环境没有破坏10. “一山不能存二虎 ”谚语,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是( )A. 虎的个体太大,生活的空间也大B. 虎的性情孤僻,不喜欢群居C. 虎的性情凶残,把幼虎吃掉了D. 虎是营养级很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也就少11.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N2,个体平均质量分别为

9、M、M,则下列 4 项中正确的是()A.N MN MB.N M=N MC.N MN MD.N M烈M12. 在下列四个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相等。 如果物种甲是人类所需的资)B.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正确的是 ()!A? !玖:u 1口蠱示不 f 表斥燃住葢乘13. 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C.使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D.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14. 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当海拔高度上升时温度下降B.

10、 空气逐渐稀薄C. 阳光照射到山坡的角度变小D. 云雾量增加15. 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A.海带、梨树、酵母菌B.蘑菇、水绵、洋葱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D.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16. 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 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 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 生产者和消费者D. 生产者和分解者17.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哪种成分?()22.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 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 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

11、丙为分解者18.水稻T螟虫T青蛙”表示( )A.群落B.生态系统C.食物链D.生物圈19.科学家曾用人工合成的甲基丁香酚涂在纸片上,挂在柑橘园里诱得大量雄性柑橘果蝇并加以消灭,这是_ 在生产上的应用()A.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20.下列生物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2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的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生活的特征是()A. 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B.化学信息D.营养信息A.香菇B.蛔虫C.青蛙D.兔B. 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C. 鸟类大多把自己的巢筑在树杈上或树洞里D. 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逃避敌害A.分解者都是异养需

12、氧型生物B. 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C. 消费者消耗的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生产者D. 人体内的寄生虫是厌氧型的消费者23. 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增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 减少该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B. 增加该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C. 使该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D. 减少该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种类24. 假设在一个由森林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把狼杀绝,则鹿的个体数将会()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C.保持稳定D.先上升后下降(1) 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首先依赖于绿色植物的 _。22.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2) 图中分解者通过 _

13、和_ 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放回大气中。(3) 图中 A 里的碳,除碳酸盐外 通过_ 作用回到大气中。(4) 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_状态进行循环,循环始终与_ 结合在一起进行。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以 _ 形式存在。太阳 CQi、NaI 1壕色*细菌*蛇熾虫-26.右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除阳光、CO、HON2以外,其余部分总称为 _ 。(2) 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_。(3) 若黄雀增加 2g,则需至少消耗生产者的有机物是 _ go参考答案学习过程导入新课在这个密封的小型生态瓶中,有生产者水草、消费者小鱼、分解者真菌和细菌、无机环 境。它们之间

14、相互联系,共同完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水草通过光合作用为自身和小鱼提供 了营养物质,也提供了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水草、小鱼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以及它们的残落 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又被植物利用。探究新知合作探究 11当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河流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2在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 3减少减少稳定合作探究 4(1)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不能,这说明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就会遭到破坏。(3) 又恢复了原状。说明外界因素的干扰消除后,生态系统具有重建稳态的能力。合作探究 5(1) 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其中生产者主要是地衣,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地 衣来维持生活。(2) 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崩溃。(3 )自我调节能力小,抵抗力稳定性低。(4) 与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相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 能力大,抵抗力稳定性高。(5) 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非常复杂,假如其中的某种植食性动物大量减少,它在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