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4.3群落的结构同步测试1新必修3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4.3群落的结构同步测试1新必修3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 年高中生物 4.3 群落的结构同步测试 1 新人教版必修 3一、选择题1 下面的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A. 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B. 大兴安岭的红松林C. 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D. 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答案:C2 .为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这两种真菌之间的关系属于()A.寄生B.捕食C.竞争D.共生解析:选 G 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难度较小。引入的另外一种真菌与原来的真菌由于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相似,所以会发生竞争现象。3 .下列因素中可导致松鼠种群内斗争

2、加剧的是()A. 环境温度升高B. 捕食者数量增加C. 种群内疾病流行D. 种群繁殖率提高解析:选 D。种群密度越大,种内斗争就越激烈;而种群繁殖 群密度就会增加。4. (xx 年高考广东卷)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下列 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共同生活,互惠互利A.B.C.D .解析:选 D。菟丝子和果树的关系是寄生关系,从果树中大量吸收养分和水分,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5.下列有关生物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B. 越靠近热带地区,

3、生物的丰富度一定越高C. 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生物丰富度越高,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 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解析:选 G 生物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而不是个体数量的多少。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 过程中,对于单位面积上个体数目多的生物无法逐个计数。6.(xx 年高考江苏卷)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 cmX50 cmx30 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招潮蟹类厚蟹

4、类沙蚕类泥螺类蛤类物 种数个体物 种物 种 数个体物 种物 种 数 个 体 物种物 种 数个 体 物种物 种 数 个 体 物种率提高,种裸露518114212110214泥 滩米 草群 落312290011000A. 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B. 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C. 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D. 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解析:选 AD 据表中数据分析,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如果改变采样时间,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可能不同,故 A、D 项正确,B 项错误。改换采样器不会影响对此研

5、究的结论,C 项错误。7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植被分布状况是:山麓热带雨林,山腰林,上层温带针叶林,顶部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状况的非A.阳光B. 土壤C.温度D.水分解析:选 C。地球表面温度演变的特征是:从赤道开始向两极大征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山麓为亚热带气候、山顶为高寒气候,从而形成了从热带雨林到高山草甸的植被分布特征。故答案为Co8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下 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 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B. 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C. 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 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解析:选 B。由图中

6、曲线相互位置关系可知,甲、乙、丙三者之间食性存在重叠,但食物来源又不完全相同,故 A 错。由于食物存在重叠,对共同需要的食物甲、乙、丙之间会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故B 正确。仅由图中曲线含义并不能说明物种丙与物种甲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之外的其他种间关系(如捕食), 故 C 错。由于不能确定为捕食关系,也就不能确定能量流动方向为:甲T乙T丙,故D 也是错误的。9.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致是逐渐下降的,在空间垂直高度上,每上升100 m,温度约下降1C。温度影响植物类群的分布,特殊地貌特常绿阔叶生物因素种ttr数A. 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

7、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 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 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选 G 玉米的合理密植是为了充分利用光能,获得高产,而不是因为有分层现象。10发生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过程是()A. 裸岩阶段苔藓阶段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B.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C.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草本植物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D.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森林阶段答案:B11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浒苔)。下

8、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 0100200300滨螺密度(个/平方米)A. 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B. 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多C. 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D. 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解析:选 B。藻类种数越多,多样性越高,从图中看出滨螺密度超过一定值时,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数越少。12.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B. 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C. 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

9、程,就是群落的演替D. 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答案:B2086I氮种数0.1 1.0 10 100光强白分比3O二、非选择题13.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是成群地在森 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等总是 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 昆虫。(1) 上述森林中所有黄腰柳莺构成了一个 _ ,所有动物、微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 _ 。(2) 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分布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称为_。鸟类上述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上述森林中血雉和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_,煤

10、山雀和橙生活环境相同,是_ 关系。答案:(1)种群 群落(2)群落的垂直结构 所需食物和栖息场所的不同(3)捕食 竞争14根据群落演替的理论,在光裸的岩地上经过一定的时间,最终就会演替出森林。请据此回答问题:(1)光裸的岩地上最终演替出森林,其过程大致是(2) 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同时,地衣分泌的 _蚀了坚硬的岩石表面,加速了岩石风化成_的过程。(3) 各种昆虫及其他小动物开始进入生物群落的阶段是 地衣阶段与苔藓阶段相比,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是 _ ,微生物种类较多的是。(5)在以下演替的各阶段中,所需时间最长的是 _,所需时间最短的是 _ 。A. 裸岩阶段到地衣阶段B. 草本植物阶段到

11、灌木阶段C. 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D. 森林阶段答案:(1)裸岩阶段T地衣阶段T苔藓阶段T草本植物阶段T灌木阶段T森林阶段(2)有机酸 土壤(3)草本植物阶段苔藓阶段苔藓阶段 (5)A B15.(创新探究)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机构4 年的调查发现,人类耗尽了地球六成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及湖泊资源。国家领导人在十七大上强调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减轻人类破坏作用,使生 物群落能够顺着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预测近年高考中群落演替的知识将持续成为考查重点和热点。阅读提供的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 1:在许多自然景区,将原有植被清除,然后从农田运来土壤种植草坪。绿化用草坪不但需要大量 灌溉来保证其

12、生长,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施肥、除草、药物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对当地原有生态环境造成 巨大的破坏作用。材料 2: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我国著名旅游景区泰山的动植物种类逐渐减少,现在山上的森林多为上世 纪 50 年代种植的人工林,海拔800 米以下几乎都是刺槐,挤占了泰山原有物种的生存空间。(1)材料 1 群落的演替与自然演替不同,自然演替的方向是如果对人工草坪不再进行种植管理,让其自然恢复,这种演替的类型是_(2)_ 材料 2 中刺槐在泰山当地无节制繁殖的原因可能是 _,这会导致当地林上层在森林红鹤的苔藓和植物及_丧失。在自然林往往有病无灾,而人工林则往往爆发严重的虫害,原因是(3)如果你是自然景观设计

13、师,该如何对城市进行绿化设计? 解析:由于人类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生物多样性降低,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和物质才能维持其稳定性。自然演替的方向与之不同,自然演替的结果是生物种类越来越多,营养关系越来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 越来越强,对能量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刺槐能无限制增长,说明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非常适宜,并且 没有天敌。设计城市绿化的时候尽量选用当地物种,因为当地物种已经适应当地的气候等环境,要注意 物种的多样性,合理设计群落的结构,提高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 (1) 群落的结构和组成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群落对物质、能量的利用率逐步提高 次生演替 (2)刺槐适应当地的气候

14、环境,有充足的生存空间,并且没有天敌 生物多样性 植物单一,控制害虫的天 敌很少 (3) 根据群落演替的自然规律,选用当地原有的植物,合理安排草本、灌木、乔木比例,增加 物种丰富度,合理安排生物的水平和垂直结构 ( 合理即可 ) 。019-2020 年高中生物 4.3 群落的结构同步测试 2 新人教版必修 31、大鱼吃大小鱼”这句话所包含的生物因素是()A.捕食B 竞争 C 种内斗争D捕食或种内斗争解析:如“大、小鱼”属一个物种,则两者关系为种内斗争,如大、小鱼属不同物种,则 二者关系为捕食。答案:D2、生态系统中的捕食者往往会降低猎物的种群数量,使猎物变少,因此移出捕食者会使猎 物的数量增加

15、,而增加物种存活的机会。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捕食者若被移除,当地的物 种多样性反而会降低。下列哪种捕食者若被移除,可能造成当地物种多样性降低?( )A.会捕食其它捕食者的捕食者B会捕食属于竞争优势猎物的捕食者C.会捕食属于竞争弱势猎物的捕食者D.食性专一的捕食者解析:捕食者喜食的是竞争中的优势种会增加物种多样性,而捕食竞争中的劣势种,则会 降低物种多样性。相反移除会捕食属于竞争优势猎物的捕食者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而移 除会捕食属于竞争弱势猎物的捕食者增加物种的多样性。答案:B3、 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A.光照强度较弱B 红光及蓝紫光比例较大C 湿度较高D温度

16、较高解析:本题是一道生物群落的垂直分布与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题。森林群落(或海洋藻类)有分层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光透射的强度及光谱的区别所致,使各种生物都能充分利用光, 提高光的利用率。随高度的下降,红光及蓝紫光由于波长较长,穿透力较弱,光照越来越 弱,而它们也正是植物所能利用的最有效光波,因此下层的植物光合作用较弱。答案:A4、下列简图表示共生、寄生、竞争、捕食四种关系及生物之间对应的曲线图例,以下配对正确的是()(图注:A、B 代表两种生物,C 代表生活条件,箭头代表营养流动方向)abA.bcadC.一 c一 a一 d一 bB.abcdD.一 b一 a一 c一 d解析:共生是指两种生物共同生活

17、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 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可见,共生的两种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个体数量应是同 步变化的。寄生种群 A得利,宿主种群 B 有害,寄生物一般比宿主小。竞争是两种生物为 争夺食物,空间而发生的斗争,竞争的结果是一种生物生存下来,种群密度增加,另一种生物的种群密度减少。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两种生物之间关系是:捕食者增多,必然引起被捕食者随之减少,而捕食者减少,因食物来源少了,随后必然引 起捕食者的数量减少。这时被捕食者因天敌减少而增加,接着又使捕食者增加,所以表现 在曲线上的波动关系是不同步的,甚至是相反相对的。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

18、的关系是此消 彼长,相互之间具有调节和抑制作用,以维持两个种群数目的相对稳定。答案:A5、 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和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在生态学上分别称为()A.种群和群落 B 。种群和生态系统 C 。群落和种群 D 。群落和生态系统 解析:本题考察了种群和群落概念的区别。答案:A6、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为()A.温度、食物B .温度、光照C .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 解析:垂直结构中植物的分布主要受光照影响,动物的分布受食物影响 答案:D7、下面为四种生物种间的关系示意图,能正确表示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大小两种草履虫;狐与兔;细菌与噬菌体四种种间关系的依次是()A.B.C .D .解析:图表示捕食关系,即狐与兔;图表示竞争关系即大小两种草履虫;图表示互 利共生,即地衣;图表示寄生关系,即细菌与噬菌体。答案:B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