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流水皆有_意_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_落花_和_流水_意象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9/fd56b4e2-cbdb-4d3c-b0c1-3f9c51509132/fd56b4e2-cbdb-4d3c-b0c1-3f9c515091321.gif)
![落花流水皆有_意_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_落花_和_流水_意象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9/fd56b4e2-cbdb-4d3c-b0c1-3f9c51509132/fd56b4e2-cbdb-4d3c-b0c1-3f9c515091322.gif)
![落花流水皆有_意_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_落花_和_流水_意象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9/fd56b4e2-cbdb-4d3c-b0c1-3f9c51509132/fd56b4e2-cbdb-4d3c-b0c1-3f9c515091323.gif)
![落花流水皆有_意_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_落花_和_流水_意象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9/fd56b4e2-cbdb-4d3c-b0c1-3f9c51509132/fd56b4e2-cbdb-4d3c-b0c1-3f9c51509132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落花流水皆有“意”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中的“落花”和“流水”意象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新中初级中学俗语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其实,在中国古典诗词里,“落花”和“流水”都是很有“意”的,它们往往成为诗人创造意境、抒发情意的意象。对于初中生来说,了解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及其含义,是有助于提高他们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本文就想结合初中语文新教材中的古诗词,浅析“落花”和“流水”这两个常见的意象。一、初识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鉴赏诗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单元,是情与景、心与物的统一体,即主观的“意”与客观的“象”的有机融合。所以说,把握了意象
2、也就抓住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邢婕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表现对时光流逝、人生蹉跎的感慨。由于流水的形态各异,诗人常用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意,因而其进入诗歌并成为引人瞩目的意象就很自然的了。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涉及流水意象的诗词举不胜举。据统计,仅诗经中出现的各种流水意象即有十三(种)次之多。所以说,流水意象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意象之一。二、析落花和流水之“意”古典诗词中的很多意象,其含义往往不是单一的、表面的,而是有着丰富的情韵意义的,同样,落花和流水的意象也是丰富多彩的。下面本人结合所教教材中几首诗词对“落花”、“流水”作一番浅析。1.“落花”意象的来
3、历对于植物来说,花落本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花开花谢只是生存繁衍过程中的自然环节,花开不意味着幸福,花落也不代表忧伤。但是诗歌是人的思想与情感的浓缩,自然事物经由人物思考而成为诗歌意象,必然打上人类情感的烙印。花从盛开到凋落的生命周期,提示着四季循环,暗示着时光流逝,这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给诗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为深刻。纵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1.落花有“意”(1)优美意境的落花有不少诗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现以王维鸟鸣涧为例。人闲桂花落,
4、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是王维描写静境的名篇。诗人以轻柔的笔触,清淡的色调,表现江南云溪春夜的幽静意境。小诗仿佛是一幅水墨画,清新淡雅,又宛如一首小夜曲,恬静幽美。特别是首句“人闲桂花落”,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但是开头“人闲”二字已交代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所以,当春桂细小的花瓣散发出的缕缕清香,沁入了他的肺腑,诗人没有细写,他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只描写桂花轻轻坠落,以动衬静,把读者引入一个静谧、优雅的境界。寓动于静,寓声于静,愈见其静,这就更生动、深刻地创造出幽静境界。正如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所说:“寂静之幽深者,每以
5、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2.“流水”意象的来历水,是生命之源,奔腾不息的河流,更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由于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关水的各类意象自然也成了最早进入诗歌领域的一类。在自然状态下,由于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湖、泊、池、塘、泽等可看作是静态的。静态的水相对于动态的来说,在形态的变化上要少得多,所以动态的水(也就是流水)就倍加引人注目。孔子曾经站在河边望着流水感叹:“逝者如斯36·文艺鉴赏探索·(2)愁绪情怀的落花由于“落花”所代表的时令恰好为暮春时节,“伤春悲秋”亦是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飘零的落花在多愁善感的诗人心中,总会引起或浓或淡的愁绪。诗人面对落花,唏嘘感叹:
6、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现以李商隐无题首句为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诗描写了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纷凋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李商隐无题中的落花是表示为与爱人离别
7、而愁。此外,以下这些诗词中也是借落花抒发各种愁绪。“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春意阑珊,以落花写为朋友左迁而愁的感怀。“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风景尚好,但花已落,美好的东西一去不复返,表达了一种好景难再,美人迟暮之叹。“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青春像花那样空自凋残,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用落花表示为相思而愁。“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花儿凋落,春天远去,真是无可奈
8、何。用落花表示为春天的消逝而愁。(3)积极向上的落花花虽坠落,但万物更加生机勃勃,这使人不由得精神抖擞。于是,落花又被用来表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现以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为例。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最后一句既是落花的独白化作春泥,滋养来年的花朵,也是诗人的壮志豪情虽已不在其位,仍要像“落红”化泥“更护花”那样,以自己的绵薄之力,以自己的变革之热情来关切民生,关注国家,并为国家和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其博大的胸襟,旷达的胸怀,无私奉献的精神,着实让人感动。诗人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愿化作春泥,孕育春天的生命。这样,落花具有一种不屈
9、不挠的生活态度。2.流水亦有“意”(1)绵绵愁思的流水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在古诗词中诗人常以水喻愁。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诗人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词人经历亡国之痛后,尝尽了人生的愁苦滋味,他用东去的“一江春水”抒写愁恨,让读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腔幽愤尽泻如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又如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抒发了诗人因强烈地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希望洒脱的抽刀断水,但是过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纠缠无法摆脱。所以诗人只能举杯销愁,在日渐增长的愁意中不能自拔。最贴切地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2)光阴易逝的流水在古诗词中,诗人也常常以流水喻光阴易逝。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反映了诗人怀想古代英雄人物的激动心情。又如乐府诗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听课评课记录1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1.2 《等式的性质》听评课记录
- 七年级(人教版)集体备课听评课记录: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 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
- 三年级语文上听评课记录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二元一次方程组》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极地地区》听课评课记录1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9.3 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听评课记录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听评课记录2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听课评课记录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 DJI 产品交付理论试题
- FCI测试试题附答案
- 扁平蓝色企业五险一金知识培训讲座宣讲通用教学讲座课件
- 新编《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解读课件
- 违纪行为处罚确认单
- 鸡蛋出厂检验报告
- 高一化学教学进度计划表
- 新员工入职培训考试附答案
- 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登记表
-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 财务收支月报表excel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