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解读鲁迅作品中的儿童观摘 要儿童是社会进步的新兴力量,是祖国的未来。本文以鲁迅作品中有关儿童的文学作品为研究基础,结合鲁迅的个人生活经历和生活的社会环境来研究鲁迅对儿童的观点态度。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来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以早期鲁迅认为儿童是“性本善”观点来论证鲁迅早期的“儿童本位观”,第二部分是鲁迅随着自己思想的丰富,逐步发现儿童也被社会“丑”化,认为儿童也带有人性“丑”的一面,第三部分反思鲁迅对儿童态度矛盾性的解析。关键词:鲁迅;儿童本位观;人性“丑”;矛盾性。AbstractChildren is the emerging power of social progress, is the f
2、uture of our motherland . Based on lu xun's works in the children's literature as the research basis, the combination of Lu Xun's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to study Lu Xun's attitude toward children's point of view.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o
3、discuss, the first part is the Lu Xun thought that children's early "" goodness views of Lu Xun's early is proved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children ", the second part is as the abundance of his thoughts, Lu Xun has found that children have also been social "ugly&
4、quot;, thought that children with humanity "ugly" side, the third part reflection of Lu Xun's attitude toward children contradiction parsing.Key words: Lu Xun ;Children's standard view ;"Ugly human nature";Contradiction.目 录Abstract II目 录 III引 言 1一、早期:“儿童本位观” 1(一)释放天性,顺应自然
5、 1(二)尊重儿童,平等对待 2(三)独立自主意识 3二、发展:封建人性的传染 4(一)被同化的“丑” 5(二)“性本恶” 6(三)文化传承 6三、反思“矛盾性”的解析 7结 语 9参考文献 10谢 辞 11引 言在鲁迅作品中,关于儿童的文字占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儿童的成长备受鲁迅关注。儿童观是成人看待儿童的态度和观点,包括儿童的性格特点,他的社会地位和权力,儿童生长过程中的外界因素对儿童影响等。本文通过对鲁迅作品的深入研读,分析和对比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和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对鲁迅儿童观进行简单的分析。鲁迅早期认为儿童是天真烂漫的,这种天性应该受到人民保护的。但是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鲁迅渐渐
6、意识到社会将儿童改变了,儿童的人性中并不是单纯地“善”,他同样存在着相对的“丑”。鲁迅的儿童观的思想转变并不是瞬间变化,而是鲁迅当时的生活内容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他的思想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影响了鲁迅儿童观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早期:“儿童本位观”在早期鲁迅认为儿童应该有自我意识,儿童是独立自主的。鲁迅的“儿童本位”观念主要是在父子关系中体现。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 鲁迅批判性的表达对了“人之父”对“人之子”的理解,而且对孩子体现了包容和爱意,也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期待。鲁迅提出了这样的思想 :“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 但既已分立 ,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 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
7、, 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 , 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1由此可见,鲁迅一开始关注儿童问题,就把儿童问题由家族关系上升到人类关系,儿童才是未来,儿童才是本位,不是父为子纲。鲁迅的成长过程之中也是受到这种封建思想的影响,他一直被严格要求遵循着社会封建阶层的礼教,天性一直被压抑,所以他一直羡慕天性的自由,希望儿童受到尊重,被人平等对待。鲁迅认为儿童应该具有独立自主的思想,不应该被社会封建思想所禁锢,成为一个具有自己意识和思想的社会人。(一)释放天性,顺应自然生命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自然或者不自然的接受世间万物对他的改造或者影响。但是,儿童的成长应该跳出“目的性”的
8、框架牢笼,走合乎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的道路。鲁迅早期儿童观也希望儿童可以释放天性,顺应自然生长。鲁迅生长在一个“诗礼传家”的转筒家庭之中,再加上他的祖父、父亲又两代为官,故而鲁迅从小就接受严格的教育。在鲁迅小时候,中国封建社会开始瓦解,新思想已经出现,但是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守旧思想依旧影响着大部分人,他们注重等级分别,遵循封建纲常名教。在这种社会环境下,鲁迅的成长不仅深受家庭中封建教育的影响,也受到了社会封建氛围的影响。童年时期的鲁迅生活压抑,儿童想要娱乐游戏的心理被家中长辈抑制,他一直追求自由,希望有娱乐游戏。例如故乡这篇文章。幼年的鲁迅成长在一个官僚阶级家庭中,本就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
9、条件,是家中的小少爷,受到家中所有下人的尊敬。闰土的父亲是为鲁迅家做工的,鲁迅家中轮到三十年一回的大祭祀,家中十分重视,忙不过来,所以闰土的父亲便主动要求自己的孩子闰土来帮忙。这里就说明了鲁迅与闰土等级低位的差异。鲁迅和闰土都是家中颇为重视的孩子,不同的是,鲁迅是家中的小少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有专门带领他的长工,家中长辈对他的学习教育和生活方式严格要求,他的童年生活大多都是枯燥无味;而闰土家庭属于社会下层,没有优渥的生活条件,整天与大自然接触,生活虽然穷困,但是也因此少了封建枷锁对小孩子的束缚,孩子有许多童趣。闰土第一次见鲁迅虽然害羞,但是孩子天生喜欢游戏的特点使两人迅速打成一片,成为了好
10、朋友。在这时,闰土和鲁迅的儿童天性并没有被抹杀,他们依旧是好伙伴。鲁迅一想到闰土,便是“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幅美丽的画面其实并不是鲁迅亲眼所见,只是他在与闰土的相处的过程中曾经聊到的内容,但是这段美好的想象暗示了童年的鲁迅十分羡慕闰土自由的生活。鲁迅在故乡 “捕鸟必须是在下雪之后······便逮住了”。闰土在讲述的时候,鲁迅对这个儿时活动充满了羡慕。从中表达出了鲁迅认为孩子就应该顺应自然生长的观点。多年以后,鲁迅知道要再见闰土的
11、时候,心情激动异常,总以为闰土依旧是他的“闰土哥”,但现实狠狠地给他一击。长大后的闰土见到鲁迅虽然也十分欢喜,但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时过境迁,他不能够像小时候一样不顾等级区别的和鲁迅相处,而是由一声“老爷”将两人的世界彻底的划分开来。闰土早已不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刺猹少年了,他经历了封建社会的洗礼,经历了生活的苦难,他变得麻木,被整个社会所吞噬,而鲁迅也觉得心目中一直念念不忘的好友似乎也没有那么难以忘怀了。闰土的天性被泯灭,鲁迅美好的回忆也有了缺点。闰土是被生活所击垮,被封建社会的氛围所感染。封建社会环境是对人性的压迫,对天性的扼杀,鲁迅从自己身边事来诉说这一观念,呼吁对儿童的天性的
12、释放,顺应自然。(二)尊重儿童,平等对待儿童是需要被理解,需要正确对待的。在历史上,儿童曾被认为是小大人,是带着原罪出生的赎罪者,是家庭的私有财产,是天使,是学习机器,是传宗接代、光耀门楣的工具但是这些都是成人赋予儿童的,儿童并没有主动去探寻这些,成人应当把儿童当做独立个体来看,尊重儿童,正确对待。鲁迅从小受到祖父和父亲的严格教导,但是长辈过于严苛,经常不尊重鲁迅的想法,把鲁迅作为家中长辈的附属品,随意干涉鲁迅的儿童生活。鲁迅在五猖会中曾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情。小时候,孩子最盼望过节过年可以出去肆无忌惮的玩耍,鲁迅也不例外。当时鲁迅除了过年之外,最希望去的便是迎神赛会了。五猖会是在关东,距
13、离鲁迅家还是有一段距离,但是依旧阻止不了鲁迅心心念念想去看看热闹的心。正当鲁迅内心激动的早早起床想去参加五猖会的时候,他的父亲出现了,让他去拿启蒙时所读的鉴略。鲁迅的父亲让他跟着自己读了大约二三十行,而且要求熟读后背会才可以去看五猖会,鲁迅的心情瞬间从狂喜变为超级失落。鲁迅在并不了解所背知识的内涵的情况下强制自己背会,心中对观看五猖会的热情早已随着背诵艰难的过程消逝了。鲁迅通过这件事情表达了自己希望儿童受到大人的尊重,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想法的儿童观。鲁迅在作品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主要讲述了从小带他的女工阿长和自己之间发生的几件事情。鲁迅小时候受教育的时候的教学资料都是以文字为主,
14、主要的教育内容也是“正派”,没有所谓的不入流的东西。当时,鲁迅也是十分热爱看书的,但是他爱看的都是一些杂书,带有多图画,对他考试升官并没有什么用。当时,他从一个远方的叔祖那里听说起过画着好多图的山海经,但是当时远方的叔祖早就忘了放到哪里去了,而鲁迅从此便记在了心里,念念不忘。问别人,也没有人肯真实的回答他,时间长了,念念叨叨,连鲁迅的女工“阿长”都知道了。当阿长问的时候,鲁迅认为她不是学者,多说无益,虽是如此,也将自己所知道的说与阿长听,总归觉得大人不会在乎自己的想法。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阿长在不知道山海经具体书名的时候将“三哼经”买回来了。鲁迅当时似乎“遇到了一个霹雳,全身震悚”,阿长所做的别
15、人不肯做的事情使鲁迅对她有了一定的改观。而这本书,也是鲁迅最为心爱的宝书之一。阿长虽然是一个女工,但是在这件事情上,他对鲁迅这样一个小孩提出的别人都不敢做的要求,不是批评或者告诉家主,而是悄悄地买回来送给他的“哥儿”,真的是令人敬佩,这不仅是尊重了小孩子,而且阿长将孩子当做一个人,平等的对待孩子,而不是什么都不懂得、依附于父母的附属品。鲁迅在这件事情中不仅是表述了自己得到了心爱的书,同时我们也可以深刻体会到鲁迅对于阿长可以将他一个小孩子的话放在心上,尊重孩子的意愿,平等对待孩子的欣喜。(三)独立自主意识人都是独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觉悟,一个人可以左右他人的行为但是无法左右别人的思想。儿
16、童也是一个具有对人格的人,即使他的意识并不完善吗,但是她依旧有自己的独立意识,我们不能完全让儿童跟随成人的脚步,变成同一种类社会人。鲁迅虽然是著名的现代文学家和思想家,但是,他也有企图扼杀孩子天性,让孩子跟随自己束缚于条条框框的不当行为。鲁迅在风筝中曾记叙过发生在他小时候和他的小兄弟的一件事情。鲁迅小时候做事规矩很多,不可由着性子来,养成了他有点少年老成的生活习惯。在当时,他特别讨厌放风筝,甚至是嫌恶,但是他那个体弱多病的小兄弟却和他相反,格外喜欢放风筝。那时候小兄弟自己买不起风筝,而且鲁迅又不让,小兄弟只能可怜巴巴的望着天空出神,看着天空中的各种风筝,为它们的命运担忧和欢喜。而鲁迅却对这中心
17、为十分鄙视,认为十分可笑。这本来就是鲁迅对小兄弟天性的压抑,对儿童的游戏精神的否定。直到有一次他去找许久不见的小兄弟时,发现他在偷偷地做风筝,而且即将要完工。此时的鲁迅沉迷于发现小兄弟的秘密的满足中,毫不犹豫的毁坏了小兄弟的心血,心满意足的离去,丝毫没有愧疚的的离开了。小兄弟的失望和伤心鲁迅并未关心也未曾放在心上。鲁迅中年的时候,偶然看到讲述儿童的书,知道游戏精神是儿童的正当行为,这才意识到自己当初对小兄弟的伤害,但是想要表示道歉的时候,鲁迅和小兄弟早已人到中年,对游戏不再上心,而是专注于自己的生活。而小兄弟也早已忘却了,不是伤害没有了,而是他们都长大了,儿童时期的伤害早已匆匆过去,童年不再,
18、伤害也不再,但是时代的伤害深深的在精神世界烙印。在长大后的小兄弟心中早就忘了这件事情了,或许,自从这件事情发生以后,他再也没有做过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因为他不是完全独立的,他被时代控制,被周围的人控制。儿童不是父母成人的复制,他们具有自己的意识,他们具备独立的人格,“小兄弟”应该自由的玩游戏,在儿童时代寻找欢乐,而不是被一些类似鲁迅一样的长辈控制,变成时代的傀儡。尊重孩子,让他们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独立自主的意识,他们的精神世界是自己的,如果干涉过多,在无形中就将他的个性扼杀了。二、发展:封建人性的传染阿尔都塞理论中说到意识形态是个体与其真实的生存状态的想象性关系的再现。儿童从出生开始,他就处于
19、社会环境之中了。大到整个社会环境,小到家庭环境,都是无时无刻在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儿童一生下来就是有意识的,他在这个社会环境中慢慢成长,他受到各种后天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等都是孩子成长环境一部分,而孩子的成长环境深刻影响孩子人格的建立和生活的态度。哲学家兰德曼所谓“自然只完成了人的一半,另一半留给人自己去完成”。儿童生来是带有自然属性的,虽然天性自然,但是人生活在社会中,就必须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改变自己,学习或者模仿周围环境,是自己融入社会,变成一个真正的社会人,适者生存。但是社会环境和文化有好坏之分,社会价值观影响孩子的人格建设和健康成长。从文化启蒙运动到新文化运动,鲁迅生活
20、的时代动荡不安,封建社会逐渐瓦解,人民的民主意识渐渐觉醒,生活在封建社会底层的人民依旧用老旧的思想慢慢侵蚀着祖国的未来,儿童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依旧严峻,导致中国最有希望的儿童被社会吞噬,变成了所谓的“吃人”的孩子。(一)被同化的“丑”鲁迅早期认为,儿童应该是天真无邪,不具有攻击性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鲁迅经历的丰富,鲁迅对儿童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之中一篇文章是孔乙己,这篇文章发表于一九一九年四月北京新青年,当时“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过后,旧的一代知识分子无所适从,受到了社会的排挤。而“孔乙己是一位落魄的站着喝酒而唯一穿长衫的老书生”,他就是被排挤的旧的知识分子。在当时,
21、掌柜的和主顾对小伙计依旧没有任何尊重,店里整天都是无聊、单调,只有孔乙己来了之后才会有欢声笑语,但是这些笑声并没有多少好意,以嘲笑的声音较多。孔乙己不愿和那些大人聊天,便找小孩子说话。由此可见,孔乙己对成人并不喜欢,觉得这些人于它并不能谈到一块去,这些大人总会嘲笑他被打,总是用恶意来哄笑他,于是他便找了看起来天真的儿童,以为儿童是天真善良的,但是,儿童却对它的好意不屑一顾,瞧不起他。当他问“我”是否会写“茴”字,而“我”却认为孔乙己是讨饭一样人,不配考“我”,不理会他。而孔乙己等了许久不见回答,便诚恳的要交给“我”,这回不仅被掌柜的嘲笑鄙视,也被身为儿童的“我”所厌烦,而孔乙己只是惋惜的叹息。
22、本来儿童是天真无邪,善良可爱的,但是,周围所有的人都对孔乙己产生了恶意的嘲笑,身为儿童,在没有收到良好教育,没有形成正确三观的情况下,被周围不正确的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所同化,显示为一种人性的“丑”。鲁迅和孔乙己具有相似性。孔乙己刚开始对孩子是充满了好感的,但是孩子却在周围其他人的影响下对孔乙己有了偏见,甚至不耐烦;而鲁迅一直也是喜欢孩子的,但是后来他也是因为周围长辈对他的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孩子们都对鲁迅产生了由内而外的畏惧,不愿亲近他。人的意识是对现实生活环境的反映,所以在当时封闭的时代,人民封建的思想和扭曲的人格对儿童的成长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坏的同化,儿童受到了社会“丑”的影响。(二)
23、“性本恶”中国古代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曾经提出“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战国时期的荀子又提出来与荀子截然不同的“人性本恶”理论,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为之性”,性是恶的,伪是善的。而鲁迅对儿童的看法也是从“性本善”逐渐转化为“性本恶”,当然这种“恶”指的是人性之中本来有恶的东西存在。在鲁迅小说集彷徨之中的孤独者一文中,主人公魏连殳与儿童之间关系和态度的变化就体现了鲁迅对儿童观点的转变。文中魏连殳便是主要的孤独者,但是鲁迅何尝不是孤独者之一呢?魏连殳在所有的人的眼中他都是一个异类。当时魏连殳是S城的一大谈资,原因就是魏连殳的特殊,“所学的食动物学,···
24、3;··一日也不拖延”,其实这些事情并不是什么大事件,但是在当时,整个S城人们的孤陋寡闻,把这些小事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魏连殳的生活是孤独的,周围没有同他一样受到教育,有共同话题的人。因为比别人活得更明白,所以才更孤独。一开始,孩子们经常来找魏连殳,魏连殳经常给孩子们吃的用的,有时候专门给孩子买东西,例如有一次,直接给大良和二良买了口琴,一人一个,有时候房东的孩子来了打饭碗碟,硬讨点心,一般人肯定觉得吵得人头晕,但是,魏连殳却对这些孩子十分容忍,他认为这些孩子总是好的,全是天真。当时,鲁迅已经对儿童本性善良有了怀疑,便反驳魏连殳的观点,但是魏连殳却说,小孩子没有大人的坏脾气
25、,是被环境影响的。魏连殳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对社会上的大人有了真切的认识,认为社会上的人都是不理解他的,都是有着坏脾气的,却依旧对孩子的天真有着执拗的拥护,也是他这个孤独者唯一觉得不是被社会抛弃的牵线吧。后来,等鲁迅再次去看望他时,魏连殳和这群孩子相处状态变了,孩子们受到房东太太和其他社会上的成人世界的影响,对魏连殳显示出了和成人世界一样的鄙视和不尊重。当魏连殳听见孩子们的嬉笑声时,抓了一把花生豆出去想要给孩子送点吃的,没想到,孩子们一见他出来就没有了声音,也不接他的花生豆,魏连殳不仅接受了成人世界对他的恶意,同时接受了他自己喜爱的孩子们的恶意,他的精神世界受到了生生的伤害,他的世界从此更加孤
26、独无援。鲁迅渐渐对孩子的本性产生了质疑,怀疑孩子们的本性到底是善良的还是丑恶的?通过魏连殳事件,他更加确定孩子不是“性本善”,孩子们会破坏周围的东西,也会伤害周围人的精神世界,鄙视别人。孩子们总是以他们天真的外表为掩饰,对人实施看似微小实则深刻而庞大的伤害。(三)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的沉淀不是一朝而成,而是世世代代的积累和传承。文化的内容有精髓也有糟粕,在传承的过程中精华和糟粕都会不同程度的继承下来。有的是有利于人的健康成长,有的是阻碍人类进步。鲁迅在短篇小说社戏之中写到自己跟随母亲去外祖母家里,外祖母家住平桥村,自然比不得鲁迅所住之地的繁华,但是鲁迅分外喜爱这里,在这里,鲁迅是客人
27、,没有父亲和祖父的严格要求,不用背书了,反而可以和那些小伙伴一起游戏。鲁迅的内心都是十分欢喜的,儿童的游戏精神和天真单纯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小村里,小伙伴的年龄都差不多,但是由于一个本家都住在一起,所以辈分差了许多,但是小伙伴们的吵闹和游戏却不受辈分,体现了孩子们的天正烂漫。到看戏的时候,平桥镇由于交通不便利,鲁迅没有船可以去看戏,着急的要哭,但是母亲却劝“我”不要装模作样,怕又招外祖母生气。从这一点便可以体现孩子对游戏的天生的热爱,人对于长辈的尊重和理解,尊老爱幼的美德从小就根深蒂固。但是同时,母亲怕外祖母生气和我的屈服也可以体现传统尊老思想的传承。最后,“我”终于是去看戏了。鬼灵精怪的双喜想
28、到了八叔的大船,并且为鲁迅打了保票,一定安全带回才让鲁迅有机会可以去看一下社戏。在看戏的过程中,鲁迅看到了它最害怕看的老旦。在看老旦演唱的过程中,老旦坐下之后,当“我”很担心的时候,双喜他们都骂骂咧咧;当听了一会儿后,其他人都不住的叹气,打起来哈欠,但是鲁迅却忍耐着。从中可以看出鲁迅从小受到严格的文化教育,家庭文化的传承导致他不会有古灵精怪、打破世俗的主意,而是束手束脚,被封建礼仪约束着。反倒是从小生活在农村,没有严格的约束的双喜他们做出了破格的举动,比如偷罗汉豆煮着吃等等。双喜他们有着村里人独有的爽朗大方和豪放不羁。鲁迅可以说是从小传承的都是要做一个“小少爷”,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举止,不能做
29、出不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双喜和桂生从小在村里长大,那里的人没有几个认识字的,只有热情和豪爽,充满了天真烂漫,活波开朗。文化的传承终会体现在后代的成长中,良好的文化传统有利于儿童建立良好的人格和世界观。三、反思“矛盾性”的解析鲁迅是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家庭以前是有名望有地位的大户人家,从小受的教育都是封建思想的延续。后来,祖父周福清因为科举舞弊案而被革职下狱,鲁迅则被送到大舅家避难。周福清被判“斩监候”入狱8年,所以,周家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打点,才能使周福清得以保命。自此,家道开始衰落,同时,鲁迅的父亲也重病在床,找尽办法医治,但是最终还是病逝了。家庭的变故,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鲁迅从“小
30、少爷”变成了一般平民,落差给了鲁迅之后思想上的复杂性做了铺垫。之后鲁迅留学本来是学的医学,但是当时中国封建思想对我国人民的压迫和社会的动乱是鲁迅意识到就一两个病人不如就整个社会,于是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鲁迅的许多重要的著作都是和新青年有关的,他的小说、杂文和论文都是和反封建主义相关的,讽刺和批评封建主义,反对封建思想岁儿童深深的压迫,认为儿童应该解放天性,顺应自然,对反对儿童的封建教育的约束呼喊,认为儿童的天真无邪,善良可爱。后来因为这个“吃人”的社会,呼吁久久孩子,同时也呼吁尊重而儿童,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在经历过“五四”运动之后,鲁迅逐渐发现,社会的变革不仅是上层知识分子的变革,而需要整个中国社会的变革。如果整个社会不改变,祖国的儿童依旧受封建参与的思想和那些底层人民的同化的感染,整个社会都不会进步。鲁迅早期是对拯救儿童的呼吁,在狂人日记中,他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希望整个社会可以重视孩子,不要在扼杀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可以再混乱的社会环境之中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不要被整个“吃人”的社会所同化,“还有不吃人的孩子吗?”这是鲁迅对整个社会的呐喊,也是对中国未来的呐喊。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结束,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应试技巧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影响机制的深入研究试题及答案
- 广西桂林阳朔中学2020届高考仿真卷数学试卷含解析《含高考15套》
- 项目策略执行的试题及答案
- 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信贷风险识别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专业人士应试求胜心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备考期间重点知识和重难点突破方法试题及答案
- 劳动课题申报书
-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本年度(2025)小学一年级数学部编版摸底考试(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科研课题申报书
- 七年级下册《青春之光》课件
- 上海市闵行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橡胶粉改性沥青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共500题)
- 农村合作社农业产品供应合同
- 中国镀锡铜丝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GB/T 320-2025工业用合成盐酸
- 安装工程类别划分标准及有关规定31183
- 【道法】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教案)-2024-2025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
- 2025-2030中国复合材料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年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