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佛山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佛山市统计局2011年12月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时隔十年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称“六普”)结果显示,新世纪10年佛山人口总量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对佛山未来的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将产生深远影响。一、佛山人口总量分析本次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注719.43万人(图1)。其中,户籍常住人口328.24万人,占45.62%,外来常住人口387.04万人,占53.80%,由国及户口待定人口4.15万人,占0.58%。372.00万户籍人口中除常住、由国人口外,另有外生半年以上人口39.98万人;外来人口中除常住人口外,另
2、有暂住人口45.30万人。常住人口包括,定居、外出不满半年及境外工作学习的户籍人口;居住在我市且离开原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居住在我市的户口待定人口。口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图1佛山市人口增长图19.43与2000年“五普”时的533.79万人相比,十年间全市常住人口共增加185.64万人,增长34.78%,年均增长率3.03%。这个数字,比1990年到2000年常住人口5.92%的年均增长率下降2.89个百分点。2000-2010年佛山34.78%的人口增长率,高于同期全省的20.69%、全国的5.84%的增长水平(表1)。表1全国、广东和佛山总人口对比表2000年人口数(万人)2010年
3、人口数(万人)全国129533.00133972.49广东佛山8642.00533.7810430.31719.43增长(%)5.8420.6934.78从广东各地市常住人口的分布情况看,2010年佛山常住人口总量占全省的6.90%,在广州、深圳和东莞之后列全省第四位(表2),比2000年的第五位(低于广州、深圳、东莞和湛江)上升一位表2珠三角9市常住人口分布地市人口数(方人)占全省比重(%)全省合计10430.31100.00广州市1270.0812.17深圳市1035.799.93珠海市156.021.50佛山市719.436.90惠州市459.704.41乐完市822.027.88中山市
4、312.092.99江门巾444.894.27肇庆市391.813.76外来常住人口的快速大量增加,是佛山常住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佛山户籍人口的增长较为缓慢,2000-2010年的十年间仅增加42.81万人,增长13.00%,年均增长率1.23%,远逊于同期常住人口增幅,外来常住人口则大幅增加165.87万人,占了常住人口增量的89.35%。二、佛山人口结构分析一般而言,人口的结构大致分为三大类别:人口的自然结构、人口的地域结构和人口的社会结构。(一)人口的自然结构1、年龄结构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85.50万人,占11.88%;15-59岁人口575.82万人,占80.00%;60岁
5、及以上人口58.42万人,占10.15%(表3)。表32010年佛山人口年龄结构和社会负担单位:%0-14岁人口占比15-59岁人口占比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总抚界比少儿抚界比老年抚界比二十二/二/全部常住人口11.8880.008.1225.0014.8510.15户籍常住人口15.8369.1714.9944.5622.8921.67外来常住人口8.4889.312.2111.979.492.47与2000年“五普”相比,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减少1.78万人,减少2.04%,年均减少1780人,比重下降4.47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增加167.07万人,增长40.87%,年均增加16
6、.71万人,比重提高3.4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加20.68万人,增长54.80%,年均增加2.07万人,比重提高1.05个百分点。少儿人口的绝对萎缩,老龄人口的大比例增加,既表明了佛山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控制,也表明了佛山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总体上,中间年龄段人口的增加,则进一步减轻了佛山的社会负担。2000年,佛山总抚养比30.58%,约3.3个劳动者养1人;2010年,佛山总抚养比下降至25.00%,约4个劳动者养1人(图2)。佛山总体社会负担的减轻是外来人口中和的结果。单从户籍人口看,2010年社会总抚养比高达44.56%,大约2.2个劳动者养1人,负担很重。其中,60岁以
7、上老年人口占全部户籍人口的比例达14.99%,老年抚养比达21.67%,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而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改善,特别是生育水平的迅速下降,户籍人口的老龄化程度还将加深。图22010年佛山的社会负担2000年总抚养比30.58%约3.3个劳动者养1人2010年总抚养比25.00%约4个劳动者养1人2、性别结构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387.50万人,占53.86%;女性人口331.93万人,占46.1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五普”的110.05上升为116.74,高于全省的109.00以及全国的105.20。性别比的提高,基本上
8、源于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的变化。佛山户籍常住人口的性别比2000、2010年分别为99.90和100.82,较为稳定和均衡;外来常住人口的性别比则由2000年的123.52提高到2010年的132.49,在较高的基数上进一步走高(表4)。表42000、2010年佛山常住人口性别比(女=100)常住人口2000年2010年2010年比2000年增减常住人口110.05116.746.69其中:户籍常住人口99.90100.820.92外来常住人口123.52132.498.973、健康状况第一,死亡率。一般而言,在一年中死亡人数占总的常住人口的比例越低,表明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越好。2000到201
9、0年,佛山人口的死亡率存在明显的下降,从3.75%。到2.86%。第二,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口健康问题也是衡量整个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方面。201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健康的比例达到64.68%,基本健康的占29.44%,两项之和高达94.12%,说明佛山老人安居乐养,身心健康(图3)。图32010年佛山老年人口健康状况6468%2944%基本健康不健.康,但能寻理生活不能自理健康(二)人口的地域结构1、行政地域结构人口的行政地域分布,可以体现地域的人口密集程度,从而反映地区之间的生产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差异。一般而言,生产力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口的密度会越大,聚集的人口会越多,佛山的情况也
10、是如此(表5)。2010年“六普”,五区常住人口按总量大小依次为:南海区,258.88万人,占35.98%;顺德区,246.17万人,占34.22%;禅城区,110.11万人,占15.30%;三水区,62.27万人,占8.65%;高明区,42.00万人,占5.84%。与2000年“五普”相比,禅城区的人口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南海区下降1.1个百分点,顺德区上升2.48个百分点,高明区和三水区分别小幅上升0.2和0.41个百分点。表52010年佛山五区常住人口分布地区人口数(万人)比重(%)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全市合计719.43100.001895禅城区110.1115.307149南海区
11、258.8835.982411顺德区246.1734.223052高明区42.005.84437三水区62.278.657122、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在过去十年里大幅增加并反超户籍人口。2010年“六普”佛山外来常住人口387.0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53.80%。与2000年“五普”相比,增加165.87万人,增长75.00%。其中,省外250.28万人,占64.67%;省内136.76万人,占35.33%。与全省平均水平比较看,佛山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高于全省的30.30%;增幅高于全省的48.58%;省外人口占外来人口比重略低于全省的68.72%。务工经商是外来人口流入佛山的主要原因,比例
12、高达76.99%。外来人口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占56.1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7.31%,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计达74.42%(图4)。图42010年佛山外来人口文化程度分布(三)人口的社会结构1、家庭规模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98.49万户,家庭户人口547.80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75人,低于全省的3.20人和全国的3.10人。与2000年“五普”相比,家庭户显著增加70.87%、83.32万户,增幅远高于同期人口数的增幅;户均人口减少0.47人(表6)。从家庭户规模看,三人及以下户占总户数的72.01%,其中一人户占22.65%,二人户占26.32%,较200
13、0年分别增加8.48个百分点和6.68个百分点;从家庭户类型看,主要集中在一代户和二代户,分别占46.4%和40.74%,尤其是一代户,比重较2000年大增13.75个百分点。家庭规模的演变,说明佛山家庭主要是以单人、一对老年夫妇或一对年轻夫妇(加未成年孩子)为成员的核心家庭,该类家庭不仅普遍,且呈大幅上升的势头。表6佛山两次人口普查家庭规模情况2000年2010年2010年比2000年增减数量%家庭户(万户)116.17198.4982.3270.87家庭户人口数(万人)375.20547.80172.6046.00家庭户户均人口数(人)3.222.75-0.472、受教育程度全市常住人口中
14、,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68.12万人,占9.47%;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139.40万人,占19.38%;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313.76万人,占43.61%;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148.61万人,占20.66%。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9.79万人,文盲率1.36%。横向比较看,2010年佛山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9469人,高于全国的8930人和广东省的8214人;具有高中程度的19378人,高于全国的14032人和全省的1707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43613人,高于全国的38788人和全省的42913人;具有小学程度的20658人,低于全国的26779人和广
15、东省的22956人。文盲率低于全国的4.08%和广东省的1.96%。纵向比较看,下面的专栏描述了新世纪十年来佛山人口文化程度全面提升的状况。专栏新世纪十年来佛山人口文化程度全面提升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由3672人上升为9469人,上升157.87%;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4618人上升为19378人,上升32.56%;具有初中程度的由42704人上升为43613人,上升2.12%;具有小学及以下程度的由28800人下降为20658人,下降28.27%。3、产业分布2010年,佛山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为5.59:60.67:33.74。与2000
16、年的12.80:59.21:27.99相比,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7.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提高1.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5.75个百分点(图5)。结合两个年份劳动力资源总量推算,2010年佛山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2000年减少40%左右,表明人员流生渠道较畅,流由速度较快,产业比较效率得到提高;第二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分别比2000年增加40%和70如右,表明二、三产业就业吸纳能力显著增强。图52000、2010年佛山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第一产业59.21%60.67%201坪200坪进一步与佛山经济结构的比较发现,10年来佛山的就业结构明显优化。2000年,佛山三次产业增加值
17、结构为6.9:52.8:40.3,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结构偏离度24.54;2010年,佛山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1.9:62.7:35.4,结构偏离度大幅下降为7.44,就业平衡程度大大提高,符合偏离度随经济增长、产业演进而逐步缩小的基本规律(表7)。表72000、2010年佛山的就业结构偏离度单位:%2000年2010年就业结构增加值结构偏离度就业结构增加值结构偏离度第一产业12.806.90-5.905.591.87-3.72第二产业59.2152.84-6.3760.6762.682.01第二产业27.9940.2612.2733.7435.451.71合计24.54-7.44注:结构偏
18、离度是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之和,产业偏离数为产业的产值比重与就业人员比重的差值。就业结构优化的同时,就业层次则仍以传统行业为主。如从第三产业分行业的就业情况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这类传统行业就业比重较高,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占40.99%,住宿和餐饮业占10.70%,而高端行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2.2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占0.68%,就业比重较低。三、几个简要结论(一)常住人口的大量增加,对资源配置提由新要求2010年全市常住人口719.43万人,较2000年增加34.78%、185.64万人,总人口前移一位至全省第四位。人口总量的增加,一方面提高了劳动力的有效
19、供给,扩大了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摊薄”了人均指标,对城市各类资源的配置提由了新的要求。据测算,2010年人均GDR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万人口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人均拥有体育场地设施面积、每万人拥有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数等珠三角纲要、“幸福广东”考核所涉人均指标,将较原公布数减少16溢右。(二)性别构成男大于女,外来人口为其主因佛山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的110.05上升为2010年的116.74,高于全省的109.00及全国的105.20,究其原因,概源于高达132.49的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性别比的不平衡甚至失衡,可能波及家庭、婚姻,乃至社会的稳定。为此,除继续禁止
20、胎儿性别选择外,需要更多地着力于产业的转型发展,特别是促进女性从业比例较高的服务业的发展,并在就业、工资、培训、医疗保健等方面进一步关爱女性。(三)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结构矛盾依然存在佛山15-59岁年龄段人口575.82万人,占总人口的80.00%,数量较2000年增加167.07万人,比重提高3.42个百分点。丰富的总量,极高的比例,为佛山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储备,人口红利仍将持续。另一方面,该年龄段人口以外来人口为主,而其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合计近3/4,劳动力的结构性问题将趋于显化,其中高端人口尤为短缺。(四)户籍老人比例升高,社会负担压力增加2010年,
21、佛山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8.12%,老年抚养比10.15%,分别较2000年微增1.05和0.92个百分点,养老负担变化不大,但这完全是外来人口中和的结果。单从户籍人口看,老年人口占比达14.99%,老年抚养比达21.67%,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户籍人口的老龄化一方面会加重地方财政负担,一方面则会加大养老服务需求。扩大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注重开发老年用品产业(尤其是保健、休闲和旅游业),加强公共福利设施(如养老院等)建设,等等,是应对老龄化问题之关键所在。(五)家庭人口有所减少,生产消费双向增长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98.49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2.75人。家庭户较2000年显著增
22、加70.87%、83.32万户,增幅远高于同期人口数的增幅;户均人口减少0.47人。家庭户数量的快速增加、户均人口的不断减少,意味着传统的多子多福的理念受到抑制,几代同堂的理念趋于式微,大家庭的裂变不可逆转,核心家庭转而成为普遍的现实存在。家庭规模变小,有利于餐饮、家电、家具、汽车、房地产等产业的发展和消费市场容量的增加,也显著加大了养老、扶幼的社会化需求。(六)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培养引进仍需加强与2000年相比,2010年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由3672人上升为9469人,上升157.87%;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4618人上升为19378人,上升32.56%;具有初中程度的由
23、42704人上升为43613人,上升2.12%;具有小学及以下程度的由28800人下降为20658人,下降28.27%。人口文化程度全面而快速的提高,是新世纪10年来佛山社会事业发展的点睛之笔,集中反映了多年来佛山在教育方面卓有成效的努力,也昭示着佛山经济增长的依托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积极演变进程。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以及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是改善佛山人口素质、提高文化水平的主要途径。(七)学龄人口数量减少,优质资源仍然稀缺2010年,0-14岁少儿人口85.50万人,较2000年减少1.78万人,减少2.04%,年均减少1780人。学龄人口的减少对佛山教育影响巨大,一方面可以缓和初等教育供不应求的状况,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噪声污染防治法》课件
- 网店美工模拟题+答案
- 吉林省长春市公主岭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养老院老人心理咨询师福利待遇制度
- 养老院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指导制度
- 《关于液氨的讲课》课件
- 2024年环境检测外包服务合同
- 房屋无偿协议书(2篇)
- 《增值的战略评估》课件
- 2025年上饶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
- 2024合作房地产开发协议
- 农贸市场通风与空调设计方案
- Unit 6 Food Lesson 1(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复习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金蛇纳瑞2025年公司年会通知模板
- 有限空间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及过程
- GB/T 16288-2024塑料制品的标志
- 四年级英语上册 【月考卷】第三次月考卷(Unit 5-Unit 6) (含答案)(人教PEP)
- 某某市“乡村振兴”行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航空协会:2024低空经济场景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