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指导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3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三必修3地理课件_第1页
高优指导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3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三必修3地理课件_第2页
高优指导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3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三必修3地理课件_第3页
高优指导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3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三必修3地理课件_第4页
高优指导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十二单元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3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三必修3地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3 3讲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经济发展快1.优势条件(1)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2)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3)社会经-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经济发展的成就(1)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2)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经济区。3.产业结构(1)产业结构(2)工业体系: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

2、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二、城市化水平高1.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前:缺乏大、中型城市,城市密度低。(2)改革开放以后: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2.城市化动力: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三、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1.问题: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重复建设突出。2.对策(1)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3)搞好城镇和 -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一、珠江三角洲地区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

3、具体如下图所示。-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二、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进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4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材料二:图1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2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表中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图1 -1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

4、典题试做题组训练图 2-1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答案: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填写序号)国际金融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3)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1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推理分析:1.信息提取“以大城市为依托,

5、以中小城市为重点”说明城市之间密切协作,等级体系完整。2.迁移应用第(1)题,考查城市群的特征。图中两城市群特点的共同之处表现为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第(2)题,考查城市产业结构优化。首位城市作为区域城市群的经济发展中心,在整个城市群中占据经济主导地位,所以主要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第(3)题,考查城市群的发展措施。主要措施有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等。-1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2013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6、材料一: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材料二: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图1 -1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图2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15

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图解要点典题试做题组训练(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发展)。(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质量(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苏南地区苏中地区苏北地区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以人口就地

8、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1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一、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产业转移的原因 2.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地区或国家,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3.内部交易成本: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高,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低,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4.市场因素:国内市场饱和、避开政策等的限制,企业会开辟国际市场。-17-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1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着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迁出区和产业迁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

9、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图所示。-1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2014山东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现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2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材料二: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近年来,该省汽车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配套零部件生产由长春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长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上图为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图。 (1)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答案: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生产成本

10、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2)试分析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答案:有利于企业实现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工业化水平);当地企业规模扩大、数量增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扩大了当地经济规模);增加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2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推理分析:1.信息提取(1)题干信息:“整零协作”是核心城市为整车生产、周边城市为零部件生产的模式;“向周边地区转移”说明周边地区成了零部件企业的移入地。(2)图表信息:-2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2.迁移应用第(1)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我国汽车工业与美国相比发展的优

11、势可从消费市场、生产成本等角度考虑。第(2)题,考查产业转移对移入地的影响。汽车“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可从分工协作、工业化水平、经济规模以及城市化水平等方面考虑。-2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2015重庆二模)2015年2月10日,中国领导人在听取审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后,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读京津冀产业结构及其联系图,完成第13题。-2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题组训练1.图中a、b、c、d所代表的含义是()A.a为第一产业B.b为第二产业C.c为第三产业D.d为技术扩散2.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会使北京( )

12、A.a比重增加 B.b比重不变C.c比重增加 D.d服务减弱3.相对于河北而言,不利于天津承接北京的“非首都职能”的条件可能是( )资源较贫乏,经济实力差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不够完善城市规模大,产业密度大交通和住房压力大,环境容量较小A.B.C.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注意箭头的指向与各城市的特点,北京a比重最大为第三产业,河北、天津c比重都较大,为第二产业,b则为第一产业;d从北京、天津指向河北,为技术扩散。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则必然促进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第3题,注意题干的要求,承接“非首都职能”主要是承接工业转移,与河北相比天津的不利条件主要是原有产业密度大

13、,交通、住房压力大。 答案解析关闭13.1.D2.A3.C-25-产业转移的综合分析产业转移的综合分析 1.准确判断产业转移的方向首先要把握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1)就地域来看,在国内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在国际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2)就产业类型来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如图1,苏南经济发达,苏中、苏北相对落后,故箭头b表示产业转移的方向。-26-2.对比分析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首先要判断出示意图中产业的转出地和转入地,对比各自的优势,然后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如图2,安徽省成为

14、服装加工基地的区位因素分析:(1)要分析转入地区的优势,即安徽省原材料、劳动力、土地等成本较低;(2)要分析转出地因素,即广东等省级行政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3)结合图示,分析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安徽靠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27-3.探究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产业转移是把双刃剑,无论对转出地还是转入地都会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注意从产业结构、产业分工、生态保护、社会就业等角度分析。如下图(以日本为例)。图中直观地反映了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形成“产业转移出去的多,转移进来的少国内生产投资不足,生产困难市场萎缩产业向外转移,外资不愿进入”

15、的恶性循环。-28-对应训练(2015安徽卷,3031)企业总部是企业决策和控制中心。下表表示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情况。完成第12题。-29-1.2001年1月至2012年4月,我国上市企业总部在四大区域间的迁移表现为( )A.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向东北地区迁移B.东部地区是上市企业总部迁移的主要目的地C.中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的净迁出量最大D.西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主要迁往中部2.下列因素中,影响我国企业总部布局的主要是 ( )原料交通劳动力信息政策A.B.C.D.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第1题,根据表中的信息可知,东部地区上市企业总部迁出5家,其中2家迁入中部地区,3家迁入西部地区,故A项错误;上市企业总部净迁出量最大的是西部地区(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